第81章 臣贊同八賢王之言

第81章 臣贊同八賢王之言

袁博身爲丞相,統領滿朝文武百官,在這時候,他不得不站出來進言。

他知道,像這種大事,他這個輔國丞相要是不站出來,那也有些太說不過去了。

除了丞相袁博外,八賢王周賢也緊跟着站了出來道;“皇上,燕州暴民聚集數十萬之衆造反,攻佔三府之地,如果不能及時平息,恐怕會釀成大禍。”

“而地方官府送來八百里加急信件求援,顯然地方官府的武備已經不足以鎮壓暴民,要不然不會向朝廷求援。”

“所以,朝廷應當馬上調動大軍前往燕州平亂,以防反賊坐大,”

八賢王周賢一臉凝重的說道。

雖然剛剛太師戰死在西北四府之地,神武衛也損失了三萬兵馬,可大周能戰的將領和兵馬還是有的。

如果燕州這數十萬反賊,不能立馬鎮壓,那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到時候再想鎮壓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所以,八賢王的意見就是立刻派兵前往燕州,就算不能馬上滅了這數十萬的反賊,也得控制住局勢,不能讓反賊坐大。

“皇上,臣贊同八賢王之言。”

不管西北四府之事的變故是什麼?

現在燕州之地出現了暴民叛亂,周辰不可能無動於衷的先等着西北四府之地的結果,把燕州的事情擱置一邊。

太師聞仲,三朝元老,支起了大周半邊天的擎天之柱。

房玄齡,兵部尚書等五位尚書聽到周辰的這些話後,齊齊的躬身道;“臣等遵旨。”

隨着房玄齡的開口,威武候,兵部尚書等算是帝黨一派的官員紛紛出言。

對於房玄齡的諫言,百官的目光都是一陣閃爍。

周辰語氣低沉的說道。

但這眼下的一系列的安排,已經透露出了周辰心裡的決定。

正如八賢王周賢所說,如果不及時的平息了這些暴民叛亂,整個燕州都會危矣的。

“那就先這樣,退朝吧!”

“就說太師爲國戰死在了西安府,三萬神武衛也全軍覆沒。”

“老臣遵旨。”丞相袁博面無表情的躬身道。

周辰對六部尚書說完後,又看向了丞相袁博;“丞相,稍後你和曹正淳代朕和朝廷去趟太師府。”

走出皇宮後,百官都各自一臉凝重的匆匆離開了。

就像那星星之火一般,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是撲滅不了的。

等這些官員說完後,周辰才掃視了一眼百官道;“燕州之事,等信使醒來後,問清楚具體情況,再做商議。”

隨着早朝的結束,太師聞仲的死在文武百官中徹底的掀起了軒然大波。

“戶部要拿出一份具體賑災的詳細計劃來,需要多少銀兩,各州府受災情況不同,各需要多少賑災銀,都要詳細具體。”

在房玄齡看來,燕州暴民聚集數十萬之衆造反,無非就是活不下去了。

這樣的話,只會讓燕州成爲下一個西北四府之地。

曹正淳作爲東廠督主,周辰身邊最親信的太監,代表周辰這位皇帝前往太師府沒有問題。

可是現在,退了朝,走出了養心殿,百官都幾個的聚在一起談論着這件事。

“並且,同時對北方四州之地全面開倉賑災,分別派遣朝中大臣親自前往監督。”

你說這消息震驚不震驚。

他們都想立馬趕回去,好好的靜一靜,想一想接下來會面對什麼樣的朝局局勢。

周辰望着六部尚書嚴厲的說道。

顯然,他們已經明白了周辰的意思。

這可不是周辰想看到的。

因爲他們都知道,太師聞仲對於大周的意義所在。

“其他三部全力配合協助,不得有誤。”

現在太師聞仲戰死了,一旦消息傳開,那絕對是少不了一番動盪的。

雖然周辰嘴上說等信使醒來,問清楚具體情況後,再做商議。

要是能活下去,誰幹這種抄家滅族的殺頭買賣。

宮門外,丞相袁博和曹正淳二人也是一起向着太師府的方向行去。

“朝廷必須立馬調動大軍鎮壓。”

之前因爲在朝堂上,百官心裡就算再震驚,也不敢過多的表露出來。

其意義和政治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所以,光憑大軍鎮壓,是鎮壓不下去的。

……

太師聞仲戰死,三萬神武衛全軍覆沒,這對大周來說,絕不單單是損失一位朝廷重臣和三萬兵馬那麼簡單。

房玄齡也站了出來諫言道。

如果他們沒有記錯的話,之前西北四府之地的事,太師就是這樣在朝堂上奏對的。

也有一部分官員沒有回家,而是向着太師府的方向行去。

所以,周辰要讓戶部,兵部,吏部提前做好準備,等向信使瞭解了具體的情況後,再決定接下來的事。

如果不是周辰身懷金手指,可以簽到出名臣武將,那太師聞仲的死,還真就讓大周的天塌了一半。

“而兵部最爲重要,自古起兵戈乃國之重事,朕不想再看到西北四府之地的悲劇重演,要做好詳細的出征計劃。”

等廠衛的消息傳來,一切就自然而知了。

“太師的遺體,朕會派人迎回來的。”

太師聞仲身爲三朝元老,在朝堂多年,如今戰死,一些平時來往的官員這個時候都得去太師府慰問一番。

還的全力賑災救濟百姓,雙管齊下才行。

除非把北方四州之地的百姓都屠個精光。

北方四洲大旱,之前戶部空虛,朝廷賑災不力,百姓走投無路之下,只能揭竿而起。

否則,鎮壓下去一批,接着又會有一批舉旗造反。

龍椅上的周辰聽着這些官員們的諫言,臉上並沒有多少變化。

這其中就包括威武候,兵部尚書等這些人。

實在是太師聞仲戰死在西北四府之地的這個消息太勁爆了,勁爆到讓百官到現在都是難以相信。

“不過,戶部,兵部,吏部,你們三部都要做好賑災出兵的準備。”

結果是,太師聞仲帶着三萬神武衛去西北四府之地賑災平亂,一去不復返。

“至於吏部要挑選精幹清廉的官員,與戶部一同商議賑災計劃。”

“如今燕州大旱,要是任由反賊肆虐下去,恐怕整個燕州危矣。”

有了燕州的八百里加急,周辰也沒有心情再在這朝堂上問斥百官有關西北四府的消息了。

這樣的功勳元老,竟然戰死了。

而丞相袁博也是兩朝元老,現今朝堂上剩下的唯一輔國重臣,又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代替朝堂去太師府也是沒啥問題。

這就是周辰所考慮的。

有這二人代替他和朝堂走一趟太師府送消息,也算是對太師府的重視了。

一位東廠督主,皇帝親信,一位百官之首的輔國丞相,兩人同時登門,這可不是誰都能受到的殊榮待遇。

(本章完)

第156章 在本督主面前,你還想逃?第13章 兩位王爺第353章 銀錘太保—裴元慶第395章 沒有追到嗎第377章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在我洛陽城第57章 早朝第294章 陛下,那些入世之人都已審訊完畢第86章 曹正淳,宣讀朕的旨意吧第114章 北方四州之亂已定第42章 042章大將軍之死第359章 陛下,南疆傳來消息第136章 蜀王周治第113章 你覺得他們是無辜嗎?第208章 我周大陛下,要你的人頭第406章 皇朝出兵第92章 將軍可有憑證?第442章 魔族妖人,你當你張爺爺怕你嗎?第67章 背水一戰,戰者爲雄第436章 朕忙於政務,倒是有些冷落愛妃了第183章 朕給你一個任務第382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221章 嶺南宋家第305章 “天山城”第367章 血脈覺醒,呂布滅越軍第130章 曹正淳,擬旨第227章 227章北出雁門第348章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68章 趙高背後之人?第150章 介休範家第186章 靠山王回洛陽第328章 還請將軍庇佑第290章 跟本督走一趟吧!第284章 瓜分世俗間?第362章 老夫替我家小姐應下了第97章 張遼?第372章 螻蟻之輩,也敢口出狂言饒我呂布不第439章 439龍行天,你恐怕還沒弄清楚自己的第231章 西出玉門第173章 蜀王,你逃不了了第233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165章 逆子,你真是自尋死路第48章 048章五百強弩第49章 049章吃我呂布一方天畫戟第211章 211章曲有誤,周郎顧第2章 002章給朕更衣第441章 本將已經等候你多時了第194章 要麼交出兵符,要麼死第342章 那再加上本統領呢!第234章 本候殺你們,也如屠狗第28章 飛鷹服,月牙刀,玉腰帶第128章 曹正淳,你不得好死第26章 武統領,你可知罪?第82章 皇上心中已經明瞭,又何必再問臣第434章 兩隻喪家之犬,還想對付我們?第420章 真當我大周無聖嗎?第362章 老夫替我家小姐應下了第306章 敢在陛下面前無禮,給雜家滾下來第186章 靠山王回洛陽第138章 邊關催餉?第413章 成爲主的奴僕,得到永生第280章 就讓本督來會會你們這些入世之人第310章 城主,你是想引起大戰嗎?第406章 皇朝出兵第408章 有膽,高空一戰第238章 滅賊之日,就在此時第283章 給雜家全部拿下第7章 你是有罪,而且是罪該萬死第367章 血脈覺醒,呂布滅越軍第366章 老賊,你該死第283章 給雜家全部拿下第288章 傳朕旨意第62章 你們難道還看不清眼下的形式嗎第68章 趙高背後之人?第165章 逆子,你真是自尋死路第82章 皇上心中已經明瞭,又何必再問臣第80章 燕州八百里加急第260章 太師幼女?第169章 俺典韋活撕了你們第291章 老爺,曹正淳帶着旨意來了第345章 你是大周的人吧?第137章 你怎麼看?第438章 魔族妖人,也敢大言不慚第134章 就憑你們拂雲山莊也配我東廠解釋?第67章 背水一戰,戰者爲雄第409章 與皇朝之戰第370章 朕要在年關之前,聽到大越的捷報第435章 龍行天,你竟然敢勾結異族第407章 皇朝的大軍來了第202章 江東美周郎第144章 什麼人?第6章 皇上,老臣有事要奏第327章 抑文揚武第288章 傳朕旨意第54章 趙高之死第249章 宋家接旨第291章 老爺,曹正淳帶着旨意來了第380章 木五爺第171章 不是蜀王?第355章 燕軍敗退第89章 月籤禮包,曹少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