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恐怖的速度!

林風和這些人的交流一直持續到晚上,越是持續不斷的和林風進行信息互換,一衆科研人員就越是覺得林風的知識面覆蓋之廣足夠令人驚歎。

從他們最感興趣的航天事業一直談論到林風成名的核能物理領域,從簡單的人類細胞以及納米技術談論到林風所能夠控制的納米機器人甚至是人類的永生,緊接着再談論到永恆不變的人類生存話題……

當然了,在這其中,這羣獻身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最爲感興趣的還是未來所要去往的星球。

他們癡迷於幾十光年外的其他系的星雲,也好奇於那些被稱之爲超級地球的另一個星球是否真的是如同想象中那麼美好。

畢竟從望遠鏡中能夠看到的這一切都最低是千年之前的畫面了。

人類窮其一生想要飛出這個太陽系、銀河系,卻是因爲科技的限制讓這一切的美好似乎顯得那麼的遙遠。

而其中數個人是參與過之前陳院長召開的科研會的成員,他們在真正見識到了林風所展現出來的強人工智能以後,第一次對林風所說的話語產生了強烈的感觸:這一切極有可能都是真的!

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所概括出來的其中一個論點就是技術奇點。

一般設想技術奇點由超越現今人類並且可以自我進化的機器智能或者其它形式的超級智能的出現所引發。

由於其智能遠超今天的人類,因此技術的發展會完全超乎全人類的理解能力,甚至無法預警其發生。

之所以被稱爲奇點,就是好比物理學上引力接近無窮大時產生的黑洞的物理屬性一樣,已經超出一般正常模型所能預測的範圍之內。

而強人工智能的誕生則正是象徵着技術奇點發生所需要的主要推力已經被製造了出來……那麼就代表着之前林風說的那些一年登陸火星,三年衝出太陽系的計劃不是在開玩笑,極有可能這些東西都是經過了大量的計算推演之後所得出的結論。

更令這些人感到好奇的是,強人工智能的出現本身對於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地球而言都極具威脅,爲何直到現在國家力量還遲遲沒有出手表示對其進行限制?

唯一的解釋就是林風暫時可以比較“輕鬆”的去控制這個人工智能,絕對的利大於弊情況下國家纔會支持這個智能生命的存在。

林風頻繁的在國內的數個部門之間進行調動,也從側面驗證了他目前所進行的工作並不是固定的部分。

當然在場的更多人還是持有保留態度,一開始在得知是林風任他們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後還有些不解,畢竟林風在之前也不過是搞出來了可控式核聚變,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核物理學家,甚至是沒有任何官方掛牌的科研人員。

航天事業和核物理之間的聯繫總體上不算是那麼精密,從一個行業中直接跳槽出來到另一個行業,隔行如隔山,林風如何吃的消,又如何帶領他們進行相關項目的研究?

直到他們見到了林風身邊永遠懸浮着的輔助球,聽到了林風風輕雲淡介紹的強人工智能兮,這個投影對着大家施施然的做了一個禮之後,他們才恍然醒悟過來。

強人工智能!

林風能夠說這一切、做這一切的底氣就在於此。

看來,技術奇點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

щщщ ★ttκǎ n ★¢Ο

……

“先生,製造馬上結束;通過車輛運送的各類材料已經接近了這邊的研究基地,預計在十三分鐘之後到來。”

兮這邊的投影對着林風招呼了一下,身後的機械臂在她說完很快就停下了手頭的動作,咔嚓咔嚓的機械運作聲很快就消失在了後臺區域,這羣人幾乎都是同時擡起了頭。

“這麼快?”

“時間才用了不到四個半小時而已……現在製造到哪一步了,還是說現在已經完成了全部?”

林風看向兮,她立刻做出彙報:“聚變推進器此時已經接近尾聲,等待外部屏蔽材料一到達即可開啓反應堆進行測試;推進器後側的球形尾噴還缺少關鍵材料,也同樣等待運輸車輛到達。”

“很好。”

林風點了點頭,站起身來。

他身後的一衆人員也是都紛紛站起,今天下午的時間基本上都在向林風提問以及談論關於未來航天的內容了,等於是下午的工作就沒做多少。

但是實際上整個項目現在也的確都是由兮來進行的,他們這些常規科研人員還真的就插不上手。

厚重的玻璃室內側,一個龐大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正方體構造物體出現在了衆人的眼前,透過每一個側面上的那些微小孔洞,衆人可以觀察到這個正方體內測是湛藍色。

藍色的內壁,藍色的一切。

“這就是冷聚變裝置的內部設施?”

“太近了,簡直有些科幻……”

“那裡面的東西應該就是海水濃縮出來的聚變材料,海水濃縮液我聽說通常是700噸可以提取出來一千克這種東西,這樣算起來的確是可以等同於是無限能源了啊。”

“一個下午不到的時間製造出來一個這樣大小的聚變裝置?”

“之前看的紀錄片中,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耗費了幾年的時間才弄出來不可控式的裂變裝置,全球的人研究了幾十年的可控聚變沒有一個成功的,溫度上根本達不到要求……現在幾個小時的時間竟然可以製造出來一款這樣的冷聚變裝置!”

兮聽得到這些人的話語,她的身影始終在林風的身旁,略微解釋了一下展現在這些面前的這個聚變裝置的強悍程度。

“這一款11版的冷聚變裝置可以提供國內整個長三角區域的1/2的電力需求,雙核動力保證了它性能上的優勢,作爲推進器裝置之後將會爲飛船提供超過110W比衝,實際速度可以最高可以達到每秒超過10000千米每秒,常規速度保持在8000千米每秒。”

“最高速約等於0.0333564光速。”

數字扔出來之後,這些人臉上的表情都很精彩。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爲384000公里,三十八萬四千公里,按照光速來看需要一秒多一點,而這個冷聚變推進器則是需要……40S。

哪怕是用常規速度8000公里每秒來計算,也不過是才50秒的時間……

爆炸的速度!

爆炸的科技!

歡呼聲差點掀翻了整個推進器項目的大廳。

第四十三章 令人驚歎的科技第三十五章 驚訝的衆人第一百一十章 變動第二十四章 悄無聲息的變化第八十四章 荒誕的諾貝爾獎提名第五十五章 攤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階段重點第六十二章 引導第一百五十章 這分明是反封鎖!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維神靈第四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早餐時間的新聞速讀第二十三章 冷聚變發電站建設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訪J研究所第一百六十八章 到達第一百四十二章 月表的工作第六十一章 全場譁然第六十三章 孫良才的任務第一百六十七章 提速準備第十一章 陳森到訪第一百一十五章 材料到齊第一百四十五章 釋放部分權限第一百一十二章 沒所謂的楊先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蛟號升空第七十一章 作戰服流水線(上)第九十七章 糧食工廠在建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月表的工作第七十九章 智能輔助球第十一章 陳森到訪第四十章 內鬼第六十八章 一次冒險第四十三章 令人驚歎的科技第十八章 納米生物科技第九十章 真好騙第一百四十章 登陸月球!第一百三十三章 事件結束第八十四章 荒誕的諾貝爾獎提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鞏偉的信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沒所謂的楊先生第六十三章 孫良才的任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當然可以第二十四章 悄無聲息的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歸來第九十一章 研究基地的熱烈歡迎第十六章 人才爭奪第一百二十七章 登月前的計劃第五章 三年計劃第二章 兩秒掌握全部信息第一百五十三章 會議室內的投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提速準備第五十一章 改造完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與地面的通訊第二十八章 接連不斷的驚喜第四十一章 反覆測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她出現了第八十一章 電磁武器系列第六十八章 一次冒險第二十五章 J研究所鞏偉第七十四章 驚人的談話第一百四十二章 月表的工作第十二章 高能輸出第三十四章 超導納米材料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空競爭第七十二章 作戰服流水線(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記者會提問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篇文章引發的波動第三十七章 超級材料測試第一百六十九章 解惑及展示第三十七章 超級材料測試第十二章 高能輸出第四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納米威懾第一百四十一章 探測礦藏第九十九章 我也有方案第四十六章 猜測第一百三十章 邊境的特殊測試第八十二章 聞所未聞的方向第二十三章 冷聚變發電站建設第四十八章 起死回生第九十二章 推進器項目研究所第一百零八章 文章發表!第九章 震驚的陳教授第九十一章 研究基地的熱烈歡迎第一百一十四章 點火測試(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階段重點第七十七章 時間不等人第四十六章 猜測第九章 震驚的陳教授第一百三十五章 翹首以待的天蛟!第一百六十四章 碰面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一百二十九章 路遇第六十章 上臺補充第六十七章 人類震懾博弈學的使用第二十八章 接連不斷的驚喜第三十四章 超導納米材料第十九章 修復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