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籙

狽妖外形似犬,卻前腿細短,由於怕被中年道士識破行跡,只敢貼地而走,用兩條後腿飛奔,速度卻也不慢。

突然被叫破行蹤,狽妖不由僵住,微微頓了一下,雙腿如輪,駕起妖風飛速向前方密林狂奔。

秦桑好整以暇跟在後面,看向狽妖的目光有些奇異。

方纔在白龍渡,他從草蕩裡感知到的氣息應該就是此妖,氣息和化形期大妖相當,是法壇的真正主人,一直由它在暗處操縱巨狼,神通着實精妙。

此刻狽妖卻氣息大衰,僅有妖丹初期的程度。

秦桑跟了它一路,確定其並非受傷,或者其他原因,而是境界跌落。

那頭巨狼和它不僅氣息同源,兩者一體,修爲還能互相轉化,連中年道士都被矇蔽了。

見狽妖還是狂奔不停,秦桑腳下輕輕一點,輕而易舉趕至狽妖前方,擡手虛抓,狽妖便被攝入掌中,被他提起後頸,全身無法動彈。

等遠離人煙,秦桑尋了個平整山岩落定,將其信手丟下。

‘砰!’

狽妖摔在地上,卻是雙目緊閉,全身僵硬,如同死物。

秦桑淡淡道:“我知你能聽懂人言,若不想貧道動用搜魂之術,老實回答貧道幾個問題。”

狽妖全身一顫,睜開眼睛,眼珠飛轉,一骨碌翻身跪倒,連連叩首:“上仙饒命!上仙饒命!小妖願鞍前馬後侍奉上仙,上仙想知道什麼,小妖一定知無不言。”

此妖性情奸猾,倒也識趣,少了一番麻煩,手邊正缺人手,這種靈智極高的妖獸也不是那麼好找的,也可留下聽用。

秦桑淡然一笑,“我問你,這裡是何方地界?”

他迫切想要知道的,自然是此界修行者如何安定元氣,修行何種法門,不過應先了解此界大略,纔好做判斷。

狽妖怔神,小心擡頭看了秦桑一眼。

此人氣息隱晦,它完全感知不出此人修爲高低。但可以肯定,遠勝他它全盛之時。

僅此人身上散發的一絲威壓,就讓它心驚膽寒。

道門真人,在道庭治下,難道還會迷路不成?

狽妖拿捏不準秦桑究竟想問什麼,只好搜腸刮肚,將自己所知一一道了出來。

秦桑靜靜聽着,方知這裡乃是道門之天下。

原來他現在所處的九龍國,乃是道門一座分壇治下的一國,國君及國中王侯將相皆爲凡人,道門很少干涉凡間王朝更替,這點兒倒是和風暴帶修仙宗門治理人間的策略是一致的。

之前秦桑聽女冠報過名號,知曉管轄九龍國的乃是玄妙應真都壇設下第九分壇。

不過,據狽妖稱,此方地界全稱應是:中茂治、清虛靖、玄妙應真壇、第九分壇、九龍國浮龍城。

傳說還有九天金闕,但也僅在傳說之中,無人知曉是否存在,位於何方。

壇分都壇、分壇。

靖爲靖廬,又稱靖壇。

各靖壇設諸司,分管世間人神鬼妖,竟如凡人王朝一般,設立品級官秩,共分九品,一品爲尊,每一品又有正從之分。

分壇主便如女冠那般,官秩正六品,天樞院掌法上卿,同行天樞院事。

六品之下,皆在各地分壇聽用,各國國師便在天樞院擁有職司,代爲監察四方。

都壇主號上清玄都大夫,也不過從五品,唯地位重要的都壇可酌情提半品。

之上靖廬正掌,乃九天金闕御史,官秩正四品,知天樞院事。

再上中茂治,便不是狽妖能知曉的了。

層層官秩,高下分明,是以又被稱爲道庭,但道庭並非只有天樞院。

中茂治在天樞院治下,另有白石治歸北極驅邪院管轄,和中茂治並稱兩治,據說北極驅邪院能和天樞院分庭抗禮,實力和官秩品級相當,只是官稱有所區別。

不過,在中茂治說起道庭多是指天樞院。

當然,中茂治的道門修士並非全部隸屬天樞院,天樞院之外的道派亦有不少,卻也做不了真正的閒雲野鶴,但凡在道庭治下,皆受轄制,遵奉天律,不可肆意妄爲,否則道庭有治罪之權。

譬如狽妖舊主,出身丹霄府,丹霄府山門便在中茂治另一靖致真靖,休說致真靖正掌,即便致真靖下的都壇之主前來,也要開山門迎接,以示尊崇。

這些道派修士,考召功過後亦可入天樞院做仙官,不過這些人在天樞院只是少數。

狽妖舊主成就升玄法位,便不願入道庭。

聽到這裡,秦桑心中不禁驚異,元嬰修士在天樞院只能做五品都壇主,上有靖廬、中茂治,若官秩和修爲一一對應,此界豈非有煉虛修士甚至更高?

“道門修士修行,有多少重法位?”秦桑沉聲問道。

狽妖呆了一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此界人族修士皆入道門,道門修行次第乃是常識,位於東極雙山的妖鬼之國想也一清二楚。

觀此人神智清明,氣息玄妙平正,定是得過正傳,竟不知道門修持何法?

“不會是域外魔頭吧?”

狽妖猛然想起一個傳說,不禁打了個哆嗦,不敢亂想,忙將所知道出。

秦桑聽罷,卻是不禁慶幸起自己謹慎來。

此界道門修士的整體實力果然極高,非風暴界可比,無有前路斷絕之虞。

此界道門修行次第名喚法位,共分九重,自上而下,分別是畢道法位、洞真法位、河圖法位、五符法位、洞玄法位、升玄法位、洞神法位、道德法位、正一法位。

他現下所熟悉的大乘、合體、煉虛、化神、元嬰、金丹、築基、煉氣,乃是八重。

限於修爲和見識,狽妖不知上層法位神通幾何。

但秦桑通過它的描述可以確定,至少在化神境界之下,修爲實力是可以對應上的。

譬如那女冠乃是洞神法位,氣息和金丹修士相當,而那名中年道士出身都壇,必是升玄法位,和元嬰修士一般。

狽妖曾聽聞舊主和親兵談及洞玄法位真人,此時複述出來,幾與化神修士不相上下。

以此推斷,大乘修士不過洞真法位,卻不知是大乘之間有了分化,還是大乘之上又有玄妙。

當然秦桑離這等境界還非常遙遠,現下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

“法位和官秩可對應否?”秦桑細細一算,天樞院官秩共分九品,恰好能與九重法位一一對應。

以此推斷,難道天樞院一品仙官皆有大乘期修爲?

若是如此,大乘期修士想必不會一直駐留在小千世界,自己定是飛昇進入大千世界了。

狽妖現在也是見怪不怪了,只將秦桑當域外魔頭看待,知無不言道:“八九品乃正一法位擔任,七品開始應該是了,小妖追隨舊主時日不久,但以小妖所見,或有因特殊原因,法位已至而官秩暫時未升者,但從未見過修爲未到而擢升高位之人。”

秦桑點了下頭,畢道法位果然神秘,“也就是說,中茂治都功,至少是五符法位。”

都功乃是中茂治正掌,執掌中茂治都功印。

而那五符法位,很可能是煉虛修士。

狽妖賠笑道:“小妖見識淺薄,但曾有耳聞,中茂治天樞院確實有大真人,但不知是不是都功。”

秦桑聞言心中一哂。

方纔他已得知,此界道門入得升玄法位,也就是元嬰修士,便可稱真人,這點兒和風暴界一致。

但升玄之上三重法位皆稱真人,直至河圖法位,也就是他推斷中的合體修士,方可尊爲真君,因五符法位真人總領一治事務,前面便多加了‘大’字,是約定俗成的叫法。

他不過區區化神修士,被尊奉多年真君,想想便覺汗顏。

若被此界道門高真得知,想必要斥一聲僭越。

知曉道門大略,秦桑方纔問起此界道門修持何法。

一問之下,卻讓他大爲意外。

以他所見所聞,本以爲此界是神道、符道並行,卻是不然,道門修的是符籙和存思之道。

符和籙要分開來看。

關鍵在於‘籙’!

籙又稱法籙,道門謂之有莫大威能。

可總攝天地神祇,召劾鬼神,鑑騭罪福,考明功過,詔令萬靈。

又可誅魔伏妖,制御山川。

又可滌盪氣穢,役御百氣。

又可與道玄合,修道登真!

所謂籙,秦桑之前已經見過,便是女冠法壇中的昭告萬靈印,和狼兵法壇中的丹霄幡。

這些乃法籙真形,又稱籙印,傳承不同,籙印不同。

昭告萬靈印乃是天樞院獨有,據說北極驅邪院仙官所結的籙印名曰九天兵符!

狽妖被舊主召爲兵馬時,其已有升玄法位,是以不清楚籙的本來面貌是何物,據說是一道類似印符的存在,可能是一些意義難明的符文組合,也可能是一張複雜無比的符圖。

隨着修爲提升,會逐漸凝結出一枚真正的籙印。

道門弟子經傳度入道,接着便需受籙,受籙之後方可修行,這便涉及到籙的兩個重要功用。

一可滌盪氣穢,平六天故氣。

二可存思神真。

“六天故氣……”

秦桑心中默唸這個詞。

此界道門視逆亂之氣爲六天故氣,受籙之後,以天地爲壇,法壇安籙,便可借壇場安天定元,入道修行。

但僅安定元氣還不夠,六天故氣之中蘊含逆亂之機,天長日久仍會侵蝕修行者元神,影響神智,動搖道基,是以需以存思之法,存想天神,以印爲憑,合炁招神,上感天心,存思神明,可確保無虞。

此法又稱存神,存思之神又名護法天神或護壇神將,籙印和護壇神將同爲法壇柱石。

法籙不僅能庇護道士一人,受其徵召的兵馬,皆可圍繞法壇修行,受到庇護,並且可以和道士一起存想護法天神,不僅能使法壇更穩固,誠心歸附的兵馬和道士一心,對道士修行亦有好處,可謂相輔相成。

法壇不僅能修煉,還可存兵,道士雲遊,收攝法壇即可帶麾下兵馬同行。

路遇一個道人,若以爲他人單影只,可以欺侮,便是大錯特錯,對方很可能瞬間召出萬千妖兵,旌旗蔽空,真真正正的一人便是千軍萬馬。

但養一支兵馬並無那般容易,且需承受兵馬炸壇的風險。

因爲此界六天故氣肆虐,妖修獨自修行,境界越高便越有喪失理智的風險,哪怕靈智未開的妖修也能感覺出法壇的好處,收服兵馬是要比正常界域容易的。

況且籙印還有點靈之能,無須帝流漿,兵馬中的將帥若由道士點靈開慧,感激之下更是歸順。

兵馬的數量和修爲自然是有上限的,但狽妖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和道士的修爲及所受法籙有關。

因爲授籙並非一次的,功行圓滿,需升授相應的高階法籙,這便是道門修行次第。

而授籙需在法壇進行,各宗有山門宗壇,天樞院亦有自己的法壇,所謂治、靖、都壇、分壇,又有授籙之責。

聽到這裡,秦桑剛有些輕鬆的心情不禁有沉重了幾分。

“你就是那炸壇的逆兵?”

秦桑上下打量狽妖。

狽妖瑟縮了一下,它本不想自曝家醜,但思及在江面上已經被道破遊師的身份,此人隨便一問便知,是以不敢隱瞞。

“那老道性情酷厲,小妖乃是後來被他強行徵召,非是他親兵,備受欺壓。而那老道任人唯親,多次無端苛責小妖……”

狽妖還想爭辯幾句,但在秦桑似笑非笑的眼神下,饒是它牙尖嘴利,也漸漸說不出話來。

秦桑不與它計較,淡淡道:“我且問你,你方纔說道士授籙,存思神明,便可符召天兵天將下凡,你可曾見過?”

狽妖鬆了口氣,忙搖頭道:“未曾見過,那老道與人交手,皆是用本部兵馬,因他非是天樞院仙官,無節制之權,召令城隍山神都要先允諾好處,哪來什麼天兵天將,想來是道門吹噓的。”

秦桑‘唔’了一聲,又問:“既然沒有天神,那城隍山神從何而來?”

“這……”

狽妖一愣,它確實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眼珠轉了轉,狽妖囁嚅了一陣,忽然想起什麼,面露喜色,連聲說道:“小妖記起來了,那老道曾經說過一句——神皆由人封!”

第1575章 陣中陣第431章 逼宮第1712章 化神(上)第1103章 重逢第1227章 現在和未來第178章 金丹弟子第924章 截殺第1759章 鶴鳴山第873章 無果第1480章 蟒旗(4k)第699章 融合第1521章 念隋第605章 小湖石陣第75章 合作和反目第1667章 一點靈犀第252章 黑炎樟第1442章 聖物感應第57章 劍意法旨第948章 責任第1041章 退路第1623章 血祭第1083章 爭奪第229章 嘗試破禁第360章 道統第1463章 金剛自在(4k,二合一)第80章 誘餌與纏鬥第108章 地煞陰脈第1599章 飛昇之地第678章 抵達第1395章 百花谷的傳承(4k.二合一)第524章 成功第1789章 五變神通第476章 功法下落第333章 跟蹤第208章 密道第1260章 明修棧道第1482章 殺蟒第1705章 飼靈法第1286章 土偶第1446章 浮沙遁術第1733章 世事變遷第1109章 因果第539章 鳩袍道人的遺物第1687章 六鳥之威第168章 本命靈劍受損第1374章 弦月島第432章 遷怒第532章 封山第1776章 授籙第490章 藏身地第473章 空間風暴第1017章 滌魂液第1363章 閉關突破第300章 蠢貨(二)第937章 確認第453章 風與刀第1143章 故妖第1007章 返回第1719章 初試劍陣第768章 紫晶第361章 六百歲第1063章 仙山第932章 鬼地第814章 羅島主第366章 僞裝第1716章 龍鯨大聖第897章 師伯第1693章 同舟共濟第627章 抉擇第1340章 血色祭壇第1341章 聖火第1437章 得與失第573章 仙墳第1674章 界碎第337章 史葒第417章 血元精第1320章 靈寶第243章 庭院第860章 雨漠之地第647章 天目蝶第1710章 蒐羅天下第461章 對比第1568章 暴露第1477章 升靈(4k)第1508章 深谷封印第1743章 化龍池第1405章 異象第803章 魔種第258章 脫身第822章 命門第1118章 百年老友第1255章 釣魚第1600章 天分第635章 不想要第859章 獵妖第1301章 枯元丹第1314章 安排第268章 意外第1055章 外道元嬰第39章 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