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稍安

一步登天了。

儘管品級上升沒多少,但陳沐在乎的顯然是權力,手上的權力。

萬全都司給他領導所有衛所的權力,宣府總兵給他節制宣府所有兵事的權力——這意味着他的權力,隨皇帝一句話膨脹數十倍。

其實陳沐對隆慶皇帝封他的炮爲鎮朔將軍陳公神炮,並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叫什麼將軍都好,但帶上他的名字就不好了。

因爲陳沐覺得十斤炮得到皇帝賜名後,在不久的將來薊鎮將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景,當青山口遇到襲擊時,會有一個做把總的死小孩在戰場上喊出這樣的話。

‘把我爹拉出來!’

陳將軍認爲這非常不好,所以在他得到朝廷封賞官職後做的第一件事,是去信戚繼光,當然少不了作爲後輩非常尊敬的拉關係與感謝,最重要的是,多讓小陳把總學學車營、學學佛朗機,十斤炮那種大玩意兒不是小孩玩的,讓他離遠點。

實際上後面也還是寫信,寫給首輔、幾位次輔、寫給陝西宣大總督王崇古、寫給兵部尚書譚綸與侍郎吳桂芳劉燾,爲了向他們請示。

不單單爲釋放善意,他也確實需要了解宣府,這跟單單萬全防線不同,比方說他的職責之一還有引邊民南歸,這項職責如何做,他就不太清楚。

當然也少不了寫給南京工部尚書張翰的信,那位老爺子對他有知遇之恩,儘管他早在聽說張翰調往南京後就去信,不過此時他顯然需要再去信一封——借人。

工部工頭雖貪瀆、工部匠人雖懈怠,但無論如何都不可否認,天下間最優秀的匠人受工部調遣這個鐵律。

以前他是沒能力,對工部敬而遠之,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拿到一鎮總兵之權,他已經有資格向工部提一些要求,獲取一些幫助。

皇帝讓他去造炮,但陳沐不可能到宣府只幹練兵、備寇、造炮、帶回邊民這四件事的。

笑話,陳將軍的衛所可能只幹這幾件事麼?

其實陳沐更想借此機會向朝廷告假回廣東一趟,明年再回來,爲兩件事。

他確實該結婚了,沒有人把事拖這麼久的,但他沒有辦法,只能向播州去信一封說明情況。

值此與土默特議和之時,連兵部尚書侍郎得病都走不開,更別說他這受命鎮守宣府的邊臣大將,就是想回去生兒子都不可能!

除了結婚,陳沐也想回南洋衛看看情況。

因爲隨着他受封萬全都指揮使,過去南洋衛指揮使的官職被正式解去,最理想的情況是白元潔能接任指揮使,那是不影響南洋衛發展最好的情況。

但這件事並非陳棉花能絕對控制,最多隻能借熟人譚綸未回鄉養病前希望能得到一些幫助,譚綸未必會買賬便是。

如果他一直是南洋衛指揮使,那麼沒問題,哪怕他當完只要有朝廷世蔭,兒子接着當都沒事。但當他手握北方萬全防線都司大權,還想攥着南方邊衛不撒手,則未免把手伸得太長令人厭煩。

兵部。

“白靜臣瞭解情況,他知道衛軍應該怎麼練,部堂,南洋衛港正給朝廷造大船,能放十幾門炮的大船,不是佛朗機那種小玩意兒,就是永定門下陛下賜名鎮朔將軍的千斤重炮,那是船炮。”

陳沐翻出包裡張永壽這次送來衛港大鯊船的構圖,遞給譚綸,道:“三十艘,三十艘五百七十料的炮船已經下水,其中交給廣東水師參將陳朝爵巡行外海,他的艦隊由六艘五百料大鯊船與十二艘二百六十料鯊船組成,如果再碰上倭寇,一輪齊射就能把他們的小船轟碎!”

“如果現在南洋衛換指揮使,這一切停下來,那這些都沒了,船會壞、人會死。十年二十年後,衛所依然鬆憊……”

譚綸一直靜靜聽着,等陳沐說罷,這才道:“陳將軍,沒有倭寇了,我等已將其殺絕。”

譚綸也是南將,儘管他是文官,可實際上他纔是親手殺死倭寇最多的明朝將領,以知府的身份。不靠鴛鴦陣、不靠鳥銃火炮,唱一臺大戲持一柄腰刀,他自己都不知道殺死多少倭寇。

他太清楚,只需要看一眼船圖就明白,這東西不是爲倭寇而生的,與倭寇相比,這樣的戰船就好像用大炮去打螞蟻一般。

“這種船,是爲你在廣東武舉鄉試裡所做海政,你想面南開戰,去奪馬六甲。”譚綸一語中的,此言即出,就連一旁飲茶的吳桂芳都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只有侍郎劉燾不明白譚綸說的是什麼,就聽譚綸接着道:“你在南洋衛,爲的都是這件事。”

陳沐沒有說話,他沒想到譚綸看過他的武舉試卷,但兵部堂中對此最震驚的絕非陳沐,而是吳桂芳。

往事歷歷在目,吳桂芳一直是欣慰的,他在兩廣提拔一個在戰事中初顯崢嶸的小小總旗任千戶,破格至極。如今堪堪幾年過去,那個小總旗以戰功以材勇官拜鎮朔將軍,領萬全防線,他是應當欣慰的。

但他昏花的老眼想象不到,那個小總旗想做的比這個要多得多。

他以爲鎮服濠鏡澳上的番夷,這件事就已經結束了,繼續維持下去,就很好,卻沒想到陳沐想面南開戰,打到馬六甲去。

最重要的一點,陳沐在此時表現出的沉默,是說明譚綸說對了——他就是要開戰,要打馬六甲。

“大明的威脅,是北方,你看見了,虜騎南下輕則破大同山西,重則兵臨京師。”譚綸攥手成拳錘在茶案,道:“千瘡百孔之下,何來餘力面南開戰,有百害而無一利!”

“大明有許多百姓,可你知道爲何你兵鎮宣府,陛下依然讓你率民南歸?天有好生之德,兵爲不詳,陛下不願讓百姓死於非命。”

“你知道百姓是什麼樣子,也許你想,百姓總會死的,可死於死之間,有大不同;他們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餓死、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病死,那是當地官吏不作爲,可罷免可整治,可勵精圖治!當他們在塞外、在海外,在我大明所鞭長莫及之地像野狗般爲人宰殺,你怎麼辦!”

譚綸搖搖頭,看向陳沐:“你沒辦法。”

“我以爲大明的問題不在南倭北虜、不在文恬武嬉、不在貪腐也不在過於富庶或國庫貧窮,而在穩定。”陳沐也跟着搖頭,“自建國初就是如此,穩定,各級官吏要的並非進步而是穩定,現在可以穩定,名臣滿朝武材遍地,大明當然穩定。”

“三十年五十年後呢,譚部堂、吳侍郎……請容沐恩晚輩告辭。”

說服不了人,陳沐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說下去,說得多了彷彿他是個憤怒青年。

“陳將軍!”

陳沐已經起身走出幾步,被譚綸叫住,譚綸也已起身,他對陳沐道:“老夫要請假還鄉,會告訴五軍都督府,仍以白靜臣代南洋衛指揮,先把宣府做好吧,海政的事,決定不在你我,稍安勿躁。”

陳沐轉身行禮,緩緩走出兵部。

抱歉抱歉,第二章晚些,起太晚了。

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一百八十三章 工具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十四章 恐懼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十八章 界碑第十章 學習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八章 遊擊第六十章 彈劾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九十八章 偏見第十九章 道德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四十章 聯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十七章 標準第三百章 鄉約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九十九章 遭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六十章 數據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四章 關銃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十九章 道德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五十章 引商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利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六十章 彈劾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三十四章 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