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醫典

人們說,萬曆十一年春,有感通州大疫之慘狀,萬曆皇帝下令北直隸總醫官陳實功編撰一本醫學知識教材。

這冊教材名爲《疫典》,人們普遍因其年號,將之稱作《萬曆疫典十一年版》,因爲天下都知道四洋慣例,任何東西不會一次就做好,任何東西初版之後都會迎來沒完沒了的改進,直至某個時期人們對它普遍滿意,纔算一個階段結束。

哪怕只是一個北洋造的打火機,如果使用者對哪個地方不滿意,也可以根據上面的監工名字送去書信,提出自己的意見——當然採不採用北洋大匠們說了算,但一經採用,就會給提建議的人送去數額不等的酬金。

像歲燧發前裝鳥銃,就經歷了二年至八年七個不同版本,每個版本使用零件或互通或不互通,直至萬曆八年纔算真正定型,也只有在定型後纔在北洋、南洋、宣府三大軍器局逐步擴大產能。

即便如今產能諸部擴大,大明的衛所軍仍舊沒有全數換裝新式鳥銃,火繩鳥銃與燧發鳥銃依舊並行,僅僅是將老輩子的火銃、快槍沙汰,因爲落後的火繩鳥銃在世上仍然爲先進火器,海外藩國市場的缺口依然很大。

《疫典》由陳實功、龔廷賢、李時珍三名醫術、藥方、草藥水平世間決定的名醫編撰,是一本根據現有醫學條件所創作的府州縣鄉都公共衛生防疫手冊,主要應用於童生、貢生、舉子與各級官吏,同時也需在各地萬曆新辦小學由專人教授。

首次提出地方官員應根據疫情烈度籌備甲、乙、丙、丁四種等級防備措施,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講述了瘟疫具體傳播的途經、醫療防護裝備的製作與使用,要求鄉都、縣、州、府治所駐地根據治下人口與醫戶數量儲備一定數目的醫療用具,如武備一般加以儲藏。

書中針對二十四種時常侵襲的傳染病、八十七種百姓日常所患疾病寫出症狀,公佈二百二十七項經過驗證確實有效的藥方。

《疫典》經皇帝翻閱後着快馬速遞諸省,隨後紫禁城通報天下,今後《疫典》爲科舉必考科目,已在任官員亦要學習,由諸省學政大宗師周遊考校,初次不過者罰俸半年再考,再不過者降職半年重考,三不過者調離地方主官。

一時間官吏人人自危,海內爲之譁然。

不過這份譁然還未傳到皇帝耳中,天下間發生的另一件事便蓋過了科舉增加醫科考校的風頭……松江府的徐老爺不行了。

徐老爺患病已久,但北京城的張老爺還身體健康,食療調劑的還不錯,雖然病根沒除,但無性命之攸,能吃能睡、笑口常開。

也不知是怎麼回事,自從張居正被陳實功言之鑿鑿地告訴他做痔瘡手術很有可能因此而死,這對師生的關係就有些怪異,逢年過節的問候仍有,但心裡怕是互相起了芥蒂。

不過到底徐階病重時還是給張居正寫了信,張居正也向朝廷告假趕去松江府看他,不過坊間傳聞張居正出府時面色並不愉快,有徐府長工喝多酒一時口快,罵張閣老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到這時候了還不信他老師。

不信的是什麼呢?萬曆知道,他們說的張閣老不信,是說不信徐階家裡只剩良田兩萬畝。

徐階臨死前給朝廷上了一副手本,把良田兩萬畝以松江講文院的名義,請萬曆皇帝掌管。

張居正其實就是爲這事去松江的,他其實是想去提醒徐階,坊間傳聞徐氏有田二十四萬、四五十萬畝良田,你就給皇帝捐兩萬畝,皇帝如今爲收回田產,連山西的藩王都發到印度去了,等你不在人世,不得給子孫留條後路?

他是苦口婆心,府上已有萬貫家財,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還攥着這些個田產做什麼?把田全捐給皇帝,皇帝如今正年輕,只要後人不作奸犯科,至少還能保徐氏三十年太平富貴。

徐階也冤呀,他攏共就田產三萬畝種植桑棉,老徐家的主要收入是松江府與京師的紡織品生意,海瑞任應天知府過來把他這閣老噼啪一頓吵,他就已經散出去田產一萬畝,就剩了兩萬畝田地,蓋了個文官大學,末了還全送皇帝了,你這會兒讓我個半死的人拿田出來,我怎麼拿?

問題就在這兒了,張居正是好心好意,他很確定坊間傳聞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

徐階也是誠心實意,他死之後皇帝肯定要算賬這麼淺顯的事誰都能看出來,他說的也是真的。

問題出在哪兒呢?

出在權力呀。

權力是個奇怪的東西。

徐階鬥倒嚴嵩位居首輔之後,他名下田產確實多到自己都數不出來,因爲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誰的田都可能是他的。

這叫寄田,也叫投獻。

明朝的官員有部分優免稅額,比方說京官一品三十石,大量寄田顯然是違法的,但這涉及到權力這個怪東西。

徐階當首輔時,誰敢查?哪個不開眼的敢去收稅?

最關鍵的是就算收到徐階頭上,他也沒法交稅,因爲那些田真不是他的……所以就只能挨海瑞劈頭蓋臉一頓罵。

海瑞也不是傻子,只是心中懷揣着對美好明天的寄望,他去辦徐階的田,徐階聽話散了三成田地,他被調任到別的地方,事情其實對張居正來說也已經解決了。

解決的方法就是海瑞辦徐階這一個信號,告訴把田放在徐階名下的大戶,徐階靠不住。

靠不住,別人自然就把田地收回去,徐階家就真的變成兩萬畝田了。

這世上沒有薛定諤的貓,只有徐閣老的田。

不失去權力,永遠都不知道田地究竟有多少。

這一樣的事,讓個縣官拿着超過優免條例的田地去跟海瑞碰碰,能把他全家骨頭渣子都碰碎了。

但徐階不行,他左閣老、右學士,胸口紋個張居正背後繡着嘉靖皇帝昇仙圖,神功護體,金剛不壞。

海瑞都沒能要了他的命。

張居正的擔心是對的,徐閣老病逝沒幾天,萬曆皇帝下詔追贈徐階爲太師,諡號文貞。

派去宣旨的宦官不是西廠王安,而是東廠張鯨。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十九章 傻瓜第一百八十章 都弱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壞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十九章 志向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七十章 軍心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三十八章 撞角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五十章 引商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一章 播州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九十章 番薯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四百七十五章 油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十章 不吝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章 佳音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一百章 樣炮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九十章 醫服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章 南洋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十章 遇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六十六章 兵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十章 學習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公爵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五十九章 圖文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三十二章 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