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不同意!

次日早朝。

秦佑安跟文武大臣們,處理完了各種民生大事和軍國大事,眼看着就退朝了,那位王將軍果然坐不住了,立即出列,走到大殿當中,躬身行禮道:“啓稟陛下,臣有要事啓奏。”

秦佑安微不可查地哂然一笑,微一擡手說道:“講!”

王將軍心裡其實也有些忐忑不安,但是轉念又想到自己幾乎是最早跟着皇上出來打天下的,幾年來也立下不少戰功,原本他以爲自己怎麼也能撈着一個爵位的,沒想到,卻只是個三品將軍,他對自己目前的待遇,十分不滿意。

而眼前,就有一個讓他一飛沖天的機會,他到底不願意放過。

定了定神,方開口說道:“回稟聖上,陛下的親生父母,已經從淮西老家到達了京城,如今正在微臣的寒舍下榻,不知陛下作何安排?”

話音一落,文武百官不管知不知情,俱都做出一副吃驚的模樣,倒吸口氣的聲音此起彼伏,若非皇帝尚在,他們恐怕已經開始交頭接耳了。

而那些文官們,尤其是那些新上任的文官們,一個個都宛如打了雞血一般,臉色通紅,恨不得立即就要上前諫言,只是他們還要看看皇上的態度。

唯獨第一次上朝的孫潛,瞬間黑下了臉。

誰料到皇上卻是驚訝地說道:“王愛卿何出此言?你既是從老家跟朕一起出來的,難道不知,朕只有一位母親,那就是當今太后。朕哪裡又多出一對親生父母來?”

王將軍沒想到陛下根本不認賬,頓時有些着急了,立即說道:“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衆所周知,太后娘娘只是陛下您的養母,而您的親生母親另有其人……”

不等他說完,秦佑安便冷淡地打斷了他的話,斬釘截鐵地說道:“王愛卿,朕早年就被過繼出去了,太廟裡供奉的也是秦家這一脈的祖宗,你說這種話,又將母后置於何地?朕不想再聽你說這種話。”

明白地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悅。

“另外,朕的親母早逝,朕也早就追封爲吳國忠烈夫人了,這一點,想必諸位愛卿也都清楚,這親生父母之類的話,又從何而來?”

王將軍聽出了陛下話中的警告,心中不免慌張,額頭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只是,他現在的處境頗有些騎虎難下,再加上貪心作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

只要陛下認了親爹,自己有太上皇撐腰,還怕皇上不給自己升職?

於是,他又鬥着膽子說道:“陛下的親母雖然早已經過世,也早就過繼出去了,可陛下的親生父親和繼母尚在,如今他們在鄉下過不下去了,只能來京城投靠陛下,陛下若是置之不顧,豈不是有違……有違孝道?”

這時,一些文官終於忍耐不住了,其中,禮部左侍郎出列說道:“陛下,王將軍言之有理,既然陛下親生父親尚在人世,自然是要接到宮中奉養以盡孝道,如此,纔不至於落人話柄,影響到陛下的聲望,還請陛下三思。”

身爲左丞相的陳修遠擡眸迅速地看了禮部侍郎一眼,又垂下了眼皮。

“是呀,陛下,百善孝爲先……”

“孝,禮之始也,陛下需以身作則……”

有了禮部侍郎出頭,其他人也紛紛出列進言,勸解皇上,以孝爲先,奉養親生父親。

他們上來就勸解陛下盡孝,卻是絲毫不去詢問,皇上爲什麼如此對待其父,因爲沒有必要,就算父親有天大的錯,也不是皇上不奉養親生父親的理由。

他們只知道皇帝錯了,所以要勸皇上改正,就這麼簡單。

萬一,天下百姓有樣學樣,禮樂崩壞,這天下豈不是又要亂了。

東陽先生聽到這裡,有心要替皇上辯解幾句,可是也不得不承認,那幾位大臣說得並沒有錯,就連他之前也不是這麼想的嗎?

可是,知道實情的他,實在不願意看到陛下妥協,他打心底爲陛下感到委屈。

秦佑安面無表情,淡淡地聽完大臣們“好心”的勸解,開口說道:“衆卿家所說的這些,朕又何嘗不知?可朕早已經被過繼出去了,跟他們早已經是兩家人,甚至連拜的祖宗的都不一樣,朕如何能將他接入皇宮奉養呢?如果這樣的話,你們讓朕有何顏面去見太后?你們不會忘了,太后纔是朕正兒八經的母親吧?若是盡孝,也是該以太后爲先纔是。”

衆大臣聞言,不由有些面面相覷。

他們剛纔只顧着提意見了,倒是忘了還有太后這一茬。

最終,還是禮部侍郎說道:“陛下,奉養親生父親,跟奉養太后,並不衝突呀,當然了,爲了避嫌,不接生父進宮也是可以的,陛下可在宮外擇一住處,作爲陛下生父的寢宮,如此,豈不兩全?”

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陛下不能對親生父親不管不問。

秦佑安聞言,對着禮部左侍郎微微一笑,說道:“傅卿家可真是愛操心,竟開始做起朕的主來了,要不要讓朕將皇位也讓給你呀?”

禮部左侍郎聞言,頓時嚇得面如人色,立即就跪下請罪道:“微臣不敢,微臣對陛下的忠心,可鑑日月,絕無半點大逆不道之心,請陛下明察。”

秦佑安冷哼一聲,對他的請罪毫不理睬,又繼續說道:“朕並非是個不孝之人,衆卿家何曾見到朕對太后有過不孝之舉?但讓朕以父子的名義來奉養他,是萬萬不能的。沒有道理,讓過繼出去的兒子,出息之後,再重新回到他膝下的。這跟‘東家食,西家宿’有何區別?不只朕會留下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就是太廟的祖宗們也不會饒了朕,說不定當晚就會入夢罵朕是喂不熟的白眼狼。衆卿家……這是要朕遺臭萬年嗎?”

“微臣不敢!”聽到皇帝動怒,所有的文武百官俱都跪了下來。

秦佑安平復了一下激動,再次說道:“他兒女雙全,連孫子都有了,就算要盡孝,也輪不到朕這個早已經跟他斷絕關係的兒子來做。除非,他兒孫都死絕了,朕纔有有可能奉養他一二。不說別的,就說這幾年,朕又何曾虧待過他,米糧衣服,可從來都沒少過。”

“陛下息怒,是臣等考慮不周。”陳修遠立即帶頭請罪,其他人也紛紛請罪。

但還是有一些執拗的文人轉不過彎來,認爲皇帝對親父盡孝,理所應當。

“陛下的話,微臣不敢苟同。”一名翰林學士一臉大無畏地出列回稟道。

“哦?吳卿家有何話要說?”秦佑安已經開始不悅了,眯起眼睛問道。

翰林學士恭敬地說道:“回稟陛下,就算陛下不能以親子的名義奉養親父,但這不代表陛下能對親生父親不管不問。萬一傳了出去,陛下名聲同樣受損。既然陛下追封親母來吳國忠烈夫人,不妨封親生父親爲吳國公,如此,也算是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就算太后娘娘,想必也不會有任何微詞。”

衆大臣一聽紛紛點頭,覺得此事十分可行,不由開始附和起來。

就連陳修遠等人,也覺得沒什麼不可以的。不過是封給秦屠夫一個空頭爵位罷了,既影響不到太后的地位,還能堵住天下人的嘴,何樂而不爲呢?

“我不同意!”

在皇上尚未表態,文武百官俱都認可這個答案,紛紛點頭應和的時候,奉天殿外,卻傳來一個鏗鏘有力,又極具威嚴的女聲來。

文武百官俱是一愣,接着,就聽到外面太監喊道:“太后娘娘駕到!”

而秦佑安早在聽到聲音的時候,就已經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走下臺階,去門口迎接秦姝了。

而滿殿的大臣,雖然十分驚訝,但也都恭恭敬敬地分列兩側,屏氣凝神,迎接太后到來。

下一刻,就見到一名身穿皇太后常服的女子,緩緩從殿外走了進來。

衆大臣立即跪拜道:“臣等拜見太后。”

秦佑安此時,也已經大步走到了殿門前,躬身行禮道:“兒臣拜見母后。”

行禮畢,他立即上前扶住了秦姝的手,溫聲問道:“母親怎麼過來了?兒子自己能解決。”

秦姝臉上原本沒有一絲笑意,聞言倒是緩和了一些,只是聲音還泛着幾分冷意,她說道:“我若是不來,恐怕連被人幫着做下了決定都不知道。”

那些原本符合的大臣們聞言,頓時有些臉紅。

這太后,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他們。

秦佑安心裡覺得好笑,沒有辯解,只扶着秦姝向寶座走去。

等攙扶着他一起上了臺階,站在龍椅前,秦姝才轉過身來,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說道:“都免禮吧!”

“謝太后!”衆大臣這才站了起來。

此時,已經有人般了一張椅子來,放在了龍椅旁邊。

秦姝坐下之後,方說道:“你們剛纔的話,我都聽到了。剛纔是誰在替我做主呀,站出來讓我看看,你的臉又多大?”

那位翰林學士臉色瞬間漲成了豬肝色,他幾乎都聽到了同僚們隱隱的嗤笑聲,心中頗有些惱羞成怒,脖子一梗,立即站了出來。

第21章 各有打算第26章 不合格的追求者第16章 歸來第61章 要當祖母了?第5章 衷腸第37章 怎麼有臉?第11章 家有悍妻(三)第78章 病逝第70章 怒斥!第4章 追封和到達第21章 坑姐第48章 擦肩而過第4章 喜悅第3章 改口第36章 身份第66章 稱帝第16章 意外和求見第3章 忿忿不平第7章 不捨棄第65章 出醜第28章 徹底坦白第58章 他是我弟弟第29章 耍酒瘋第7章 瑣事與進京第61章 拆穿第30章 再提立後第29章 趙涵秋闖禍第14章 灰頭土臉第36章 後悔莫及第30章 再提立後第5章 登基第7章 不捨棄第5章 哪管他洪水滔天第48章 擦肩而過第15章 陰差陽錯第2章 不請自來第31章 決定兩雄命運的一戰第27章 溫暖第38章 兵臨城下第1章 產子第21章 天子無私事第80章 沒有人比我更合適第41章 該還人情了第16章 我要見五爺第5章 衷腸第22章 風起雲涌第30章 對戰第39章 妾身冤枉第9章 家有悍妻(一)第65章 姍姍來遲第47章 仁至義盡第53章 聯合抗敵?第1章 產子第48章 認定便是一輩子第37章 太陽都快下山了第36章 客從何處來(上)第53章 聯合抗敵?第1章 我的母親第14章 灰頭土臉第27章 溫暖第57章 到達第6章 逛街第70章 怒斥!第1章 那個人第46章 看到我的臉,就要第37章 太陽都快下山了第45章 退位讓賢第37章 客從何處來(中)第9章 不滿第84章 也算如願了第10章 本帥也做不了主第44章 你可不能不管我!第38章 不怕結仇(1300)第11章 秦姝來了第31章 何必糾結第24章 捨棄?第64章 懷孕風波第76章 鐵面無私第36章 身份第20章 將她交給朕來處置第9章 子代母過?第21章 空蕩蕩第49章 酸澀第26章 名揚天下第20章 娘子軍第21章 空蕩蕩第28章 回家了第26章 不合格的追求者第72章 請娘如實相告!第19章 第一個不答應第39章 打出去!第34章 絆腳石第60章 您跟祁五什麼關係?第49章 兒媳婦?第78章 病逝第22章 風起雲涌第41章 一廂情願第9章 飛鷹傳書第12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38章 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