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瑣事與進京

秦姝雖然已經被尊爲“仁聖皇太后”,但其實,並沒有正式上徽號。

徽號,即在皇帝、皇太后、皇后、太妃們生前所加的表示崇敬褒美的稱號,那些嬪妃一般是上封號。

以前徽號爲尊號的別稱,但是秦佑安登基後,頒佈新的大佑制,就將徽號和尊號分別開來——

皇太后爲尊號,“仁聖”爲徽號,上徽號時,有比較隆重的禮儀,徽號可以多次累加。

因爲隆重,所以,需要稍長的準備。

建國之初,原本就有很多事情要忙,但秦佑安還是緊着這件事來辦。

時間已經到建隆元年三月中旬,正是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時候。

這天,天剛麻麻亮,秦姝就已經醒了,開始喊人服侍。

其實,這時候,她已經在空間裡鍛鍊過了,因不喜睡覺時,在屋子裡留人,因此,宮女被都在外間。

丹琴帶領幾個宮女,從外間魚貫而入,服侍秦姝洗漱更衣。

在宮裡,若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秦姝絕不穿太后的禮服和常服的,實在太繁瑣了,即便只是常服,對她來說也也頗爲累贅。

比如,秦姝的常服就包括,龍鳳珠翠冠、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褙子等,衣服用織金龍鳳紋,禮服就更不用說了,真是裡三層外三層,好在禮服也只是大節日裡,或者特殊時候才穿。比如說,秦姝上徽號的時候,就必須穿隆重的禮服了。

皇太后的禮服、常服跟皇后服飾等級是一樣的,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加以區分。

因此平時,秦姝只穿便服,就是嬪妃們,平日裡也以穿便服居多。

常服雖然能代表身份,但太死板了,顯不出她們的美貌和各自的特點來。

但接見命婦或者見外客的時候,就必須穿常服了。

秦姝今日並沒什麼要見之人,便穿了大紅底繡龍鳳紋的長襖,下穿一條明黃底繡祥雲暗紋長裙,腳穿綴着珍珠的明黃繡鞋。

即便是便服,也足以顯出其身份之特殊。

頭上戴着累絲金鳳釵一對,赤金填青石壽字簪一對,耳朵上戴金鑲珠翠耳墜,手上戴碧璽香珠手串、綠寶石金戒指等。

等穿戴完畢,已經半個時辰之後了,外面天色已經大亮。

秦姝用過早飯之後,大宮女丹琴方恭謹地說道:“啓稟太后娘娘,蕭貴妃、趙賢妃率領後宮諸位嬪妃以及新晉的和嬪、林美人已經在頤和門外候着了。”

秦姝點了點頭,說道:“請人去前殿吧!”

秦姝暫居的頤和宮爲三進,位置在原本的極樂宮,現在的慈寧宮以西,往年也曾做過太后太妃的居所,只是年代日久失修,已經不適合常住了。

在前朝,周太后之外的太妃們,就住在此處。

秦姝搬進來之前,進行過修繕,秦佑安打算日後將這裡拆除,建成慈寧宮的花園。

秦姝身邊伺候的宮女十二人,太監十二人,嬤嬤四人,共二十八人。

而頤和宮內的侍衛,便是以路青苗爲首的紅蓮親衛軍,路青苗更是被皇帝封爲正五品帶刀侍衛,平時跟隨皇太后左右,保護、侍奉皇太后。

而京城內、外,也都建有紅蓮軍營地和校場,跟新建的京師三大營區分,另成一體系,只聽皇太后的命令,對皇太后負責。

她們是皇太后的私軍。

而紅蓮軍不會再擴軍,控制在一萬人以內,若是再增加人數,恐怕會觸碰到佑安以及文武百官等人的敏感神經,到時候,只會給紅蓮軍招來災難。

紅蓮軍的普通士兵可以嫁人,可是一旦嫁人,就必須退役,並有豐厚的補償作爲嫁妝,而她們空出來的位置,就會由新人補上,一個蘿蔔一個坑。

她們也可以選擇不嫁人,會被編爲精兵,終身爲紅蓮軍效力,她們纔是紅蓮軍真正的武力,將來,紅蓮軍會爲她們養老,記入功德碑,牌位入紅蓮軍功德廟,享祭祀,只要紅蓮軍存在一天,她們香火祭祀就不會斷絕。

儘管如此,選擇退役嫁人的還是佔據絕大多數。

加入紅蓮軍,不但可以識字習武,還可以學習一技之長,最少服役三年,方可退役。退役之後,還可優先進入紅蓮軍旗下的產業工作。

秦姝有點子,有技術,有人,有地位,秦佑安登基後,秦姝也又有了時間和條件,於是,幾個月後,紅蓮軍旗下的作坊、店鋪乃至醫館,宛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遍佈全國。

因爲這些優渥的條件,想要加入紅蓮軍的女子,數不勝數,更別說,紅蓮軍女將們,還是被皇帝冊封的,那是多大的榮耀,比冊封什麼夫人威風多了。

一直到了後來,只要有女子從紅蓮軍退役之後,身份立即水漲船高,就算年齡大一些,也不愁嫁,不知有多少人家搶着娶,竟是像是鍍了一層金一般。

這些女子出來後,亦是十分獨立,還可以自己賺錢養家,又有武力值,在家裡很有地位和話語權。

可惜的是,紅蓮軍的招軍越來越嚴格,而且自有她們獨有的一套規則,會進行多方面的考察,並非越優秀,就越容易加入,相反,那些條件不夠好,心性卻過關的人,或許更容易被招收進去。

貴女們也有加入紅蓮軍的,只是她們有家族拖累,限制太多,而她們對紅蓮軍的條件,也不是很看得上眼,她們更喜歡做風風光光的誥命夫人,她們身嬌肉貴,身上添一道細細的疤痕都要哭死覓活的,這樣的人,豈會喜歡舞槍弄棒,流血流汗呢?因此,想要加入的人着實不多。

但也有一些家長開明之人,將女兒送進來歷練,反正只是三年而已,出來後照樣嫁人。也有爲了逃避聯姻,或者在家中處境艱難走投無路的貴女,選擇偷偷加入紅蓮軍的,有了紅蓮軍的庇護,就是家族也絕不敢刁難,還變相給自己找了個大靠山,說不定還能給自己混個前程出來。

秦佑安的親軍,則爲“錦衣衛”,不但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還負責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

而錦衣衛指揮使,就是他一直以來的親衛——趙笙。不但如此,他還以軍功加封爲二等榮昌侯,雖然只是普通的世襲,每承襲一次,爵位都會遞減一等,但還是天大的榮耀了。

至於秦佑安曾經的小夥伴們。在建隆元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時,秦歸功勞最大,甚至還幹掉澤王了,割下了他的首級,在對抗外族時,亦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因此被封爲一等長信侯。

之後,秦歸便並立即率軍南下,攻打蜀王,等他得勝歸來,說不定還能被更進一步。

本朝廢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設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鐵券,又可細分爲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個等級所領的俸祿都不同,在寬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區別。

其次,便是趙笙了,二等榮昌侯。

劉思被封爲一等長興伯,孫吉被封二等興安伯。

雖然細細分出一、二等,但平時提及的時候,並不會特意點出來。比如一等伯和二等伯,只是待遇上有些差距,其實爵位等級還是一樣的。

如今他們都已經派人去秦莊接他們的家眷了,想必在皇太后正式上徽號前能趕到,也好給太后行慶賀禮。

閒話少說,此刻,蕭如萱等人正在頤和門外的小廣場上候着。

得到得到傳喚後,才恭謹地舉步入內。

進了頤和門,過了影壁,便是正殿頤和宮,也就是前殿,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臺前出三階,中設御路石,月臺左右亦各出一階。

一行人上了臺階,在宮女的帶領下,進了正殿。

雖然明間正前方的寶座上,空無一人,但衆人還是下意識地屏氣凝神,眼睛都不敢亂動,只有第一次來請安,且性子較爲活潑的林美人好奇地偷偷打量了一番。

兩邊東、西梢間則爲暖閣,皇太后偶爾留人說話,或者單獨召見某個親近之人,就會在東、西暖閣裡。

頤和宮除正殿之外,還有兩側的東西配殿。

而秦姝平時起居坐臥,則在後面的第二進,也就是所謂的寢殿,有甬道與頤和宮相連,跟前殿一樣,亦是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後檐明間開扇門,過穿堂,可直達第三進的後罩房。

如今,正在新建中的慈寧宮,大體上亦是按照這個規制來的。

秦姝還讓人寢殿和後罩房之間,準備了一個鷹架,專門爲小蒼準備的,

小蒼之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半個月前,它才突然出現,給秦姝帶來了祁五的消息,休息一晚後又飛走了。

衆人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秦姝就從後面的寢殿緩緩走來,剛在寶座坐定,蕭貴妃就開始帶人行禮。

禮畢,新晉的和嬪和林美人,又單獨上前給太后行禮。

秦姝打量了她們一番,和嬪和林美人都是真正的美人,一個纖細柔美,一個純潔又嫵媚,單論外貌,林美人自然更勝一籌,天真中又帶着一點魅惑。但是論氣質,卻是和嬪更甚一籌。

和嬪一身書卷氣,卻又不清高自傲,十分柔順貞靜。怪不得兩人出身差不多,卻是和嬪封爲九嬪之一,林氏卻只封了區區一個美人。

自己養的兒子,自己清楚。

佑安喜歡什麼樣的女子,她也心中有數。

佑安最喜歡柔順賢惠,又謹守禮法的女子,對於這樣的人,他總會多一分重視,比如沈靜芳、蕭如萱,最討厭多事又愚蠢的女人,比如周真兒,他現在看都不願意看她一眼。

幸好,這一世他的脾氣比前世好了許多,否則,他早將周真兒給拉出去砍了,說不定連屍體都找不到。

對他來說,女人只要乖乖地給他生孩子就好了,蠢點沒關係,就是不能生事。

一旦讓她們不賢德了,不守禮了,轉眼間,他就能將她們無情地捨棄,別管她們誰不是給他生下過兒女。

比如,這一世,他看清楚了沈靜芳的真面目,幾十年的感情,竟然說棄就棄了。

而對於那些美貌無比的女子,他可能礙於皮相,也會多多寵愛,一旦她們做錯了什麼事,或者說錯了什麼話,絕對會毫不留情地拋殺,反正死了一個,還有別的補上。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美貌的女子。

就連趙涵秋,也不是秦佑安喜歡的類型,不過是因爲母親喜歡她,她又能讓母親歡心,他才愛屋及烏,纔對她略有青眼。

但他卻封了趙涵秋爲“賢”妃,可見是期待她更加賢惠一些,更對得起她如今的封號。

紅蓮軍的這些女人,大概都不在她的喜歡範圍之內。

行禮過後,秦姝又和善地跟兩人說了幾句話,讓她們好好服侍陛下,早日爲皇家開枝散葉,最後又隱隱提醒她們安分守己,不要恃着寵愛就興風作浪。

兩人都恭敬應是,看其神色,和嬪若有所思,而林美人則有些不以爲然。

秦姝給嬪以上的嬪妃賜座,加上新來的和嬪,也不過三人有資格入座而已。

林美人見沒有自己的位子,不免有點鬧小情緒,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就隱沒了。

她自忖各方面都不輸給蘇氏(和嬪),兩人同時進宮,可她位份卻偏偏比她低了好幾級,她心裡實在是很不服氣,不明白這是爲什麼,明明陛下先召她侍寢的,而且看起來還挺喜歡她的。

比林美人更不滿意的,則是辛昭儀。

她甚至都替陛下生下了長女,卻連個嬪都沒混上,而和嬪又算什麼東西,區區一個剛進宮的新人,竟然就位列九嬪之一,比她的位份都高一級,見了她還得行禮,這讓她的臉往哪兒放?

可惜,沒有人關心她的心思。

事實上,在皇上登基之後,一次也沒召她侍寢呢!這不免讓她有些底氣不足,就是不滿,也不敢去鬧。

周真兒在最初進宮之時,吃了教訓,又被封了一個最低的位份,最近又被身邊的嬤嬤解說了一番宮裡的規矩,倒是知道一些好歹,現在她身份低,開口說話倒是自取其辱。若非現在宮妃太少,她就是連給太后娘娘請安的資格都沒有呢!

好在,她有個好兄長,要不是看在她兄長是武定伯的份上,她早就被那些宮人給欺負死了。

現在爹孃已經隨哥哥來到了京城,她心裡盤算着什麼時候給母親傳遞個消息,母女倆見一面,讓她再去太后娘娘那裡求求情,給自己升一升位份,要不然,她根本沒臉出門見人了。

下面各嬪妃心思各異,秦姝那裡,倒是其樂融融,喜笑顏開。

趙涵秋正在跟秦姝說她的兒子——秦晙,小名毛毛的一些趣事。

因爲孩子都太小,秦姝也不會每天都看他們,只隔幾天讓人抱來見一面,等他們略大幾歲,再來請安不遲。

蕭如萱也說了說大皇子秦旭的情況,只是她說得就沒那麼聲情並茂,趣味盎然了,跟太后一問一答,顯得十分呆板無趣,但她神色認真,提起大皇子語氣也帶着慈愛,可見,她對大皇子是上了心的。

秦姝不時地淺笑着點頭,說道:“你很好,對大皇子,你也很盡心。”

蕭如萱這才恭敬地道:“這是妾應該做的。”

既然旭兒認她爲母,她自然要對他好。

秦姝問完了兩個孫子之後,想起自己唯一的孫女,便又看向辛氏。

辛氏心裡又是激動,又是欣喜。

大公主馬上就一週歲了,卻連個名字都沒有,只有太后偶爾問一問,陛下竟是彷彿沒這個女兒似的,提都沒提過,虧她當初還想着要靠女兒翻身,誰知卻不過是空歡喜一場。

現在,機會卻是來了。

她絞盡腦汁地回想女兒的情況,準備待會兒太后問起,她好回答。

雖然都是奶孃和宮女照顧女兒,可她也是時常過問的,就是爲了應付現在的情況。若是能在太后面前,顯示自己的慈母之心,必定會給太后留下一個好印象。

只要贏得了太后的喜歡,皇帝的寵愛也就接踵而來了,趙氏不就是個好例子嗎?

哪知道,就在她自信滿滿地等待太后詢問的時候,她卻突然聽到頤和門外,傳來內侍又尖又高的嗓音:“皇上駕到!”

話音未落,滿室肅然。

辛氏則目瞪口呆,神色微微扭曲,實在不知道自己心裡是開心多些,還是失望多一點。

蕭如萱三人忙起身,皆屏息恭迎皇上,其他低等嬪妃都靜靜立在她們身後。

這時,秦佑安已經進了頤和門,轉過影壁,大步走過來了,身影所經之處,宮女太監都矮下了半截。

轉眼間,秦佑安已經進了上了臺階,舉步進了正殿。

以蕭如萱爲首的嬪妃們立即向皇帝盈盈拜下,行禮道:“臣妾拜見陛下。”

秦佑安面無表情,看都沒看她們一眼,直接上前,走到秦姝面前微微躬身行禮道:“兒臣給母后請安。”

而秦佑安作爲皇帝,也不需要天天來,隔兩三天來一次即可,可是他無論多忙,不拘什麼時候,都會過來請安,略坐一坐,風雨無阻,有時候還會跟秦姝談論一下政事。

秦佑安知道她的來歷,知道她眼光更加長遠,很多事情他身在局中,未必就能分得清好壞,但秦姝不一樣,她能一眼看穿本質,因此佑安也喜歡聽聽她的意見。

但秦姝也知道分寸,不會真得過界,對政事指手畫腳,更不會主動插手政事。當秦佑安詢問的時候,她會仔細給他分析,並做一些假設,至於怎麼決斷,全靠秦佑安自己。

儘管如此,秦姝還是以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秦佑安,影響着他的決策,繼而影響着國策,會不至於影響到母子之間的感情。

秦姝擡手虛扶,笑道:“不必多禮。”又指着左邊的椅子道:“坐吧!”

“謝母后。”秦佑安入座之後,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這看向看下的嬪妃道:“貴妃免禮,其他人也都起來吧!”

“謝陛下!”蕭如萱等人這才直起身來。

在後宮裡,也只有蕭貴妃,纔有這種被特殊待遇,連趙賢妃都沒有。

其他人就想要嫉妒也嫉妒不起來,在沒有皇后的現在,貴妃就是老大。她們可不敢得罪她。

蕭如萱神色卻沒絲毫不變,對秦佑安的另眼相看,似乎也沒什麼激動之情,她察覺到皇帝跟太后娘娘似是有話要說,便主動說道:“時候不早了,皇上,太后娘娘,還請容許妾身先行告退。”

原本見到皇帝,而脈脈含情,含羞帶怯的衆嬪妃們,聞言,臉色都是一變,看向蕭如萱的眼神中,都隱含埋怨之意。

林美人更是直接拉下臉來,臉上寫滿不服之意。

蕭貴妃侍寢的次數多,想必也不稀罕跟皇上相處,可她們卻是好不容易纔見到陛下,就不能讓她們在皇帝面前多待一會兒嗎?這麼急做什麼。

都說蕭貴妃不偏不倚,還不爭寵,全是騙人的,現在狐狸尾巴不是露出來了?生怕皇上多看她們一眼,分了她的寵。

秦佑安聞言,立即同意了,看向蕭如萱的眼神裡也多了幾分滿意。

其他嬪妃則不甘不願地隨着蕭貴妃告退了。

等她們走遠了,秦佑安方道:“娘,朕已經命禮部擇定吉日,就在本月二十五號舉行儀式,正式上徽號,冊寶、冊文,寶文均已準備妥當,各大臣家眷想必也都到了京都,唯一可惜的是,慈寧宮尚未修建完畢。”

秦佑安有些遺憾,雖然他已經命人加班加點修繕慈寧宮,但是,之前的極樂宮毀壞太厲害了,這次又要蓋建,還要控制音量,不得影響到隔壁太后休息,工程並不比新建宮殿來得輕鬆,因此,現在,慈寧宮還遠遠沒有建好。

秦姝無奈地說道:“我一直說,住在頤和宮挺好的,做什麼非要新建宮殿,勞民又傷財,建國之初,要用錢的地方多着呢,要將銀子都用在刀刃上纔好。”

“那則麼能行?”秦佑安皺眉,“母后將兒子教養這麼大,又還幫着兒子打天下,如今兒子登基爲帝,豈能再讓母后受半點委屈?這頤和宮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腐壞了,還有幾處都漏雨了,如今雖都修繕過了,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問題,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塌了,兒子怎能放心娘住在這裡呢?”

頤和宮原本是太妃們頤養天年的地方,周太后掌權後,太妃們有意無意地被人遺忘,宮人只知道奉承極樂宮,哪會去管太妃們死活,更別說修繕頤和宮了。

現在慈寧宮已經在修建當中了,秦姝再推脫可就矯情了,到底是兒子的一片心意,只是心裡暗暗想辦法,從其他地方補償兒子。

“對了,歐氏他們應該快到了吧?”秦姝問道。

秦佑安想了想收到的情報,說道:“三天之內,應該就能到達。”

秦姝含笑道:“這就好,我跟她也好幾年沒見了,如今趙笙出息了,他們兩口也該享享福了。”

秦佑安則挑眉說道:“這些年來,娘也不曾委屈了他們,他們來到咱們家的時候,就已經在享福了,以後只是更加享福罷了。”

若是沒有母親,他們哪有現在的福氣。

秦姝又道:“還有劉思,連秦歸,孫吉他們都娶妻生子了,他到現在還沒完婚,這次他那未婚妻想必也來了,正好讓他們完婚,不能再拖了,否則,顧姑娘可就真成老姑娘了。”秦姝想到劉思,不由感嘆地說道。

秦佑安不置可否地道:“是老大不小了,等那顧姑娘到了京城,就讓他們完婚。”

秦姝點頭,這時,她忽然想到一個趣事,說道:“我聽說你最近給了小黑一個御賜的金牌,掛在了它的脖子上,是也不是?”

秦佑安也笑了起來,難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原來娘也聽到了,兒子也是覺得好玩,小黑懶散,好吃懶做,有時候還喜歡到處亂逛,我也是怕它出什麼事,被人給宰了,這才一時興起,給了它一個金牌,後來想着沒有必要,想給它摘下來,它反倒不肯,給我鬧起脾氣,兒子也沒辦法了。”

前段時間,佑安突然想起了小黑,就派認將小黑從應天接了過來,前幾天纔到。

小黑之前還跟着秦佑安出去打過仗,只是出去一次後,就受不了了,它從小就有人好吃好喝地伺候,哪受過這種罪,再也不肯隨他出去了。

好在小黑乖覺,通人性,還會討人歡心,佑安很喜歡它,倒也不以爲意,一直縱容它。

小黑到了皇宮裡之後,依舊是驢大爺,除了秦姝和秦佑安,見了誰都愛答不理,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秦姝笑得不行,“你呀,都當了皇帝了,還這麼孩子氣。還有小黑,我聽說,它這兩天闖了不少禍,鬧出不少笑話,被人又拿它沒辦法,我看以後這宮裡是沒人敢惹它了。”

正在御花園裡辣嘴摧花的小黑,突然打了個噴嚏,將嘴裡的花瓣全噴了出來,它搖晃了一下的腦袋,疑惑地四處張望了一下,彷彿在問:

誰在罵我?

另一邊,在前往京城的道路上,三十幾輛馬車,正在一千士兵的保護下,以一種不慢的速度前進着。

這都是從秦莊過來的家眷,包括秦歸、孫吉、劉思趙笙等人的父母親人。

秦歸、孫吉都由秦佑安做主,在應天府時,就娶妻了,他們的妻子,已經先一步從應天去京師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些立功的將士們的家眷。

中間一亮馬車上,劉思的未婚妻顧釆屏,正跟歐氏坐在同一輛馬車上,趙犁不願意擠在車廂裡,就在外面跟車伕坐在一起,偶爾還幫忙趕一會兒車。

這幾年,歐氏跟顧釆屏時常往來,兩人感情一直很好。

顧釆屏臉上帶着幾分愁思,歐氏握着她的手嘆息地說道:“你別擔心你奶奶和弟弟,你弟弟長大了,都十來歲的人了,過幾年都能娶媳婦了,已經能獨當一面了,你早晚要嫁出去,顧家到底還是需要他來支撐。”

顧釆屏雖然依舊憂慮,但還是勉強笑着向她道謝,只是,她心中的擔憂,並不只這一點。

歐氏顯然也知道,又說道:“至於丁氏的話,你不必放在心裡,你跟劉思已經訂下了婚約,不可能更改,她再不喜歡也無濟於事。”

想到劉母丁氏拖着一家子去京城投靠劉思,歐氏就忍不住想要“呸”她一聲,她怎麼好意思?

她自己改嫁,對劉思不管不問,這幾年,幾乎都是秦家幫她教養兒子,現在見兒子發達了,倒是一點都不害臊地拖家帶口地貼上來了。

也不想想,她的丈夫、婆婆、小姑、侄女又跟劉思有什麼關係?

劉思可是隻是派人接她和她的小兒子,畢竟,只有他們跟劉思有血緣關係,她倒好,一個不拉全帶上了。

上車前,她不過略說了她幾句,她就哭哭啼啼的,好像她怎麼着了她似的,連着她那一家子,都對她怒目而視。

最終,到底讓這些人賴上了馬車。

這丁氏在婆家跟前慫,偏偏在顧釆屏面前硬氣地不得了,橫挑鼻子豎挑眼,大概因爲不是自己挑的,怎麼都看不順眼,想要退親又不敢,只能指桑罵槐,雞蛋裡挑骨頭。

上馬車前,還罵了顧釆屏很多難聽的話,話裡話外都是嫌棄,口口聲聲都在指責顧釆屏不該霸佔着自己的兒子,她跟本配不上劉思,她若是識趣的話,就該主動退婚,放劉思自由。

顧釆屏礙於她是劉思的母親,不敢還嘴,只能強自忍耐下來。只是她再如何堅強,也覺得有些受不住了,此刻,聽到歐氏的勸解,她不由搖了搖頭,強忍眼淚說道:“不,其實我現在也覺得自己有些配不上他了,退婚對我來說,或許是件好事。”

------題外話------

我勤奮起來,連我自己都怕,╭(╯^╰)╮,你們沒想到吧~哼哼。

感謝——

Magdey 送了10顆鑽石

懵懵懵送了5顆鑽石

923855919 送了9+9朵鮮花

謝謝大家的票票,麼麼噠。

第21章 各有打算第10章 如此下場第23章 我不同意!第63章 輕視和落差第37章 客從何處來(中)第22章 風起雲涌第22章 登門道歉第35章 你現在可以滾了!第13章 抱大腿第30章 白眼狼?第39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50章 要來了第18章 孝順第2章 出征在即第41章 一廂情願第11章 家有悍妻(三)第50章 要來了第80章 沒有人比我更合適第24章 抵達第9章 翻臉?第30章 再提立後第12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章 誰比誰更無恥第25章 不好意思,打擾了第54章 你是誰?第31章 決定兩雄命運的一戰第50章 要來了第9章 翻臉?第62章 不知這位大嬸是第18章 傅景山之死(下)第11章 家有悍妻(三)第5章 兒子拜見母親第39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21章 天子無私事第53章 我比你大第45章 死牢第3章 改口第52章 五年第54章 上門求藥第22章 登門道歉第63章 敲打第30章 召見二女第13章 生了第8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32章 虛情假意第63章 質問第29章 耍酒瘋第20章 娘子軍第55章 拆穿第37章 大結局第35章 廢除惡習第12章 給你找個後爹回來第11章 全心全意第36章 身份第66章 稱帝第4章 我回來了!第44章 下馬威第24章 先報母仇第11章 初遇第23章 惠妃第15章 太不厚道第4章 我回來了!第36章 無足輕重第40章 長公主與九千歲第6章 心偏了第83章 沒那麼容易第32章 瑣事第47章 仁至義盡第33章 教導第10章 不識擡舉第21章 各有打算第61章 反目第40章 佑安的態度第56章 何韻婷的疑惑第40章 佑安的態度第20章 冤大頭第46章 妙人第44章 你可不能不管我!第32章 瑣事第48章 擦肩而過第25章 不好意思,打擾了第50章 你知道祁五這個人嗎?第16章 不捨第5章 兒子拜見母親第57章 單獨會面第5章 衷腸第40章 傻不傻?第41章 招降第45章 被帶歪了第9章 飛鷹傳書第78章 病逝第60章 怒不可遏第23章 確定人選第4章 警告和要求第55章 自作自受第70章 怒斥!第60章 有孫女了第3章 改口第17章 被惦記上了第23章 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