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聯合抗敵?

聽到趙將軍的話,衆將紛紛應是,正因爲了解那些侵略者的本質,他們才更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

一旦江山落入外族人手中,百姓們絕沒有一天好日子過。那些外族絕對不會憐惜大漢的子民,他們只會將百姓們當成他們的奴隸或者“兩腳羊”來看待。

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對宋家人來說,這些外族人才是真正的敵人,與秦家軍之間的勝負,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正因爲如此,大家都傾向於放下私怨,跟秦家軍合作,共同抗敵。

話裡話外都是這個意思。

這並非他們怕輸,想要找個臺階下,他們想要跟秦家合作,純粹是爲了天下形勢,和全天下的百姓。

雖然現在的情況對他們頗爲不利,但宋家軍也是有自己的尊嚴和驕傲的,打仗時,他們全力以赴,但若真輸了,也並非無法接受。宋家說是常勝將軍,但這是世上,誰會沒打過敗仗呢?再厲害的將軍,也都是又輸又贏的走過來的,只是漸漸輸的比較少罷了。

若是真輸不起,就不要上戰場。

何況,他們也並不認爲,自己一定會輸。

這是大部分宋家將領的想法,但也並非所有人都這麼想。

比如那些一開始就衝着榮華富貴投奔而來的人,宋良秀手下的將領,也並非都是宋家舊部,也有後來招收的人才。就是宋家舊部,也並非都是忠肝義膽之輩,也有不少心狠手辣,詭計多端之徒,爲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

無論什麼人都有他的價值,一個當權者的屬下,也不可能只有一種人,肯定要收攏各種人才爲己用。

因此,一名姓吳的謀士開口道:“我倒不認爲一定要跟秦家合作,也不覺得外族入侵是個危機,相反,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

“此話怎麼講?”宋良秀一見是他,下意識地皺了眉頭,問道。

吳姓謀士得意說道:“我們久攻應天不下,若再這麼僵持下去,只會對我們越來越不利。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應天現在恐怕已經沒有心思應對我們了,想必他們內部已經人心惶惶了,開始自亂陣腳了。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趁此機會,一鼓作氣,直接打垮應天。等我們攻佔了應天,再對付那些入侵者不遲。”

“哼,你說得輕巧!”趙將軍冷笑一聲說道,“也未免也將對方看得太軟弱了,對方怎麼會被區區一個消息給嚇到。就算那些外族要攻過來,至少也得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們做好準備應敵了。”

“趙將軍,你之前不是很瞧不起他們嗎?怎麼現在倒是替他們說起話來了?”吳謀士不悅地說道。

趙將軍藐視地看了他一眼,說道:“是你狗眼看人低。我之前那麼說,是不瞭解他們的實力,現在瞭解了,自然會高看他們一眼。無論對方是敵是友,強者都值得被尊重。”

“什麼尊重?我看趙將軍是怕了他們吧?”吳姓謀士嗤笑道,不等趙將軍發怒,他又繼續說道:“我之前就說過了,咱們跟他們打仗都打得太君子了。若是再我們實力比他們強的時候,這麼做固然是好,現在我們實力甚至比對方要弱,若是再不想辦法改變策略,將來必敗無疑。”

“你說的改變策略,不會是像之前說的那般,用那些下三濫的毒計吧?”趙將軍怒道。

“有何不可?”吳軍師臉上絲毫沒有羞愧之心,反而強硬地說道,“打仗看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兵不厭詐,只要能獲勝,區區一點手段算得了什麼?難道讓所有人跟你一樣,只知道蠻橫地往前衝不成?”

趙將軍動了動嘴脣,卻不知該怎麼反駁,只能重重地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吳姓謀士輕蔑一笑,整了整衣袖,站起身來,對宋良秀行禮說道:“元帥,現在正是對付秦家的最好時機,屬下有一計,可使得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應天。”

“哦?吳先生請講。”宋良秀不動聲色地說道。

吳姓謀士便將自己的計策說了一遍。

“什麼?你是說讓我們詐秦家,假裝跟秦家軍合作退敵?”宋良秀聽完之後,倒吸一口冷氣,略顯失態地問道。

“正是。”吳姓謀士得意說道,“這是最好的辦法了。誰都知道,我們宋家軍一直在邊境抵抗外敵,跟漠北蒙古部族也是多年的敵手,宋家軍一直都是大焱的保護神,這點早已經深入人心。如今聽到大焱覆滅的消息,豈能坐得住?所以,我們摒棄前嫌,想要跟秦家聯和抗敵,實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任誰都不會懷疑。”

也就是說,宋家軍的名聲太好了,誰都不會想象得到,他們會用這種陰毒的計策。

吳姓謀士就是利用宋家軍上百年積累下來的名聲,來欺騙世人,欺騙對手,相信秦家也不會懷疑。

唯一一點不好的是,他們就算成功了,宋家軍的名聲,恐怕也徹底壞掉了。

但是,跟獲得最終的勝利相比,犧牲一點名聲又算得了什麼?何況,宋家已經不存了,稍稍利用一下又何妨?

等他們佔據應天,打退了外敵,名聲自然會恢復。元帥總不會連這點都想不通吧?

吳姓謀士對此很是自信。

……

秦家軍這邊,將領們也在議事。

陳修遠的臉上帶着明顯的憤怒,說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想到,大焱這麼輕易就被滅了,聽說上京,已近成了人間地獄,悽慘至極,那羣還未開化的野蠻人,整日裡以殺人取樂,連老人和小孩都不放過,真是可恨——”

說着,他便一拳捶在了桌子上,儒雅的面容看上去竟然有些猙獰。

大家都有些沉默,臉色都很不好看,議事廳裡的氣氛,顯得很是壓抑。

秦姝深吸一口氣,壓下胸中翻滾的情緒,說道:“陳都事,現在我們再生氣,也於事無補,當務之急,是該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對不起,我失態了。”陳修遠深呼吸幾下,神色總算恢復了平靜說道。他向來是個極爲沉穩的人,沒想到,這次卻是如此沉不住氣。

當然,沒有人會怪他,因爲大家的心裡一樣憤怒,甚至因爲他的情緒外露,而對他更加信任和親近呢!這也說明了他也是真性情不是?

“好在,現在也並非全都是壞消息。”陳修遠說道,“吳州傳來消息,吳州已被徹底攻破,秦歸將軍不日即將率軍迴歸,加上戰俘,至少也有十萬人馬。這是極大的助力。另外,分佈在周邊各地的駐軍,也可以召集起來,怎麼也能湊個四五十萬兵馬。哼,區區二十幾萬敵人,憑他們再怎麼強,我們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秦歸將軍要回歸了,這可真是太好了,也就是說,澤王徹底完蛋了。”衆將聞言,不由極爲欣喜。

秦姝也鬆了口氣,心中亦是增添了幾分底氣,這可真是個好消息呀!

接着,陳修遠又說道:“不過,若是能得到宋家軍的支持,那就更好了。那些外族,一向驍勇善戰,宋家軍作爲他們的老對手,必定對他們極爲了解。另外,大金女真恐怕也會趁機發難,入侵中原,想要分一杯羹,只憑我們應付他們,的確太吃力了。”

一聽這話,有不少將領都深深地皺起了眉頭,心裡都有些不自在。

畢竟,上一刻還是打死打活的敵人,下一刻又成了相親相愛的盟友,怎麼想怎麼彆扭。

可是,陳都事說得也有道理,大家就算有些不樂意,也不會說什麼,到底還是大事爲重。

秦姝也不是沒想過這一點,但是,聽到陳都事這麼說,還是微微一愣,笑道:“陳都事說得很有道理,只是,對方未必就會同意跟我們合作!”

陳都事卻笑着說道:“秦首領多慮了,我倒是覺得,對方應該很樂意跟我們合作。畢竟,他們是宋家軍呀!”

見秦姝沒有被說動,陳都事又繼續解釋道:“守護大焱是宋家的使命,現在大焱覆滅,宋家豈有修抽旁觀之理?”

“可宋家已經跟大焱朝廷撕破臉皮,早已算得上是不死不休了。宋家也已經覆滅,只有殘部在苟延殘喘,現在雖然有了點氣候,但跟當初卻可不日而語。”秦姝對宋家倒沒有那麼自信。

雖然,以宋良秀的性格來說,他還真有可能跟陳都事說的那般,不計前嫌,共同對敵。

但小心一點總沒錯,人都是會變的。

“這……”陳都事顯然沒想到這一點,有些語塞。

“可宋家已經跟大焱朝廷撕破臉皮,早已算得上是不死不休了。宋家也已經覆滅,只有殘部在苟延殘喘,現在雖然有了點氣候,但跟當初卻可不日而語。”秦姝對宋家倒沒有那麼自信。

雖然,以宋良秀的性格來說,他還真有可能跟陳都事說的那般,不計前嫌,共同對敵。

但小心一點總沒錯,人都是會變的。

“這……”陳都事顯然沒想到這一點,有些語塞。

第52章 耳光第20章 娘子軍第84章 也算如願了第16章 我要見五爺第67章 一言爲定第68章 滾回你孃家去吧!第11章 秦姝來了第18章 傅景山之死(下)第7章 積極的秦姝第67章 皇帝不差餓兵第31章 決定兩雄命運的一戰第21章 天子無私事第7章 瑣事與進京第26章 名揚天下第2章 拉郎配第38章 不怕結仇(1300)第6章 逛街第27章 行刑第66章 我沒有隱疾第26章 名揚天下第75章 氣焰囂張第27章 行刑第八十五章第22章 記憶不可靠第11章 全心全意第37章 大結局第34章 我有話要說!第81章 欲拒還迎第62章 取代和不見第17章 祁五下落第71章 大勢已定第22章 登門道歉第18章 傅景山之死(下)第47章 騙我,可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2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40章 察覺第27章 溫暖第30章 攀高枝第84章 也算如願了第3章 改口第5章 太過關注第26章 名傳天下第1章 欺人太甚第38章 兵臨城下第2章 出征在即第14章 什麼天意?狗屁!第30章 對戰第4章 追封和到達第26章 名揚天下第5章 太過關注第27章 溫暖第19章 她懷孕了第30章 補償?第25章 不好意思,打擾了第37章 大結局第25章 該給一個名分了第53章 偷聽第79章 不要太見外了第49章 撕第59章 給便宜兒子送賀禮第1章 那個人第8章 射殺!第18章 傅景山之死(下)第3章 從哪兒來的?第62章 不知這位大嬸是第18章 餵飯第1章 好大一盆狗血第1章 好大一盆狗血第30章 白眼狼?第81章 欲拒還迎第38章 攔截第11章 全心全意第42章 試探第8章 不滿第47章 星星之火第66章 我沒有隱疾第57章 到達第17章 被惦記上了第7章 小毛驢第9章 子代母過?第66章 我沒有隱疾第12章 見一見太后娘娘第64章 甩鍋第36章 後悔莫及第7章 不捨棄第42章 新人第15章 太不厚道第32章 出宮第5章 登基第15章 陰差陽錯第69章 打聽第55章 交鋒第44章 你可不能不管我!第60章 有孫女了第27章 溫暖第44章 發飆的佑安第20章 第一人第66章 我沒有隱疾第13章 喘息之機第78章 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