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趙宋管家來說,回望百年之事,犯上者不知凡幾,起亂者如過江之鯽。

故而開宋之後,相較於最善的武事,他反倒是與趙普一起察鑑過往,最終定下了文武相制的法子。

按後世說王朝更替乃是繼往開來的說法,這大明朝本該能看到他趙匡胤以文武相制之法平亂世復一統纔對,如何竟對勳貴如此不加節制?這是從哪兒繼的“往”?

還是說因爲宋未能復一統,使得洪武帝並不覺得宋制是“成功經驗”?

一念至此,趙匡胤也不由得長吁短嘆:

燭影斧聲這事兒豈是他所能預料到的?

兵精糧足,財多將廣,最終卻搞出來高粱河車神之名,這是人能預料到的?

雍熙北伐,遙隔千里而欲控軍不放權,最終使帥不能馭將而大敗,這更是他想破頭都不能理解的敗北之法。

一念至此,趙宋官家也不由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後世笑言大明亡於洪武帝,可說不定大明實亡於汝也。”

這話當然還是玩笑成分居多,但任憑趙光義在光滑的腦袋上搓出來火星子,也沒想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

趙匡胤搖搖頭,心下卻也一嘆,他何曾不知亂世難堵悠悠衆口,後世觀史也必然會將他列入那些爲亂者當中,就如此前說宋事時後世稱他“欺孤兒寡母”一般。

但宋以唐爲鑑,唐太宗亦有玄武門之事,但依舊不損其文治武功。

本以爲自己能如和趙普所議一般使得天下復歸一統,從而使功業勝非議,結果遇上這麼個弟弟……

趙匡胤心下搖搖頭,心下更是打定主意:接下來一年他必如太醫所說,戒口腹之慾而多養神養體,如今既承光幕,一定要撥命亂反其正也!

……

華蓋殿裡,朱元璋聽着後世述說,同樣也擲地有聲:

“遍數前朝,如咱一般優容故舊的能有幾人?”

“鐵券、莊田、僕役、食祿,咱是缺了哪樣?”

“可這般衣食無憂的,如何要去與百姓搶奪一口活命的飯食?”

這話李善長自然是不敢回答的,而隨着這後世晚輩一樣樣清點勳貴之特權,朱元璋的怒氣也幾乎是肉眼可見的在高漲。

朱標是多少能體會到一些老爹的怒氣的。

畢竟洪武三年發鐵券的父親可稱是意氣風發,而洪武五年再發鐵榜的父親就已有了不少失望之意。

朱標更是聽母親說過,發鐵榜的前一晚,父親在東閣批了一晚的奏疏,閣中燈火直至魚肚白時才熄。

從這一點上來說,後世所說的也確實不錯,父親是真的曾對平天下的故舊們有很高期望,欲與其世世同富貴的。

不過即便是能體會,現在朱標也有點不太敢勸,好在接下來也並不需要他安撫了。

事實上光幕此時說的,華蓋殿的諸人幾乎都不陌生,也是因此,話語當中那些許的不明白之言就顯得格外惹眼。

比如說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吸血蟲,比如說“還不等藩王們發力呢”諸言。

這話幾乎頓時令朱樉和朱棡的臉色白了兩分,畢竟如今大明諸王當中正式就藩的就他們兩個。

而且自家人知自家事,朱樉知道自己在西安大興土木惹得當地官民皆有怨言,甚至使得爹爹都給他寫信責罵過,不過有鑑於西安宮殿即將完工以及大哥的幫襯,這些事也沒被他放在心上。

朱棡就更不用多說,因爲鞭打廚師之事招來父親責罵故而對這廚師好生寬養不假,但反倒還有因此遷怒其他下人,也就是父親現在還不知道…

朱標也同樣下意識看了二弟三弟一眼,畢竟兩個弟弟此前因事觸怒父親時他都有幫言,如此看來他的顧及兄弟之情反倒是錯的?

不過這件事兒也就在朱標心裡停留了一瞬,因爲他知道現在的父親多半是沒空理會二弟三弟的。

“果真是咱天家生了荒唐事!優縱出了個行似乎禽獸之子!”

明天子果然沒空理會膽戰心驚的兩王,反倒是第一時間咬牙切齒的覺得他此前的猜想果真沒錯。

後世的俏皮話他看不懂,但畢竟都是漢字,再經人說之後其中意思還是能輕易理解的。

所謂的發力意思也再明白不過,便是如勳貴一般起亂事動搖大明統治,而若說藩王如何動搖……

明天子環視一週,目光在兒子們臉上掃了一遍,最終也只是淡淡下令:

“既逢光幕,離京之事便不急於眼下,不妨於京師修德再聞後世禮以修身。”

而這一次馬皇后也是沉默以對,沒有出言阻攔。

朱標也同樣猜得出來,如今胡惟庸之事方歇,若眼下父親猜測爲真的話那不查個清楚恐怕是不會罷休。

只是……朱標心下也一嘆,大明何以如此多事?

【既然明初時朱元璋對功臣集團是無限優待的,那麼順理成章的,明初的勳貴集團不可避免的帶上了鮮明的地域屬性,即後來俗稱的淮西黨。

這就跟東漢時雲臺二十八將裡南陽潁川據其十九是一個道理,從龍之臣這東西就講究一個近水樓臺先得月。

從鐵券上不難發現,大明朝開國時朱元璋所理解的政治極其簡單,那就是既然跟兄弟們一起打天下了,那就和兄弟們一起坐天下。

至於兄弟以外嘛……別call了,真不熟。

洪武年間有個國子監助教名爲貝瓊,洪武二年出仕十一年致仕,剛好趕在胡惟庸案之前,所以這位絕對可稱得上是洪武初年政治生態親歷者。

在作品中,這位國子監相當直白的記錄他所見的明初中樞樣貌——“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明初時京師位於應天府,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裡毫無疑問屬於浙東,但城池中能挽高髻的人卻大多都是淮人。

按明初的地理劃分法,浙東和淮西甚至都不毗鄰——中間還隔了個浙西呢。

因此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跟老兄弟分大鍋飯在實質上開啓了明代黨爭的第一階段:

即淮西勳貴,對陣浙東文人。】

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286.第286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723章 兒也一樣210.第210章 終相見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517章 但無能第557章 南歸猶念黃龍府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第70章 蜀都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559章 天日昭昭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第81章 病從口入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795章 林賢案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411章 何故騙我?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08章 主戰不絕對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41章 江東舊夢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704章 得罪完了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第56章 三國混學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84章 士元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479章 天子大蜡八第786章 版本回滾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631章 清脆巴掌235.第235章 偃月刀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420章 正主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746章 嚯,廢紙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654章 洪武大典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第16章 俺很看好你第98章 全軍覆沒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570章 江寧堅城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71章 祠堂何處尋第97章 協同作戰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510章 生辰飲毒酒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88章 關羽勸學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77章 載歲祭年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第69章 良才論金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780章 從鐵券到鐵榜第728章 富饒西方第65章 虎符 符牌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1章 漢失鳳雛第531章 船臨飛鳥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第421章 退而結網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63章 三國與認知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