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

“這南宋小朝廷……”

李世民無聊轉動着手裡的杯子琢磨着用詞:

“還挺講究。”

這自不是什麼好詞,不過長孫皇后倒是能模糊感覺到二郎的想法。

畢竟認真說這宋本就承唐,且所治爲漢土,其民上溯個十代也都是漢兒唐民,誰又想一味看其笑話?

只是這宋着實令人無奈罷了,北宋如此,南宋更甚。

認真探究的話,良將常有,名臣更多,雖僅據唐疆域半數,但戶口之數逾唐不少,而且聽二郎此前所說,這宋之民生軍械的匠造技法皆不差。

但就是,皆無用。

再加上那後世方纔又拿二郎之事戲言,也無怪乎二郎此時心情不好。

這甘露殿內也不好多說什麼,於是長孫皇后只能往二郎那邊靠了靠:

“這南宋也無怪乎被後世譏言只知偏安。”

“若是依了這宋臣所言,北地百姓四起而亡金,那這天下還宜尊宋否?”

李世民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甚至也將興趣明明白寫在臉上:

“若真有人如此起事,則亡金之後自將南伐不臣,令天下歸一也。”

二郎是個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氣的,長孫皇后知道。

故而聽其這麼說便知道自己夫君的想法又活躍起來了,多半是遺憾不能闖闖這南宋亂世鑄就一番功業的。

“這宋金的國主都令朕倒胃口。”

“若是能將其雙雙縛於圜丘,該多好。”

果然……長孫皇后抿嘴笑笑,拉過來二郎的手輕輕捏着道:

“既如此,陛下須勿要讓子孫蹈此覆轍,當留下貞觀之治,爲後世垂拱。”

李世民聞言頗不以爲然:

“那南宋治國,能觀秦漢,能效法於唐,再不濟還有北宋這個前身觀後效。”

“結果就是想功比秦皇漢武的成了煬帝。”

“叛民偏安的禽獸反倒能泰然處之。”

“嘿,這後世……”

李世民似乎想要評價一番,但最終只是搖了搖頭沉默下去。

“那宋國主也不算泰然……不都成閹人了。”

聲線很有辨識度,李世民不需要擡頭就知道是尉遲敬德,大概殿內也就唯有尉遲敬德能自詡親臣這般說話。

房杜二人皆是老成持重之輩,敏於行而訥於言;舅哥或許是因爲去年知曉最終慘死的結局,如今傾向於明哲保身。

叔寶也向來穩重,雖爲武臣鬥將,卻又最遵文臣禮制;閻氏兄弟都忙得很,尋常時輕易也不會說什麼。

那此時殿內能和尉遲敬德說上一二的唯有……

“閹人又如何?”

魏徵的語氣裡滿是不以爲然:

“這趙構成了閹人是能使仁臣復生還是能令家國不淪喪還是怎地?”

自是不能,而且尉遲敬德多半隻能啞口無言,畢竟這個愛將向來不善言辭。

只不過……果真還是打天下更簡單一點。

好想試試親帥玄甲,滅金徵宋,與那蒙元精騎一較高下。

已經許久不臨戰陣的大唐皇帝在心裡百無聊賴的策馬奔騰。

【1162年是個比較關鍵的年份,金國百萬大軍敗退,南宋一朝來到了自己的命運十字路口。

辛棄疾五十精騎破陣縛敵,但依然難救山東義軍徹底糜爛的局勢。

趙構眼見給金國當舔狗的計劃難以爲繼,乾脆激流鼠退提了趙眘上來當皇帝平衡主戰派的訴求。

換個說法,宋孝宗趙眘,趙匡胤的直系七世孫,從上位之初,就帶有濃厚的主戰色彩。

只不過南宋的主戰派經過趙構和秦檜二十年的打壓,嶽武穆橫死,韓世忠歸隱,吳璘劉錡雙雙年老,張浚被連連貶黜,主戰主和雙方的力量早已嚴重不對等。

也是因此,史浩和張俊在宋孝宗御前的這場爭辯,實質上牽扯頗多。

史浩身爲右相撒潑打滾式的辯論讓張浚無語,這個主戰的將領乾脆直接越過史浩給宋孝宗遞摺子:

再跟這右相說下去也是浪費時間,說不定戰機就被錯過了,您拿個主意吧。

宋孝宗或許被說動了,又或者是當時主戰的左相陳康伯又一意孤行,總之另一個主戰的邵宏淵確確實實拿到了出兵狀,而且還是在越過了三省的情況下。

右相史浩很傷心:既然出兵狀都不需要右府同意,那我還當個屁的相公,“不去尚何待乎”?

然後又跟左相陳康伯碎碎念:

“康伯欲納歸正人,臣恐他日必爲陛下子孫憂。浚銳意用兵,若一失之後,恐陛下終不得復望中原。”

在南宋歷史上,史浩確實能算個乾的還不錯的宰相,但這一番話還是清清楚楚讓人明白,在主和派眼裡,北地的義軍壓根算不上人。

後來隆興北伐慘敗,這條建議被譽爲“老成謀國之見”,給史浩刷了大量的名望。

但沒有人在意被史浩一言以蔽之的“歸正人”的意見。

北宋亡國之後,王彥起義軍,麾下皆面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字,故得名八字軍,於河南川陝等地抗金戰功卓著。

岳飛北伐,太行山義軍皆響應嶽武穆號召,竟都使燕京以南令不復行。

如果說這些尚且都是舊事已經久遠的話,那麼就在史浩說這話的當下,南宋小朝廷的兩淮防線十六萬防衛軍當中近一半都是所謂的“歸正人”。

完顏亮南下,河北河南義軍蜂起,海州楚州的沿海一線能夠收復靠的就是魏勝和李寶兩位義軍首領死戰,以及從河南地區趕來由王友直率領義軍的支持。

自北宋滅亡之後,北人南投爲南宋小朝廷拋頭顱灑熱血三十餘年,結果到頭來換了當朝宰輔一句“恐他日必爲陛下子孫憂”。

事實上在紹興和議時因爲“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條約,北方義軍的感情已經被傷害過一次了。

但中間過去了二十年,南北局勢又迎來了一個改變的機會。

好消息是北方義軍依舊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

壞消息是南宋小朝廷依舊穩定發揮不把北方義軍當人。

這種看法實質上就是主動把自己從華夏共主的位置上拉了下來,完全是一種地方割據政權的心態。

南宋的病因裡面,缺乏養馬地、蒙元崛起、北伐困難、裝備缺乏代差等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

這種心態的滑落纔是最無藥可救的。】

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501章 科舉七科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545章 莫大焉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684章 丞相,時代變了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01章 科舉七科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42章 殺人誅心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41章 江東舊夢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第464章 送人頭第78章 真名世第508章 燭影,斧聲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79章 武侯祠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344.第344章 武陵郡有武陵軍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21章 涼州大馬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203.第203章 天外之敵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562章 脫胡歸漢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40章 荊襄隱事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2章 江陵之謀第670章 合斬虎魘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694章 孰勝孰負第621章 於漢何嘉焉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471章 那就謀反239.第239章 密信326.第326章 新手村羣島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87.第386章 太平道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318.第318章 滅倭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485章 捨近求遠之法第50章 水師與推演第98章 全軍覆沒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643章 理學興衰第666章 大父賈太中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第105章 玄德267.第267章 閻行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