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

杜如晦倒是顯得饒有興趣了起來,扭頭對着孫思邈詢問:

“孫太醫,若是因毒而死,即便歷經千年依然可知?”

孫思邈捏了捏鬍子顯得有點爲難,一時間也是既喜且憂。

喜的是從目前來看,後世醫學蓬勃發展,分門別類劃科無比詳盡,就連藥之毒理都可單成一項學說。

憂的自然便是這醫道之研學同樣也稱得上浩瀚,不知等辭世時,能丈量出醫海幾何?

至於杜如晦的問題反倒是簡單:

“那是自然,畢竟毒可透肌骨,方可奪人性命。”

“就如人被燒亡被溺斃被絞殺,皆可從骸骨鑑之,因毒而死自是一樣。”

仵作的鑑屍之法對孫思邈來說也並不陌生,當即便簡單與杜如晦介紹了因毒而死之人最直白的特徵。

“至於這李顯之死……”

孫思邈沉吟了一下道:

“從春秋至今,能使人暴死之毒,食後皆需受蝕骨之痛,天子若食之,不消片刻便可知。”

在孫思邈的補充說明下杜如晦也明白過來,若是這李顯真被毒殺,那吃下毒藥的第一時間就會察覺身體劇痛難忍,只需召見太醫便可知曉中毒,那麼後面的事就絕不是能簡單掩蓋過去的。

但說來說去其實還是太過麻煩,杜如晦從心底倒是比較贊同後世對李顯的評價:

跟個傻子似的……

畢竟即使是司馬衷都有“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這李顯前面聯武家勉強解釋爲固天子之威,但後面對武三思的一味放縱以及對妻女的驕縱,已經稱得是昏了頭了,這種情況下都想當武則天第二的韋后與安樂公主,確實沒有毒殺李顯的必要。

李世民對這些都沒興趣,直指問題核心道:

“毒殺與否,皆不礙李顯之死。“

怎麼死的,不重要;死後如何,很重要。

長孫無忌立刻跳出來贊同道:

“‘韋氏宜革唐命?’宵小蠹蟲之輩也敢逞威,絲毫不念武三思如何引頸就戮。“

“依臣來看,此乃彼輩滅身求死之行,我唐尚且有昌命,定能讓此等禍患知曉,何爲知進不知卻的螳臂當車!”

杜如晦心裡撇撇嘴,這還用你說?畢竟那李隆基怎麼看都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不過他不是長孫無忌說不出這麼肉麻的話,而是基於實際情況分析:

“若圖武后舊事,最宜者當屬太平公主,關韋后安樂公主之輩何干?”

事到如今甘露殿的衆人也都看出來了,這武則天一倒,再攤上個如李顯的昏懦天子,餘下的公主皇后皆思天后舊事也。

而如今李顯崩殂,韋后和安樂公主反倒失去了最大靠山,既然重現天后舊事的機會已近在眼前,那誰說武周就不能復國號呢?

這一刻杜如晦看着李隆基有條不紊的聯絡禁軍,心中卻忽然想起來彼時陛下還是秦王時的那段平天下的歲月。

李唐平定還不到百年,這些爭權奪利的庸醜之輩便已經忘了,大唐江山乃是秦王殿下以手中弓刀一寸寸打下來的。

麾下若無效死命之兵馬,何以稱天子?

【在李顯的時代,太平公主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從來沒有人敢忽視這尊大佛。

畢竟若論身份,這位是高宗和女帝的親閨女,論權力,在李顯登基後進“鎮國太平公主”封號,實封五千戶,享開府之權。

寫作公主,實際上已經是一方諸侯王了。

而且在武周時期太平公主不管願不願意,都經受了親媽的言傳身教同樣善權術,對中宗時代幾個主要女人的關係,史書是這麼記載:

“韋后、上官昭容皆以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

所以李隆基的入場相當清醒,他認識到自己並沒有能力將這些太后公主全都掃除,那就乾脆入局借力打力,畢竟雙方在神龍政變當中合作的不錯麼不是?

而且合作對象也確實是個單選題,畢竟李隆基也不可能去找韋后聯手吧,人家那邊都在做夢稱帝了,你再去合作不是刨老李家祖墳嘛。 總之,對於這樁合作太平公主也是樂見其成,史書形容她的態度是“公主喜”,並派了兒子薛崇簡協助李隆基。

萬事俱備之後,李隆基的政變班子們才忽然驚覺不對:相王呢?

實際上想也知道,李隆基又沒生第三隻眼,也沒讓人見面就拜的王霸之氣,禁軍肯聽他的很大程度上還是看李旦的相王身份,畢竟兄終弟及這件事在宋朝之前也並不罕見。

李隆基大義凜然的反駁,說咱們聚在這裡是爲了拯救社稷,若是事成那是造福天下萬民,要是失敗就請斬我以全忠孝,怎麼能把我老爹牽扯進來讓他擔憂呢?

而且李隆基進一步分析:要是請來了相王,那就是我讓親爹陷入危險,要是請了不來,那我們計劃豈不是就泄露了?

潛臺詞意思很明顯:要是我爹不願意幹,難不成還能殺了?那可是太宗都沒幹的事兒。

有理有據的一段話說的衆人羞愧,於是事不宜遲,當晚衆人就行動了起來。

在周密的計劃下整個事變可以說乏善可陳。

李隆基率領親信裡應外合控制了皇宮北面的禁苑,隨後麾下原屬北門禁軍的親信直接趨入禁軍營中帶領人手直接斬了韋后的親信,並登高一呼,稱韋后毒死了先帝,咱們今晚要清君側,擁立相王!

“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

隨後李隆基穩得不行親自接管了玄武門,控制了武庫以及北門禁軍,爲進入宮闈的親信提供支援,同時還能保證退路。

但事情進展遠比李隆基預想的要順利,眼見禁軍入宮清君側,內宮的禁軍也“皆被甲應之”,整個皇宮開始了對韋后的圍殺。

韋后本人驚慌逃竄,被一個禁軍斬首提到李隆基馬前邀功,安樂公主和武家僅剩的武延秀皆死於亂軍。

上官婉兒驚慌不已,掏出了李顯的遺詔——就是指定相王李旦監國的那一份,希望雙方能合作。

李隆基覺得不怎麼樣,選擇將上官婉兒斬於旗下。

天亮之後李隆基披着甲去找老爹請罪,一見面爺倆抱在一起哭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李隆基說自己沒有請示老爹應該降罪,李旦說我兒子安定乾坤再造社稷,是天下的功臣!

流程走完了,爺倆相視一笑去宮中見已經被嚇傻了的唐少帝李重茂,隨後兩人分工合作無比默契。

李隆基派出禁軍,僅用一天時間將韋后一黨上上下下全部殺乾淨,少帝李重茂在李旦的陪同下去宮門外見百姓安定民心。

政變發生在六月二十日深夜。

二十一日韋后一黨就被全部根除。

二十三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幫助下,將皇位禪讓給了李旦。

二十四日李旦正式登基,李唐的天下似乎又重新安穩了起來。】

劉備回想了一下大漢的“誅國賊”種種操作,再看看這唐朝僅用一日的“不留後患”之事變,最終也只能評價道:

“倒是頗爲熟練。”

“那是。”

張飛第一時間贊同兄長所言:

“有前人演示,後人自可補缺也。”

劉備一時間哽住,不知道三弟說的這個前人是指那李隆基的太公李世民,還是說這唐朝之前,包括他們等的漢晉。

wωw▪тt kǎn▪¢○

簡雍看着這乾脆利落的政變,似贊似嘆道:

“這李隆基年不過三十如此行事,倒是可稱堅忍之輩,清亂局扶朝綱,有功於社稷。”

畢竟即便是打內心不喜歡這樣血腥的宮廷政變,但簡雍更清楚,李顯活着時這皇后公主都敢明碼賣官了。

要是等到太后臨朝或是真的成了女帝,恐怕這天下社稷萬民都要被打包賣了,那時候纔是悔之晚矣。

因此關於其贊那是真心實意的。

至於嘆息嘛,在場衆人也都清楚,想想安史之亂便是,簡雍搖頭:

“相較此等英主之姿,也難怪乎後世多嘆,稱其宜早亡也。”

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第417章 儀表堂堂第472章 擊鼓唱捷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550章 奪淮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678章 亂臣賊子第500章 察微方能顯物第92章 立馬勒銘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90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79章 天子大蜡八第632章 搖搖擺擺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407章 亂世呵216.第216章 鬱標川神將161.第161章 以鬥爭求團結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第417章 儀表堂堂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433章 改換門庭 依法治唐第35章 正旦(續)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477章 載歲祭年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167.第167章 太陽之子孫仲謀第647章 刀伊入寇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第633章 端平入洛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526章 志在安民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177.第177章 舊人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407章 亂世呵第510章 生辰飲毒酒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540章 破產的老岳家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570章 江寧堅城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74章 朽木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415章 風雲起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568章 御批敕牒387.第386章 太平道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681章 終入潁川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277.第277章 王玄策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547章 南下北上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38章 一斛涼州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318.第318章 滅倭第580章 殘火復明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463章 身在曹營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682章 臨河叫罵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5章 孫權曹豹第89章 其才非凡267.第267章 閻行第407章 亂世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