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允歸

一石激起千層浪。|

魏康一句話說得稀疏平常,落入衆耳卻無異平地一響。

誰也沒有想到魏康會主動插手此事,畢竟女子出嫁從夫,即便孔欣是孔顏的嫡妹,可這等後院女人爭寵的事,還非自己後院女人爭寵,於情於理都不當介入。何況不論魏康一貫冷淡的性子,便是衝着魏湛當初三番兩次的欲以奪權,魏康都不應該插手。要知他幫孔欣母子歸府,就等於幫了魏湛,讓魏湛既可以不得罪李家,又可以順利接回孔欣母子,甚至此舉極有可能引起李家對他的不滿。

如此,魏康又怎可能插手孔欣母子歸府的事?

但話又說回來,能讓孔欣母子名正言順的歸府,也只有魏康了。

正如魏康一男子不便插手兄弟媳婦的後院之爭,魏成同樣不好插手,而魏家如今上無長輩,陳繼祖和小陳氏又都屬外姓人,便只能仰仗魏康這個當家人行事,這樣以來,不僅能徹揭過孔欣懷孕時間上的詬病,還能讓孩子得到魏家承認——畢竟一家之主都同意接回,其餘又有何可置喙?

魏湛到底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聞言就是一喜,立馬便要接了魏康的話,餘光卻不經意瞥見旁邊桌上的李燕飛,他動作就是一僵,嘴皮微微動了動,可終究一語未發,爾後深深垂眸,斂去一目陰霾,只在心裡暗忖他如今與魏康的關係,魏康又豈會願意幫他,想他若不是有李家支持,這倘大的河西哪還有他的一席之地?

一念之間,魏湛心下已有了定論,只當魏康要橫亙了他和李家的關係,當下便找到了不出頭的緣由,靜觀其變的坐着了。

然,這一番動作雖不過轉念之間,卻不妨魏康此話正是對他所道。目光凝視下,一切盡收眼底。

魏康眼中譏諷一閃而逝,他隨即仰頭,一仰而盡手中杯酒。彷彿不知道衆人的詫異般,續又說道:“四弟妹是天佑姨母,又是天佑的嬸孃,明日天佑的大日子,就一早接他們回來吧。”

魏湛可以權衡利弊暫置孔欣母子不顧。魏成卻是一心以魏家爲重,見魏康毫無裨益的介入此事,委實不尋常,他自不可能坐視不管,正要說話,就聽魏康又是一言,便定下了孔欣母子回府之事。

他不在乎孔欣母子是否能回府,即便這關係到魏家血脈,但他卻不能不在乎魏康的一言一行,魏康身上所繫是魏家的興衰榮辱。容不得有半分的行將踏錯。

爲此見魏康這樣毫無章法行事,魏成心下不由一凜,就念及魏康此話再三提及了天佑,而思來想去,也唯有天佑及孔顏這對母子倆,有可能促使魏康一反常態的如此而爲。

想到孔顏一再讓魏康一反常態,魏成心底一沉,就想起陳氏對魏光雄的影響,他目光霎時凜冽如刃,向孔顏直直迫去。

見丈夫果然將注意鎖在了孔顏身上。而那向來剛毅的臉龐上濃眉緊皺,付氏心下了然,也順着魏成的目光看向了孔顏。

一時間,衆人似乎找到了魏康插手的原因。目光又一次不約而至的看向孔顏。

孔顏心下無奈,事已至此,她還能說什麼?

真是一朝姐妹,如何也與孔欣撇開不了干係。

前世因她牽線搭橋暗通馮嬤嬤,以至蔣墨之逼得自己墜崖身死,如今哪怕自己處處與她劃清界限。卻是有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要與自己聯繫了上,猶如一顆毒瘤在旁不知何時事發。

不過只要孔欣還是孔家女,她再是不願意相幫,可就能眼睜睜看着被明媒正娶的孔家女,如外宅一般安置在外?

她知道自己的弱點,除了天佑以外,孔家就是她的逆鱗,她難以割捨。

除非……

目光掠過魏湛,一個“夫唱婦隨、嫁雞隨雞”的念頭從腦海裡閃過,平靜地心湖隨之生出一股冷意。

孔顏忙暗暗搖了搖頭,暫只當自己吃了幾杯酒之顧,旋即斂去心中紛雜思緒,打起精神應對在場衆人,開口附和了一句“還是二爺想得周到”,就轉頭對魏湛道:“爲了天佑的週歲宴圓滿,要累三弟和弟妹大清早趕路了。”言下之意,就是讓魏湛明一早就接孔欣母子,堂堂正正地迴歸魏府。

可話音未落,不及魏湛接話,只聽“啪“地一聲,李燕飛猛地將手中筷子拍在桌上,冷冷一笑,“平日裡看不出,今兒倒是見識了,二嫂果然是一個好姐姐!”想到孔欣順利產子,自己卻還在調養身子,一時新仇舊恨,止不住冷笑連連,但到底還分得清孰輕孰重,遂心思一轉,口中的話已變了味地對孔顏繼續道:”真是難爲二伯,才一回來就要操心三爺後院裡的事了!“

言下之意,孔顏爲了一己私心不顧,慫恿魏康堂堂一地節度使插手後院女人之事。可謂一語道盡所以指責,孔顏如是而爲,是不顧婆家一心偏頗孃家,此爲爲婦之大忌;而魏康身爲節度使卻偏聽枕頭風,更是顏面有失。

衆目睽睽之下,如此言語,無疑過火,有撕破臉之嫌。

“二弟妹!”付氏身爲長嫂,如何坐視不管,忙不贊同地厲聲喝止。

這一出聲,代表了便是大房。

大房已然站到了二房那邊,同意讓孔欣母子回府,形勢一邊倒去。

小陳氏看了一眼只是沉默不語的魏湛,心裡不覺火冒三丈,不過一年不到而已,自己最是桀驁不馴的幼弟竟變得如此消沉,這李燕飛身爲妻子,卻仗着孃家勢力,一再肆意而爲,這眼裡到底還有沒有魏湛這個丈夫!?

意隨心動,小陳氏一念至此,當下也不再顧忌李家,只念着魏湛的想法,出言相幫道:“燕飛,不是表姐說你!小孔氏也是名門之女,而且爲了三郎誕下了一子,總是留在外面也不是個事兒!你可知道如今外面都怎麼傳麼?就是不爲了魏家的名聲,爲了你自個兒也該讓三郎接他們回來呀!“

一番話說得頭頭是道,先是點出孔欣並不是任意可欺凌的尋常女子,再句句爲了她着想,若她還一意孤行,便是不知好歹。

李燕飛聽得心下冷笑,她雙手在桌下狠狠一握,指甲咯地一聲斷裂手心,疼痛傳來,她讓自己記住今日種種,一向高傲從不示弱的人在這一刻紅了眼睛,似忍淚道:“她母子是四房的人,我有甚好拈酸吃醋的!?她小孔氏又把魏府當什麼了?把三爺當什麼了?說出去生子就出去生,孩子出生一個多月了都讓二嫂命侍衛守着,不讓我們看一眼,這又算什麼?如今想回來就回來了,我難道連說一句都不行,你們可知道當時外面人怎麼說我的?說我善妒逼得二嫂不得不護小孔氏出去生產!“

似一口氣道盡所有委屈,仿若真不是爲自己如此,而是爲了魏湛不平,爲了她憑白受冤,纔會在方纔發作幾句。

如此一來,一時卻叫衆人再不好多言。

李燕飛也不願讓了衆人再多言,她低頭掩去脣邊的冷笑,就猛然起身一禮,飛快地說了一句,“燕飛失禮了,請恕燕飛先走一步”,說罷不等衆人反應,已是轉身出了廳堂,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李燕飛性子好強,素來不願輕易示弱,何況今日在衆人面前如此。然,越是不輕易出現之事,越是容易惹人重視,再說她身後還有一個李家。如是一見,魏湛也再是穩坐不住,道了一聲失陪,旋即也追了出去。

一場本該熱鬧的家宴鬧得如此一幕,卻念及李燕飛一番剖白,饒是知道這些話必然不可盡信,卻也讓人說不出一句不是。

孔顏看着李燕飛消失的方向,心中一默,看來也不是曾經那個高傲的涼州貴女了,孔欣即使能回來,以後也是不容易。就是不知到底誰能佔了上風,不過無論如何,就不要將她和天佑扯了進來即可。

想到這裡,不由就想起自一同嫁進魏家,孔欣三番兩次扯上自己,也因種種緣由,自己不得不出手相幫。

孔顏一時心生不好預感,眉頭下意識地皺了一皺。

魏康正好看了過來,就見孔顏似有不適的皺眉,再見她面前的菜色幾乎不見動過,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不悅,就聽付氏道了一句“真是青梅竹馬的小兩口,任他們說去”的話,便圓場道:“今兒也吃得差不多了,明兒還要鬧呵一天,不如今天就先到這了,明天再聚着熱鬧。”一派言笑晏晏,揭過剛纔的插曲不提。

魏康又瞥了一眼孔顏蒼白的臉色,當下點頭應了。

不說衆人經過了剛纔一幕,已無興致繼續酒席,但見今日家宴主角都應了散席,自無話多說,紛紛點頭附和。

一時便是酒闌人散,各自回去不提。

而孔欣母子雖被允了歸府,但魏湛還不及表態已追李燕飛而去,眼下又已時辰晚了,自不可能再差人詢問,如此孔欣母子要借週歲宴在衆人面前現身,自然只能隨了府中侍人回府。

孔顏回到二房院子,酒席上的幾杯酒勁上頭,早是人困體乏,強撐着看了已熟睡的兒子後,只恨不得立即倒榻就睡,偏生被魏康拉住陪用宵夜,待好不容易草草陪用了一些,見魏康沒有留宿她這邊的打算,當下哪還管孔欣次日到底誰接回府,就倒頭便是累極睡去。

ps:沒有早見。。。囧。

另外最近兩章訂閱有點低,大家可能覺得無聊。理解,過度哈,有些東西得交代,就先看一下這家人。

第94章 驚變(下)第141章 賜美第153章 死護第一百三九章 風寒第37章 傳言第80章 立誓第130章 顧慮第30章 敬茶(下)第143章 莞爾第31章 二房第29章 敬茶(中)第100章 滿月第52章 陪君第151章 禍水第119章 雙劍第24章 禮成第一百三三章 決意第42章 六月第20章 婚期(下)第157章 憐香第61章 搶手第一百二一章 取消第4章 重生八月一日感言第61章 搶手第2章 背叛第99章 上京第41章 補救第41章 補救第119章 雙劍第86章 驚亂第140章 調養第29章 敬茶(中)第一百三三章 決意第99章 上京第20章 婚期(下)第150章 殺人第65章 暈倒第2章 背叛第56章 改觀第91章 身後第151章 禍水第146章 保全第66章 落胎第64章 暖爐第151章 禍水第145章 送別第95章 忌諱第一百三四章 報答第59章 人心第16章 允嫁(上)第96章 平安第12章 齊心第11章 變故第164章 父子第46章 出征第一百二二章 要求第50章 抵達第162章 插手(下)第89章 將逝第146章 保全第148章 新生第165章 驅離第107章 瞭望第164章 父子第一百三八章 恩人第118章 母逝第16章 允嫁(上)第一百三六章 苦等第84章 相敬第34章 養恩(下)第55章 生辰第16章 允嫁(上)第148章 新生第57章 早立第10章 被救第18章 赴宴第106章 迴歸第112章 走失第116章 擔心第141章 賜美第118章 母逝第62章 小雪第160章 插手(上)第31章 二房第107章 瞭望第62章 小雪第一百三一章 換鞋第一百三八章 恩人第25章 醉酒(上)第63章 心悸第146章 保全第84章 相敬第9章 事發第86章 驚亂第39章 誤會第151章 禍水第12章 齊心第30章 敬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