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到處饑荒

張輔臣離開奉天之後,少帥沒有人制約,更聽不見其他人意見,乃至一意孤行。擠走了政敵張輔臣也算是有所成了,心滿意得的楊宇霆,自然沒有再行阻擾其他事情了。

很快,東三省議會聯合會議再一次召開,張學良順利成爲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併兼任奉天省保安司令。

沒過多久,也許是爲了答謝張羣在返回奉天途中的辛苦,也許確實是和南京政府達成了金援協議,也許是爲了表示自己與老帥的區別,張學良正式宣佈東三省即將易幟,將懸掛了很多年的民國五色旗改爲青天白日旗,與南京政府實現統一,所部安*也改稱爲東北軍。

舉世譁然,有人贊之,亦有人罵之,東三省內部更是爭辯激烈。

早已回到階州大本營的陳安,坐在躺椅上看到這則驚天消息,沉默了良久,最後嘆息了幾聲,對着身邊虎子說,“內部不穩的時候,還主動搖頭乞憐,張家的東三省基業就要丟掉了。”

虎子自顧自在旁邊練功,頭也沒擡的說,“張家小子不是什麼好東西,跟老婆吵了一架,就馬上勾搭上了一個情人。以後不是再吵一架,又要加一個?”

陳安頓時大笑起來,虎子判定別人好壞的依據實在是太簡單了。

不過顯然,陳安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趙四小姐確實是和張學良過了一輩子,前半輩子是用秘的名義,後半輩子則是用妻子的名義,成就了一個在戰爭年代的傳奇玫瑰故事。在他們的身後,則是于鳳至這一位更加傳奇的人物。

民國十八年一月,距離上臺執掌東三省不過半年,少帥與楊宇霆、常蔭槐的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導致張學良採用誘殺的方式暗殺了楊常兩人。當年東三省議會聯合會議的糾葛,到如今終於徹底解脫了。

這年春天,藉助東北易幟的東風,蔣介石成功的打壓了汪精衛勢力,鞏固了南京政權,並且使得南京政府正式成爲中國的中央政府。可惜,實力比汪精衛大得多的李宗仁等桂系軍閥並不買賬。結果沒過多久,蔣桂戰爭爆發,南京政府跨江北上的主力部隊紛紛回援南方。

駐紮在江蘇的石友三部,也接到命令,要求開赴廣東討伐桂系軍閥。爲了鼓動石友三參戰,蔣介石甚至提前手令任命他爲安徽省主席。

但是師承倒戈將軍馮玉祥的石友三,自己習慣倒戈背後捅刀子不說,更深怕一旦離開北方南下,就會被當做炮灰消耗掉,甚至在中途就被蔣軍消滅。

這個時候,兩廣也秘密派人攜重金說項。

看到金條就花了眼睛的石友三,絲毫不顧形勢變化,居然命令排列在長江北岸的數十門大炮一齊炮轟南京。氣急敗壞的南京政府,緊急調兵征討。一見大軍來圍,石友三趕緊溜之大吉。江蘇自然是不能待了,吳子玉的南也不敢去,那就只好去東北軍的北了。

也不知道少帥張學良是怎麼想的,一路狂奔北上的石友三,居然真的得到了東北軍的接納。石友三被安排在冀南一帶,還給了一個第十三路軍的番號,經過一番瘋狂招兵買馬,全軍近八個混成旅共約六萬四千多人,也算是人多勢衆了。

冀南緊挨着京畿一帶,能夠讓屢有反叛的石友三部所謂第十三路軍安營紮寨在這個地方,張學良也真是有些十三點了。

到了冀南的石友三,很快就和狐朋狗友張學成勾搭上了。

張學成是一個比張學良還要奇葩的張家子弟,乃張雨亭二哥的長子,即張學良的堂弟。張學成的父親曾任東北黑山縣警察隊長,在剿匪時陣亡殉職。沒成想張學成卻性情暴劣,幾乎無惡不作,更是毫無氣節,日後居然乾脆投靠日本人,在老爸殉職的黑山縣成爲民憤極大的匪徒頭子。

蔣桂戰爭正酣,蔣軍紛紛南調,石友三部又逃奔冀南,導致駐守江蘇、山東的南京政府兵力嚴重匱乏。佔據湖北、南、陝西、山西、綏遠的救世軍,趁機出手,派出大軍沿江而下,大舉進攻江蘇和山東。

等到民國十九年夏,桂系軍閥徹底失利,蔣軍已經騰出手來的時候,江蘇和山東已經淪爲救世軍所屬,北則被東北軍全部收入囊中。

除了四川仍在軍閥混戰之外,中國大的軍閥勢力經過十幾年的內戰,就只剩下四股了。其一是幾乎形同諸侯的北方軍,其二是佔據東三省和京畿地區的東北軍,其三就是江南蔣介石的黃埔軍,其四是江北吳子玉的救世軍。

內部的紛爭消耗了東北軍大量精力,暫時也無力進入中原。吳子玉的救世軍,則一口氣吃下了太大的蛋糕,顯然還在嗆着,北上南下都不行。蔣介石的黃埔軍,則因爲剛同桂系打了大半年,彈藥成箱成箱地消耗同時,金條也是一包包地送出去,實在是人困馬乏了,哪有精力搞第三次北伐。

至於黃埔軍的由來,也是有淵源的。

蔣介石打仗,喜歡搞什麼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也就是七根金條三顆子彈。而他用人是完全唯親的,身體力行“黃、浙、一”的原則,也就是他任校長的黃埔軍校畢業生、與他同鄉的浙江籍貫、曾任軍長的北伐軍第一軍出身,其基礎就是黃埔軍校生爲骨幹的嫡系軍隊。因此,也有人戲稱蔣系軍隊爲黃埔軍。

乃至後來,爲了彌補黃埔軍校畢業生前幾期沒有經過長期正規培訓,就直接拉上戰場擔任部隊指揮的弊端,蔣介石又開辦了陸軍大學,將自己手中的黃埔軍校前幾期畢業生統統送進去再深造一次。因此,“黃、浙、一”又被加上了“陸”一字,改稱了“黃、陸、浙、一”。

撇開過於龐大的北方軍,國內簡直就是三國演義了。

只是蜀國不在四川,而是在東北,實力也不是最弱,反而是足夠威脅魏國。魏國佔據中原,卻沒有橫掃天下的實力,只好憑江死守。吳國更不是夜夜笙歌,而是磨刀霍霍,時刻準備逐鹿中原。

明朝北上滅元,也不過是幾百年前的事情,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從南向北推動,更是纔過去沒幾年。

南京政府黃埔軍,倒是很有可能再現一場北上統一戰爭的。二次北伐既然結束了,爲什麼不可以進行第三次北伐呢?

剛打倒了桂系洋洋自得的南京政府,才高興了幾天,就發現麻煩大了,第三次北伐再次拖延。事實上,民國十八年秋開始,不斷被提及的三次北伐就再也沒有實施下去。

這年秋天,美國華爾街股市崩盤,全世界經濟先是一陣瘋狂地震盪,隨後進入了漫長而遙遙無期的大蕭條?*凇?

來自英美列強的援助一下子就降低至低谷,這讓習慣用金條作戰的蔣介石苦不堪言,只好萎縮了全部作戰計劃,集中力量對付另外一方正星星點火般升起的勢力。

國內親蘇勢力經過一系列的暴動起義之後,艱難地掌握了一股屬於自己的軍事勢力,然而由於內部投降主義的不斷侵擾,導致這股寶貴的力量遭到嚴重削弱。秋天葉落開始的時候,國內親蘇勢力成功戰勝內部投降主義,將寶貴的軍事力量轉入窮苦山區。

屢剿不滅的親蘇勢力,終於引起了重新掌控江南的南京政府恐慌。蔣介石集中人力物力重兵圍剿這股弱小的勢力,卻始終未能徹底根除。南方長年累月的剿匪戰爭徹底拖住了蔣軍的軍力,導致及時北伐救世軍成爲了泡影。

可惜救世軍也未能抓住這一個千載難逢的時機,未能積蓄起足夠的力量南下征戰。因爲在關鍵時刻,東北軍徹底慫了,整個北方淪爲了戰區。

南京政府後來應該感謝蘇聯,是他們派人成功讓中國的親蘇勢力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不過在民國十八年,蘇聯還顧不上在長江南方的親蘇勢力,他們自己國內都陷入了一片混亂,既顧不上向宿敵遠東共和國進攻,也來不及陳兵中亞威脅北方軍政府。

蘇聯進入大鬍子執政?*冢諞桓鑫迥曇蘋譴看饢說詼鑫迥曇蘋鬧毓ひ導蘋蚯罷鏡摹5諞桓鑫迥曇蘋鬧氐閌強刂婆┮擔亂桓鑫迥甑募艫恫鈄鱟急浮?

消滅富農的口號,極大地擴大了蘇聯所謂集體化的打擊面。絕望的所謂富農、中農,甚至那些沒飯吃的貧農,都在肆意破壞和惡意怠工。結果在所謂集體化的過程中,蘇聯國內的農用牲畜總量將近損失了一半,農業總產值下降了四分之一,嚴重的饑荒已經不可避免。

爲了保證核心統治區域的穩定,新納入控制的中亞地區受到了殘酷的掠奪,幾乎餓死了四五百萬人。蘇聯國內其他地區餓死的人數,亦不會少於此數。

中亞再一次出現了大規模逃難的場景,大羣大羣的難民涌向咫尺之遙的阿拉木圖一帶,希望從這裡轉入較爲平穩的遠東共和國。

甘肅大旱的陰影始終籠罩在北方軍政府的頭頂上,這個時候中亞又出現這麼一樁大事,簡直就把布政司的諸人差點**瘋了。

陳安緊急調動北方軍介入,對難民實行軍管。經過協商,遠東共和國按人頭,向北方軍支付過境費和運輸費,然後將所有難民都接收到貝加爾湖以及更北邊的鄂霍次克一帶。

只是陳安拒絕了用遠東共和國盧布的做法,堅決要求尤登尼奇用同價款的糧食支付。整個甘肅缺糧嚴重,有錢都難以買到足夠的糧食呀。

遠東共和國也缺糧,只好一邊向陳安交付儲備的軍糧,一邊緊急向美國購買糧食。尤登尼奇到美國買糧,不會受到任何**。但是陳安就不行,除非是尼森伯姆接手,否則北方集團自己購糧總是受到這樣那樣的歧視。

尤登尼奇運來的大筆糧食,總算降低了甘肅有可能爆發的***危險。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58章 昌都沒了第9章 高層叛逃第112章 渾水摸魚第72章 軍火市場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3章 引狼吞虎第107章 突擊前進第187章 牧師袋鼠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44章 保定精英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47章 大災降臨第33章 秘密援助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41章 武裝到牙齒第126章 軍事潛力第12章 帝國榮光第27章 北方工業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167章 死地求生第209章 東北第77章 北方日報第57章 山西歸吳第101章 州長招商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84章 沿河對峙第84章 沿河對峙第89章 一戰而天下知第58章 奉天傾軋第74章 居延漢簡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30章 草原伏擊第147章 低劣的武器第117章 空中定位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24章 柏林航線第102章 精英軍官第142章 買賣城外第204章 刮骨第9章 高層叛逃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97章 巴爾喀什湖第54章 徐州火車站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79章 空中危機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176章 空襲赤塔第198章 奇襲第136章 艱難防禦第16章 刀客井十第54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第120章 升級的技術第30章 外興安嶺以東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95章 緬北第126章 再戰德惠第145章 關內關外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116章 步兵班戰術第128章 俯衝轟炸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25章 階州遊擊第129章 輕取科布多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119章 喀什事件第83章 蘭州投降第96章 黑夜圍殲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72章 失敗的選擇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65章 滿城抓捕第131章 東京的不滿第173章 遠東支點第68章 白銀危機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24章 金積堡第3章 赤塔對峙第101章 慶陽航線第151章 荒唐的復辟第123章 捷克坦克第104章 短兵相接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52章 叛軍部隊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207章 佈局第139章 特洛伊木馬第105章 白朗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