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救世安國

西北軍主力居然一次轟炸中消散了,這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中國。隨同一併流傳開來的,自然是那個經典的烏鴉和飛機的笑話。

除了一臉悽苦的閻錫山差點悔恨地將那三十萬大洋一口一口吞進肚子裡,還有很多人是笑不出來的,比如北伐軍總司令部那些軍官。

蔣介石恨恨地大罵幾聲娘希匹,就默然無語了。

現在所有人都要重新評估北方軍這個意外因素,所造成的重大影響了。萬一從北方日報獲得的那些內部消息,只不過是北方軍刻意掩人耳目的虛假信息而已,那麼北方軍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就是空話罷了。

如果繼續進軍武昌,和直係軍閥最後的火苗吳子玉大戰,會不會同樣引發北方軍的干預?據說,北方軍政府的大都督陳安,和吳子玉私交甚厚。

這個據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據說,奉系首腦張雨亭等人,就和陳安也是私交甚厚。奉軍內訌郭鬆齡倒戈,北方軍也橫插一刀,對外宣稱是避免奉系賣國,誰知道會不會是因爲不想張雨亭倒臺才做出的舉動。

難怪當年吳子玉在京津失敗,居然直接坐船一口氣繞了大半個中國,直接就在漢口重新起家。說不定就是北方軍授意的吧,漢口是北方軍政府設立辦事處的少數幾個地區之一呀。

想了想去,北伐軍這些高層軍官,愈發覺得這個判讀是有可能的。曹**不是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嗎。會做軍閥的,都是心口不一之輩,自然不能相信北方軍的承諾。

民國十五年秋,猶猶豫豫又拖延了一陣的北伐軍,終於決定對武昌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

可惜這個時候,放棄了進攻西北軍主力任務的直軍主力已經趕到武漢三鎮,吳子玉手頭既有充足的兵力,更是後依漢陽兵工廠這個大利器,沒有部隊彈藥匱乏之憂。

更是因爲倒戈將軍馮玉祥已經逃往綏遠,直軍不再有腹背受敵的威脅,士氣更是上漲了一大截。

連續幾天激戰,武昌雖然依舊失守,但是北伐軍卻失去了銳氣,未能乘勢攻佔江北岸的漢陽和漢口。

吳子玉終於找回了當年戰無不勝的感覺,指揮手下牢牢地擋住了北伐軍的接連進攻,直軍和北伐軍形成了隔江對峙的局面。

雖然有着三個軍的實力,但因爲有所顧忌始終沒有全軍壓上,北伐軍打了幾天後,沒有再取得什麼重大進展,反而因爲後勤運輸線拉長,導致彈藥輜重補給日趨緊張起來。

既然馮玉祥西北軍的主力已經失敗,再向吳子玉大舉進攻就失去了戰略意義。幾番爭論之後,北伐軍總司令部決定停止攻勢作戰,將主力撤回休整,全力消化已奪取地盤。

北伐軍後撤,導致不利防守的武昌居然又回到了吳子玉的手中。

第一次北伐結束了。

轉危爲安的吳子玉,終於擺脫了直奉戰爭後始終不利的窘境,重新奪回河南及湖北。很快的,吳子玉將注意力轉到了始終牽扯着直軍一個師兵力的蔣世濟部隊。

得知蔣世濟部隊的真實情況後,撓撓自己光頭的吳子玉立馬下令,增派一個步兵師的兵力,加上原來的部隊共二萬多人,在小城周圍形成多道哨卡,死死圍困住蔣世濟的部隊。

既不下令發動攻擊,也不下令截斷所有對外通道,吳子玉只是大大咧咧地下令,“命令各哨卡,嚴查大煙進入城裡,一丁點都不行。”

一個月後,打起仗來悍不畏死的蔣世濟,主動出城投降了。沒有了大煙的供應,發起煙癮來,都能將漢陽造步槍的槍托都啃掉,實在是撐不住那種螞蟻噬心的痛楚呀。

蔣世濟一投降,井嶽秀的特使已經趕緊過來贖人了,他們兩纔是多年刀頭舔血的兄弟,這是真兄弟,不是那種磕頭就拜轉頭就坑的結拜類型。

吳子玉也不爲難,客客氣氣地將蔣世濟請到漢口的指揮部,然後笑眯眯的遞上一個東西慰勞慰勞。

蔣世濟幾乎是欣喜若狂地接過大煙土,然後從不知什麼地方摸出一根大煙槍,就這麼站在客廳裡打火抽吧抽吧了起來,已經好幾天沒有嘗過了。

吳子玉驚愕地看着這根憑空出現的大煙槍,圍繞着飄飄欲醉的蔣世濟連連轉了幾圈,也想不通這煙槍剛纔是藏在什麼地方的。

陝北鎮守使井嶽秀的特使,帶着大批大煙物資,將蔣世濟連同他的部隊一併帶去了榆林。蔣世濟的部隊居然沒有人脫離,全部跟着大煙將軍蔣世濟去了榆林,可見軍心之穩固。

作爲交換,吳子玉彷彿做夢一般得到了陝西的西安以及漢中一帶。

被外人稱爲榆林王的井嶽秀,看來非常滿足於現在這個陝北鎮守使的位置,既不想絞盡腦計擴大地盤,也不想削尖腦袋換個位子。將駐守西安的步兵旅撤回去後,依然保持着一個步兵師一萬二千多人的兵力,自保有餘,又不會增加榆林的財政壓力。

西安和漢中納入囊中之後,吳子玉控制的直係軍閥地盤終於和北方軍政府接壤,打通了一條暢通無阻的運輸大動脈。

吳子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北方軍政府提出購買飛機的請求。

無論是在新民、葫蘆島,還是在河南,北方軍擁有的空軍優勢,讓與之對敵的軍閥損失慘重,就差聞風喪膽了。

從權力巔峰跌落下來的吳子玉,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要重新建立自己強大的空軍部隊。

但是階州大本營的陳安,卻拒絕了吳子玉購買飛機的請求,而是建議用這筆資金建立一所類似於黃埔的培養中下層骨幹的軍校。

已經切身感受過北伐軍強大戰鬥力的吳子玉欣然醒悟,惆悵良久之後,決定重建被火災停辦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始建於民國元年。前身是早十年建立的滿清北洋行營將弁學堂,後來又改名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等,吳子玉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然後奉命前往遼東偵查,結果先後結識陳安、張雨亭等人。

袁世凱大總統?*冢謎礁拿6驕傺!C窆輳蛭I嶧鷦炙鴰傺現兀由暇Щ煺劍煅Ь淹2Γ?*停辦。這所中國第一所正規陸軍學校,幾乎是清末民初主要軍事將領的培養搖籃,甚至廣東政權建立黃埔軍校的骨幹教員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生。

民國十五年末,吳子玉在漢口重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爲自己的部隊培養初級軍官。不僅如此,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吳子玉,也察覺了政治教育對部隊戰鬥力以及士氣的重大影響,居然糾集一羣志同道合之士,創辦了救世新教會,他自任教統,江朝宗任副教統。

從此之後,吳子玉統帥的原直系軍隊,被稱爲救世軍。而奉軍的稱呼,則早已被動作更快一步的張雨亭改稱爲安*。

次年春,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重新在漢口成立。參照黃埔軍校做法,吳子玉親自兼任了漢口保定軍校校長一職,並且選擇了與黃埔軍校招收首期生一模一樣的招生辦法。

在上千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三百五十名,另有百餘名的備選生。吳子玉在重建大會上說道,“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救世的事業”,並且珍重承諾今後適宜時機,會將軍校遷回保定原址。

一石激起千層浪。

幾天之內,救世軍總部居然收到了成百上千國內不少軍界人士的祝賀信,不乏長江南北此刻正在對抗的雙方高級軍官,甚至畢業於保定軍校陸軍速成學堂的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也寄來來一封賀軍校重建的信函。

也是了,昔日保定軍校黯然關閉,曾經引起多少軍校畢業生傷心落淚,如今母校重建自然受到衆人矚目。在這些昔日學子的心中,這是一種滄海桑田的記憶,更是一種風雨彩虹的鐫刻。

漢口保定軍校主要使命就是爲新組建的救世軍訓練初級軍官。學習期爲兩年,分步、騎兵、炮、工、輜重五科,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是參照德國與日本的軍事教育。

保定軍校的重建是直係軍閥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救世軍從此走上關內爭霸舞臺,也悄然預示着以黃埔軍校生爲核心的廣東政權終於遇到了最難纏的敵對勢力。清末太平天國起義,湘軍草創實力不足,屢屢遭到太平軍毀滅性打擊,但是卻屢敗屢戰,終於形成氣候,剿滅了宿敵太平天國。救世軍的崛起,是否昭示新的湘軍成長,亦是在兩可之間。

保定軍校、黃埔軍校是中國最著名的軍校之一,可謂是名至實歸。只是明眼人都知道,最具有實力的軍校,卻不是這兩所,更不是安*的奉天講武堂,而是北方軍的階州武備學堂。

階州武備學堂的校名,如同頑固的北方軍名稱亦或者思想一般,從滿清一直留用下來沒有更改。但與其他著名軍校都冠以陸軍軍官學校不同,不改名稱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武備學堂中不僅培養陸軍士官生,還同時培養海軍、空軍士官生,甚至在陸軍專業中增設了裝甲一科,這是獨一無二的。

聲明1:《軍火帝國無彈窗》由作者深海帶魚實時同步更新軍火帝國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閱讀,書友所發表對軍火帝國無彈窗的評論,並不代表木魚哥贊同或者支持軍火帝國讀者的此觀點,我們的立場僅限於傳播更多讀者感興趣的信息。 木魚哥提醒您:喜歡本書請“推薦” 看完最後一章記得“加入書籤”

聲明2:軍火帝國最新章節由作者“深海帶魚”更新,木魚哥提供軍火帝國無彈窗在線免費閱讀!《軍火帝國》情節描寫環環相扣,令人回味無窮;人物刻畫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果對小說軍火帝國(深海帶魚/著)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本站有意見建議請到站務管理區發帖。如果發現軍火帝國無彈窗未及時更新請聯繫我們。如果您喜歡小說軍火帝國,請支持作者到書店購買VIP/正版圖書。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第31章 最後的大餐第51章 中原逐鹿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6章 刀客井十第59章 升允去職第34章 蜂巢結構第44章 仿製雷諾第120章 三天時間第122章 德惠敗北第55章 西北軍之殤第135章 虛假的迴歸第8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第138章 內訌悲劇第187章 深夜走脫第163章 春季攻勢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3章 短暫和平第88章 漢奸的理由第82章 戰鬥機中隊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21章 遠東共和國第107章 突擊前進第78章 最後的起義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30章 大口徑機槍第29章 兩河分紅第63章 鐵路國有第88章 馬廷勷出逃第171章 技術兵器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95章 菜鳥飛行員第134章 詭秘的案情第177章 德軍的東線第188章 天降奇兵第151章 荒唐的復辟第157章 兩線作戰第98章 夏爾坦克第163章 巨型炸彈第38章 鍊鋼設備第102章 圍而不打第88章 漢奸的理由第27章 北方工業第84章 沒錢打不了仗第136章 洪憲帝制第200章 外海第28章 手提箱升級第194章 蘑菇雲團第195章 緬北第166章 M30榴彈炮第133章 合作研發第3章 引狼吞虎第71章 階州軍管第99章 悲催的火炮第82章 幕後交易第17章 劫收山寨第59章 升允去職第66章 紐倫堡大會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206章 下水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25章 哈爾哈河第119章 機動突擊第110章 松嶺山脈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205章 交易第170章 恰克圖事件第161章 亞東圍毆第8章 巡防營反俄第76章 全都懵了第138章 內訌悲劇第165章 長途跋涉第84章 沿河對峙第120章 升級的技術第197章 巴爾喀什湖第48章 獨立成軍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182章 關鍵的牽制第181章 燒炭卡車第86章 汽車和飛機第168章 特別行政區第147章 低劣的武器第71章 新式步槍第148章 北方的債卷第113章 空中撤離第15章 擺脫追兵第93章 防空火力第33章 府中小事第195章 緬北第29章 摻沙子第47章 大災降臨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62章 輕機槍小組第96章 東進西拓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76章 中條山戰區第113章 層出不窮第80章 棄守東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