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空軍聯隊

趁大家都還在大本營,徐永昌牽頭的參謀本部幾日之內就搞出了一個粗線條的框架計劃出來,先提供給北方集團高層進行討論。

實質上的內容不過是幾段數據對比分析而已,甚至只是半是猜測半是評估的數據,但是已經夠令人吃驚了。

徐永昌認爲,要攻擊一個步兵營規模的的野戰防禦縱深,可以有三個作戰方式。比如一個重炮旅下轄六個155毫米重炮營,一次齊射可以覆蓋整個步兵營防禦縱深。如果齊射十五分鐘,那麼這個步兵營基本上就是灰飛煙滅了,重炮轟擊之下五六十米方圓之內基本上有死無生呀。

又比如使用亨氏轟炸機攜載十枚五十公斤炸彈,一次性投入四個中隊九十六架轟炸機,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摧毀效果。當然,高空轟炸沒有命中目標的不算。

最後的手段是使用步兵營徒步發起進攻,如果對手是火力配置同樣不差的沙俄軍隊,估計至少需要兩個步兵團也就是六個步兵營相互支援發起進攻,而且戰損可能高達一個半步兵營。

俄國人在歐洲戰場屬於傷亡最慘重的一方,但是憑藉着不錯的炮火組織,仍舊達到了和德軍一比二左右的交換比。而號稱歐洲最精銳陸軍的德軍,和英法兩**隊交手的交換比也不過一比一點五左右。

徐永昌評估北方軍是不可能達到德軍那麼百戰精英的程度,所以將奉行炮灰戰術的俄軍和北方軍戰鬥的交換比,暫時估計在一點五比一左右。

由此可見,轟炸機方案使用人力最省,除了機組人員,再加上保障地勤也不過千餘人。而使用道奇卡車機動的重炮旅,人手需要很多,大概要四千人。步兵營進攻,前後支援的、組織進攻的,加起來至少兩個步兵團,那就需要六千多人了。

但是計算成本的話,則又反過來了。轟炸機方案無論是飛機、炸彈、汽油,還是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都是無比昂貴的。重炮旅也是所費不菲。而步兵營則是最省錢的,畢竟亂世裡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了。

國內各軍閥走的其實都是靠人命往上填的路子,畢竟技術裝備不僅採購昂貴不說,使用的耗費更是吃不消,遠不如大頭兵六七塊銀元月餉來得實惠。

而北方軍因爲人口基數始終偏低,從一開始就強調火力多於人力的思想,不知不覺之中已經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也就是機械化的道路。

也就是方案出臺前二天,陳安突然走到參謀本部,私下拉來徐永昌輕聲說的一個絕密,所有軍事機械裝備,大本營採購的成本只是從其他國家採購的一半左右。

徐永昌當時有些奇怪地多嘴了一句,那不是越貴的東西,我們採購的越省錢。

陳安笑眯眯地直接走人,根本就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倒是虎子跟着去的時候,順手拍了一下徐永昌的肩膀,提醒整個集團現在也僅有三人知道這個絕密。

徐永昌當場就懵了,半響之後才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隨後就有隻要貴,不要便宜的方案框架出臺了。

陳安也是沒辦法,如果不讓徐永昌知曉這個竅門,那麼參謀本部拿出來的東西,永遠都是大規模增加軍隊員額這種老調重彈的東西。即使徐永昌已經發覺了機械的力量,這個改變軍事戰爭的關鍵因素,但是陳安仍然覺得是時候透露一些核心給他了。畢竟,所有的軍事計劃,都要徐永昌竭盡全力謀劃。

這麼多年來,徐永昌也被證明是一個完全值得信任的優秀軍事家。當然,其他人也都是受到陳安的無比信任。只是既然是絕密,就沒有必要搞得人盡皆知吧。

結合現在仍在進行之中的歐洲大戰,徐永昌根據幾乎是日新月異的大量新式武器出現的情況,大膽做出推測,決定將來戰爭勝敗的因素將有三個,排在第一位赫然就是轟炸機,其次是最新的出現的坦克,最後纔是無窮無盡的步兵。

北方軍的水師幾乎不出海,參謀本部主動將海軍的影響排除了。

只要北方軍有足夠的轟炸機,所有的敵軍防禦陣地、進攻集結地、鐵路線、兵工廠、指揮中樞等等,完全可以反覆轟炸,直至被徹底摧毀。這樣就可以基本上消滅了敵方的戰術戰役進攻能力,甚至直接改變了戰略態勢。

只是轟炸機的生產費用實在太昂貴了,維護費用也是非常恐怖的,這還沒有算上那些機組地勤人員的培養費用。只是採購費用只有一半的話,那就無所謂了。我買兩架轟炸機在那裡放着,到時候只用一架,另一架拿來拆零件備用就是了。

不僅如此,徵詢了空軍兩位主將後,徐永昌鄭重地將轟炸機中隊的兩股配套力量寫進框架。如果沒有專事空戰戰鬥機中隊的護航,轟炸機將被對方的戰鬥機全部打下天空。如果沒有專事地面攻擊戰鬥機中隊的清除,地面的防空炮火也足以將轟炸機一架架的揍下來。

這樣一來,空軍就更費錢了。陳安最熱心的運輸機,徐永昌還特地暫時性忽略了。

至於坦克,徐永昌雖然直覺這種集合了機動、火力、防護爲一體的新式武器,絕對是今後地面戰爭的核心,但是英國人現在的坦克實在太笨重了,絲毫看不出還有什麼重大突破。還不如使用道奇卡車機動的重炮旅,來得更加實惠和威力。

也許是當年南疆作戰汽車機動遭受伏擊的遭遇,徐永昌始終對將道奇卡車改裝成裝甲卡車情有獨鍾,仍舊在框架中列爲將步兵實現機械化的一個主要辦法。

但是作爲北方軍政府貧乏的財力,以及對債捲到底能夠提供多少軍費的不確定,參謀本部並沒有瘋狂地將所有要求都列爲編制序列,而是希望重點加強空軍部隊和實現野戰部隊的機械化。

參謀本部還根據財務署的意見,提出一條整訓修改方案,也就是動員徵兵規模保持不變,但是鑑於這些部隊重點將放在各省維持安全防衛,相對沒有這麼激烈的戰事發生可能,因此除了重點環節仍然保持軍備外,其他諸如迫擊炮、輕重機槍、手榴彈之類的都可以只安排一半的數量,留待今後慢慢補充。

按照參謀本部的的估計,北方軍實際上最多也就保持一百八十個常備軍營,以及三百六十個動員兵營,到第三年開始的動員義務兵,是開始輪換第一批動員義務兵爲主。因此從第三年開始,就不需要如此大規模的生產軍械了,最多隻是按計劃的輪換更新式更好用的武器裝備而已。

雖然對於五十多萬北方軍能否負擔起如此廣闊的地域防衛任務,陳安表示有所懷疑,但是限於財力,多寫些難以實現的數據上去當然毫無必要。

參謀本部將軍械的採購量暫緩一半後,就大幅度降低了對軍費的壓力,甚至削減到只要北方債卷能夠籌集到一億銀元以上的規模,就足以支撐今年的整訓計劃了。

但是從明年開始,北方軍政府還需要一個億銀元的新債務籌集,否則難以支撐明年的續備計劃。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今年要完成十一個空軍聯隊的建設,明年則要將這個規模翻上一番,畢竟曾經承諾履行美軍參戰的空中掩護任務還要二十個戰鬥機中隊。

太複雜了,一連串的數字讓所有人都覺得發慌。

不過,最後大家還是肯定了其中幾個數字,一個就是今年只要完成一億銀元的北方債卷。克勞澤在上海的消息是,已經籌集到將近二千多萬銀元了,加上軍政府轄區籌集的,現在已經完成一半了,倒是很有希望完成全部任務的。

第二個就是擴編十一個空軍聯隊,還要加上防空軍十四個營。按照一個聯隊四個中隊計算,就是擴編四十四個飛行中隊。根據徐永昌關於轟炸機優先的戰略,除了原來已經建立的五個運輸機中隊,原計劃中的剩下六個運輸機中隊全部轉爲轟炸機中隊,使得轟炸機中隊達到十七個。

第三就是一百八十個常備軍營和一百八十個動員義務兵營了。簡直就是窮兵黷武的典範。李燮和會上嘀咕了一句,有這樣的規模,一統關內幾乎毫無問題。其他人都是深有慼慼。現在關內最大的勢力團體,能有十餘萬軍隊都算不錯了,哪有像陳安這樣,人口只有一千六百多萬,軍隊卻高達三十多萬了。

事實上的戰鬥力對比更是懸殊,國內各軍閥加起來的炮兵隊伍,說不定還是北方軍一家勢力來得多。空軍就更是不用說,國內還在爲高式偵查飛機歡呼的時候,陳安的部隊已經擁有了正式的轟炸機部隊。

正是因爲陳安大膽命令,階州飛行訓練中隊的預備飛行員們,根本不在乎高式飛機是否會損毀,近乎瘋狂地組織訓練飛行,才勉強保證了北方軍的飛行聯隊得到足夠的後備力量補充。

相比其他飛機,高式飛機雖然不是真正的教練機,但是較低的速度和良好的滑翔性能,完全可以滿足空軍訓練的安全性了。直到即將引進的愛佛羅504J型專用教練機到來後,高式機才從軍中淘汰。高式飛機是中國包括陳安的北方軍,空軍真正起步的功勳飛機。

第191章 閃擊第42章 追蹤殲敵第99章 移民實邊第127章 綏定圍殲第79章 炮火覆蓋第172章 天生被包圍第60章 保安司令第182章 俄軍內訌第73章 何以至此第105章 重炮陣地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06章 引導炮擊第190章 反攻第61章 低調行事第180章 梅楚卡基地第134章 清場行動第151章 特別衛隊第127章 遭遇攻擊機第129章 輕取科布多第34章 奉系內訌第70章 夜色徵兆第170章 兇悍敵機第137章 武器測試第150章 近海黑魚第156章 最後防線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62章 到處饑荒第144章 漠北省立第15章 擺脫追兵第110章 機動防護火力第192章 交鋒第34章 奉系內訌第86章 潰散的鬍子第122章 葉城伏擊第26章 甘珠爾廟第121章 臨時型號第137章 裝甲師進攻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162章 寒冬時刻第180章 狄賽爾的發明第5章 悲催的師團第41章 懲戒之戰第36章 船幫來了第1章 打獵也受傷第115章 參謀本部第109章 精銳的鬍子第112章 兩線壓力第36章 空降奇兵第131章 蘭州軍略第4章 遠東天空第116章 產能提升第6章 炮轟陳家莊第203章 意外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13章 打了就跑第164章 妥協的殖民地第100章 秘密轉場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34章 奉系內訌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10章 意外的爆炸第51章 辦事處遭劫第67章 衝鋒隊員第198章 崢嶸人物第2章 諸多英傑第111章 拼消耗了第172章 技術交易第9章 高層叛逃第32章 豐滿水電站第190章 看不懂的局勢第24章 彈藥儲備第183章 海容艦北上第121章 和田餘孽第156章 卡住退路第50章 英國商人第140章 新的戰區第192章 擲彈兵的作用第49章 案子告破第64章 我也需要時間第5章 俄國人要報復第23章 還可以買官第141章 重炮再現第147章 黑暗的幕後第35章 引爆白旗堡第19章 攪渾水再說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58章 黑夜危機第100章 北滿戰略第194章 曾經第69章 新光復軍第68章 進攻南京第114章 絲綢古路第177章 指揮官重傷第137章 裝甲師進攻第17章 黃金誘惑第174章 不義之財第28章 海拉爾城第181章 遠征軍團第171章 技術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