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突擊部隊

除了創造之外,更多的時候,機會確實是等來的。

十月二十五日,戰爭爆發的第二十二天,在紅海北部海域,吉夫通羣島南部海域徘徊了數日的帝國印度洋艦隊殺入蘇伊士灣,迅速擊潰了以蘇伊士城爲基地的英國運河分艦隊(只有區區數艘小型艦艇),當日夜間開始炮轟蘇伊士城。

同日夜,之前在西奈半島,亞喀巴灣一側登陸的帝國陸戰隊突擊部隊佔領了運河南端東岸的舍特,並且一舉奪取了火車站,控制了海灘,爲接應大部隊做好了準備。

三日之內,參與進攻行動的兩個陸戰師完成了在舍特的登陸行動,並且鞏固了灘頭陣地。同時,在帝國印度洋艦隊的威懾下,駐守蘇伊士城的英國軍隊未能渡過運河,並未對登陸的帝國陸戰隊構成威脅。

到十一月一日時,帝國陸戰隊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大苦湖東岸。另外一路部隊在艦隊的掩護下渡過蘇伊士運河,開始向蘇伊士城北面的庫卜裡推進。

進攻行動順利到連蕭鼎昆、陳錦寬都難以置信。

只要陸戰隊攻佔了庫卜裡,蘇伊士城的上萬英國遠征軍就將成爲甕中之鱉。另外,陸戰隊在大苦湖東岸構築好防線之後,將把北面的上萬法國海外軍團擋在戰區之外,從而爲殲滅蘇伊士城的英軍奠定基礎。

一時之間,甚至沒人懷疑帝國海軍陸戰隊將在年底前攻佔整個運河區。

當然,前期的順利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是艦隊的支持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擊潰了英國運河分艦隊之後,準備充分的印度洋艦隊立即派遣掃雷艦進入運河區,清掃英軍在運河航道上埋設的水雷。同時,陸戰隊的突擊部隊迅速行動,掃蕩了沿途的英軍哨所,防止英軍通過爆破的方式阻塞運河。另外,地面作戰行動都集中在運河兩岸二十公里之內,正好在艦隊炮火的支援範圍內。因此,幾乎所有地面進攻都得到了艦隊的炮火支援,英法軍隊的反擊則遭到了艦隊炮火的沉重打擊。這樣一來,兵力並不佔優勢的帝國陸戰隊反而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其次,進攻行動非常突然,而且戰術應用遠遠超過了英法軍隊的預期與準備。

當時,英法與帝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駐紮在吉布提與亞丁的帝國陸戰隊也早早的登船出海,誰也不會懷疑帝國將出兵攻打蘇伊士運河。

問題是,沒有人料到,帝國海軍陸戰隊的突擊部隊會在亞喀巴灣上岸!

運載突擊部隊的小艇在夜間從謝赫侯邁德的英軍瞭望所的眼皮子底下溜了過去,五百餘名突擊隊員在宰海卜附近上岸,然後在四十八小時內徒步穿越了兩百多公里的沙漠,到達了舍特附近,並且埋伏了足足一天一夜,直到艦隊炮轟蘇伊士城,引開了英軍注意力的時候,才迅速殺入舍特,一舉攻佔了這座極爲重要的小城鎮!

這是有史以來,有完整戰鬥記錄,而且作戰取得巨大成功的突擊隊作戰行動。

戰後的特種部隊就是從突擊隊演變而來的。

可以說,當時幾乎沒人相信這樣的突擊作戰行動會取得成功。避開敵人的瞭望所,四十八小時之內在晝間氣溫超過四十攝氏度,夜間氣溫低於零度,沒有水源,甚至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穿越兩百多公里的沙漠,並且準確到達目標地區。別說人,就連駱駝都不一定辦得到。急行軍之後,還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埋伏了一天一夜,直到最後關頭才一舉殺出,擊敗數百人的駐軍,並且佔領城鎮。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整個作戰行動中,突擊隊傷亡官兵數量不到五十人!

後來,掃蕩運河沿岸英軍哨所的也是這支突擊部隊。

當時,除了指揮作戰行動的陸戰隊將領,以及帝國海軍陸戰隊司令之外,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支突擊部隊的番號,也不知道該突擊部隊的具體情況。

直到大戰結束三十年之後,帝國海軍陸戰隊才公佈了這支突擊部隊的相關情況。

該部隊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只有五百餘官兵,全是從陸戰隊各步兵部隊挑選出來的尖子,並且在戰爭爆發前,進行了長達兩年零八個月的特別訓練。

海軍陸戰隊組建該突擊隊的目的就是在戰爭中執行一般部隊難以完成的任務。

真可謂精鋼用在了刀刃上。

完全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這支突擊部隊,帝國海軍肯定難以如此順利的完成在蘇伊士運河區的登陸作戰行動,更不可能在五天之內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進展。

也就在陸戰隊攻打庫卜裡的時候,英國政府做出了“迅速”的反應。

有着“約翰牛”綽號的英國首相宣佈,英國將派遣大西洋艦隊進入地中海,協助法西軍隊攻打直布羅陀要塞!

顯然,英國人的反應非常“激動”。

如同英法用蘇伊士運河掐住了帝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一樣,帝國用直布羅陀要塞掐住了英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

現在,帝國出兵攻打蘇伊士運河,英國做出了針對性反應。

用成語來講,這就叫“圍魏救趙”。

英國人很清楚,如果法國、西班牙不果斷出兵,意大利又在戰爭外徘徊不前,僅憑英國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守住蘇伊士運河。如果丟掉了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將成爲大明帝國海軍的“內湖”。如果能夠打下直布羅陀海峽,英國海軍至少能到這個“內湖”裡面游上幾圈,不讓大明帝國獨佔鰲頭,同時也能對搖擺不定的意大利產生影響。

這一招確實非常高明。

問題是,英國海軍的行動絕對沒有英國首相的反應那麼迅速。

當時,包括英國在內的衆多歐洲國家都沒有預料到,戰爭會在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爆發。從各種情況分析,包括英國首相在內的絕大部分歐洲政治家與軍事家都認爲,戰爭最快也要到七十二年(公元1940年)年底纔會爆發,甚至有一部分人將這個預測時間“推遲”到了七十三年(公元1941年)年底。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推測都有一定的道理。

就拿各主要強國的海軍備戰情況來看。大明帝國海軍要到七十二年才能獲得四艘訓練充足的新式戰列艦,到七十三年才能獲得八艘新式戰列艦。日本的超級戰列艦計劃在七十三年年底完工。美國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要到七十三年上半年才能服役,“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計劃在七十四年上半年陸續服役。英國的“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要到七十二年年底纔開始陸續服役。德國的“俾斯麥”級也要到七十二年下半年才能服役。法國的“黎塞留”級戰列艦最快才能在七十二年下半年服役。意大利的“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建造進度最快,也要到七十二年上半年才能服役。

毫無疑問,從此可以看出,如果戰爭在七十一年爆發,幾乎所有國家的海軍都只能依靠老式主力艦。因爲受到《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限制,所以不管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難以取得絕對的海上優勢。

沒有制海權,就不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按照正常邏輯判斷,即便大明帝國的造艦進度最快,也不大可能在七十一年十月份向日本宣戰。

問題就出在這裡,誰也沒有料到,“皇帝”級戰列艦的服役時間提前了足足半年!

對主導太平洋的三支海軍來說,四艘新式戰列艦提前半年服役,足以打破原本就已非常微妙的戰略平衡。

恐怕也正是如此,美國纔沒有立即參戰!

結果,戰爭爆發的時候,英國本土艦隊與大西洋艦隊都沒有做好參戰的準備。隨即帝國海軍攻打蘇伊士運河,即便“約翰牛”喊出了口號,英國海軍也難以立即採取行動。總不能拿沒有完成動員的艦隊去硬碰早已武裝到牙齒的帝國大西洋艦隊吧?

與英國人“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完全相反,帝國首輔根本沒有發表措詞“激動”的聲明,帝國海軍則迅速果斷的發動了新的戰役行動。

十一月二日,就在“約翰牛”揚言要打下直布羅陀要塞的第二天,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對亞歷山大港進行了長達八個小時的炮擊。次日,在所有人都認爲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要歇口氣的時候,艦隊出現在了塞得港外,並且對塞得港進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炮擊,直到將英國遠征軍的營地轟成平地之後,才瀟灑的撤走了。

毫無疑問,這兩次炮擊相當於給了“約翰牛”兩計悶棍,敲醒了激動的英國人。

這下,帝國與英國的“樑子”算是結下了。

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英國將絕地反擊,英國大西洋艦隊將立即出發,給大明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一點顏色看看。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約翰牛”也變成了啞巴。一時間,彷彿世界恢復了和平一樣。

這只不過是暴風驟雨來臨前的平靜。

第22章 炮轟港口第15章 制信息權第20章 炮擊樂章第7章 直搗龍潭第56章 如實總結第24章 警告在先第23章 無理要挾第8章 鉅艦逞威第12章 難以理解第4章 罵纔是愛第3章 快人快語第7章 彈如雨下第4章 針鋒相對第13章 瘋狂構想第20章 側翼突擊第20章 只欠敵人第35章 德軍將領第10章 戰場迷霧第8章 速度紀錄第6章 主動挑釁第1章 山雨欲來第27章 主動迎戰第30章 運氣因素第44章 冒牌主力第25章 兩害相權第22章 雙雄爭功第12章 勝利之門第47章 主動做餌第16章 力戰不支第44章 冒牌主力第53章 狐假虎威第28章 特種部隊第32章 深入虎穴第41章 戰略天平第46章 獨木難支第15章 野心膨脹第58章 優柔寡斷第9章 殘酷現狀第6章 先海後陸第27章 亂成一鍋第48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外柔內剛第13章 敗將言勇第49章 趕赴戰場第5章 複合炮彈第10章 簡單決定第10章 人生岔口第28章 實力暴增第40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彈如雨下第30章 落荒而逃第20章 只欠敵人第43章 戰後重建第22章 等君入甕第23章 乖僻將領第19章 不爲所動第7章 走馬上任第36章 一石千浪第5章 精兵雲集第28章 最高懲罰第11章 鬼使神差第66章 夾尾而逃第27章 時間空隙第32章 海軍形象第37章 柳暗花明第68章 海軍之夢第55章 殲滅戰鬥第57章 凱旋而歸第9章 遭遇之戰第8章 變化因素第8章 鉅艦逞威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8章 尊重對手第37章 臨機應斷第51章 雙蛟鬧海第4章 小拿破倫第62章 承前啓後第13章 焦急等待第34章 咎由自取第37章 關鍵砝碼第30章 一反常態第9章 戰略投送第52章 擴大戰果第6章 事故調查第4章 躲避風頭第38章 聯手絞殺第23章 熟人見面第41章 戰略天平第5章 陰差陽錯第10章 痛失親人第14章 羣策羣力第31章 戰術規劃第41章 決戰在即第16章 前進誘敵第7章 重新適應第52章 喜憂參半第31章 攻佔虎穴第41章 環環相扣第36章 反道而行第43章 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