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佑彬在中午回到司令艦橋的時候,龐晉元與肖定邦彙報了新的情況。
楊定方率領的艦隊沒有急着進入特拉華灣,而是繼續呆在了海灣以東的海面上。當時,楊定方主要是考慮到來自北面的威脅,所以在得到了增強之後,立即調整了偵察警戒部署,擴大了偵察警戒範圍。
張海波也在上午的時候調整了偵察警戒部署,讓二支巡洋艦戰隊全去執行偵察任務了。
大型巡洋艦的維修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之中,按照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二天之後才能爲所有大型巡洋艦更換炮管。當然,按照楊定方的要求,今天下午,就有二十艘已經更換了炮管的大型巡洋艦可以北上與主力編隊會合。到時候,楊定方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提前殺入特拉華灣。
在白佑彬看完了楊定方發回的捷報時,龐晉元送來了一份剛剛收到的電報。
這是從海軍總參謀部發來的電報,而且正是白佑彬正在等待的好消息。
第二批次的八艘“海軍元帥”級戰列艦已經在十月十五日的時候全部建成服役。晚了大概半個月的主要原因是,在九月底建成服役的四艘在進行測試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直接影響到了戰艦性能的問題,隨後被迫返廠進行修理。後來在另外四艘戰列艦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且確定是設計上的毛病,必須在造船廠進行改進。結果,這八艘戰列艦都沒有能夠按時服役!
萬幸的是,經過改進之後,這八艘戰列艦都順利服役了。
十八日上午,這八戰列艦就在幾艘巡洋艦的陪伴下離開了高雄港,預計將在下月月初到達太子港。
電報中,衛延年已經提到,在這八艘戰列艦到達之後,第隊的八艘戰列艦必須返回撲茨茅斯港。海軍會安排一批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去撲茨茅斯港,對這四艘戰列艦上同樣存在的瑕疵進行改進。
顯然。這是一條非常好地消息。
到下個月上旬地時候。第四艦隊就將擁有八艘戰列艦!
之前地戰鬥已經證明。在對岸炮擊中。戰列艦地作戰效率確實比大型巡洋艦高得多。特別是在對付那些有嚴密地岸防設施保護地目標時。擁有理想防護地戰列艦能夠無所畏懼地投入戰鬥。而大型巡洋艦在戰場上總有點畏首畏尾。
更重要地是。陳錦寬沒有食言。確實把新服役地戰艦全都派給了第四艦隊。
當天晚上。楊定方將二十四艘通用巡洋艦與二十四艘驅逐艦留在外海對付可能出現地美軍小型艦艇之後。率領四艘戰列艦與二十艘大型巡洋艦殺入了特拉華灣。
美軍在特拉華灣兩岸地岸防力量並不強大。
主要是特拉華灣附近沒有大型的港口,也沒有重要的造船廠,甚至連工業重鎮都不是很多。只有位於特拉華河下游的費城算得上是美國的重要城市,而且也只是歷史名城,因爲美國地《獨立宣言》就是在費城起草與簽署的。
二十日凌晨,針對費城地炮擊開始。
幾乎同時,特拉華灣以東的海戰也打響了。
大概在凌晨二點左右,白佑彬將第五支巡洋艦戰隊也派了上去,他只給自己留下了一支巡洋艦戰隊與一支驅逐艦戰隊。
當時,白佑彬需要擔心的不是留在切薩皮克灣附近的後勤保障艦隊,而是已經進入了特拉華灣的作戰艦隊。
如果美軍小型艦艇突破了巡洋艦與驅逐艦組成的防線,衝進了特拉華灣,就很有可能將二十四艘難以在狹窄海灣內轉向調頭地戰艦堵在海灣內,讓那些戰列艦與大型巡洋艦根本無法規避小型艦艇發射的魚雷,後果將難以設想。
天亮前,白佑彬將最後一支巡洋艦戰隊與驅逐艦戰隊也派了上去。
海面上地戰鬥大概在上午八點左右結束,最終第四艦隊以損失一艘巡洋艦與二艘驅逐艦的代價,消滅了上百艘美軍小型艦艇,並且打退了美軍地瘋狂突擊,沒有讓一艘美軍小型艦艇進入特拉華灣。
針對費城的炮擊卻一直持續到了當天中午。
二十四艘大型戰艦一共向費城投擲了六萬八千二百餘枚炮彈,總彈藥投擲量達到了四萬六千餘噸。
與前面遭到炮擊地華盛頓,以及巴爾迪摩一樣,炮擊過後,費城幾乎成了“垃圾場”。
戰爭的殘酷性再次體現得淋漓盡致,據不完全統計,總共有四萬七千餘名費城居民死於這場炮火,另外還有十一萬多平民傷殘,無家可歸者超過了三十四萬人。如果不是費城居民早在幾天前開始向郊區轉移,恐怕傷亡數字將增加一倍!
二十一日夜間
遭到了第二次炮擊。
當時,第三支後勤保障艦隊即將到達,因爲之前將太多的時間花在了戰艦的維修與維護上,所以第二支後勤保障艦隊裡的快速戰鬥支援艦上的彈藥都沒有用完。爲此,白佑彬決定儘快打光這批彈藥,避免讓快速戰鬥支援艦帶着炮彈返航。
當然,針對費城的第二輪炮擊的效果就不是很明顯了。
打到後面,楊定方甚至將手裡的戰艦分成了幾批,分別對附近的中小城鎮進行了炮擊,擴大了打擊範圍。
二十二日上午,就在白佑彬準備去休息的時候,他收到了由謝昶倫發來的一封電報。
陸戰隊已經答應將原先留在太子港,將用來支援陸戰隊作戰的六艘“英雄”級、四艘“上將”級、以及“黃河”號、“太宗”號戰列艦借調給第四艦隊,參加正在北面進行的對地炮擊作戰行動。最重要的是,這十二艘戰艦已經在二十日的時候離開了太子港,預計將在二十五日與第四艦隊會合。另外,在原本隸屬於太平洋戰區的火力支援艦隊到達之後,還可以抽調六艘“英雄”級與四艘“上將”級火力支援艦參加炮擊行動。
顯然,這正是白佑彬此時需要的“重火力”。
爲了等待這批戰艦,白佑彬推遲了北上的計劃。
可以說,在對地炮擊中,火力支援艦的作戰效率肯定比任何一種戰艦都要高得多。當然,派遣火力支援艦上前線,必須取得一個先決條件,即“制海權”。
二十二日夜間,楊定方就率領第四艦隊率先出發了。
他們的任務不是去炮擊美國的城市,而是去對付聚集在紐約附近的美軍小型艦艇。只要能夠奪取制海權,那麼火力支援就能在戰場上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巨大威力。
不說別的,火力支援艦的彈藥攜帶量就是普通戰艦的數倍!
另外,火力支援艦到達之後,就不用讓維修船帶着已經超過壽命的炮管返回後方,而是可以直接將戰艦上使用過的炮管換到火力支援艦上去,從而讓這些還能使用,只是達不到海軍戰術標準的設備繼續發揮餘熱。
更重要的是,火力支援艦擁有比其他戰艦更爲完備的自我維持與維護能力。
按照海軍的評估,一艘“上將”級火力支援艦在對地作戰中的效率大概相當於四艘“海軍上將”級大型巡洋艦。而一艘“英雄”級火力支援艦的作戰效率大概相當於二點五艘“海軍上將”級大型巡洋艦。也就是說,這次派來的十艘火力支援艦就相當於三十多艘大型巡洋艦!
再算上“黃河”號與“太宗”號這二艘老當益壯的戰列艦,其實力更是可觀。
二十五日,增援力量準時到達。
在爲十艘續航力不太強,由連續以最快速度航行了五天的火力支援艦補充了燃油之後,白佑彬立即率領這批戰艦追上了前面的第四艦隊。
此時,楊定方也已經在北面與美軍小型艦艇集羣打了三次規模較大的海戰。
與以往的戰鬥一樣,在第四艦隊的銅牆鐵壁面前,那些僅僅只有速度,並且只能用魚雷威脅到對手的小型艦艇全都撞得粉身碎骨。三場海戰打下來,駐紮在紐約的四百多艘小型艦艇幾乎全軍覆沒。另外,還有一批從波士頓趕來的美軍小型艦艇集羣也被第四艦隊的巡洋艦與驅逐艦消滅得乾乾淨淨。
只是,白佑彬沒有急着進攻紐約。
作爲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不但是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工業中心,也是美國東海岸地區的商業中心,更是美國最重要的造船基地。顯然,紐約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很高,如果能夠最大限度的摧毀紐約,就能最大限度的打擊美國人的軍心士氣。
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巧妙的安排戰術。
顯然,僅僅依靠突然襲擊是難以實現最終目標的,畢竟紐約是當時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是希望世界中與倫敦、巴黎、柏林齊名的大型國際都市,僅人口就超過了五百萬,市區面積更是巴爾迪摩的五倍,費城的七倍,華盛頓的十多倍。即便白佑彬手裡有上百艘戰艦,也很難通過一次突然襲擊來徹底摧毀紐約。
當然,紐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其最主要的城區在一座被河流與海峽分割出來的島嶼上,如果能夠徹底斷絕這座島嶼通往外界的渠道,就能徹底的封鎖這座島嶼,然後再用炮火徹底的摧毀這座島嶼上的所有人工建築物。
這就是曼哈頓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