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被動反應

從戰後在美國蒐集到的資料來看,美軍早七十四年(42年)年底就制訂了向澳洲大陸運送增援部隊的計劃,只是一直沒有能夠實施。

當時,美軍遇到的最爲嚴重的問題就是後方航線受到的威脅。

按照美軍的統計,在七十四年(42年)的一年之中,其在太平洋上的運輸船隻的損失率高達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一艘商船在美國西海岸到澳洲,或者珍珠港到澳洲,或者巴拿馬運河到澳洲的航線上航行三個單趟就將被擊沉。

這絕對是帝國海軍破交艦隊的功勞!

毫無疑問,這樣的損失率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擔的。即便美國在完成了戰爭動員之後,其建造商船的能力增加了十倍以上。另外,當時美國爲了簡化商船的建造工序,採用了流水線的作業方式,其建造的兩種標準型號的貨輪,即“自由輪”與“勝利輪”的船臺週期不到一個月,舾裝週期也僅僅只有二十多天。也就是說,只需要五十天的時間,就能建成一艘貨輪。

這個速度是相當驚人的,要知道在戰爭爆發之前,建造一艘萬噸級的貨輪,根據不同的船型,怎麼也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即便如此,過高的損失率仍然讓美國不堪重負。

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貨輪多達一千八百艘,到七十三年(41年)年底的時候,其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的貨輪總載重噸位達到了三千七百萬噸的巔峰,隨後就開始直線下降,到七十五年(43年)初,美軍在太平洋上的貨輪總載重噸位只有不到一千五百萬噸了。

這一點,與帝國海軍破交艦隊取得的戰果也基本上吻合。

結果,在航線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美軍向澳洲增兵的代價極爲慘重。

相對於運送貨物的貨輪來說,如果運送兵員的船隻遭到襲擊。其不但會造成巨大地人員損失,還將嚴重打擊美軍的士氣。當時,破交艦會俘獲貨輪,可絕對不會俘獲運送人員的船隻,道理很簡單,任何一艘破交艦上就幾百名官兵。根本無法管住上千名的戰俘。而且破交艦上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戰俘。

在遇到運送人員地船隻。特別是運送作戰部隊地船隻時。破交艦肯定會在不經警告地情況下將其擊沉。而且很少有破交艦地艦長會下令打撈敵人地落水官兵。

可以說。破交戰極爲殘酷!

僅在七十四年(42年)地上半年。美軍就在太平洋地航線上損失了二萬七千多名官兵。其中地面部隊地官兵超過了二萬三千人。整整二個陸軍師地規模了!

在此情況下。美軍根本不敢在沒有辦法提供足夠保護地情況下。向澳洲增兵。

“利相斯基島海戰”之後。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只剩下了兩艘還能繼續作戰地快速戰列艦。以及六艘大型巡洋艦。這八艘“主力艦”中。還有兩艘大型巡洋艦將被派往印度洋執行破交任務。而另外四艘大型巡洋艦僅僅只能維持從美國西海岸到珍珠港。以及從巴拿馬運河到珍珠港地兩條航線地暢通。

到了七十四年(42年)年底。戰場重點轉移到了西南太平洋。

在麥克阿瑟地強烈要求下,尼米茲不得不考慮向澳洲派遣增援部隊。當時,美國海軍新建造的第二種大型巡洋艦還沒有服役,也就無法組建更多的護航艦隊。如此一來,只能考慮用作戰艦隊爲船隊護航。

此時,正好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服役。

而在此之前。英國海軍的四艘“復仇”級戰列艦完成了現代化改進工作,美英兩國也達成了協議,在美國向英國提供建造第二批“獅”級戰列艦的資源,並且幫助英國完成“獅”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的前提下,英國答應向太平洋派遣用於執行護航與破交任務的艦隊,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太平洋艦隊。

可以說,此時麥克阿瑟地反應比尼米茲還要積極。在確認有足夠多的護航兵力之後,麥克阿瑟立即提出,如果不能在四月份獲得至少五十個作戰師的增援部隊。以及五百萬噸作戰物資的情況下,美軍不可能守住莫爾茲比港與新喀里多尼亞,甚至沒有辦法守住澳洲大陸。

在麥克阿瑟的“威脅”下,美國總統出面讓尼米茲務必爲其提供方便。

當時,在美國本土完成了訓練工作的只有三十五個作戰師,而且能夠在一月份調集到位的運輸船隻也僅僅勉強夠運送三十五個作戰師以及相關的作戰裝備。

一月上旬,相關的工作就確定了下來。

只是,尼米茲對這次地行動不抱任何希望。作爲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太平洋戰區司令官。以及美國海軍最有才幹的將領。尼米茲很清楚,敵人絕不會輕易讓這三十五個作戰師的增援部隊到達澳洲大陸。

明帝國海軍已經在“巴拿馬灣海戰”中證明了其長途奔襲能力。

現在。明帝國海軍又獲得了四艘比“衣阿華”級戰列艦還要強大的新式戰列艦,加上其在太平洋上活動的破交艦隊,明帝國海軍有足夠的實力攔截運輸船隊。

雖然後來尼米茲收到了情報,得知明帝國海軍將向大西洋派遣四艘快速戰列艦,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高興。當初,日本海軍就是認爲明帝國將出兵大西洋,從而放鬆了警惕,在“薩蘭加尼與巴西蘭海戰”中遭受了最慘痛的失敗,並且從此走向了戰敗的深淵。如果因爲明帝國海軍向大西洋派遣四艘戰列艦而相信其不會派遣艦隊攔截運輸船隊,美國的結局就不會比日本好多少,至少澳洲會緊隨日本地後塵,成爲明帝國地囊中之物。

正是如此,在第32艦隊離開諾福克之前,尼米茲給威利斯?李發了三封電報。

內容基本上一樣,就是讓威利斯小心敵人的突然襲擊。

二月初,當第11艦隊出現在西南太平洋上之後,尼米茲又給李發去了一封電報,要其在進入太平洋之後,確認前方地安全。

二月十三日,尼米茲給李發去了第五封電報,內容完全一樣。

結果,第32艦隊通過巴拿馬運河之後,美軍運輸船隊沒有急着通過運河,而是跟在英國太平洋艦隊之後通過了巴拿馬運河。

可以說,從一開始,威利斯?李就非常小心。

雖然在進入太平洋之後,第32艦隊並沒有遇到明帝國的艦隊,但是威利斯一點都不敢大意,在珍珠港坐鎮指揮的尼米茲也不敢有任何疏忽。

直到十七日,尼米茲才基本上斷定,明帝國海軍肯定會攔截第32艦隊。

讓尼米茲做出這一判斷的正是出現在夏威夷羣島東南海域的“海獅”號破交艦隊。當時,與“海獅”號破交艦隊遭遇的是由“夏威夷”號大型巡洋艦爲核心的美軍護航艦隊。按照以往的慣例,美軍護航艦隊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趕走明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確保運輸船隊的安全。可這次,明帝國海軍的破交艦隊似乎沒有想過要對付由“夏威夷”號護航艦隊掩護的運輸船隊!

這一現象極爲反常,收到消息之後,尼米茲就給“夏威夷”號大型巡洋艦的艦長髮去了命令,讓其無論如何也要跟住明帝國的破交艦隊,確認其具體行蹤。也正是如此,“海獅”號破交艦隊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擺脫美國戰艦。

二十三日,尼米茲再次不厭其煩的給威利斯?李發去了電報。

收到這封電報之後,威利斯?李立即提高了警惕。在此之前,他也在觀察北面那兩支艦隊的行動,並且意識到了潛在的危險。

當時,美軍已經斷定,前來執行攔截任務的主力是第11艦隊。

對李來說,白佑彬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對手。在他擔任太平洋艦隊副總參謀長的時候,就多次“領略”到了白佑彬的指揮風格。毫無疑問,李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白佑彬的目的是幹掉運輸船隻,就不會選擇在斐濟羣島附近設伏,而會把伏擊圈儘量向東移動,這樣纔有足夠的時間追擊潰逃的運輸船隊。

據此,李斷定在到達馬克薩斯羣島之前,就有可能遭遇第1艦隊。

二十四日上午,李就讓第3艦隊與運輸船隊分開,組成了戰鬥隊列,並且前出了三十海里。

只是,李手上沒有足夠多的偵察艦。

當時,美國海軍還沒有爲所有的驅逐艦裝備雷達,而第32艦隊裡除了四艘戰列艦,八艘輕巡洋艦之外,只有三艘擔任驅逐艦編隊領艦的驅逐艦裝備了雷達。而爲了確保運輸船隊的安全,李必須留下四艘輕巡洋艦,同時讓一支驅逐艦編隊留在運輸船隊裡面。結果,他能夠調動的其他裝備有雷達的戰艦僅僅只有六艘。

除此之外,缺乏燃油也是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

按照威利斯?李的想法,在到達了馬克薩斯羣島海域之後,如果沒有與敵人遭遇,就將爲護航戰艦提供一次燃油補給。然後,再派遣偵察艦去前方活動。

只是現在看來,他已經沒有機會到達馬克薩斯羣島海域了。

第11章 最後考覈第62章 完勝死敵第49章 於公於私第14章 輕質原油第55章 殲滅戰鬥第24章 進軍美洲第6章 全面動員第24章 再接再厲第30章 時不待己第24章 一半一半第60章 無力招架第12章 質的飛躍第13章 瘋狂構想第52章 突然遭遇第30章 運氣因素第36章 一石千浪第32章 深入虎穴第10章 敵軍動態第8章 鉅艦逞威第24章 明確表態第16章 歪打正着第39章 鬼使神差第3章 致命絕殺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9章 窮途末路第13章 瘋狂構想第26章 背水一戰第40章 全面突擊第35章 命運之手第27章 主動迎戰第65章 戰鬥收尾第15章 炮彈長眼第23章 門戶之見第11章 實戰考驗第2章 正面缺失第46章 一軍二帥第8章 心情可好第21章 果斷出拳第12章 勝利之門第22章 載譽而歸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0章 垂死掙扎第12章 第二戰場第11章 推波助瀾第18章 戰鬥到底第39章 明確目的第15章 制信息權第20章 冤家路窄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0章 戰略影響第11章 主力上陣第27章 披掛上陣第11章 偷襲專家第36章 情勢反轉第45章 臨終遺贈第28章 血債血嘗第27章 英國特色第44章 戰略冒險第50章 戰略合作第16章 乘勝追擊第24章 明確表態第31章 海陸並進第46章 利益衝突第21章 關門打狗第7章 直搗龍潭第31章 意外驚喜第40章 大敵當前第57章 驍勇戰將第24章 再接再厲第41章 全新霸權第53章 破綻百出第15章 謹慎爲先第15章 再上征途第26章 骨牌效應第39章 鬼使神差第8章 速度紀錄第49章 狐狸轉身第44章 軍人歸宿第26章 大戲上演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6章 傷愈歸隊第20章 只欠敵人第6章 孤島血戰第34章 以命相搏第21章 最新敵情第59章 迎頭痛擊第16章 困難重重第14章 局勢漸明第42章 臨時避難第5章 責無旁貸第36章 烏合艦隊第48章 意外收穫第7章 決戰在即第35章 德軍將領第44章 冒牌主力第46章 獨木難支第47章 危機並存第51章 指揮換人第19章 自找麻煩第18章 強敵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