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攔截行動

白佑彬的猜測很快就得到了證實。

一月二十四日,完成了改進工作的四艘“復仇”級戰列艦(“復仇”號、“決心”號、“皇權”號與“皇家橡樹”號,“拉米利斯”號之前參加了圍剿“俾斯麥”號的戰鬥,錯過了改進工作)離開了撲茨茅斯港。

二日後,由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組成的美軍艦隊也離開了諾福克海軍基地。

同一天,至少有五支快速運輸船隊離開了美國東海岸地區的港口,前往巴哈馬羣島海域與美軍艦隊會合。

二十九日,“果敢”號破交艦隊在亞速爾羣島東北海域發現了英國艦隊。

因爲對手過於強大,所以“果敢”號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在英國艦隊後面跟蹤了大概一天,隨後遭到了“聲望”號與“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攻擊。無奈之下,“果敢”號只能高速撤離。

“果敢”號破交艦隊的發現不但證明英國海軍將派遣四艘“復仇”級戰列艦去太平洋執行護航作戰任務,還證明英國海軍很有可能將其最後兩艘戰列巡洋艦也派往太平洋戰場。而這兩艘戰列巡洋艦在到達了新西蘭,或者澳洲之後,很有可能不會被派去執行護航任務,而是到西太平洋,或者印度洋執行破交作戰任務。

二月一日,兩艘美國的大型巡洋艦到達了澳洲東南部的阿德萊德港。

阿德萊德位於墨爾本西面,遠離西南太平洋戰場。之前一直不是軍港,只是商港。美國大型巡洋艦到達阿德萊德,足以說明美國準備向印度洋派遣破交艦隊,打擊在印度洋上活動的帝國船隊。

以這兩艘大型巡洋艦爲核心的破交艦隊對帝國的威脅超過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印度洋一直是帝國最重要的“內海”,戰爭爆發之後,帝國需要的四成重油,三成鐵礦石,六成銅礦石,以及八成以上的橡膠需要通過印度洋航線送回國內。另外。帝國提供給土耳其的戰略援助有八成需要走印度洋航線,而現在提供給德國與意大利的戰略援助百分只百地需要通過印度洋。

此時。在印度洋上航行地帝國船隻超過了二千五百艘!

之前。印度洋航線一直沒有受到威脅。即便有幾艘美國襲擊艦闖入了印度洋。也沒有構成多大地威脅。一般情況下。帝國海軍只爲每支船隊提供一到二艘輕巡洋艦。以及四到六艘驅逐艦。雖然這些護航戰艦足以對付美軍地襲擊艦。以及單獨行動地破交艦。但是卻完全不是破交艦隊地對手。更不是大型巡洋艦地對手。

毫無疑問。即便美國地破交艦隊無法切斷印度洋航線。也會對帝國造成重大地損失。

不說別地。隨着大量運輸船隻被敵人擊沉。帝國必須將更多地資源用來建造運輸船隻。從而削弱了在戰艦方面地投入。

戰爭打到現在。帝國能夠建造出比美國多得多地戰艦。主要就是帝國損失地商船比美國少得多。如果美國沒有損失數千艘商船。恐怕“南達科他”級就不僅僅只有八艘。而第一批建成地“衣阿華”級也不僅僅只有四艘!

針對這一情況。帝國海軍也迅速做了調整。

衛延年並沒有將正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上執行破交任務地破交艦隊抽調去執行護航任務,而是從第四艦隊抽調了四艘老式戰列艦,外加八艘“鯊魚”級大型巡洋艦,以及二十多艘輕巡洋艦,組成了四支護航艦隊。同時,帝國海軍對正在印度洋上航行的船隊進行了重新編組,形成了四支大型運輸船隊羣。這樣一來。每支運輸船隊羣都能得到護航艦隊的保護。

萬幸地是,當時帝國在印度洋上的船隻多半都是慢速商船。

在戰列艦與大型巡洋艦的掩護下,美軍的破交艦隊就很難在印度洋上逞兇。只是,這隻能解一時之急,而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二月四日,情報局證實了“果敢”號發回的消息。英國海軍不僅向太平洋戰場派遣了四艘“復仇”級戰列艦,還將把“聲望”號與“虎”號戰列巡洋艦派往太平洋戰場,而且與美國海軍提供的輕巡洋艦組成破交艦隊,參加印度洋上的破交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三個月之後,協約國集團將在印度洋上投入四支破交艦隊!

如果要應付這四支破交艦隊,帝國海軍至少還需要從第四艦隊抽調二艘老式戰列艦,並且從現在的五支破交艦隊中抽調四艘大型巡洋艦,再從作戰艦隊抽調至少十二艘輕巡洋艦,組建另外兩支護航艦隊,才能確保印度洋航線不受到太大的威脅。

顯然,這將嚴重削弱第四艦隊地戰鬥力,同時削弱破交艦隊的戰鬥力。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陳錦寬與衛延年做出了攔截英國艦隊的決定。

與其被動防禦,還不如主動出擊。

當然。做出決定與將其付諸行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次,英國艦隊不會單獨進入太平洋,而會與美國艦隊一同進入太平洋。到時候,美英十艘主力艦將五支運輸船隊提供掩護。

二月七日,海軍情報局再次收到消息。

美國出動了二百五十艘商船,準備向澳洲運送三十五個作戰師,以及其相應的重型裝備。另外,在這批船隊到達澳洲之後,美國還將在三個月之內向澳洲運送至少二百萬噸作戰物資。

按照海軍情報局的分析,美國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向澳洲運送這麼多的兵力與物資,就必須得到英國海軍四艘戰列艦地協助。

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幹掉英國海軍的四艘戰列艦,就能阻止美軍向澳洲運送物資。

就此,陳錦寬與衛延年堅定了攔截美英艦隊的想法。

當然,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攔截任務。除了要幹掉英國海軍的六艘主力艦之外,還要設法幹掉美國海軍的四艘快速戰列艦,以及由其掩護地商船!

針對這一作戰要求,帝國海軍必須集中太平洋戰場上的兵力。

顯然。第31艦隊無法參加作戰行動。在美國第三艦隊的威脅之下,第31艦隊必須留在珊瑚海,確保進攻莫爾茲比港地戰鬥不受到影響。

第32艦隊也無法抽調,主要是其速度太慢,而且續航力不足。

另外,在進攻莫爾茲比港地戰鬥中。陸戰隊的火力支援艦隊難以擔當重任,必須由第32艦隊爲其提供炮火支援。

最終,這一重任落到了第一艦隊,或者說是第11艦隊地身上。

二月九日,白佑彬收到了衛延年發來的電報,隨即就命令第11艦隊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

只是,僅憑第11艦隊,幾乎沒有可能完成這次的作戰任務。

不說別的,第11艦隊能夠幹掉由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爲核心的美軍艦隊就非常不錯了。而敵人還有四艘老式戰列艦。二艘戰列巡洋艦。如果第11艦隊單獨上陣,恐怕將泥牛入海---有去無回。

爲了避免打草驚蛇,陳錦寬沒有同意將已經到達了紅海的第43艦隊抽調回來。

當時。衛延年提出讓第四艦隊殺入北大西洋,設法牽制住英國艦隊,給第11艦隊各個殲滅的機會。只是,這一提議也被陳錦寬否決了。在第43艦隊到達之前,鍾長生沒有足夠的實力對付有六艘快速戰列艦,以及五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地英國艦隊,出去就等於送死。

最終,能夠配合第11艦隊作戰的就只有正在太平洋上活動的三支破交艦隊。

可以說,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帝國海軍絕不會拿破交艦隊去執行艦隊決戰地任務。不說別的,任何一艘大型巡洋艦都難以對付英國海軍的四艘戰列艦。即便大型巡洋艦的速度更快,可是在艦隊決戰中,戰列艦能夠承受大型巡洋艦的炮擊,而大型巡洋艦則難以承受戰列艦打出的穿甲彈。

另外,英國海軍那兩艘戰列巡洋艦的戰鬥力也在大型巡洋艦之上。

當時,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二月十一日,第11艦隊離開了瑙魯。

同日,“海龍”號、“海虎”號與“海獅”號破交艦隊也收到了電報。要求其前往預定海域,準備與第11艦隊會合。

爲了便於白佑彬指揮,這三支破交艦隊都暫時脫離了戰區編制,歸在第一艦隊名下。

十三日,衛延年收到確切情報。

美英艦隊已經通過了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只是,美英艦隊沒有立即離開巴拿馬灣,而是在等待後續到達的美軍運輸船隊。該消息被立即轉發給了第11艦隊。

收到電報地時候,白佑彬只感到無比頭痛。

當時。海軍總參謀部還沒有拿出詳細的作戰計劃。按照衛延年的意思,白佑彬全權指揮這次的作戰行動!也就是說。由白佑彬自行確認作戰計劃。

時間不足,情報不足,兵力不足!

這仗,該怎麼打?

臨陣退縮不是白佑彬的特點,而且他也沒有退縮的權利。

無奈之下,白佑彬只能率領第11艦隊前往圖瓦盧羣島海域,準備先行與“海龍”號破交艦隊會合,然後再確定作戰計劃。

第32章 戰爭難民第2章 四重密碼第41章 戰略天平第48章 無果之戰第31章 艱難返航第13章 艦隊家底第1章 血戰海地第17章 報仇雪恨第14章 秘密動員第7章 直搗龍潭第20章 聯名推薦第56章 嚴重錯誤第23章 盡職盡責第3章 持續推進第1章 預料之外第27章 主動迎戰第41章 鑄造榮譽第20章 突襲突襲第16章 三種可能第68章 海軍之夢第29章 痛殲逃敵第39章 美國投降第29章 最後通牒第38章 適得其反第25章 無路可退第56章 嚴重錯誤第38章 嗜血狂鯊第67章 全殲死敵第46章 進退兩難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1章 海上混戰第12章 外柔內剛第47章 解開心結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9章 絕密計劃第40章 和平條約第5章 技術轉讓第32章 小打小鬧第20章 突襲突襲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6章 臨危授命第20章 窮途末路第45章 鉅艦末路第61章 以多打少第5章 守株待兔第18章 戰鬥到底第3章 人事調整第25章 無路可退第50章 傷痕累累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章 神秘教授第12章 繞來繞去第22章 炮轟港口第24章 明確表態第25章 最後起航第24章 擇機而戰第15章 主力破交第38章 反客爲主第14章 必死決心第2章 權宜之計第31章 戰術規劃第12章 難以理解第48章 軍人職責第23章 有始有終第33章 創造機會第4章 海軍准尉第39章 偵察前哨第52章 突然遭遇第33章 麻煩不斷第13章 焦急等待第3章 人事調整第11章 透視真相第5章 精兵雲集第45章 寶貴經驗第61章 以多打少第34章 輕重對決第34章 遠方來訊第44章 冒牌主力第67章 別有用心第28章 血債血嘗第55章 主角上場第36章 原形畢露第1章 欲蓋彌彰第13章 戰爭決策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7章 最高要求第6章 事故調查第35章 戰術較量第23章 惡意中傷第12章 外柔內剛第21章 大膽決策第41章 寶貴教訓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6章 原形畢露第27章 英國戰敗第20章 窮途末路第14章 羣策羣力第29章 火速回國第15章 超級難題第6章 事故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