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意外驚喜

只剩下三個人的時候,衛延年的神色嚴峻了許多。

“收到這些情報後,我就向元帥做了彙報。元帥的意思是,別管日本,按照我們的計劃前進。只是,我們根本不可能無視日本的威脅。”長嘆一聲後,衛延年點上了香菸。“另外,我還組織參謀部做了一次概略推演。”

嚴國榮與白佑彬都微微皺了下眉頭。

所謂的概略推演,就是利用已掌握的信息,對未來戰爭的走向做一個大致的推測。這類兵棋推演不要求對戰爭或者戰役的結局做精確預測,只需要明確戰爭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在某個時期,某個或者某幾個主要方向上的兵力調動與兵力分配,從而爲戰前的軍事部署提供理論依據。

“從推演的結果來看,德國這次幫了我們很大的忙。”衛延年把煙盒遞給了嚴國榮,又說道,“你們都知道,英國海軍的一貫政策是盯緊德國,確保北大西洋的制海權。如果‘俾斯麥’級戰列艦能夠如期建成,不但性能超過了英國海軍所有在役,甚至在建的戰列艦,還使德國海軍再次擁有了殺入北海,挺進北大西洋的能力。如此一來,英國必須加強本土艦隊,用絕大部分力量來圍剿德國的新式戰列艦。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西洋艦隊,以及直布羅陀要塞受到的威脅將大大降低,我們甚至能夠騰出說來,先收拾掉法國與意大利海軍,並且威懾西班牙,讓西班牙放棄攻打直布羅陀要塞的想法。另外,我們還能在戰爭初期獲得寶貴的時間,先打垮日本,再根據戰局的發展,確定是首先對付美國,還是出兵北大西洋,打垮英國,從而孤立美國。”

“對我們來說,這是好事。”

衛延年微微點了點頭,神色也稍微舒展了一點。

“問題是,德國建造的新式戰列艦會不會對剛剛簽署的海軍條約產生影響?”

聽到白佑彬的疑問,衛延年沉思了一陣,然後搖了搖頭。“我個人覺得影響不大。‘俾斯麥’級戰列艦的主要技術指標都沒有突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而且英國建造戰列艦的技術水平遠在德國之上,在條約框架範圍內,能夠建造出比‘俾斯麥’級更好的戰列艦。當然,對英國來說,最大的影響是,他們恐怕還沒有類似的戰列艦設計與建造計劃。另外,美國也不會支持放寬對主力艦的限制,畢竟美國的目的是想用條約來約束我們,從而使我們無法在短期內擊敗日本,爲他們參戰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那我們爲什麼要簽署這份明顯不利的海軍條約?”白佑彬又追問了一句。

“爲什麼?這個恐怕只有首輔才知道。”衛延年苦笑着搖了搖頭,“任何一支海軍都不想受到這樣那樣的限制,只是現實卻讓海軍的發展不得不受到限制。另外,首輔的態度已經明確,他既然在《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就肯定有他的打算與計劃。作爲軍人,我們沒有必要去揣摩首輔的意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雖然心裡還有很多疑問,但是衛延年把話都說死了,白佑彬也不好問出來。

“參謀長,我們該怎麼做?”

“在允許的範圍內,盡我們的能力吧。”衛延年的目光落到了嚴國榮的身上,“雖然元帥沒有把話說明,但是我們不可能不對日本的瘋狂舉動做出反應。我會催促情報部門,讓他們儘快搞清楚日本新式戰列艦的具體技術與性能指標。你這邊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確定具體的設計方案時,儘量留下改進的餘地,不要卡得太死。”

“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隨後,白佑彬跟隨嚴國榮,對帝國海軍準備在本年度訂購的新式戰艦的設計要求做了重新設定,其中,戰列艦設計方案的修改幅度最大。

在江南造船廠、大連造船廠與高雄造船廠提交的設計方案中,江南造船廠與高雄造船廠的方案最有競爭力,大連造船廠的方案基本上已被淘汰出局。而入圍的兩套方案實際上都預留了改進餘地。

在江南造船廠提交的設計方案中,原本計劃安裝三座四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十二門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以及十門一百毫米副炮。在高雄造船廠提交的設計方案中,則計劃安裝四座三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八門一百五十毫米副炮,以及十二門一百毫米副炮。

這兩套方案都達到了海軍的基本要求,並且可以進行修改,達到海軍的最高要求。

當嚴國榮重新修訂了性能要求之後,兩家造船廠都以最快的速度提交了改進設計方案。說白了,兩家造船廠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以應對海軍的需求。

改進方案中,江南造船廠將三座四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換成了三座三聯裝四百毫米主炮。高雄造船廠則將四座三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換成了四座雙聯裝四百毫米口徑主炮。結果,正是這一變動決定了競標結果。

因爲四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總重與三聯裝四百毫米主炮的總重相差不大,另外三聯裝三百五十毫米主炮的總重與雙聯裝四百毫米主炮的總重也差不多,所以兩套改進方案的總體設計變動都不大,除了換裝口徑更大的主炮之外,只需要同等提高裝甲防護,不需要對艦體結構做大幅度修改。

問題是,江南造船廠的方案有九門主炮,高雄造船廠的方案只有八門主炮。

即便多一門主炮對火力提高的影響並不是很大,而且按照傳統思想,四座炮塔的生命力要比三座炮塔高,但是四座炮塔的設計方式將延長主裝甲帶,擴大主要防護區間,從而增加裝甲重量,另外面對變態的日本戰列艦,一門主炮的差距足夠讓海軍做出選擇了。

四月十一日,在公佈了競標結果之後,帝國海軍與江南造船廠簽署了建造合同。

同日,在帝國海軍司令部,江南造船廠與大連造船廠、高雄造船廠、廣州造船廠簽署了共同承建合同。按照合同規定,江南造船廠承擔主要建造任務,並且爲其他三家造船廠提供戰艦的主要部件,其他三家造船廠除了承擔組裝任務之外,還將負責建造戰艦的次要部件。也就是說,四家造船廠將同時開工建造新式戰列艦!

這正是帝國海軍的標準造艦模式。

WWW тTk án C 〇

戰列艦上最主要的部位都在同一家造船廠生產,然後用駁船,或者其他方式運往別的造船廠,由其他造船廠負責組裝。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加快建造速度,同時建造多艘戰列艦,還能確保主承包商的利益,並且減少不必要的基礎設施投入。比如,只需要一家鍋爐廠生產戰艦所需要的燃油鍋爐,也只需要一家蒸汽輪機廠生產戰艦所需要的蒸汽輪機,而不需要在每一家造船廠都建設配套的工廠。

隨後幾日,除了因爲撥款不到位的大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未能確定下來之外,帝國海軍與崇明造船廠簽訂了建造重巡洋艦的合同,與湛江造船廠簽訂了建造輕巡洋艦的合同,與武漢造船廠簽訂了建造驅逐艦的合同。

與建造戰列艦的方式一樣,這三家主承包商都通過轉包的方式,讓其他競標失敗的造船廠參加了建造工作。

顯然,帝國海軍已經在這個時候啓動了戰時戰艦建造機制。

四月十八日,陳錦寬回到了舟山海軍司令部。他沒有讓海軍失望,經過艱苦努力,終於從首輔蕭鼎昆那裡拿到了五億額外經費,只是,現實讓海軍很失望。

因爲主力艦的設計有所變動,四百毫米新式主炮的研製進度遠不如人意,甚至難以跟上新式戰列艦的建造進度,所以得追加建造與開發經費。另外,其他新式戰艦的設計也有所改動,其訂購價格都有所增加。

這樣一來,陳錦寬要來的五億額外經費僅僅只能填補空缺。

這一天,白佑彬也收到了一份讓他喜出望外的禮物:海軍中尉軍銜。

帝國海軍的晉升方式有兩種,一是主動申請,二是上級提拔。

只要服役達到了一定年限,且沒有不良記錄,任何軍官都可以主動提交晉升申請,只要得到批准,就能獲得晉升。這是和平時期,大部分軍官晉升的主要方式。

如果在服役期間表現優異,且得到上級賞識,就能得到上級的提拔,報交海軍司令部批准之後,就能獲得晉升。戰時,大部分優秀軍官都是以這種方式獲得晉升的。

現在是和平時期,白佑彬的服役時間也沒有達到主動提交晉升申請的年限,結果卻得到了晉升,他能不感到驚喜嗎?

當然,對帝國海軍來說,從少尉到中尉,半年多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

和平時期,少尉升中尉的平均年限爲三年。戰時,如果基層軍官嚴重損失,少尉升中尉幾乎沒有難度,甚至很多士官都被越級提拔爲中尉軍官。

當然,白佑彬不知道,他是所有同學中,第一個海軍中尉。

更重要的是,陳錦寬兌現了他的承諾。

次日,在與陳錦寬、衛延年、嚴國榮告別之後,白佑彬搭上了前往獅城的定期郵輪。直到數年之後,他纔回憶起,在碼頭送行的人羣中,有一個嬌弱靚麗的身影。只是當時他一心想早點回到艦隊,哪還注意得到碼頭上的那些人呢?

第11章 網開一面第23章 無理要挾第41章 決戰在即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4章 實彈測試第12章 繞來繞去第6章 棄車保帥第39章 迎頭痛擊第50章 當頭棒喝第44節 蟻穴之患第23章 全身而退第23章 慘烈代價第38章 適得其反第45章 蛇形航線第9章 爭取主動第5章 技術轉讓第19章 毫釐不差第25章 一發全身第23章 主將分歧第17章 以攻代守第28章 杞人憂天第9章 海軍精神第44章 艦隊司令第3章 人事調整第1章 最高榮譽第28章 石頭落地第26章 背水一戰第43章 戰後重建第12章 勝利之門第62章 承前啓後第7章 擴軍計劃第15章 大難不死第25章 敵情分析第34章 評估報告第52章 喜憂參半第29章 節外生枝第47章 解開心結第56章 螞蟻噬象第37章 泰山崩塌第19章 主力登場第45章 蛇形航線第47章 背水之戰第23章 全身而退第30章 對陸炮擊第3章 戰爭動員第7章 慘重損失第31章 將錯就錯第26章 心情大好第5章 陰差陽錯第6章 積極進取第55章 鳴金收兵第3章 替人出頭第30章 瘋狂滅亡第43章 最後死戰第13章 逼敵決戰第43章 論資排輩第14章 輕質原油第27章 信心決心第20章 關鍵技術第10章 痛失親人第7章 戰艦動員第43章 見好就收第42章 緊急馳援第1章 喜憂並存第31章 炮火兇猛第62章 運氣使然第17章 重拳出擊第21章 海軍結症第6章 談婚論嫁第39章 巨蟒吞象第43章 猜疑連連第3章 血與烈火第14章 必死決心第37章 海龍發威第51章 鬥勇鬥狠第32章 轉移重點第45章 蛇形航線第23章 有始有終第17章 超級禮物第17章 將計就計第5章 陰差陽錯第46章 利益衝突第2章 陸戰雙雄第3章 重大項目第51章 指揮換人第64章 堅守戰位第46章 進退兩難第71章 由遠及近第48章 前仆後繼第5章 十年規劃第43章 論資排輩第15章 超級難題第39章 偵察前哨第21章 交錯編隊第26章 臨危授命第69章 角色轉變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6章 一軍二帥第37章 關鍵砝碼第13章 絕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