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意外的消息

四月二十二,枉人山寨萬餘人口牲畜,挽着近五千輛大車,同時還人背馬馱着十日口糧,在騎兵統領方洪的三百騎兵(回枉人山後,又擴招了兩百多騎兵,共計五百騎兵,雖然戰馬還有富餘,可惜會騎術的人少)及楊折衝、釋智和的一千五百名步兵(步兵已有兩千之衆)護衛下,如期出發。

由於物資實在太多,五千輛大車根本裝不完,而健牛、騾子,挽馬又需要用來拉車,無法馱負重物。無奈之下,只好分兩批遷徙。第一批,重點是轉移人口、糧秣、絲帛、金銀珠寶、兵甲、藥石(各種草藥與礦物質)及鹽茶等生活必需品。

只留下一部分的米糧及皮革、大量箭矢、銅鐵精料及酒水等物,等待第一批遷徙人員到達目的地後,將車輛騰空,再倒回頭來裝車啓運剩餘物資。這些物資由楊奮的兩百騎兵及左開的五百步兵據寨而守。這時的枉人山寨,已經沒有一個平民,有的只是七百名兵甲精良的騎步兵,還有堆積如山的物資,由一個普通的山寨變成了一個軍寨。

從大部隊的遷徙到留守主官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狄烈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遷徙大部隊的軍事主官是楊折衝,方洪,釋智和副之,民事方面則是由侯方鏡負責。而留守部隊則是楊奮爲主,左開爲副。

在這當中,楊家兄弟及侯方鏡都是在狄烈起家前就一起經歷患難的人物,在忠心方面應該說是比較可靠的。其餘如方洪、左開,釋智和這些人,雖然也表現不差,但畢竟相處日短,當然不可能讓他們在軍中占主導地位。要知道,狄烈的這份家當,相當於宋朝的一路(相當於省級)全年賦稅。這塊肉太肥了,誘惑性太大了,狄烈在這方面不得不小心從事。

安排好諸事的狄烈,卻沒有隨遷徙隊伍而行,他有更重要的事。在早前一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一,狄烈帶領着阿術、張榮的梁山兄弟,以及關忠勇等十餘名太行義軍,先期出發。

按狄烈的官方說法,是先去拜會一下劉大寨主,洽談合兵事宜。如果順利的話,等一切安頓好了,大部隊也到了。關忠勇等人深以爲然,欣然陪同前往。但狄烈心裡真實的意思,卻是不想讓關忠勇等人看到自己的全部家當,以免到時給人家來個獅子大開口,那就被動了。

狄烈一行本打算順着金軍北返的路線,走湯陰、相州、磁州、邯鄲,然後自邢州而至趙州,再繞欒城而過,折向西行,經抱犢寨而穿井陘,最後到天平寨。

由於有太行義軍這羣識途老馬帶路,加上這條線路剛有大批金軍經過,一路上掃蕩得極爲徹底,基本上百里之內,人煙絕滅,短期內幾乎無人敢走。因此在五日之後,狄烈一行很順利地來到了邯鄲。

在早前,準確的說是在七天以前,金軍四路北返大軍已經全部在邯鄲匯合。這個時候,大概金軍主帥完顏宗望也意識到了兵分數路的弊端。之前是因爲千軍萬馬過黃河,擁堵不堪。爲了讓大軍儘快北返,並且認爲路上不會有什麼阻撓,所以才兵分六路。

而現在莫明其妙地潰滅了兩路大軍,損兵折將不算,更丟失了一大批物資及人口。宗望不得不改弦易轍,將剩下的四路大軍蝟集成團。如此一來,全軍人馬超過七萬,加上近二十萬的俘虜,龐大的人羣及海量的物資運輸,必定造成行軍速度的緩慢。

不過,這時的宗望心裡想的是安全第一。擺出這樣的大陣仗,如果那個如幽靈般的男子還敢來捋虎鬚。那麼,他不介意讓對方嚐嚐七萬鐵騎合圍的滋味。

四月二十三,金軍七萬人馬押解着二十萬俘虜及無數戰利品,開出邯鄲城。大軍浩浩蕩蕩,綿延百里,望北而去。

而當狄烈一行到達邯鄲城廓之時,金軍已經離開三天了。

狄烈與衆人商議了一下,決定暫時停頓休整幾日。否則照這樣的速度走下去,不消幾日就能趕上金軍——要知道這時的金軍已基本上變成了輜重兵,押着這麼多的人口牲畜及幾萬輛大車,一天能走上個三、四十里就很不錯了。

狄烈這個時候,可沒有偷營的心思。他現在的想法,與完顏宗望驚人的一致:就是要將各自的戰果安全地送到目的地,此外一切都是次要的。

狄烈現在就是等着這次大搬家結束,然後再追上金軍,尾隨覷機,看看有沒有救人的機會。反正金軍行軍速度爲輜重所累,很容易就能追上。只是此時的金軍的力量空前強大,不要說虎口奪食了,就算想再混入金營中救一兩個人出來,也是千難萬難。

但再難也得試一試,那兩個人太重要了。一個可以爲自己控制住手頭的趙宋宗室及大批官吏;而另一個,則掌握着自己軍工的核心機密。

就在狄烈一行停駐在邯鄲城外一座荒廢的寺廟休整時,關忠勇與高亮相攜而至,提出派幾名弟兄先行一步,回山寨找到大寨主,先跟他通通氣,瞭解一下他的態度及決定,這樣更穩妥些。二人一再表示,劉大寨主是個豪爽實誠之人,這事十有八、九能成。

狄烈自然也沒有反對的理由,當下同意了。於是,由高亮率五名太行兄弟,帶足乾糧,以及作爲禮物的十錠黃金,先期北上。

如此又過了三日,在得到楊折衝派出的哨探傳來消息,遷徙隊伍已安全到達磁州。狄烈一行才放心繼續北上。

狄烈一行越往北行就越安心。由於金人滅宋過快,本國完全沒有做好接收宋國地盤的軍事及政治的準備工作;也就是說,地盤打下了,卻只有少量本國軍隊甚至沒有本國的軍隊,而只能依靠戰力低微的新附軍去駐守。而且金軍攻宋,採取的是蛙跳戰術,沿途州府,能取則取,不能取就繞過。這樣就造成很多州縣的官軍因懼怕金軍攻城屠戮,紛紛棄城,闔城的百姓也逃個精光。

狄烈等一路行來,所見除了少數幾個州府大城,如相州、磁州、邯鄲、邢州等,有少量金軍(其中多爲僕從軍,女真人沒幾個)及部分降金的新附軍駐守之外,其餘大批縣鎮,如衛縣、湯陰、滏陽、臨洺、沙河、內丘、臨城等,基本上就是空城。

這樣的情形下,大大有利於狄烈的萬人搬家大行動,至少在安全與保密方面是沒有大問題的了。當然,狄烈心下也清楚,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一俟金軍北撤完畢,這些個空置的縣鎮,就會由無人問津變成搶手的香餑餑。宋軍要搶,義軍要搶,盜匪要搶,往後那僞齊更要搶。屆時這幾個州府就會變成一個大戰場兼爛泥沼,誰陷進去都難拔腳出來。

那時就算是一支小小的商隊經過,估計都要被盤剝得血本無歸,搞不好人財兩空,被沿途各種勢力吞得連骨渣子都不剩。

不過,這起碼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那時狄烈的搬遷計劃早就完成了,這地方鬧得再兇也影響不到他。不得不說,狄烈還真是選擇了一個最好的時機。

五月初二,當狄烈一行走到臨城東北的柏鄉縣城時,竟與風塵僕僕往回趕的高亮一行不期而遇。

高亮一見關忠勇,就從馬上滾鞍而下,止不住放聲大哭,抽抽咽咽地報告了一個惡噩:

大寨主,死了!

第229章 攻 堅第449章 鐮計劃第310章 女兵營二番戰第317章 殊死較量(上)第358章 兀朮的反撲第325章 平定相逢第403章 雙淚落君前第269章 以戰促和第447章 作死的西夏第337章 絕不放過你!第74章 戰幕拉開第415章 戰爭藉口(下)第331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414章 戰爭藉口(上)第424章 兇靈入侵第30章 怒火燎原(五)第295章 樑柱傾,東京亂第250章 摧 旗第53章 下 馬 威第122章 趙宋宗室的心思第1章 荒野孤狼第166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八)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279章 節目是這樣出爐的第438章 東京版“牽羊禮”第253章 夜奪銀州第158章 金軍究竟想幹什麼?第449章 鐮計劃第345章 緊鑼密鼓第321章 東京陰謀第391章 女兵最終戰(二)第393章 女兵最終戰(四)第292章 棄 子第58章 何去何從?第79章 宗望之死第296章 誰襲擊誰?第357章 江上雷霆第412章 清洗風暴第290章 汴河遭遇戰第440章 南宋有變第234章 城外城內第22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二)第385章 大魚要溜?第72章 交 鋒第279章 節目是這樣出爐的第398章 誰主南宋?第189章 血色五馬山(六)第15章 接 觸 戰(上)第302章 全面反擊(中)第28章 怒火燎原(三)第273章 被遺忘的大禮第377章 三 連 擊第81章 太行!太行!第13章 宗望的困惑第256章 抉 擇第354章 困獸之掙第50章 請君入甕第17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五)第96章 十寨圍城第388章 風暴前夜第90章 大練兵之急行軍第378章 嚴峻考驗第363章 最後一戰第208章 翻 盤第272章 塵埃落定第453章 定州戰守第9章 七槍九命第302章 全面反擊(中)第271章 雨夜喋血第378章 嚴峻考驗第38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64章 窮寇更要追第63章 殺將者當第305章 九月鷹飛第237章 狙殺!又見狙殺!(下)第416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38章 敵酋的末日第40章 賺 翻 了!第254章 兩個自信的主帥第253章 夜奪銀州第37章 勇氣與怯懦第10章 意外收穫第293章 羣 英 會第406章 南宋這下熱鬧了!第341章 天誅軍出擊!第80章 拯救終焉第260章 風雷聚銀州第189章 血色五馬山(六)第416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297章 東京之變(上)第210章 戰車與排炮第461章 狙擊終焉第33章 怒火燎原(八)第384章 底定中原第65章 狙 殺(上)第51章 夤夜脫逃第119章 地雷殺陣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200章 馬擴三驚第55章 太行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