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戰爭藉口(上)

(五十萬粉值了!!鳳棲梧桐626,超級大盟,強到爆!搜了一下,起點歷史類,除了寥寥幾個大神,沒有幾本書的第一大盟能達到五十萬粉值的。大盟的厚愛,十五郎感動無言!只有一字重逾千均——“謝”!)

每年開春,金國朝廷,就會於按出虎水之畔,綿亙百里的草甸之上,置千帳、設圍棚,舉行盛大的馬毬與射柳活動。

中原王朝有大射禮,女真人有射柳傳統,文明雖不同,習俗卻相通。

而馬毬更是從唐代開始風行,尤其以皇室最爲熱衷。受唐朝影響,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以及此後歷朝,如遼、宋、夏、金等諸國朝廷,還將馬毬運動作爲隆重的“軍禮”之一,併爲此制定了詳細的儀式與規則。

金國儘管流年不利,但越是到這個時候,越要舉辦這樣的活動,一則凝聚人心,二則提升士氣。所以非但要辦,還要大辦特辦。

此刻,在馬毬賽場上,二十餘名擊毬者,皆着各色窄袖袍,足登黑靴,頭戴皮帽,手執偃月形球杖,乘騎奔馬,沓如流星,追擊着那枚以堅韌質輕木材製成,狀小如拳,中間鏤空,外面塗以彩色的彩毬。

圍棚四周,擠滿了數不清的金國軍民,一個個神情激奮,露頂揮臂,隨着賽場上選手奔馬、甩杖、擊毬、入門,而發出一陣陣山呼海嘯般地歡呼,賽場內外。氣氛熱烈到極點。

相比起射柳,這種激烈對抗的馬毬運動,更能剌激人體腎上腺素分沁加劇,這也就不難理解,金國皇室與諸臣。爲何全擠到這邊的觀賽大帳裡觀看了。

金主吳乞買、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蒲家奴、宗幹、宗磐、宗雋、完顏昂、韓企先、蕭慶裔、蕭仲恭……等等金國朝廷文武官員俱在坐。看到精彩處,也與普通軍民一般,手舞足蹈。高聲呼叫,舉杯以賀。

在這無以計數的歡天喜地的人羣中,唯有一人,安坐不動,平靜從容,對眼前的熱鬧,視若無睹。

天樞特使,馬擴。

馬擴多年前數度出使金國。算得上是金國人民的老朋友了。金國朝廷上上下下。幾乎沒人不認識他的。對於這位太祖讚譽的“也立麻力”(善射者),強勢如吳乞買、完顏宗翰等人,也表現出足夠的敬重,給予對等國國使相應的待遇。

也是由此,馬擴纔會受邀出現在這金國盛會之上,坐於金帳之旁。只不過,此時的馬擴。早已無心觀看激動人心的馬毬大賽,滿腦子都在轟轟迴響着昨日緊急呈送來的密報:尋找藉口,挑起戰爭!

馬擴在北宋宣和年間,多次出使金國,從來都是受着小腳媳婦的氣,幹着救火隊員的工。一面苦苦勸說北宋那些奇葩的君臣,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積極備戰,須知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利益爲上,豈有情義可言?一面又不得不在金主阿骨打面前,小心解釋,再三陪不是,忍辱含垢,爲北宋無知的君臣們擦屁股。

馬擴這個“夾心人”,在數次三番出使金國其間,就是這樣一個裡外不是人的受氣包角色。縱然如此,馬擴仍以絕大的毅力,萬里奔波,往來斡旋,極力爲消彌宋金兩國的戰火而鞠躬盡瘁。只可惜,他所有的努力、希翼、心血,在一一二五年的那個秋季,金國女真,鐵蹄如雷,踏破長城,躍馬河朔的那一刻,泡沫般破滅。

這次出使是第幾次了?馬擴記不清了,但代表天樞勢力,卻是第一次,與宣和年間的使金經歷相比,那真是天淵之別。要問馬擴此時的感覺,他可能會用一句很粗俗的俚語來譬喻“就算是多年的受氣媳婦,也有熬成婆的那一日”。

馬擴真的熬出來了,他現在享受的就是婆婆的待遇,而金國則掉轉過來,當媳婦了——縱然不是受氣媳婦,起碼也是個侍候角色。

自入境起,一路所過金國州縣,所遇官員,俱執恭恭敬敬的迎送上國使節之禮;城池守衛,昔日驕橫拔扈的金軍兵將,此時也只有低垂着着頭,不時以驚懼或仇恨的目光,投向這支高舉節旆與天誅軍旗的使節隊伍;沿途所見,金國百姓,更是戶戶舉幡,家家縞素,一片哀鴻。看到這支使節隊伍,憤怒之下,屢屢欲衝擊之,皆爲金國護衛隊所阻。護衛隊阻攔之時,手也是在顫抖,滿眼蓄淚……

“當你的敵人,看向你的目光,不再是輕蔑與嘲弄,而是驚恐與仇恨,你纔是一個真正的強國使者!”

這是臨出使前,軍主狄烈的贈言,馬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強烈。馬擴並無不安與愧疚,他不是宋朝那些在廟堂上高談闊論,不知戰爭之殘酷的文官。他是一位外交老手、身先士卒的戰士、統帥過千軍萬馬的戰將。最好的敵人,是死掉的敵人!對於這一點,他從未懷疑,更未動搖。

金國百姓尚可舉幡縞素,安葬親人;中原百姓呢?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埋葬他們的,只有野狗與黑鴉……

重返上京,再入幹元殿,又見到那個當年的皇太弟、如今的金主吳乞買,以及金國權臣國相完顏宗翰。

當年的吳乞買,對馬擴尚算友善,而完顏宗翰則是咄咄逼人,沒少給馬擴難堪……這都是宣和年間的舊事了。此番再度相見,馬擴已站在勝利者一方,英姿勃發,氣完神足,雖立於敵國的宮殿,卻有如在自家庭院一般寫意自如。

昔日雖友善,骨子裡卻透着鄙薄的吳乞買,再見馬擴之時,虛僞的笑容中,掩飾不住頹喪之意。而完顏宗翰呢,這個當年如狼王一般冷傲、總以俯視姿態看人的金國第一權臣。眼下只能讓人俯視他了——即便是上朝,他也不能久立,須坐定歇息。說不上十句話,就得喘咳一陣,整個病秧子。

就是這兩個金國一、二號人物。竟一齊召見馬擴,和顏悅色,撫今追昔。大打感情牌。旁敲側擊,詢問天樞城與天誅軍種種,當然,更不會放過天誅軍主狄烈之事。

只不過,馬擴是半道入伍之人,對狄烈與天誅軍的過往種種,也不太清楚——就算清楚。那些該說。那些不該說。他也比誰都清楚。

會見結束之後,更是由太傅宗幹,親自禮送至新建成之天樞使臣驛館,內中規制與等級,更勝當年……

馬擴終於品嚐到了勝利使者的滋味。是夜,他憑欄望月,自取短笛。鳴奏一曲,淚溼青衫。

近一月來種種,自馬擴腦海中閃過,說實話,金國君臣對他這位使臣,還真是以大國之禮相待,沒啥挑的。而如今接到的命令,卻是挑起事端,以爲戰爭籍口。這、這、由禮儀之邦,行強梁之事,這角色的轉化之快,馬擴還真不適應。

挑釁!挑釁!北伐固然是好,但用這樣的手段,真的好嗎?

馬擴正糾結之際,耳畔突然聽到蕭仲恭笑道:“好了,子充最想見之人已至,國主答應你之事,已做到了。”

馬擴茫然擡頭:“什麼……啊呀,臣下失禮!”

但見帳外立着兩位穿着上京城少見的右衽圓領厚袍、頭戴翅翎紗帽,一臉風霜之色,卻掩蓋不住儒雅儀態的宋人。這樣的裝束,唯有宋人而已。沒錯,這兩位的確是地地道道的宋人,而且曾是所有宋人中的老大——太上道君趙佶、淵聖趙桓。

史上最悲催的一對父子皇帝。

馬擴從坐位上起來,撩起長袍下襬,飛快迎上,深深一躬:“故臣馬擴,叩見二聖。”

左前一人,正是趙佶,這位大宋官家已年屆五旬,但多年保養得法,看上去不過四旬出頭。趙佶在五國城也沒受什麼虐待,說他看得開也好,說他沒心沒肺也好,反正他與金人留下的五名嬪妃又歡樂的生下了兩男三女——只不過,這幾位一出世,再也不是什麼皇子帝姬,而是金人的奴隸。

右後一人,正是趙桓。這位被不負責任的父皇,推出來擋兵災的趙大郎,此時不過三十出頭,但一臉愁苦之色,平白顯老了好幾歲。看上去不像趙佶的兒子,反倒似兄弟。

這父子皇帝,都曾先後重用過馬擴,對他還是挺熟的。所謂他鄉遇故交,早沒了皇帝架子的趙氏父子,感概激動自不待言。父子二人同時各把一臂,扶起馬擴,唏噓掉淚。

趙桓性急,忍不住搶先問道:“馬使君,可是九郎遣你前來?他、他要你如何與金主說項?”說到後面,嘴脣微顫,雙眼充滿期盼。

馬擴看得一陣不忍,以垂首致禮避開那兩道期盼的目光,道:“故臣乃是奉天樞之主狄君之命,出使金國。故臣曾於上月向金主提出拜見二聖的要求,且喜金主大度應允,方能得見二位官家。”

“天樞之主?狄君?此乃何人?”趙氏父子一陣茫然,他們被鎖五國城,坐井觀天,與外界絕緣,絲毫不知萬里之外的信息。

馬擴當下延請二帝入座,在二帝迫切的目光中,將靖康之變後,中原大地發生的種種劇變,一一道來。

父子二人聽得那叫一個目瞪口呆,一驚一乍。待聽到天誅軍連戰連捷,金人勢弱,俱是驚喜交集。更聞女兒(妹妹)們大婚,相顧歡喜落淚。

趙桓完全沒想到,本以爲早已玉殞香消的皇后,竟然活得好好的,更成爲天樞之主,簡直難以置信……如此說來,自己豈不是回朝有望?一想到這裡,一顆心頓時砰砰亂跳,胸肺滿脹,臉憋得通紅,半晌說不出一句囫圇話來。

趙佶以袖拭淚:“嬛嬛、圓珠、串珠能嫁得狄君這般英雄人物,也是她們的幸事與福份……唉!只可憐福金我兒,卻無此等福份啊……”

趙佶一生女兒多達三十餘人,但最喜歡的,就只有兩個:容貌最美的福金與最乖巧可愛的嬛嬛。如今嬛嬛已得幸福,可福金卻……豈不令他這位父皇感概潸然。

福金?趙福金?茂德帝姬?

馬擴打了個激靈,他想起來了,當年軍主交給完顏宗輔用以換設也馬骨骸的名單上,第一個名字,就是茂德帝姬趙福金。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純屬漫天要價,基本上是要不回來的。

而此前金國歸還上千宗室女,所依據的,正是當年那份名單。除去被金國權臣霸佔,或已身故及發賣邊荒,難以尋找之人,其餘多數都已歸還,唯獨卻不見這位茂德帝姬。那麼,她又是什麼情況?

嗯,無論她是什麼情況,或許,正是自己苦尋不着的戰爭籍口!

心念一定,馬擴當即請二帝稍待,而這對父子正好也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這一連串驚人信息。

馬擴旋即奔出小帳,來到國主大帳前,通報之後,被宣入帳內。

吳乞買未等馬擴開腔,便笑道:“如何?朕說到做到,讓使君見到了故朝的二位官家,這誠意可是十足了。”

馬擴誠心誠意道了聲謝,致禮道:“煩問國主,我家主公索人名冊上,尚有一人,爲何不見歸還?”

吳乞買笑容一斂,皺了皺眉:“何人?”

馬擴朗聲道:“便是那名冊上首位宗姬,大宋茂德帝姬——趙福金!”

此言一出,金帳內的溫度聚降,氣氛凝固。

第344章 兵臨城下第18章 被污辱與被出賣的第210章 戰車與排炮第156章 迎頭痛擊(下)第259章 打破鐵壁第81章 太行!太行!第252章 如何對付流氓?第93章 大練兵之射擊訓練第19章 張網以待?能網鯊魚不?第106章 完顏阿古來了!第60章 綰綰如月第308章 三激婁室(上)第118章 斷鞭碎拳第140章 這次來真的了!第35章 怒火燎原第187章 血色五馬山(四)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156章 迎頭痛擊(下)第121章 天誅之軍第236章 狙殺!又見狙殺!(上)第174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六)第399章 女 兒 魂第54章 復裝子彈的威力第44章 “炮狙”復活!第311章 制服誘惑第297章 東京之變(上)第66章 狙 殺(下)第98章 教導營的首戰第255章 趙氏叔侄第435章 亡國亂象第262章 車城再現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98章 教導營的首戰第451章 八百里路雲和月(下)第346章 決戰長安(上)第313章 阿土罕的決死衝鋒(上)第414章 戰爭藉口(上)第375章 虎 計 劃第224章 戰車逞威第168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第210章 戰車與排炮第424章 兇靈入侵第438章 東京版“牽羊禮”第33章 怒火燎原(八)第196章 血色五馬山第79章 宗望之死第34章 怒火燎原(九)第26章 怒火燎原(一)第13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下)第76章 讓子彈飛第434章 金國末日第413章 萬事俱備第249章 千軍薄城第45章 再度出擊第393章 女兵最終戰(四)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19章 張網以待?能網鯊魚不?第215章 天誅第一軍第107章 伏 擊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166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八)第310章 女兵營二番戰第345章 緊鑼密鼓第56章 設也馬的收穫第33章 怒火燎原(八)第382章 一槍斷橋第54章 復裝子彈的威力第281章 女兵匯演二週目(上)第425章 雨 戰(上)第181章 史上最悲慘的三帝姬第220章 誰是勇者?第358章 兀朮的反撲第365章 不缺英雄第22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二)第198章 溯河東進第125章 血仍未冷第185章 血色五馬山(二)第285章 無 間第122章 趙宋宗室的心思第321章 東京陰謀第69章 兄弟快跑第273章 被遺忘的大禮第296章 誰襲擊誰?第113章 全 殲第339章 青山芳魂第445章 立 國第11章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第234章 城外城內第377章 三 連 擊第458章 消除後患第461章 狙擊終焉第350章 王的盛宴第234章 城外城內第240章 追 槍第406章 南宋這下熱鬧了!第104章 餘恨未了第342章 備戰風陵渡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432章 炮轟上京(上)第122章 趙宋宗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