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決死一戰

狙擊南宋

韓家水軍的反擊,卻是由平時不怎麼看得上眼的小型舟船首先發起的。

這些小船自然沒法掛帆,也是用槳划行,速度與金軍船隻差不多。此前金軍一直把首要目標鎖定在艨艟大艦之上,顧不得這些威脅相對較小的小船隻,這就給了韓家水軍一個難得的趁隙而擊的機會。

宋軍小舟與金軍的小船交錯而過的一瞬,金兵正瘋狂撕咬那三艘不幸中招的大艦,不斷放箭,矢如流火,處處騰焰。滿船都是驚慌失措的人影,潑水趕不上縱火,一切都是徒勞。

韓家水軍的小船,就在這時張開屬於它們的利齒——嗖嗖嗖!箭矢又快又密,二十條小船,瞬間射出上百支利矢。在不足十丈、有的甚至只有四五丈的超近距離內,命中率之高,幾乎達到陸戰水平。

只這一下,最少有超過五十名金兵弓手與操櫓手中箭落水。

金軍一擊而毀掉三艘艨艟,隨後在耶律馬五與赤盞暉的指揮下,所有船隻既不追趕南軍小船以報復,也不試圖追擊四下走避的艨艟大艦,而是順風加速,如洶洶羣狼,撲向韓世忠所在的第二編隊中軍指揮船隊——無論在陸戰還是水戰,這種不顧後路,直搗敵軍腹心的舉動,都是極其瘋狂的。很顯然,金軍是想來個射人射馬,擒賊擒王。

兀朮在開戰前已與諸將推演過,憑着改良過的船隻與火矢,本軍已經有了可與南軍一戰之力。但是。這種優勢只是暫時的,只在接戰之初會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若陷入長時間與南軍在水上游擊,最終還是擺脫不了一個敗字。

金軍要勝,只有一個法子——透陣!

就象野戰的重騎兵陣一樣,以鋒矢之勢,抱必死決心,向敵軍的戰陣猛衝。衝擊敵陣,衝破敵陣,衝透敵陣。將陣中的主將與大纛。斬於刀斧之下。

無論水戰陸戰,總有一些道理是相通的。兀朮與他的將軍們不懂水戰,他們只有一個笨辦法,一杆子插到底。若南軍船隻阻攔。那最好。不怕你攔。只怕你跑,就用火矢,將之變成火船;若南軍船隻走避。則拋開一切,批亢搗虛,直擊南軍指揮中心。

至於是金軍先破南軍指揮中心,取敵上將首級;還是被南軍擋住,陷入合圍。那就各看本事,各安天命了。

金兵,尤其是女真金兵,從來不缺拚命的勇氣,而建炎四年,也是金軍戰鬥力上升到最頂峰的時刻。之前被困黃天蕩,他們是有力無處施,有勇無處顯。現在,他們的主將給他們指出了一條路——拚命之路。

金兵,就真的拚命了!

韓家水軍萬萬沒料到,金軍竟然敢用這種破釜沉舟的戰術。兩位統制指揮官,急令所有正走避的艨艟大艦,急急掉頭,以大艦合圍,小舟追趕攔截。

韓世忠面沉如水,看着洶洶而來的敵船,真切感受到金軍豁死突圍的決心。

“敵人越是瘋狂,就越要叫他滅亡!”

韓世忠豁然大笑:“難道只有你金人敢拚,我宋人就不敢拚麼?”隨即下令,“以小舟將敵船阻攔在外圈,艨艟搶上風,豎擋棚,在擋棚上開射孔。我老韓倒要看看,是金人的火矢利害,還是我居高臨下之箭矢兇暴。”

韓家水軍中的小舟並不多,除了前面出戰的二十條小舟,留守後方的,只剩下十七條小舟。按韓世忠的命令,這十七條小舟,要在大戰船的前方二十丈佈置成一個半環形的隔離圈,以保障大戰船搶上風——只有搶到上風,箭矢才能順利射出,否則,無論是逆風射,還是側風射,在射程與殺傷力上,都難以與金人抗衡。

而充當隔離的十七條小舟,將會首當其衝,在金兵的火箭下變成火船。這,就是韓世忠所說的拚。

拼船!拚人命!

這十七條小船,也需要有將領指揮,所謂“將爲兵之膽”。要讓士兵赴死,其實也很簡單,無需財帛米糧,只要有一個敢與他們同生共死的上官。

“誰上?”韓世忠目光一一從手下諸將臉上掃過,將身上大麾扯下一甩,“火燒眉毛的當口,沒功夫等你們磨嘰。沒人上,那我老韓上。”

“都統制,末將原往。”說話的是統制孫世詢。

“好,就是你了。”韓世忠也沒半句虛頭巴腦的廢話,上前拍了孫世詢肩膀一巴掌,“活下來,你就是副都統制。”

孫世詢鄭重行禮:“末將若有不測,家中老母與妻兒,就拜託都統制了。”

“你是副都統制,軍餉漲了,錢囊鼓了,你自個照看去。”韓世忠一甩頭,大步走出艙外。

孫世詢操着一把一石硬弓,背上兩壺箭,跳上小舟,弓梢向前一指:“出發!”

士兵們沒有多言,只是默默跟隨着他們的主將,上船、解纜、搖櫓、迎敵……

如果站在桅杆頂往下看,可見這一樣一幕——上百艘連體船,近兩千金兵,在江面上劃過百條長長的白浪,順風破浪,似慢實快,有如百支箭矢射向宋軍中軍。而宋軍的十七條小舟,則打橫一字排開,首尾相接,好似一面薄薄的旁牌。

是矢穿牌破,還是牌摧矢折?

在百艘連體船之後,金軍二十艘中型渡船,則反向迎上,與緊追其後的宋軍船隊交上火——真的是交上火,一出手,就是一溜溜火光。

“兒郎們,來啊!射啊!”孫世詢瞠目大吼,聲裂金石,一箭射出,二十丈外一金兵弓手,額頭突然多出半截箭桿,仰面栽入江中。

以孫世詢的怒吼爲信號,宋兵紛紛舉弓齊射。十七條小舟。除去操櫓手,弓手不過百人。百矢雖勁,奈何迎風射擊,除了少數射中面門、四肢等無甲覆蓋區,得以傷敵之外,但凡射中鎧甲的,不是被彈開,就是勉強破甲卻傷不了皮肉。

宋兵只來得及射出一輪箭矢,然後,金兵反擊了——

漫天的火矢!有多少支?孫世詢不知道。他只知道。射、射、射……不停地發射,也許是六箭,或者是七箭,射殺了五個金兵。然後。弓弦被一支擦身而過的火矢焰尾燎了一下。繃地一聲彈斷。再然後。眼前就是一片火,四周也是,整船都是……

黃天蕩之戰第二階段。金軍逆襲,宋軍重創,統制官孫世詢,戰死。

十七條小舟,全部變成火船,近百餘宋兵戰死。但他們的確沒白犧牲,十七條火船在江面上形成一個烈火隔離帶,扼止了金軍狂野的衝勢。在金軍小心翼翼用長槳將這些火船撐開時,韓世忠的十餘艘戰艦,已經緩緩繞行到上風,取得了有利態勢。

金軍在撐開這些火船時,縱然一再小心,還是難免疏漏,至少有五艘連體船被引燃——要知道,每一條金軍的船隻上,都堆放着上百支浸油的箭矢,那怕只有一點火星濺到,後果都是災難性的。

江面上熊熊燃燒的火船,刺痛了每一個韓家水軍官兵的眼睛。

“全部沉江,一個也不要放過!”韓世忠瞳孔映着火焰,切齒下達了格殺令。

韓家水軍船隻一旦佔了上風,龐大的船身,動作立時靈便起來。繞到金軍船隻後方,憑着順風及居高臨下之勢,箭如雨下,瞬間放翻十餘艘小船。

金軍船隻逆風,火箭射程大不如韓家水軍,必須要非常接近,纔有可能將火箭射到船上。而接近的結果,不是被重達數百斤的拍杆砸得船斷人亡,就是被大船生生撞翻。

韓家水軍士兵與金兵都豁出去了,一方瘋狂發射火箭,一方以擋棚格檔,從射孔後還擊。戰至酣處,韓家水軍甚至主動降下擋棚,不斷髮動拍杆,將周遭好似羣鯊環繞的金軍連體船盡數拍成碎屑,縱使船上火頭處處,也渾然不顧。

嚴永吉與呼延通的第一編隊,終於幹翻了近二十艘攔截的金軍船隻,自身不過損失兩艘艨艟而已。接下來,全軍合圍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金軍數十艘連體船……

耶律馬五與赤盞暉的兩艘大船,在攔截失敗之後,便知大勢已去,趁南軍回援顧不上追擊之際,及時脫離戰場,倉皇而逃。

這場江口大戰,至酉時許,以兩千餘金軍被全殲,片帆不得歸還而告終。韓家水軍依舊牢牢卡住黃天蕩出口,爲此付出的代價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小型船隻盡毀;中型艨艟損失七艘,一艘大戰船受損嚴重,退出作戰序列;統制戰死一人,統領戰死三人,士卒戰死、失蹤達七百餘人,輕重傷者超過三百。

這已是韓家水軍二成的軍力,這樣的戰損,接近一支軍隊的極限,如果再來一次,韓家水軍必定垮掉。

好在的是,韓世忠,贏了;兀朮的反撲,失敗。

天黑之後,兩軍無力再戰,韓家水軍除留下三艘艨艟及剩餘七條小舟,在盪口巡邏警戒之外,其餘船隻,全部開回水寨休整。

倘若在此時,韓家水軍的巡邏船隻,能在高空俯視黃天蕩,一定會驚訝萬分地發現,此刻的黃天蕩內,已變成火把的海洋……

黃天蕩無邊的沼澤上,堆積着如山的物資,綿延數裡,一眼望不到頭。這些都是此次兀朮軍南略,從江南搶掠的財物,這一刻,兀朮斷然將之拋棄,爲的,就是要騰出足夠的船隻。如果不是生怕堵塞河道,兀朮會將這如山物資直接沉江,而不是費老大的勁從船上搬下來,扔進沼澤。

此外,所有俘掠男女,也全被趕下船,驅逐到蕩澤裡,不理哭號哀求,任其自生自滅。

就這一下,便可騰空出近二百艘大小船舶。這已經是金軍的極限,剩下的四百艘船,只運載三樣物事:士卒、馬匹與糧草。

沒有糧,再多的兵也要垮;沒有馬,女真人就像跛子,戰鬥力發揮不出五成。

兵、馬、糧,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組成,兀朮只保留這最基本的東西,其餘一切,統統拋棄。

“我們沒有選擇,今夜必須決死一戰,明日爲最後突圍期限。”兀朮一臉決絕,爲白日吃了敗仗的手下將領們打氣,“韓世忠若是以爲我軍遭此重創,缺船氣沮,無力再戰,那他就大錯特錯了。”

兀朮高踞樓船頂,拔刀向河蕩一指,聲音在河蕩上空遠遠傳開:“我們不但有船,更有大型戰筏。韓世忠,嫌火矢的火力不夠是麼?這一回,我就給你來個大的!”

激戰半日,受創不輕,正在江北水寨慢慢舔呧傷口的韓家水軍,完全沒料到,真正的生死鏖戰,現在,纔開始。

第75章 暗夜獵殺第122章 趙宋宗室的心思第382章 一槍斷橋第172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四)第34章 怒火燎原(九)第398章 誰主南宋?第121章 天誅之軍第364章 窮寇更要追第13章 宗望的困惑第407章 趙七出手第422章 燕京最後一回合第235章 太原魅影第437章 趙七再出手第99章 第一次奈何關之戰(上)第16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五)第204章 山雨欲來第193章 血色五馬山(十)第249章 千軍薄城第95章 整軍備戰第60章 綰綰如月第257章 誤入樊籠第7章 平地驚雷第318章 殊死較量(下)第458章 消除後患第343章 搶灘登陸第454章 血戰破軍砦第339章 青山芳魂第219章 狹路相逢第309章 三激婁室(下)第42章 國已亡,家何在?第152章 禮花計劃第452章 批亢搗虛第372章 擒 龍(中)第179章 女兵匯演(上)第390章 女兵最終戰(一)第56章 設也馬的收穫第34章 怒火燎原(九)第125章 血仍未冷第373章 擒 龍(下)第168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第445章 立 國第368章 山不轉水轉第363章 最後一戰第365章 不缺英雄第326章 皇后密約第204章 山雨欲來第416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192章 血色五馬山(九)第142章 目標,平定軍!第87章 軍心,民心第335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213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第75章 暗夜獵殺第304章 城下之盟第457章 南宋有點煩第108章 挑 釁第323章 小人物撬動大歷史第42章 國已亡,家何在?第108章 挑 釁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433章 炮轟上京(下)第342章 備戰風陵渡第101章 強軍初成(上)第174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六)第38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33章 虎入狼羣第182章 設也馬的生或死第361章 背嵬軍VS鐵浮屠第224章 戰車逞威第260章 風雷聚銀州第200章 馬擴三驚第363章 最後一戰第188章 血色五馬山(五)第352章 作死就一定死第196章 血色五馬山第415章 戰爭藉口(下)第254章 兩個自信的主帥第406章 南宋這下熱鬧了!第113章 全 殲第299章 東京之變(下)第359章 決死一戰第418章 奪 橋第296章 誰襲擊誰?第25章 屈 敵第341章 天誅軍出擊!第191章 血色五馬山(八)第44章 “炮狙”復活!第187章 血色五馬山(四)第293章 羣 英 會第66章 狙 殺(下)第4章 第一筆紅利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235章 太原魅影第30章 怒火燎原(五)第72章 交 鋒第352章 作死就一定死第276章 宗澤的決定第363章 最後一戰第94章 不速之客第72章 交 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