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備戰風陵渡

;

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這是後人對黃河要津風陵渡的感慨。

風陵渡,在河中府東南,距離不足百里,爲關中、河東、河南的交界之地,亦是黃河最大渡口之一。

八月初,狄烈與各師高級將領及參謀,率五百警衛營,快馬疾行半日,從河中府來到風陵渡口。

一眼望去,兩岸山勢低平,河面寬闊如帶,從壺口奔騰而下黃河急流,至此一反桀驁不訓之態,變得平緩從容起來。正是因了這難得的平靜流勢,才使得風陵渡成爲黃河最宜渡口之一。

此刻,黃河東岸營帳連綿,風陵渡口,正停泊着七艘中型渡船。數百天誅軍士兵,不斷穿梭於船上岸邊,忙忙碌碌。披甲的是戰兵,正在適應船上的感覺,無甲的是輔兵,正將岸上的物資一一搬上客船。

婁室與斡魯當然不會這麼好心,留下七船足以容納二、三十人的渡船,讓天誅軍過河。實在是張憲的騎兵團出現得太突然,加上從河東敗退的潰兵太多,爭搶船隻,造成撤退延誤。結果天誅軍千騎一現,金軍敗兵就潰散了,遂繳獲渡船七艘。正是因爲有了這七艘船,天誅軍纔有渡河可能。

當初完顏婁室攻宋軍之京兆府時,亦曾被黃河所阻,後來還是等到黃河結冰,從上游踏冰而過,攻入同州,直取長安。

而今天誅軍兵臨黃河,唯見滾滾洪流。結冰嘛,再等上四個月。天誅軍怎會等四個月?連四十天都不會等。

確認天誅軍將於風陵渡搶灘登陸,金軍也隨之派出大軍,駐於距河西渡口二十里之華陰縣關西鎮,準備隨時堵截,給登岸後立足未穩的天誅軍迎頭重擊。此時風陵渡西岸,不時可見金軍哨騎,往來穿梭,密切關注東岸軍隊的一舉一動。

無論是病重的婁室,還是強橫的斡魯。都確信一點:僅憑七艘渡船。一次運送最多不過二百軍兵。天誅軍若強行運兵登陸,就會形成防禦方最喜聞樂見的“添油戰術”,屆時上岸多少,就會被趕下大河多少。相信今歲黃河大鯉定然很肥。

狄烈正端坐在河灘邊一方大石上。詳細詢問剛找來的當地百姓。往年此時的天氣、水文等情況。

這時有警衛來報:“稟報軍主,有自稱陝州兵馬都鈐轄邵興者求見。”

陝州,距風陵渡並不遠。只在百里之外的黃河對岸,如果從解州去更近,不到百里。

陝州原本在金軍手裡,是去年年初,原陝州石壕尉李彥仙率三千義軍奪回。隨後,李彥仙被建炎朝升武節郎、閣門宣贊舍人、知陝州,此後成爲建炎朝釘在河南與關中之間的一顆大釘子。當是時,潼關以東只有陝州一地在建炎朝手裡,餘者盡爲金人所佔。

金西路軍屢屢想拔除這顆釘子,在建炎二年冬,婁室兵敗,斡魯回防,曾派出手下大將猛安烏魯撤拔,率數千軍與李彥仙在陝州城下大戰七日。結果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李彥仙因此戰,升武功大夫、陝州安撫使,並得到趙構親賜袍帶、槍劍。皇恩浩蕩,李彥仙感激之下,更是加緊修築城牆,深挖護城河,擴充軍備,大力屯田,並將全家搬到陝州,表示要“以家殉國、與城俱存亡。”

李彥仙與陝州的情況,狄烈是知道的,畢竟這種四面皆敵,堅守“孤島”的壯舉,在整個南朝,找不出幾個。對李彥仙的不屈抵抗,狄烈很讚賞,但此人的政治傾向明顯是保皇派,所以狄烈敬而遠之,沒打算與他有什麼交集。以免發生衝突,不殺礙事,殺之不祥。

沒成想,這人居然找上門來了。嗯,想也不奇怪,金西路軍大潰退,李彥仙的陝州終於搬掉壓在頭頂上經年的大山,這頭等大事,焉能不加以十二萬分注意。天誅軍欲渡河擊虜之事一傳到陝州,李彥仙當即派出手下大將邵興前來聯絡。

邵興也非等閒之輩,此人乃河東運城人,有勇力,也能吟誦詩詞,在這個時代,算得上文武雙全了。金軍攻陷河東後,邵興遁入神稷山,召集流民,成爲一名義軍首領。後聞李彥仙之壯舉,遂率衆歸附,與其義弟邵雲一起,成爲李彥仙之左膀右臂。

狄烈隨行的參謀團裡,專門有情報司出身的情報參謀,隨時提供各方面情報,這邵興的情報當然也有。狄烈大致瞭解後,傳令將人請過來。

邵興是率領着一支二十人的騎兵隊來的,陝州軍有一支百人騎兵隊,戰馬全來源於李彥仙破陝州後,駐守於中條山,曾連破金軍五十堡壘,奪取戰馬三百匹之既往輝煌戰績。

邵興年約三旬,國字臉膛,眉毛很濃,眼神甚銳,鬍鬚梳理得比較整齊,看得出是個出身不錯,注重儀表的人。

雙方見面之後,以邵興之老成,亦難掩驚訝之色——這聲威煊赫,雄霸河東,更打得婁室、斡魯倉皇西逃的天誅軍主,竟如此年輕?那這一切,他是如何做到的?

雙方互道久仰(這倒不是客套,雙方都有若大名聲在外),邵興對天誅軍七月攻勢讚不絕口,對天誅軍擁有數萬大軍更是豔羨,頻頻發問天誅軍是如何擴張至今局面,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去歲盛傳的遼州之戰是否屬實……

軍務繁忙的狄烈那有空去跟對方普及天誅軍發展史,這事隨便派一個參謀來做就好,他可沒功夫兜圈子,直接問道:“邵晉卿(邵興字)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見教?”

沒有得到正面答覆,邵興微感失望,不過想到還有正事,邵興也不敢怠慢。微拱手:“北虜乃天下公敵,但有擊賊者,不分南北親疏,俱是我陝州軍之友。興奉撫帥之命,有一言轉告狄軍主。金軍已然有備,河西之關西鎮,駐有金將烏魯撤拔所率之三千精兵,其中有鐵騎三百,俱爲斡魯軍精銳,專等貴軍半渡而擊。且八月渡河。是爲不妥。當日婁室此賊攻京兆府。亦爲黃河所阻,直待黃河封凍之後,方得以踏冰而過。有鑑於此,我陝州軍願助貴軍一臂之力。”

狄烈頗感興趣:“好啊。李撫帥要如何助我?莫非你們陝州有大量船隻?”

邵興搖頭:“陝州雖有一些船隻。但船小量少。於大局無補。撫帥之意,請貴軍從我陝州渡河,自陸路進擊。屆時我軍亦願襄助。共擊金賊。”

從地理位置上說,自陝州方向往東渡過黃河後,的確可以從陸路進擊金軍右翼,免去高難度、風險大、成功率低的搶灘登陸戰。但是,如同當日完顏婁室寧願等黃河結冰,也不願繞陝州側擊宋軍一樣,狄烈也不想這樣幹。

從陝州過河,的確有安全的一面,但更大的問題是,從陝州進攻京兆府,有兩道難關:函谷關與潼關。

函谷關已廢置多年,年久失修,縱有金兵扼守,如果強攻還有可能奪取,但潼關卻大不一樣,那可是天下險關。儘管此時的潼關已遠不能與隋唐時相比,但依然稱得上壁壘森嚴,要突破這樣的險關,那得死多少人?

狄烈儘量心平氣和問邵興:“潼關如何破?你們有內應嗎?”

邵興很老實搖頭:“沒有……不過貴軍有兩萬大軍,我軍有八千,留下守城軍兵,至少可合兵兩萬五千,而潼關之敵不過兩千人……”

分佈在河中府、解州、猗氏及黃河沿岸的天誅軍其實有近四萬兵力,天誅軍打出的旗號也是四萬。只是在這個時代,不誇大兵力的基本沒有,就連當初在這方面挺老實的金軍,也從遼、宋兩軍那裡學會了浮誇,通常做法是翻番,這方面宋軍更甚,有時翻好幾番。

邵興就按常規兵力折算法,給天誅軍打了個對摺,定爲兩萬。不過他還算老實,所報陝州軍兵人數,卻是實數。

狄烈也懶得澄清,只怕實話實說對方也不一定會信,只問了一句:“我沒實地看過潼關地形,但晉卿一定看過,以晉卿所見,若兩萬五千軍兵攻兩千兵卒駐守之潼關,欲破之會死傷多少?”

邵興想了想,謹慎回答道:“若指揮得當,將士用命,兵甲充足,器具到位,或可損二成兵力即破潼關。”

二成兵力,那就是五千人。這不叫打仗,而叫填人命。

狄烈斷然拒絕:“死傷數千,貴軍方案不可行,多謝李撫帥盛情,我軍將自行渡黃河。”

邵興大急:“如今金軍方敗,士氣低糜,因此纔有可能只損二成兵力破潼關,若在平日,便是死傷上萬都難以破關而入……狄軍主,機不可失啊!若等到黃河封凍,金軍勢必已恢復元氣,東路金軍,亦會來援,如此大好局面喪盡,錯失良機,悔之無及啊!”

狄烈瞪目以視:“誰說我軍要等到十二月?我明日就強渡黃河!”

邵興幾乎喊叫起來:“八月渡河?只有七艘渡船?如此倉促,必是敗局……”

一旁的何元慶早就不爽,一聽此言,勃然大怒,瞠目喝斥:“你這廝好無道理,竟敢擾亂軍心,更詛咒我軍,請軍主下令將此人拿下!”

一聽何元慶語氣不善,邵興所帶來的二十騎兵當即挽住戰馬,紛紛從馬鞍邊抽出刀斧牌弓。而天誅軍警衛營早已奔出百騎,將之全包圍起來,一支支鷹嘴銃對準陝州軍騎兵。

這些陝州軍騎兵絲毫不知這短鋼棒子的厲害,倒是不懼,只是在十倍之敵包圍下,不免惴惴。

邵興大急,連忙命令自家衛兵將兵器收回,並鄭重向以狄烈爲首的天誅軍衆將士告罪。

古時出兵作戰,最重徵兆。有時大軍還沒開撥,忽被大風吹折旆旗,就被視爲凶兆。結果一場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的出征,就此夭折斷送。身爲來使,出言不遜,咒稱必敗,確是無禮。邵興一時情急失言,自知不對,急忙賠禮。

狄烈不動聲色,揮揮手,讓警衛散開,各自歸位,然後平和地對邵興道:“金軍所謂的攔截,無非就是趁我軍將士分批渡過黃河時,剛從渡船下來,立足未穩,以早早佈置成陣的騎步軍,將我先期渡河之前鋒軍逼入河中。我說得可對?”

邵興重重點頭:“以當日婁室之強、金賊之勇,亦不敢以少量倉促登岸之散亂之軍,迎戰對岸我京兆府軍,此謂半渡而擊,乃用兵大忌。”

狄烈哈哈一笑:“金軍阻我於河灘,謂之半渡而擊;我擊金軍於河岸,謂之搶灘登陸。兵法大家都會玩,只看誰能玩得轉。”

就在狄烈充滿自信的笑聲與邵興困惑的眼神中,八月初六,風陵渡口,天誅軍vs金西路軍,搶灘登陸戰,開始。(……)

第329章 杜充的逆襲第182章 設也馬的生或死第203章 關勝與劉豫第204章 山雨欲來第461章 狙擊終焉第122章 趙宋宗室的心思第207章 反 擊第292章 棄 子第441章 兵臨城下第38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234章 城外城內第395章 女兵最終戰(六)第325章 平定相逢第6章 猛虎出枷第324章 風雪歸途第292章 棄 子第102章 強軍初成(下)第113章 全 殲第259章 打破鐵壁第192章 血色五馬山(九)第284章 梟 首第314章 阿土罕的決死衝鋒(下)第142章 目標,平定軍!第448章 岳飛徵西第147章 攤 牌第74章 戰幕拉開第356章 前狼後虎第337章 絕不放過你!第441章 兵臨城下第78章 兩個猛人與一個大能第399章 女 兒 魂第17章 墳 塋第21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一)第409章 好 事 近第110章 自殺式衝擊第377章 三 連 擊第22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二)第136章 潛龍入淵第252章 如何對付流氓?第79章 宗望之死第129章 制 硝第420章 夜 襲第126章 豐碑與勳章第256章 抉 擇第248章 狄烈的新計劃第405章 以戰促和第58章 何去何從?第427章 宿命對決第181章 史上最悲慘的三帝姬第302章 全面反擊(中)第135章 月色撩人第31章 怒火燎原(六)第207章 反 擊第201章 挺進濟南第170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二)第324章 風雪歸途第365章 不缺英雄第97章 開 打 了!第408章 又一個官家上位了第22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二)第72章 交 鋒第206章 暗 算第237章 狙殺!又見狙殺!(下)第56章 設也馬的收穫第229章 攻 堅第148章 遭 遇(上)第169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一)第137章 四方來朝第57章 狄烈的破綻第436章 女真人的出路第287章 狙擊隊,出擊!第184章 血色五馬山(一)第396章 女兵最終戰第389章 前路斷,後路絕第425章 雨 戰(上)第168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第17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五)第27章 怒火燎原(二)第376章 糾結到蛋疼第77章 全 亂 了!第282章 女兵匯演二週目(下)第53章 下 馬 威第204章 山雨欲來第211章 死人換活人第272章 塵埃落定第287章 狙擊隊,出擊!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137章 四方來朝第159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一)第146章 飛奪平定第425章 雨 戰(上)第46章 皇后尿尿第62章 誰來當寨主?第219章 狹路相逢第401章 和還是戰?第319章 “將” 軍!第297章 東京之變(上)第349章 縮頭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