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女兵匯演二週目(上)

《解放太原》第一幕:引蛇出洞。

該劇情取材於壽陽之戰殲滅韓慶和軍,以及土橋之戰擊潰完顏突合速軍,即太原戰役第一階段的戰鬥歷程。重點展現夜破壽陽與土橋決戰這兩場戰鬥,中間穿插着許多藝術加工的橋段。如某硬探偵知完顏突合速出兵消息,在返回報信時被金軍遊騎發現,身中數箭,但他仍拚命奔回,將情報交給本隊軍官之後,溘然而逝;又如突合速大軍疑有伏兵,行軍緩慢,遲遲不入我軍伏擊圈,便有勇敢之士組成敢死小隊,前去誘敵。“猝然”與敵遭遇後,故做驚慌而逃,引敵追趕,致使傷亡慘重,卻最終將敵軍引入包圍圈等等。

這些虛構的劇情,更富於戲劇性,對觀衆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而且從一個側面重點宣傳了天誅軍勇於犧牲的精神,對戰士們有着強大的潛移默化及鼓舞作用。

其他諸如敵我隔山紮營而不自知,狹路相逢的勇鬥;城外三番戰,一夜破壽陽的迅猛;土橋對決的熱血沸騰;一日奪太原三城的神勇之姿……等等真實戰鬥,亦被編劇組完整搬上舞臺。

亥時許,《解放太原》第二幕:四面楚歌,正上演到緊要處,臺上不時傳出模擬煙火爆炸聲,以及聲聲嬌吒,刀光劍影。這一部分演繹奪三關城,合圍、強攻太原始末。

全體演職員俱是三大營的女兵,天誅軍與金軍均由女兵扮演。穿上臃腫的皮袍、戴上皮帽、披掛上紙質鎧甲、再粘上一臉大鬍子,女嬌娃頓時搖身變粗魯漢,臺下離得遠的,基本上看不出來。

整個數萬平米的廣場上。大熱天擠得密密麻麻,汗流夾背的觀衆,眼睛瞪得烏溜圓,一任汗水滴答都顧不得擦拭,生怕一不留神。就錯過一個精彩場景。觀衆們除了不時爆發的震天價喝彩聲之外,其餘時候,俱是聚精會神,如癡如醉。

三國使節原意想透過這演出,窺探出天誅軍的實力與攻佔太原過程。只是過程看到了,實力卻一點沒看出來。甚至不知道天誅軍是用什麼樣的手段摧毀壽陽城、用什麼樣的戰術擊敗完顏突合速兇悍的騎步大軍、又以什麼樣的戰法一日破太原三關城。結果,看着看着,三國使節全被這新奇的舞臺藝術強烈吸引住了。什麼窺探、什麼目的,全忘到腦後,與廣場上的普通軍民一樣,俱沉醉於這新穎的表演與故事劇情中。

當第二幕落幕。中場休息時,廣場上男人嚷,女人喚,童子叫,軍兵笑,人聲鼎沸,熱鬧得象趕廟會。

而高臺閣樓之上。鬆馳下來的文武官員們,也開始推杯換盞,潤潤喝彩得乾燥的口舌。就在這時,文官樓閣大門開啓,兩排衣甲鮮明,按刀握槍的衛士魚貫而入,然後適才那名少年再次出現,大聲宣佈:“天樞城主、天誅軍主到!”

閣樓爲之一靜,隨後全體文官齊齊起身,疊掌合袖。恭敬施禮。

三國使節同樣起立恭迎。夏國使節不用說了,早已見識過天誅軍的實力,更領教了這位天誅軍主的厲害,自然表現出應有的尊重。金國使節也一樣,若無奈何關全軍盡沒。太原城一月即破,完顏宗輔會恬着臉派出一個使節來?而且這個使節同樣是天誅軍一支偏師的手下敗將,所以,劉使節表現得同樣恭敬。

而宋使,此前與天誅軍完全無交集,按宗穎與呼延次升最初的想法,這天誅軍主充其量也不過是留守司統制級數。來到太原後,震憾之餘,也只認爲此人與王彥不相伯仲,爲當世良將。但是,任是怎樣的良將,對宗穎這種文官而言,也很難發自內心尊重——這不是宗穎或呼延本人的問題,而是大宋近百年形成的文貴武賤,文武相輕的制度與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

但宗穎仍從容起身致禮,只因他頗爲敬重的知太原府陳規,以及很是賞識的張角,都肅然行禮。宗穎自問無論品秩還是能力,都不如此二人,既然二人都莊重致禮,他也只能附翼而已。

只有岳飛是誠心誠意行軍禮——無論誰能打下太原這樣的堅城,擊殺如此之多的金虜,都當得起他這一躬。

衛士向兩邊一讓,一身軍禮戎服的狄烈閃亮登場。

狄烈今日所穿的,便是他那件寶藍色軍禮服。從衣襟至左胸口袋處是兩條金黃色的綬帶,雙肩橫着兩條金光閃閃的銜板,板上陽刻着日月之形,銜板末端垂着一圈金色流蘇。腰束寬皮帶,腳蹬大頭皮靴,衣袖、領口、前襟、雙肩等處的流金銅釦與銜板,在閣樓壁燈的映照下,閃耀着令人目眩神迷光華。

禁衛森嚴,羣臣俯首,華服雄姿,龍行虎步,在這種種氣氛烘托下,使得狄烈甫一登場,那股氣勢便恍如一國之元戎上將,凜凜生威,氣場十足。令三國使者在這一瞬間產生一種錯覺,彷彿眼前之人不是什麼太行山中的天誅軍主,而是一方王者。

這便是狄烈所要的效果。天誅軍雖起於微末,發於山野,但從現在起,就必須要拋掉草頭王的帽子。藉着三國使者匯聚的良機,向天下傳遞天樞城崛起的信息。必須要讓三國使者潛移默化地轉變觀念,將“拜會天誅軍主”,不自覺轉爲“晉見河東霸主”。

至少在這一刻,狄烈達到了這個目的,至於如何鞏固這效果,就要看接下來的手段了。

狄烈目光如炬,一一掃過。三國使臣中,夏國方面不用說了,由於狄烈做足姿態的“退讓”,給足了面子,夏國朝堂還是滿意的。而狄烈兩次捉放曹吉,也使得曹氏父子心存感激,因此神態目光都甚友善。

狄烈向夏國使臣點頭致意後,目光投注在宋國使臣身上。雖然被狄烈的高調出場氣勢所壓,但宗穎與呼延次升依然能保持目光平和,禮儀規範。不卑不亢。

狄烈點點頭,然後目光只是隨意在金使臉上一掃,便不再理會。縱然此人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中名氣甚大,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改寫了歷史。但在早已對歷史名人免疫的狄烈眼中,此時對方也不過是個將死之人。一個將死的歷史渣滓,有什麼必要關注呢?

未見狄烈之前,宗穎有一肚子問題想說,但見到真人之後,在這樣的場合下,反倒不便問什麼了。宗穎最後只說了一句:“本使帶來一些宗相公之囑託。擇日欲與狄城主一敘,不知狄城主可否撥冗一唔?”

狄烈卻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對宗穎道:“貴使看過適才演出,感覺如何?”

宗穎實話實說:“極好,如此演藝形式,非但娛樂軍民。更可鼓舞鬥志,凝聚人心,堪稱一舉多得。若非敵寇橫行,道路險阻,本使真想借此演出隊到我東京城出演一場,以振我東京軍民之心……不過,本使看過之後。略有一事不明,還望狄城主賜教。”

狄烈這時已端坐於主座之上,聞言向宗穎擡了擡下巴:“請說。”

宗穎直視狄烈:“本使只想知道——貴軍是用什麼戰術,在野戰中擊敗完顏突合速大軍的?”

此言一出,連夏國使節與金使都豎起了耳朵。宗穎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太原戰役的轉折點,就在於完顏突合速馳援壽陽的三千大軍覆滅之役。可以說,從那一刻起,就已註定了太原被攻陷只是個時間問題。

狄烈笑道:“本城主原以爲貴使更關注我軍如何攻佔太原,卻不想對野戰之事也如此着意。”

宗穎有些赧然道:“本使原也只注重攻取太原之事。是嶽統制提示,擊破完顏突合速之役,方爲太原之戰重點。”

“嶽統制?”狄烈目光投注到宗穎身側那名青年將領臉上。龍旭述職彙報時,提到宋使方面有一個帶隊統制官,但沒說姓甚名誰。像這樣的朝見。上得了檯面的就只有正、副使,帶隊武官什麼的還欠點,所以狄烈也沒着意打聽。

青年將領合拳爲禮:“東京留守司前軍統制岳飛,見過狄軍主。”

狄烈驚訝地瞪大眼睛——太意外了,這位兩宋第一名人,沒有絲毫徵兆,突然出現在眼前。而且完全沒有狄烈在歷史課本的彩頁上,所看到的那副淵停嶽峙的王者之像。從氣勢上看,甚至還不如張榮——雖然兩人都有一身好肌肉,但張榮個高耐看啊,而岳飛卻只是箇中等個子。

這是狄烈今晚頭一次表現出驚訝,而且對象竟然是一個帶隊武將,這情形落在三國使者,包括天樞城官員眼裡,都頗爲驚異,對這個叫岳飛的宋軍統制,多了幾分留意。

歷史上的岳飛,是南宋諸多將領中,比較崇尚野戰決勝的進攻型將領,甚至還組織了南宋少有的騎兵部隊,與金人對決不落下風。想到此節,狄烈也就不奇怪爲何岳飛會分外留意土橋之戰了。

驚訝過後,狄烈也就恢復常態——如前所說,他早已對這時代的名人免疫了。在這時代征伐沙場那麼久,赤手空拳拉起了這麼一支強軍,創下若大基業,令天下諸國側目。這樣的成就,只會讓這個時代的名人仰望。這自信與自豪,令他根本不會爲某個未來的大能而折腰。而且,這個時空既已有了我狄烈,還會有歷史上的那個岳飛嗎?

不過,不管怎麼說,岳飛確是一員良將,狄烈自然會給予應有的敬意,所以特意起身還了一禮,然後目光在夏、金兩國使者臉上轉了一圈:“諸位使節心中也有此疑慮吧?”

曹氏父子與劉豫齊聲稱是。

狄烈點點頭:“這樣好了,明日就是我太原軍校學員十日一次的例行操演,諸位使節可隨本城主前往觀之,或有所得。”

三國使者心下大喜,這可是一個近距離窺探天誅軍實力的好機會啊!高興勁還沒過,卻聽這狄城主又宣佈一個更令人驚喜的消息:“諸位使節此行,最想做的事,當是謁見淵聖皇后。正好,皇后便在左近,諸位可隨本城主前往晉見。”

淵聖皇后在此?!

這個消息,夏國使者知道,金國使者也隱約有所耳聞,唯有宋國留守司的兩位使者,一無所知,偏偏此事與他們的關係最緊要。可想而知,狄烈這話真不亞於一個夜空驚雷,劈得兩位宋使與岳飛目瞪口呆。

三國使節沒有一人見過淵聖皇后,事實上不要說這幾個使節,便是大宋朝堂,也沒幾個有幸一睹淵聖皇后真容的,反倒是金國那邊上上下下,認得皇后的人不少。

宋國的皇后,反倒是金國人更臉熟,這是何等悲催之事。

雖然不認得皇后,但無論是宗穎也好、劉豫也罷,都認得大宋那些個皇子王公。不一定每個都識得,但只要認識一個,就可以相互佐證了。劉豫當了大半輩子宋國的官了,沒少在京城鑽營,所以那幾老王公全認得:越王趙偲、永安縣公趙儆、項城伯趙供……當然,更少不了濟王趙栩。而宗穎則與濟王趙栩有過一面之交。不過沒人認識趙梃,靖康之變前,這位相國公還年少。

有如此之多的重量級宗室在場,後宮閣樓內那道珠簾之後隱隱綽綽的端莊麗影,不是淵聖皇后還會有誰?

三國使臣,一齊向坍陛上珠簾後的朱皇后行朝覲大禮。夏國使節曹氏父子終於心頭大定:很好,一切屬實,與天樞城的這個和議,訂得甚好。宋使三人,無不熱淚盈眶,幾欲伏泣。而最後哭嚎出聲的,卻是金使……

宗穎、岳飛等人,無不厭惡地狠盯了這叛臣一眼,俱爲其惺惺作態作嘔。劉豫倒是哭得情真意切的模樣,至於是真心還是作做,只有天知、地知與自己知了。

狄烈冷眼旁觀,清楚看到,宗穎、呼延次升等人,拜見過皇后之後,再看自己時,眼神已大爲不同:驚異、感激、欽佩、折服……還帶着一點慚愧。

爲什麼慚愧?狄烈多少猜到一點,多半就是那份任命手詔。想也是知道,宗澤此前對他的天誅軍一無所知,能給出多高的官職?而如今的他,非但是太原之主、河東半壁的實際掌控者,更有位重量級的淵聖後撐腰,其實際地位,已不在宗澤本人之下,試問你還有何資格封賞招攬?

狄烈只是朝諸使微微一笑,不再就此事多說,他要讓這些人好好消化這一連串驚人消息,之後,相信會有所改變。

咚!舞臺上一聲巨響,提示第三幕劇,開始了。

第87章 軍心,民心第239章 林中激戰第17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十五)第117章 柺子馬VS火槍兵第19章 張網以待?能網鯊魚不?第227章 圍城阻援第394章 女兵最終戰(五)第420章 夜 襲第111章 新附軍覆亡第431章 最後一戰第123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13章 全 殲第448章 岳飛徵西第455章 踏破賀蘭山缺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230章 單挑太原第279章 節目是這樣出爐的第276章 宗澤的決定第461章 狙擊終焉第59章 戰略轉進第184章 血色五馬山(一)第233章 虎入狼羣第379章 烈焰焚器第444章 南遷北徙第146章 飛奪平定第1章 荒野孤狼第154章 炸你沒商量第183章 獵兵,橫空出世!第427章 宿命對決第362章 跑 不 了第380章 烤 將第398章 誰主南宋?第428章 最後掙扎第48章 夜探金營第47章 兇靈傳說第457章 南宋有點煩第69章 兄弟快跑第11章 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第105章 敵蹤再現第116章 柺子馬VS弩弓手第203章 關勝與劉豫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378章 嚴峻考驗第24章 美酒的另類用途第267章 你扔石頭,我砸炸彈第248章 狄烈的新計劃第35章 怒火燎原第194章 血色五馬山(十一)第216章 天誅軍不是西軍!第423章 定 燕 雲第311章 制服誘惑第251章 太原沒事第441章 兵臨城下第446章 內政、整軍第421章 郭藥師之死第44章 “炮狙”復活!第462章 大 結 局第6章 猛虎出枷第199章 這就是宋軍的戰鬥力?第348章 冰火兩重天第12章 火藥是怎樣煉成的第420章 夜 襲第422章 燕京最後一回合第37章 勇氣與怯懦第235章 太原魅影第2章 帝國的黃昏第14章 拯救行動開始第80章 拯救終焉第145章 喋血長街第327章 揚州之殤第163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五)第197章 拯救大刀關勝第165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七)第92章 改進火槍第12章 火藥是怎樣煉成的第84章 發展與擴軍第229章 攻 堅第377章 三 連 擊第156章 迎頭痛擊(下)第387章 天驕營,出擊!第423章 定 燕 雲第419章 機會?陷阱?第237章 狙殺!又見狙殺!(下)第309章 三激婁室(下)第442章 趙構復辟(上)第24章 美酒的另類用途第120章 最強騎軍之覆滅第258章 兩位來使第273章 被遺忘的大禮第272章 塵埃落定第14章 拯救行動開始第366章 兀朮必須死!第136章 潛龍入淵第330章 第三次奈何關之戰第399章 女 兒 魂第234章 城外城內第244章 是美嬌娘還是羅剎女?第38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395章 女兵最終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