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山雨欲來

獵獵火光中,在大批軍兵簇擁下,一羣鎧甲閃亮的騎士左右分開,一騎策馬而出。

鐵券盔、魚鱗甲、棗紅馬、重屈刀……

這不是今日在望遠鏡中看到的那名帶頭衝陣宋將嗎?他就是關勝?

樑阿水驚訝萬分,日間看時,由於距離過遠,只看到他的裝束,無法看清五官。此時雙方相距不過十餘步,在熊熊火把的照耀下,可以清楚看到,這是一個年約四旬,方面高鼻,雙目開合間凜凜生威的大將。他臉上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其頷下長髯用一幅水藍色的錦囊嵌套着,用絲繩勾掛在雙耳之後。顯然對自己那一把美髯極爲愛惜,保護有加。

身爲一位五品高級武將(宋朝的品秩遠沒有後世明清那樣氾濫掉價,七品爲中級官員,五品算是高官,尤其武將更是如此),居然敢於衝鋒陷陣,而且手殺敵軍,血染徵袍,端稱得上是一員勇將。

關勝沉着臉,手中屈刀向前一指,身後的軍兵齊舉刀槍,將場上鬥毆的雙方連人帶馬一併圍住。

似樑阿水這等水梟,能讓他服氣並賣面子的,只有符合他心目中驍勇敢戰的標準人物,而關勝,顯然達到了這個標準。再加上關忠勇一再向他搖頭使眼色,因此,樑阿水並未反抗,同時示意手下戰兵不要妄動,只要對方不過份,便靜觀其變。

同樣被刀槍指着的,還有被打倒一地的巡兵。此時正狼狽不堪地相互攙扶而起。由於先遣營戰士是送馬,而且身在客地,爲不至於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基本上都未攜武器,亦未着甲。沒想到你不找麻煩,麻煩卻會找上你。這一架打下來,這所謂的“勇勝軍”巡兵雖然被打得一臉血、滿頭包,卻也只是皮肉之傷,無性命之憂。

關勝也頗爲納悶:一邊是人數較少、手無寸鐵的軍漢,一邊是人數佔優、全副武裝。槍棒旁牌齊備的“勇勝軍”巡兵。怎麼鬥毆的結果,卻是明顯劣勢的一方勝出,而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一方落敗呢?

唉!想不通事情也得處理,儘管那司錄參軍已經第一時間跑過來將事件原委大致道出,關勝心下忿怒,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哼了一聲:“將所有參與鬥毆人員及軍馬,全部押至鈐轄府……”

突然人羣外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誤會,實是一場誤會。”

隨着說話聲。一名滿面虯鬚,身板粗橫的披甲軍將匆匆分開人羣。實在難以想像。方纔那尖銳的聲音,竟然發自這樣一個粗豪漢子之口。

“郭統制,本將有禮了。”關勝將屈刀掛在鞍旁的得勝勾上,向那粗豪軍將拱手爲禮,“本將也是適才方趕到,得知原委。事情的起因是……”

“關鈐轄不必多言,本將在來時路上,也已得知事情緣由,都怪本將平日御下不嚴。致有此誤會……”這位郭統制一口咬定是個誤會,並且上前狠狠給了那巡兵的軍將幾個耳括子。

這軍將本已被樑阿水的劈面錘打得口鼻溢血、面紫眼腫,這幾個耳括子搧下來,非但頭盔被搧飛,髮髻散亂,連嘴裡那幾顆本就鬆動的大牙,都被徹底震離了牙槽。沾着粘稠的血絲,從嘴裡噴射出來。

這軍將咬緊牙關,垂首不發一言,只有從腫得只剩一條細縫的眼睛裡。不時射向樑阿水的目光,充滿怨毒。

郭統制打了那軍將不算,還一路拳打腳踢,將那羣巡兵挨個揍了個遍,嘴裡罵罵咧咧。最後擡頭時,一臉怒容迅速變成笑面,向關勝拱手道:“關鈐轄,你看……”

關勝自然是知道,郭某人這一手爲的什麼。當然這樣收場也好,畢竟這位郭統制在守禦濟南中,也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大敵當前,萬不可生了嫌隙。當下也順水推舟道:“郭統制身負濟南四壁防禦安危之重任,切不可爲些許小事所叨擾,勇勝軍巡兵之事,便請自行處置。”

郭統制呵呵笑道:“如此多多承情了。”

當他帶着那羣垂頭喪氣的巡兵經過關忠勇與樑阿水身邊時,臉上露出與那把大鬍子的粗豪模樣完全不相稱的溫和笑容:“本將乃勇勝軍統制郭振,二位將軍定是馬都管帳下虎賁了。今日是不打不相識,改日本將做東,定要請二位將軍賞光一晤。呵呵,告辭。”

樑阿水愣了好半晌,回頭看向關忠勇:“關指揮使,這傢伙……這裡(指指腦袋),沒毛病吧?”

關忠勇正琢磨着,勇勝軍統制?濟南四壁防禦?這就是說,此人所轄的軍兵,控制濟南所有城門及城牆防守。很顯然,先遣營要完成奪城計劃,這個郭振是個繞不過的人物,那麼,要對此人採取何種策略呢?結交?說服還是武力逼迫?

關忠勇正沉思着,耳聽一個聲音道:“都鈐轄說了,因鈐轄府之事,竟讓貴方攤上這麼一檔子事,深感歉意。眼下夜深,不便讓貴方軍兵牽如此多馬匹招搖過市,可否讓鈐轄府自行將馬帶回。今日承情,改日都鈐轄必定登門厚謝……”

關忠勇擡頭見是那名司錄參軍,再看了看遠在十多步外的關勝,想了想道:“可以,不過關某須得到交割憑信方能返回向都管大人覆命。”

那司錄參軍也覺得有理,正想向關勝回覆,關忠勇卻踏前一步笑道:“不敢勞參軍回來奔波,關某也一併前去,拜見都鈐轄吧。”

關忠勇之前一直隱在半明半暗中,在這般混亂情形下,十餘步外不注意根本看不清其樣貌。此時一旦近前,關勝眼睛頓時瞠大。在聽完那司錄參軍的話後,立即意識到這位族弟是藉此機會與自己會晤。關勝當下故做沉吟。然後頗爲勉強答應了。

鈐轄府後院廂房中,已經卸下盔甲、解下錦袋的關勝,身穿錦袍,手撫長垂至胸的美髯,面沉如水,來回踱步。突然頓步低吼:“你可知挑撥朝廷命官,致府、帥不合是何等大罪?就算你是關某人的族弟,在此大敵當前之際,出此居心叵測之言,關某身爲一城守將。爲闔城軍民計,也當先將你拿下……等等,你說你是隨那位馬都管入的城,莫非……”

關忠勇神色平靜地搖頭:“馬都管的五馬山寨雖距我天樞城不遠,但小弟卻是隻神交而未曾謀面。此次前來拜會兄長,恰好路上相遇,便與之隨行。”

關忠勇說的是實話不假,但這種過於簡略的實話,卻與實情相距甚遠。至少關勝就不知道。這位族弟可不止只來幾個人,而是帶着一支船隊加大部隊。

“我不管你因何而來。明日速速離城,我會給你一道離城的手令。若是過了申時,城門關閉你尚未未出城的話,休怪我不念兄弟之誼!”關勝神情激昂地表明瞭自己最終的態度。

“小弟不會離開。適才小弟所言,雖有匪夷所思之處,但值此非常時期,請兄長萬事小心,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關忠勇仍苦口波心勸說。

關勝長嘆一聲。扭過頭,向後擺擺手。

關忠勇也知道這位族兄素來忠直,單憑一段空穴來風的推測,是很難打動他的,此事須從長計議。當下從懷中取出一卷帛書,輕輕放到桌案上,躬身行禮道:“小弟這裡有一件物事。兄長待會可好好看看,小弟先行告退。”

關忠勇走後,關勝佇立窗前,久久不言不動。驀然長嘆一聲。手一抖,竟扯斷了一根鬚莖。關勝苦笑一下,轉身取過桌上一隻木雕錦盒,將斷須小心放入,再合上蓋子,目光下意識落在那捲帛書之上。

關勝先是一愣,自己桌上似乎沒有這樣的物事。稍過一會,才恍悟這大概就是族弟所言之物了。關勝猶豫半響,終於還是伸出手——不管怎麼說,這些年他們兄弟感情還是不錯,族弟這番千里迢迢而來,雖然目的有些不純,總歸對自己還是一片好心,看看也無妨。

當關勝展開帛書之後,果然不出所料,這是一封勸說信,只是搞不懂,爲什麼要用帛這樣的昂貴的絲織物書寫。關勝起初還一臉冷意,但越看越驚訝,因爲這帛書裡的語氣,似乎與自己熟識,甚至有一種頤指氣使之意。

一個小小的山寨頭子而已,有什麼資格擺這般臭架子!關勝越看越怒,正要將帛書狠狠揉搓成一團扔掉。但就在此時,目光無意間從落款上一掃而過,突然渾身一震,如遭雷殛,就此定格不動……

當關勝陷入巨大的震驚之時,在一里之外的城南知府衙門後院,一間偏室之內,一燈如豆,光影搖曳,將知濟南府劉豫的面孔映照得明滅不定。

劉豫倚靠在酸枝椅上,瞼目捻鬚,靜坐沉思。他保持這樣一個姿勢,足足有半個時辰之久。

突然門外傳來一個恭順無比的聲音:“阿翁,伯父已回來了。”

劉豫倏地張目:“快,快讓他進來。”

不一會,在府中僕役的燈籠引領下,數人腳步匆匆而入,隨後僕役小心掩門而去。進入這偏室中的,是一名花甲老者與兩名年逾三旬的壯年軍將。能夠在夜深之際,進入到劉豫這間密室的,顯然與其關係非比尋常。

事實上,這三個人與劉豫乃是至親關係。前面那老者,便是劉豫的兄長,濟南通判劉益。

在宋朝,州府設通判以爲知府(州)之副,位在同知之下。凡州府署令,須有知府(州)及通判同時簽署方能生效。這其實是朝廷用以牽制及分化知府(州)權力的一類官員,時人視之爲“監州”是也。

這般性質的職位,本不應由知府的兄弟親屬擔任,否則牽制就成了一句空話。但劉豫這個知濟南府卻是一個難產的職位,與承平時節大爲不同。

劉豫對建炎朝廷授予的這個知濟南府,其實很是不滿。建炎二年的濟南是個什麼狀況?羣盜蜂起、金虜寇邊、民生凋蔽、軍備廢馳……自己到了這麼個地方。死得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因此,劉豫向吏部提出換到東南某處任職——要是此時還是在徽宗朝或欽宗朝,再給劉某人十個膽,他也不敢就這樣的問題向朝廷討價還價。不過,對於那位自行登基、無詔無寶、根基薄弱的建炎天子,從內心說,劉豫並不太忌憚,也因此纔有這換官之言。當然,他這樣的挑釁行爲,換得來的是一個嘴巴。不準!

不過,自知人心未固的建炎天子也頗爲靈活,打了一個嘴巴,同時又不忘塞一顆糖——任命其兄劉益爲濟南通判。這等於在說“濟南府就全給你們兄弟倆了,愛咋折騰就咋折騰,只有一條,給朕看好嘍。”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豫纔算勉勉強強接受了這個任命,不情不願地上任了。不過很顯然。劉豫不是個吃了糖就忘了挨巴掌的人。眼下金軍已掃蕩河北、河間、大名,甚至鐵騎東渡。兵臨濟南城下,攻勢愈烈。這城裡早已是人心惶惶、士氣低糜、物價騰貴、日有逃人……他劉豫雖然年過半百,卻還沒活夠,可不想成爲那位見金人如老鼠見貓般的建炎天子的殉葬品。

“談得如何?”劉豫一見乃兄,就一反先前故做沉靜,迫不及待地發問。

劉益的模樣與劉豫確有幾分相似,不過,比起乃弟的年輕精神,他卻顯得老邁許多。至少那頷下那一把山羊鬍全白了。此時劉益正撫着白鬚,面露喜色:“金朝貴人答應了,只要二郎獻上濟南城,便任命你爲知濟南府、充京東西路安撫使之職。”

嗯,只漲了半級,不過……劉豫呼地籲出一口長氣,知足吧!能保住身家性命。還有官身,已是天大幸事,別的等濟南易幟之後再說吧。

劉益身後的兩名壯年軍將,一致躬身行大禮。喜道:“恭喜阿翁(叔父)!賀喜阿翁(叔父)!”

這兩人,正是劉豫之子劉麟,及劉益之子劉猊。

估摸劉豫已經想明白,亂世之中,筆桿子不如刀把子,所以爲自己兒子與侄兒安排的都是武職:劉麟目下就任濟南府兵馬都監,劉猊則是勇勝軍的統領。這二人一個在廂軍系統,一個在土軍(勇勝軍)系統,都擔任高級軍將,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將濟南府全部兵馬,全掌控在劉家掌中。

不過此時劉豫就任知濟南府不過短短兩月,想要利用兒子及侄兒從關、郭二人手中拿過兵權,還遠遠不足……

劉豫一口氣剛吐出一半,卻被劉益一句“不過……”弄得差點沒噎住,連連嗆咳不已。慌得劉麟與劉猊二人急忙一個捶背一個端茶,好一陣忙乎,總算讓劉豫順過氣來。

劉益也頗尷尬,爲了避免被這個強勢的兄弟斥責,趕緊接着道:“不過,金朝貴人有一個條件——必殺那名宋軍騎將!這是金帥蒲察貴人的原話。”

“關勝!”劉豫皺了皺眉頭,這可是濟南府兵馬都鈐轄、一府之帥,那有那麼容易殺的?

此時劉麟點頭道:“關勝這些時日裡,屢屢擊敗金人,更沒少殺金虜……呃,這個金軍,也難怪金軍統帥恨之入骨,必欲殺之而後快。”

劉益輕聲補充了一句:“關勝這些日子殺的多半是新附軍,其實無甚大礙。只不過,我聽聞當日金軍初至濟南城下之時,倉促攻城,被關勝擊殺的卻有不少渤海兵,其中有一名謀克,是金帥蒲察貴人的親衛頭領……”

劉氏父子恍然點頭,不過接下來卻又頭疼。不提關勝本人勇不可擋,便是其出入軍營,身邊亦有三十重騎隨行,這些人個個驍勇,一身重鎧,刀槍弓矢難透,暗殺肯定行不通。那麼誘殺呢?假以時日,劉麟能滲透廂軍系統,拉攏掌握廂軍大部人馬,屆時借議事之名召其入府中,暗伏刀斧手,剷除這個眼中釘,倒時可行。但現在肯定不行,否則不用金人出手,鈐轄府的軍兵就不會放過劉家。

這殺也爲難,不殺更不好向新主子交待,怎生是好呢?

這時劉猊摸着絡腮鬍,低聲附耳道:“小侄尚有一事未及稟報,適才有勇勝軍的兵卒來報,關勝因那位馬都管贈馬一事,與郭振當街衝突,可惜事情很快平息……”

“哦!竟有此事?”劉豫目光閃爍不定,自言自語道,“郭振此人氣量窄小,睚眥必報,卻又畏金如虎,與那關勝在守城禦敵上多有衝突。此二人平日積怨已久,那郭振平日屢有怨言,只是忌憚鈐轄府兵多將廣……”

劉益一雙渾濁的小眼睛也不停亂轉:“此事可大事化小,也可小事化大,我等是否可以從中入手?”

“有了!”劉豫突然一拍巴掌,眼中冷芒閃動,“郭振的勇勝軍不是守禦濟南四壁八門嗎,只要如此……這般……定教那關勝有去無回。”

“二郎妙計安天下!”劉益喜笑顏開。

“阿翁(叔父)高見!”劉氏兄弟更是諛詞如潮。

劉豫捻鬚揚首而笑:“這還要多謝那位馬都管,沒有他這根引線,咱們還穿不了這支針……哈哈哈……”

偏室內響起一陣陣得意地大笑。

第20章 痛,並爽着!第372章 擒 龍(中)第58章 何去何從?第456章 大夏將傾第204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復裝子彈第7章 平地驚雷第161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三)第228章 龍虎大王萎了第402章 重 生第5章 一顆子彈引發的血案第127章 殺戮之心第136章 潛龍入淵第231章 逆 襲第313章 阿土罕的決死衝鋒(上)第186章 血色五馬山(三)第390章 女兵最終戰(一)第453章 定州戰守第118章 斷鞭碎拳第149章 遭 遇(下)第295章 樑柱傾,東京亂第332章 女兵營三番戰(上)第208章 翻 盤第136章 潛龍入淵第435章 亡國亂象第177章 趙榛的焦慮第103章 天樞之城第29章 怒火燎原(四)第235章 太原魅影第427章 宿命對決第198章 溯河東進第118章 斷鞭碎拳第269章 以戰促和第457章 南宋有點煩第219章 狹路相逢第22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二)第100章 第一次奈何關之戰(下)第456章 大夏將傾第389章 前路斷,後路絕第365章 不缺英雄第408章 又一個官家上位了第379章 烈焰焚器第370章 追襲趙構第2章 帝國的黃昏第332章 女兵營三番戰(上)第314章 阿土罕的決死衝鋒(下)第186章 血色五馬山(三)第127章 殺戮之心第396章 女兵最終戰第462章 大 結 局第129章 制 硝第105章 敵蹤再現第305章 九月鷹飛第191章 血色五馬山(八)第227章 圍城阻援第452章 批亢搗虛第231章 逆 襲第356章 前狼後虎第258章 兩位來使第427章 宿命對決第412章 清洗風暴第125章 血仍未冷第27章 怒火燎原(二)第166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八)第273章 被遺忘的大禮第392章 女兵最終戰(三)第二 次奈何關之戰四女兵營首戰第117章 柺子馬VS火槍兵第80章 拯救終焉第80章 拯救終焉第399章 女 兒 魂第67章 重裝上陣第191章 血色五馬山(八)第434章 金國末日第389章 前路斷,後路絕第90章 大練兵之急行軍第254章 兩個自信的主帥第176章 宗輔的震驚第382章 一槍斷橋第73章 他 來 了!第23章 捕 俘第366章 兀朮必須死!第13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下)第187章 血色五馬山(四)第223章 有足之城第333章 女兵營三番戰(下)第59章 戰略轉進第68章 易水瀟瀟第38章 敵酋的末日第452章 批亢搗虛第412章 清洗風暴第216章 天誅軍不是西軍!第289章 東京攻略第318章 殊死較量(下)第265章 熱 戰第52章 拂曉阻擊第63章 殺將者當第167章 第二次奈何關之戰(九)第36章 最後的碰撞第240章 追 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