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示好

第57章 示好

被謝良在心裡埋怨了千百遍的劉景如今身在書肆,他本來並沒有打算來此,書肆對其他人來說是清靜之地,對他卻剛好相反,他每次來都會被書肆內的儒生們纏住,很少有安靜之時。

他們有請問書法的、有討教經學的、有求爲市吏的、有顯示才能的。

最可怕的就是最後這種人,若是真有才,劉景不介意禮賢下士,加以籠絡,可惜卻是眼高手低之輩,更無自知之明,在他面前誇誇其談,指手畫腳,教他這該做、那不該做,一副你不聽我的,就是剛愎自用,不納忠言。

偏偏劉景還要笑臉迎之,一次兩次……唯有對書肆敬而遠之。

這次是因爲舍中魚肉將盡,準備去族弟劉亮那弄幾尾鮮鯉,途徑書肆,被書肆主人撞個正着。

書肆主人一邊邀劉景進門,一邊笑道:“這可真是巧了,小人正準備派遣保傭去市樓請劉君,劉君便自己登門而來。”

“足下找我有事?”劉景一邊問,一邊隨他走進書肆,書肆裡面坐着七八個儒生,救命恩人劉瑍不在其中,那個眼高手低之輩也不在。

書肆主人點點頭道:“不瞞劉君,剛剛已經有人代劉君償還了兩萬質書之錢,小人是想通知劉君來取質押的書籍。”

劉景腳步一停,扭頭看着書肆主人,不禁錯愕道:“有人替我償還了兩萬錢?是誰?”

書肆主人不敢有所隱瞞,如實答道:“是左賊曹成掾君。”

“成績?”劉景面上難掩驚訝之色,他腦海裡閃過幾個人選,唯獨沒有成績這個名字,心道:“怎麼會是他?他這是……向我示好?有這個必要嗎?”

劉景猜測的一點沒錯,成績此舉確實有示好之意,而且事先糾結了數日之久,才付諸行動。

他之所如此糾結,是因爲他素來與劉蟠不睦,和劉宗也交惡,示好劉景,怕是取得不了任何效果。

可他最終還是這麼做了,原因只有一個:他想化解兩人之間的“誤會”。兩人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實在沒有必要因爲區區兩萬錢而結下恩怨。哪怕劉景不領情,這個姿態他也要做出來。

由此可知他心中對劉景忌憚到了何等地步,簡直是畏之如虎。

作爲深受長沙太守張羨信任的心腹之臣,成績並不懼怕劉蟠,後者雖然名聲很大,卻是清高之人,不屑於用手段,而正常之法則很難對他構成致命威脅。

而劉宗因爲長期混跡於草莽之中,對長沙上層影響力有限,只要不將他逼急了,幹出鋌而走險的事情來,成績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這一點他有分寸。

但劉景不一樣,他在市中任職還不滿一個月,通過種種手段,以劉宗、區雄爲踏腳石,成功建立起了無人能及的威望,市中上至官吏,下至遊俠,沒有不畏懼他的。

更可怕的是,他名聲太大了,大到張羨屢屢和他們這些門下親近吏提起,話裡話外難掩欣賞,看情況,怕是不用一兩年,就會讓他擔任門下主記、主簿。

若是劉景也成爲了張羨的親信,以其在市中展現出來的種種手段,他還能有活路嗎?

一想到這裡,成績就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所以,他要儘快化解兩人的恩怨,至少不能讓劉景對他產生“不利”的想法。

“足下將錢退回給成績,質書之錢,我日後自會歸還。”知道成績何意,劉景卻不能接受,劉蟠不僅是他的族兄,更是提攜他進入仕途的人,他和成績妥協,不就成了忘恩負義之人?

書肆主人圓潤富態的臉上露出一抹難色,苦笑道:“成掾君早料到劉君不會同意,當着小人的面就將借契直接燒燬了。”

劉景搖了搖頭,失笑道:“他以爲這麼做就能逼我默認?”

書肆主人在一旁老老實實當啞巴,像劉景、成績這樣的大人物,他誰都招惹不起,夾在中間很難做,只希望不要遷怒於他。

劉景又仔細想了想,最終放棄了讓書肆主人將錢退還給成績的打算。

不過他也不準備立刻取走書籍,等他和族兄劉蟠溝通之後再做決定不遲。

劉景半晌開口道:“書就暫時放你這裡吧。”

“諾。”

見劉景態度似乎有所鬆動,書肆主人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是真怕劉景不與成績妥協,強逼他退錢。成績不敢怪罪劉景,九成九會將一腔怒火撒到他的頭上。

暫時去了心頭大事,書肆主人臉上重新露出笑容,說道:“劉君,最近小人書肆收到了一部書,名曰《潛夫論》,乃是涼州安定人王符王節信所著。”

劉景不由驚訝道:“王節信的大名,在下聞名久矣,不過據說他已經去世二三十載,從未聞其著書立說,潛夫論、潛夫論……王節信這是不改其志啊。”

王符是涼州邊鄙之地少有的大學者,他雖然一生隱居不仕,卻名重一時,關中馬融、南陽張衡皆與他相友善,此二人都是名垂青史、萬古流芳的儒家宗師,由此可知他的名聲與學問之大。

當年涼州三明、度遼將軍皇甫規返回家鄉,冷落兩千石,而歡迎王符,以致時人語:“徒見二千石,不如一縫掖。”縫掖即儒者之服,亦代指儒者。

“小人之前也不曾聽說。”書肆主人接着大拍他的馬屁道:“《潛夫論》乃是政論之書,小人不大看得來,更適合劉君這樣志向遠大,心懷天下的君子。”

劉景心中越發好奇,問道:“不知書在何處?”

書肆主人道:“這等書不可輕易示人,被小人藏於後室,劉君稍等,小人這就爲劉君取來。”

劉景暗暗搖頭,著書不就是爲了傳播自己的思想被更多人看到,將書藏起來,就失去了意義。

很快書肆主人就捧着數卷竹簡出來,放置在劉景身前的案上。

劉景隨手拿起一卷,名曰《贊學》:“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德義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

(本章完)

第315章 甘寧第40章 悲歌第87章 請醫第378章 策反第494章 戰臨第273章 攻城(上)第311章 吐血第479章 蒼梧第487章 盛匡第406章 打擊第112章 擔憂第380章 津鄉第493章 猝遇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36章 區景第304章 北上第439章 文聘第136章 婚宴第282章 建言第475章 妹夫第309章 終抵第36章 劉瑍第186章 八月第38章 諸葛玄第427章 身當第488章 柴桑第136章 婚宴第350章 歸來第225章 勇悍第61章 鞭笞第211章 計劃第27章 皓月第523章 南下第188章 三年第343章 斬將第245章 巡視第539章 所求第16章 決定第84章 魚梁洲第158章 上架感言!第371章 慰問第260章第25章 吏舍第392章 落幕第322章 馬鞍第88章 臘月第119章 內憂第526章 薄行第68章 俠客行第400章 大雨第458章 斬羽第228章 斬首第437章 薨第64章 擒獲第122章 贈文第371章 慰問第16章 決定第371章 慰問第459章 焚橋第472章 失策第348章 南下第345章 騎兵第532章 用意第294章 輕鬆第537章 茂才第498章 城破第125章 新野第176章 親耕第107章 轟動第248章 心絞第418章 預備第411章 不義第96章 建安第377章 再孕第378章 策反第452章 自白第76章 新左史第235章 軍市第310章 親近第367章 跛馬第310章 親近第221章 矢石第28章 暢談第283章 洪水第471章 官爵第19章 桓階第246章 名字第293章 奇策第22章 交談第311章 吐血第128章 甘寧第487章 盛匡第338章 烏滸第59章 嚴肅第232章 負傷第276章 張津第417章 柤中第22章 交談第388章 突破第125章 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