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劉曄

第525章 劉曄

孫輔浸泡在冰冷的江水中,失血過多令他頭腦昏沉,很快就陷入半昏迷的狀態,好在他求生意志極強,雖神志不清,卻死命拽着馬尾,這纔沒有沉入江中。

冬季的贛水,已經進入枯水期,孫輔選擇的又是較淺處,江面寬度僅裡許,戰馬在水中拖拽着孫輔,竟一路將他拖上對岸。

此時僥倖遊過贛水,逃上東岸的孫軍將士,一眼就認出了這匹神駿異常的戰馬,正是孫輔的坐騎,隨即七手八腳救起昏迷不醒的孫輔,然後匆匆逃離江岸。

此時西岸的戰事已經逐漸平息下來,現在不走,難道要等着荊州軍追過江來,引頸就戮麼。

“嗒、嗒、嗒……”

劉亮擐甲執鞭,英姿勃勃,與蔡升並馬而行,放眼望去,到處是血污殘破的屍體和毫無生氣的哀號,這些死傷者並不都是敵兵,亦有手無寸鐵的婦孺。

劉亮、蔡升皆是性格高傲之人,不屑靠屠殺婦孺來冒領軍功,不過戰場刀劍無眼,孫軍家眷隨在軍中,不可避免受到波及。

劉亮以馬鞭遙指岸邊密密麻麻的降人俘虜,扭頭對蔡升說道:“本以爲此次南下廬陵,或有一番惡戰,沒想到勝利來得如此容易。”接着劉亮忍不住感慨道:“跟着軍師打仗,真是痛快!”

劉亮之前對諸葛亮並不是很服氣,畢竟他隨劉景橫掃荊南時,諸葛亮尚在隆中隱居,後劉景北伐劉表,諸葛亮雖獨當一面,卻也不過攻取了幾座城池。

但這一次征討孫賁,劉亮對諸葛亮是徹底服氣了。孫賁、孫輔兄弟也算是江東宿將了,可二人面對諸葛亮時,卻宛如孩童一般,被諸葛亮玩弄於鼓掌之間。

一戰定豫章,再戰定廬陵,覆軍數萬,底定二郡,這樣的驚人戰績,說是用兵如神也不爲過,誰不願追隨這樣的統帥呢。

“可惜未能擒殺孫輔。”蔡升駐馬江畔,眺望對岸,嘆道。

“孫輔適才幾被我軍圍殺,傷勢極重,或許早就淹死於江中了。”劉亮不以爲意地說道。

此戰大破孫輔軍,盡降其衆,能逃到對岸者十中無一,就算孫輔僥倖得生,也無損大局。

“看,王(彊)子健的人到了。”劉亮瞥了一眼抵達戰場外圍的交州兵,衝一旁的蔡升努努嘴,似笑非笑地道:“之前王子健欲獨攬廬陵之功,不願我等南下。這回要不是我倆及時趕到,孫輔就從他眼皮底下溜走了。”

蔡升笑笑,沒有接話。

劉亮、劉宗等劉景宗族將領,歷來看王彊不順眼,原因無外是王彊出身低微,以商賈之身,建方面之號,讓他們眼紅。

“在下鎮夷中郎將區景,拜見蔡將軍、劉上庸。”區景來到蔡升、劉亮面前,下馬執禮道。

雙方儘管不是直屬上下級,但蔡升、劉亮乃劉景親舊肺腑,區景一介降將,哪敢不恭敬。

劉亮聞言不禁臉色一黑,他少時便追隨劉景左右,出生入死五六年,才官至驍騎中郎將領上庸太守,區景區區一降人,身無寸功,何德何能,與他並列?

劉亮高據馬上,虎着臉問道:“你就是區雄的族兄區景?”

見劉亮直呼其名,區景暗感不妙,不知哪裡得罪了對方,莫非是因爲區雄,而遭無妄之災?

只見劉亮又問道:“足下可知自己與將軍同名?”

區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對方是看他的名字不順眼,連忙回道:“這個自然,在下自歸附安南將軍後,便有心改名,本打算拜見將軍後再改之,無奈交州道遠,始終沒有機會面見將軍。”

劉亮皮笑肉不笑地道:“這次不就有機會了。”

“劉上庸所言極是。”區景垂眉低首道。

劉亮冷哼一聲,懶得再與區景多說廢話,直接命令其部打掃戰場,並將數千名降俘,及數百乘輜重、財貨押解回廬陵城。

蔡升覺得沒有擒殺孫輔,難言全功,派輕騎渡江搜索,遠及數十百里,可惜始終未能找到孫輔的蹤影,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午後,諸葛亮率軍抵達廬陵城下,與王彊聯名向劉景報捷。

…………

十月下,京師許昌,北郊。

今天是司空曹操討伐河北,凱旋歸來的日子,司徒趙溫、尚書令荀彧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在百官士民的翹首期盼下,凱旋之軍漸漸浮出地平線,只見漢軍將士皆絳衣玄甲,行陣中矛戟如林,旌旗漫天,兩翼騎兵踐起的灰塵,幾有遮天蔽日之勢。

曹操正容危坐於戎車內,看着百官或自豪、或振奮、或驚懼,臉上不由露出滿意的笑容。

今年四月,曹操在黎陽擊敗袁尚、袁譚後,乘勝直攻鄴城,企圖畢其功於一役,結果在鄴下爲袁尚所敗,不得不盡棄河北之地,十餘天內狂奔八百餘里,一路退回許昌,下《軍敗令》,當時的狼狽,至今還歷歷在目。

今年八月,袁尚、袁譚兄弟同室操戈,曹操應袁譚之請,再度出兵冀州,此次跨河北上,曹操不但與袁譚完成聯姻,更是牢牢佔據了冀州的軍事重鎮黎陽。

黎陽既是拱衛黃河的屏障,也是進攻鄴城的橋頭堡,對曹操具有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這兩件事令曹操不禁感慨,距離平定河北已爲期不遠矣。

因此此番班師還京,曹操特意命步騎大軍於京師近郊列陣而行,向出迎的百官及許昌士民大宣軍威,徹底消除之前戰敗的影響,現在看來,效果頗佳。

戎車行至百官面前,曹操下車先同司徒趙溫敘話,以示尊重,之後才接受百官的祝賀。

對於羣僚們爭先恐後的恭維、逢迎,曹操含笑撫須,很是受用。不過他很快就注意到老搭檔荀彧的神情略顯嚴肅,曹操與荀彧相識相知十餘載,對後者瞭解甚深,知他必定有事,當即遣散百官,拉着荀彧登車詳談。

荀彧沒等曹操開口相問,主動說道:“明公,劉(馥)揚州剛剛派人飛馬急書,劉景已於近日攻殺孫(賁)伯陽,奪取豫章。”

孫賁乃是曹操的姻親,其女嫁給了曹操的三子曹彰。

曹操先是一怔,繼而感嘆道:“初聞劉景之名,其所領不過一縣之地耳,時孤專意北方,無暇南顧,本欲借其以牽制劉表,沒想到劉景乘勢而起,短短數載間,已橫跨荊、交、揚三州之地,帶甲十萬,雄霸江表……”

荀彧一臉凝重地道:“我與明公一樣,都小覷了劉景,若再不加以干涉,恐其日後對國家的威脅,更在袁本初之上。好在現在醒悟,爲時未晚。”

曹操眉頭深鎖,久久不語,荀彧知道曹操在擔心什麼,又道:“今河北尚未平定,不宜對南方用兵,否則劉景逆命,聯合袁氏,國家必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然劉景亦不能繼續放縱,劉(馥)揚州君子也,賢德有餘,智略不足,非劉景敵手。明公不若選一位才兼文武,長於謀略之人輔佐劉揚州,以制劉景。”

曹操聽到荀彧這麼說,便問道:“文若心中可有適合人選?”

荀彧略一沉吟,說道:“九江劉(曄)子揚,爲人有膽智,世之奇士也,可以託付大事。”

(本章完)

第535章 人望第277章 急報第277章 急報第279章 連雨第277章 急報第190章 三窟第51章 區雄第498章 城破第459章 焚橋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368章 江東第378章 策反第375章 返回第464章 上書第147章 衡山第405章 防疫第520章 厚禮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29章 逆轉第131章 嫁妝第376章 出征第237章 監九縣第458章 斬羽第313章 隆中第270章 醫所第334章 洗兵第74章 變化第419章 猛將第100章 大船第100章 大船第395章 悲涼第385章 夷陵第244章 生子第515章 不忠第396章 怒吼第464章 上書第155章 拜訪第424章 入陣第272章 魏延第488章 柴桑第244章 生子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196章 招攬第521章 傾出第537章 茂才第343章 斬將第324章 膝席第84章 魚梁洲第45章 弩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246章 名字第506章 桃李第380章 津鄉第239章 嚴法第119章 內憂第470章 策論第14章 市井第485章 誓師第431章 獻計第369章 出使第67章 掌權第361章 巨樓第236章 看清第70章 攤牌第328章 許都第476章 冬至第206章 逃亡第465章 出使第211章 計劃第76章 新左史第342章 陷陣第527章 有君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63章 水戰(下)第221章 矢石第193章 耒陽第277章 急報第251章 入主第263章 水戰(下)第538章 董和第354章 屯田第290章 可惜第472章 失策第194章 羌笛第94章 族宴(感謝盟主七月流風帝)第62章 拔刃第511章 開戰第251章 入主第522章 變故第390章 責備第480章 買馬第85章 囚徒第96章 建安第243章 學官第10章 劉伯嗣第26章 市樓第507章 占卜第368章 江東第179章 到來第302章 富貴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