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戰死

第389章 戰死

黃祖軍大將鄧龍立於拍竿之下,望着對面船上,位居士卒先的凌操,眼中露出刻骨的仇恨。

當年孫策入侵江夏,鄧龍作爲黃祖先鋒,奉命前拒孫策,而江東軍的先鋒,正是凌操。

凌操乃是江東屈指可數的猛將,勇不可當,鄧龍率領的前鋒舟艦很快便被殺得潰不成軍,其本人更是險些被凌操生擒,幸虧左右拼死相救,才得以逃脫。

對此,鄧龍一直引以爲恥,今日終於有機會一雪前恥了。

鄧龍親操拍竿,待凌操船隻靠近過來,看準時機,果斷放開繩索,發動攻擊,巨石夾帶着歷嘯之聲,轟然拍落。

凌操也早就注意到了鄧龍,然而此時他前後左右都是人,面對當頭砸來的巨石,根本無從躲閃,只能下意識舉楯抵擋,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巨石擊碎牛皮楯,重重轟在他的胸口。

拍竿猶如天威一般,一擊過後,甲板上立時哀嚎四起,一片狼藉,而被拍竿正面擊中的凌操,毫無懸念的斃命當場。

凌操身上的雙層鐵鎧沒有起到半點作用,其胸口直接被巨石轟得凹陷,當左右親衛奮力將他救出時,凌操已經停止了呼吸。

拍竿的優勢,在於出其不意,在於臨敵第一擊,畢竟拍竿威力驚人,但攻速慢,目標大,很容易被對手針對。鄧龍沒想到一擊就成功砸死了凌操,大喜回望,揮刀大吼道:“殺、殺……獲凌操首級者,賞錢十萬……”

黃祖軍士卒聞言,無不踊躍,爭相殺上敵船。

原本鬥志昂揚,奮勇爭先的江東軍士卒,則因主將凌操之死而陷入慌亂,面對黃祖軍兇猛的進攻,抵擋不住,節節敗退,而不願後退的勇士,全都被砍掉了腦袋,成爲敵人的戰功。

凌操親衛雖然捨命相護,奈何寡不敵衆,轉瞬間就被一擁而上的黃祖軍士卒屠戮殆盡,凌操的首級,亦送至鄧龍的面前。

鄧龍拎起凌操的頭顱,見其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樣,忍不住得意洋洋,大笑道:“昔爲你所破,今殺你雪恥,何其快哉!”

接着鄧龍舉頭過頂,高呼道:“賊將凌操已授首!”

“賊將凌操已授首……”左右皆揚聲大叫,以爲呼應,不一會就傳遍了整個戰場。

凌操並非無名之輩,相反,兩軍將士,皆聞其威名,得知凌操戰死,黃祖軍無不歡呼雀躍,江東軍則個個如喪考妣。

董襲業已與敵接戰,不過他運氣不錯,躲過了拍竿的第一輪攻擊,並且迅速組織敢死,攀上敵艦,親以刀斧砍斷拍竿。

然而董襲的做法,幾乎是不可複製的,其他的前鋒舟艦,被拍竿直接拍沉者,絕不在少數,即便逃過一劫,也會方寸大亂,根本擋不住黃祖軍後面的進攻。

董襲聽到凌操戰死的消息時,正率領敢死進攻敵艦最後的據點——樓室,大驚之下,立刻環顧戰場。這時他才猛然發現,己方的前鋒舟艦不僅沒有衝亂黃祖軍,反而正在被黃祖軍不斷圍殺,加上凌操戰死,形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董襲雖勇猛冠軍,卻非莽夫之流,當初孫策死後,孫權統事,吳夫人擔憂孫權無法保安江東,曾問策於張昭、董襲,是時董襲慷慨陳詞,認爲孫氏兼有地利、人和,江東無憂,衆人皆壯其言。

因此董襲見勢不妙,立即放棄進攻,果斷退回自己的座艦。無奈他的行動還是晚了一步,黃祖軍已提前封死了他的後路。

遠處觀戰的徐琨亦大感震驚,黃祖軍竟然掌握有如此水戰利器,而他們卻毫不知情。

《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而今江東軍的情況,便是“知己而不知彼”,徐琨一時間進退失據,左右爲難。

首先肯定不能撤退,夏口水道狹窄,其上又有伏兵,撤退必會引發恐慌,黃祖軍順江而下,從後掩殺,後果不堪設想。

對方掌握有水戰利器,主動進攻似乎也不可取,無奈徐琨卻不得不這麼做,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前鋒被敵人圍殲,這將會對己方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徐琨一邊派人向後方的孫權稟明情況,一邊發起進攻。

“可惜今日無風,否則以火船攻之,倒不失爲對策……”徐琨凝望戰場,暗暗嘆息道。

“殺……”董襲手中長刀左劈右砍,幾乎從不落空,看似勇猛無比,然而連戰之下,精疲力竭的他,早已是強弩之末,如今只是靠着過人的毅力在支撐。

他的腳邊,層層疊疊躺滿了敵人的屍體,有他所殺,有親衛所殺,不過戰到現在,他身邊的親衛業已所剩無幾。當他的親衛全部死光,就該輪到他了。

黃祖軍士卒根本不給董襲喘息之機,猶如潮水般洶涌襲來,不將董襲徹底吞沒,決不罷休。

董襲奮起餘勇,再斬二人,代價是左肩中了一矛,深可入骨,這一矛,近乎廢了他的左臂。而他身邊的最後一名親衛,亦被敵卒圍攻殺死。

至此,董襲兩翼再無保護,徹底暴露於敵前。

這時黃祖軍士卒反倒不急於進攻,而是圍着董襲指指點點,臉上皆帶着敬畏之色。

董襲此時的形象極其慘烈,其單膝跪地,衣甲上插滿了箭矢,猶如刺蝟一般,周身利刃之傷,亦不下二十處,甲冑早已破爛不堪,鮮血不斷從傷處溢出,哪怕是敵人,亦不免心生敬意。

不過敬佩歸敬佩,這並不妨礙黃祖軍士卒想要殺死董襲,他們再度邁開步子,逼近過來。

董襲利用這最後的喘息之機,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在他看來,與其像凌操那樣,腦袋成爲他人的玩物,他寧願便宜了江中的魚蝦。

隨着敵卒迫近,董襲突然暴起,一刀捅死一名敵卒,並以其身體爲盾,向前撞去。左右敵人的刀矛,如雨點般落在他的肩背,他卻不管不顧,埋頭前衝,直到雙腳踏空,筆直墜入江中。

(本章完)

第169章 奔襲第471章 官爵第100章 大船第63章 突襲第135章 歸來第114章 襄陽第216章 取名第337章 同符第354章 屯田第473章 迴歸第478章 黃鐘第95章 別部司馬第353章第472章 失策第213章 女誡第475章 妹夫第246章 名字第208章 斬殺第488章 柴桑第1章 重生第31章 蔡升第62章 拔刃第335章 十哲第513章 斬當第60章 跋扈第458章 斬羽第107章 轟動第519章 抵達第91章 壁畫第312章 心意第18章 劉蟠第313章 隆中第27章 皓月第318章 放歸第3章 後母第104章 軍法第250章 說服第520章 厚禮第449章 隱戶第494章 戰臨第226章 死第137章 洞房第401章 城塌第374章 圍攻第514章 後事第473章 迴歸第513章 斬當第450章 官學第73章 送別第160章 搶權第46章 馬周第220章 拍擊第118章 劉表第42章 點評第407章 烽火第291章 召見第455章 投降第253章 戰死第336章 區景第517章 古樟第213章 女誡第143章 縣丞第225章 勇悍第397章 攻城(1)第339章 出戰第108章 名望第90章 朝會第256章 說客第335章 十哲第527章 有君第43章 荊蠻第20章 南陽來客第486章 主力第454章 委蛇第270章 醫所第453章 攔路第341章 衝鋒第474章 柤中第266章 兵臨第81章 必須死第371章 慰問第22章 交談第105章 八陣第84章 魚梁洲第109章 難題第505章 周鳳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44章 單程第406章 打擊第288章 義士第402章 噩夢第70章 攤牌第398章 攻城(2)第343章 斬將第308章 遺願第307章 談判第438章 勸降第230章 敗走第478章 黃鐘第193章 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