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劉瑍

第36章 劉瑍

諸葛亮、諸葛均一直待到食時將盡才離開,劉景相送時,再次提到後天休沐日,他將會去都亭拜訪,此事兩人早在數天前就已經約定好了。諸葛亮表示歡迎之至,說道屆時必會掃榻以待。

劉景休沐那天拜訪諸葛亮一家,肯定就無法再回家,爲避免家裡人擔憂,需要派個人提前通知她們一聲。

這個傳話的人沒有意外落到了劉亮頭上,午後,劉景來到市西區專門販賣魚獲的列肆前,找到劉亮,跟他簡單說了一下。

目前爲侄兒虎頭定做的鳩車尚未完工,爲劉和、劉饒準備的禮物也要相應押後,所以也沒有什麼需要帶回去的。

劉景和劉亮談話時,劉亮父親站在一旁,神色拘謹,偶爾劉景問起他,回話也是磕磕巴巴,表現還不如自己的兒子從容。

劉景記得他從前可不是這副畏畏縮縮的樣子,總是有說有笑的,不知道是因爲雙方地位差距變大,還是因爲被捕入獄受到打擊,總之他的性格發生了極大改變,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

見他這般拘束,劉景也不好再和他多說什麼,拉着劉亮囑咐幾句就離開了。

劉景並不着急返回市樓,難得來一次市西區,書肆恰好位於此地,正好順路過去看一看。

說來這已是他來市井任職的第四天了,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至今還從未登過書肆的大門呢。

書肆保傭眼神出奇的好,遠遠就看到朝這邊行來的劉景,馬上跨出書肆大門,長揖行禮,口呼“劉君。”

劉景腳步不停的進門,笑着對他道:“足下還記得我?”

一身短褐青巾打扮的保傭十分機靈地答道:“劉君乃我長沙第一等人物,小人恨不得刻在心上,怎會不記得。”言訖,衝肆內另一名同伴喊道:“速去後室通知主人,就說劉君來了。”

劉景一邁入書肆,便感到無數道目光同時落在身上,他扭頭望去,眼中立時映入十餘位伏案讀書的儒生。他一臉驚喜地看着一位身形修長,容貌絕美的青年,此人正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不知對方具體名字,只知對方是兗州東平國人,乃樑孝王劉武之後。

劉景剛要上前和救命恩人打招呼,豈料書肆內的儒生看到他更加驚喜,“呼啦”一下圍了上來,爭先恐後做着自我介紹。

“這是什麼情況?”劉景被動的接收了一堆名刺,儒生們超乎尋常的熱情令他一臉懵然,繼而心裡不免有些自得:“恐怕就算桓階桓伯緒到此,也不會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吧?”

書肆中除了兩名保傭,只有兩個人沒有湊過來,一個是他的救命恩人,另一個是位二十餘歲,身穿吏服的年輕人,他體型偏瘦,臉容古樸,雖然沒有上前,卻站在遠處對劉景遙遙行了一禮。

劉景頷首還禮,此人是市獄的一名獄吏,名叫嚴肅,他第一天上任時就見過了,兩人同在市中供職,平日難免會有接觸,其表現反倒不如陌生的儒生們熱情。

劉景暗暗搖頭,出身一般,又不通人情,再有才也沒用,除非遇到貴人提攜,否則這輩子也就位止於小吏了。

收回心思,劉景專心應付面前諸多儒生,這個時代只要是讀書人就算是人才了,爲此他也願意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

書肆主人原本正在後室休息,聽見保傭進門稟報劉景到來,不禁喜上眉梢,一躍而起。劉景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他第一次來書肆時,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然而不過短短時日,他已是名傳長沙,來日必爲長沙名士之流,再怎麼重視也不爲過。

等到書肆主人穿戴整齊,從後室奔出,總算讓劉景找到藉口擺脫儒生們的糾纏。

“自劉君墨寶留於小人這裡,請求觀看摹寫的人便與日俱增,此輩多有臨摹,平日更是以劉君門徒自居。”書肆主人圓潤豐滿的臉上露出和善笑容,向劉景解釋儒生們如此熱情的原因。

接着又道:“之前聽人說劉君出爲市吏,小人將信將疑,等了幾日也不見劉君上門,還以爲是市間謠傳。”

劉景輕輕頷首道:“足下書肆乃是市井唯一的清靜之地,在下也想到這裡躲清靜,奈何上任以來頗多雜事,無暇他顧。”

書肆主人很有眼力,他雖說很想和劉景多聊一會,但後者的心思明顯不在他這裡,很快就知趣的退下了。

劉景長舒一口氣,終於沒有人打擾了,他徑直來到救命恩人面前,正了正衣冠,筆直鞠了一躬,說道:“再造之恩,無以爲報。上次見面,在下竟然未來得及詢問恩人姓名,實在是失禮。”沒有對方捨命相救,自己未必有機會再活一世,這個恩情實在太大了。

“啊,上次沒有說嗎?可能是忘記了。”青年拍額笑道,神情姿態有種說不出的灑脫自然。

“在下今日出門匆忙,未攜帶名刺。我姓劉名瑍,字文朗,兗州東平國人。——還有,我不是已經收下《五柳先生傳》,作爲救援足下的酬金嗎?我倆現在兩不相欠,足下以後就不要再提什麼救命之恩了。”

劉景不由苦笑道:“足下難道認爲我的性命就只值一篇文章嗎?”

“唉,你這個人真是麻煩,早知道當初就不救你了。”劉瑍俊美不凡的臉上滿是認真之色,似乎這一刻他心裡真是這樣想的。“啊!不對,如果不救你,就沒有機會得到《五柳先生傳》。”

“……”劉景頓時啞口無言,進而失笑,從來都是他嫌棄古人性格古板,沒想到他也有被古人嫌棄性格古板的一天。

他算是看出來了,劉瑍爲人率直任誕,不拘小節,是以很討厭拘泥於俗禮的人,如果想要和他結交,劉景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一味客氣。

“抱歉,是在下過於執着了。”

“這就對了。”劉瑍擊掌而笑,接着好奇問道:“劉君筆下所寫的五柳先生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其飢則簞瓢屢空,缾無儲秉;其寒則短揭穿結,𫄨綌冬陳;其居環堵蕭然,風日不蔽。縱然如此,五柳先生依舊高簡閒靖,不改其志,真乃世間無雙的隱士,令人不由心馳神往。”

說到這裡,劉瑍一臉憧憬,這就是他一直渴望的生活啊!

他並不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尤其生於亂世,見過了太多太多的人間悲劇,即便現在正當年少,卻已經有了隱逸之念。

“不知五柳先生是足下的臆想,還是真有其人?”

面對劉瑍希冀的目光,劉景直言相告道:“五柳先生乃是在下杜撰,世間並無其人。”

“唉!”劉瑍疏眉一蹙,心情無比惆悵地道:“我就知道,世間怎麼會有五柳先生這樣的神人呢!”

劉景隱隱聽出他話中蘊含的意思,忍不住驚訝道:“聽足下之意,莫非有遁世之心?”

“確有此意。”劉瑍點頭承認。

劉景神情一瞬間變得嚴肅起來,慍道:

“今九州板蕩,天子蒙羞,百姓悲號,足下視若無睹乎?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足下乃樑孝王之後,家族數百年來高官厚祿從無斷絕,世代享受大漢之榮。足下就算不能以天下爲己任,也應思量爲天下蒼生盡一份力,怎能輕談歸隱呢?”

因爲有着救世主心態,他話裡不自覺帶上了一絲責備之意。

(本章完)

第104章 軍法第115章 納彩第346章 青綬第87章 請醫第13章 張羨第5章 虎頭第349章 璽書第376章 出征第217章 牀弩第464章 上書第16章 決定第273章 攻城(上)第304章 北上第157章 仁和第395章 悲涼第544章 葛周第259章 送禮第159章 退讓第277章 急報第125章 新野第473章 迴歸第390章 責備第483章 定議第72章 偷長第434章 伏擊第187章 袍鎧第539章 所求第9章 躬耕養客第531章 放歸第86章 醉鄉居第255章 後續第271章 火攻第220章 拍擊第42章 點評第48章 取字第270章 醫所第253章 戰死第311章 吐血第190章 三窟第74章 變化第177章 施恩第216章 取名第63章 突襲第135章 歸來第1章 重生第27章 皓月第421章 三英第334章 洗兵第150章 開戰第218章 樓船第248章 心絞第498章 城破第112章 擔憂第107章 轟動第296章 捷報第373章 盟約第492章 名士第73章 送別第173章 南下第250章 說服第407章 烽火第261章第246章 名字第493章 猝遇第240章 說和第17章 杜襲第110章 主簿第34章 志向第36章 劉瑍第534章 歸心第279章 連雨第347章 鬱林第351章 班底第180章 回鄉第467章 射策(中)第59章 嚴肅第370章 同州第372章 召見第534章 歸心第318章 放歸第502章 選將第323章 爲壽第35章 馬周第456章 房陵第25章 吏舍第520章 厚禮第361章 巨樓第81章 必須死第268章 填塹第482章 預言第303章 復仇第256章 說客第249章 聞訊第431章 獻計第240章 說和第29章 承諾第417章 柤中第125章 新野第409章 詐降第48章 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