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衡山

第147章 衡山

見劉景堅持不肯多帶人馬,蔡升出言道:“既然劉君執意如此,不妨將那隊騎卒帶上。”

荊南缺馬,尤其缺可供乘騎作戰的好馬,別部營中原本並沒有騎兵編制。後來劉景迎娶鄧瑗,丈人鄧攸陪嫁了三十六匹良馬,別部營正是靠着這批馬,才得以成立騎“隊”,下轄三十騎。

劉修頷首表示同意,說道:“這倒是個好辦法,三十騎若是運用得當,在關鍵時刻可以起到十倍、二十倍的效果。”

“好。”這次劉景沒再拒絕,他是不想高調,但前提是確保自己不會陷身險境。

馬周不由大喜,雖然他從小在水鄉長大,卻是一個旱鴨子,相反,他酷愛騎馬,在他看來,率領騎兵可比率領船隊威風多了。

到時候將數十騎返回家鄉,馬踏里巷,執仇人於馬下,數其罪狀,拔刀斬之,何其快哉!

馬周想到這裡,忍不住笑起來,接着心中一動,似想到什麼,衝着劉景笑道:“劉君,你帶回的那批鎧甲始終存於庫中,棄之不用,實在太可惜了,不如……”

劉景不但從丈人鄧攸那裡獲得三十六匹良馬,還獲得百副襦鎧,及二百張牛皮,牛皮經過鞣製上漆,作成百餘副皮甲。

不過鎧甲在長沙屬於絕對管制物品,難以說清來源,因此絕大部分一直存放於營庫內吃灰。馬周對這批鎧甲眼饞已久。

劉景失笑道:“子謹,你這又是騎兵,又是鎧甲,不知道的,還以爲你是南下討賊呢。”

馬周聽得臉容一僵,乾巴巴笑道:“劉君這可就冤枉我了,酃縣可不是一個善地,我這不是擔心劉君你的安危嗎。”

蔡升出言附和道:“子謹說得有道理,劉君還是小心爲上。”

劉修亦從旁勸道:“仲達,還是帶上吧,有備無患。”

“好。”劉景從善如流,其實他本就有此意,就像族兄劉修說的,有備無患,沒有人會嫌棄自己底牌太多,他自也不例外。

劉景隨後將話題轉向軍營,問蔡升、馬周、劉修道:“如今營中一共有多少人?”

三人聞言不禁相視一眼,這個問題別說外面的人,就連營中的屯將、隊長們都未必能說清楚,營中具體有多少人,只有他們三個知曉。劉修出言代答道:“一共一千二百八十八人。”

劉景聞言點了點頭,別部營原本只有一千人,他北上迎親之際曾帶走三百士卒,劉修得到他的授意,在不驚動臨湘的情況下,又重新招募二百餘士卒入營。所以如今別部營的總人數達到了將近一千三百人。

說實話,劉景現在恨不得再招個千八百人才好,世間沒有“招之即能戰”的新卒,不訓練個一年半載,完全就是烏合之衆。而明年荊州就將爆發南北大戰,到時候再招兵,就有些晚了。

不過劉景沒有這麼做,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若是動作過大,勢必會引起張羨的警惕。

其實想要擴充實力,沒有比酃縣更適合的地方了,那裡歷來深受荊蠻、賊寇襲擾,內外不寧,他是一縣之主,有掌兵之權,募兵擊賊、蠻,乃名正言順之事。只要他養得起,就算招募個兩三千人,也絕對不成問題。

劉景接下來又問起士卒衣食,他對別部營可是下足了血本,初給夏衣、冬添復袍,夏衣每件約三百錢,冬衣每件約千錢,僅千人衣裝,就耗費超過百萬錢。

食的問題倒是不用劉景太過操心,長沙郡府每人月給米二石,另有一些鹽菜錢,以如今物價之騰貴,只能說聊勝於無。

劉景每個月會拿出一筆錢貼補士卒,權當魚菜錢,不能說他們吃得有多好,可相比於長沙其他士卒,已經強出甚多。

劉景難得來一次軍營,事無鉅細,一一過問,這方面蔡升、馬周終究是欠缺一些,無法應對自如,大部分都是劉修在說。

晚飯時,劉景並沒有提出特別要求,按軍營中的伙食即可。

劉修鐵面無私,平日最是看中軍法、軍紀,可劉景到底不比他人,劉修也難得破例一次,取來鹿脯、魚肉、美酒招待劉景一行人。

次日上午,劉景在蔡升、馬周、劉修的陪伴下登上營臺,觀看士卒演練,士卒已經不是劉景第一次來時看到的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經過大半年的訓練,他們已熟練掌握八陣之變化。

士卒眼觀旗幟,耳聞鼓聲,進退有序,舉矛揮戟,喊殺陣陣,其強悍之氣勢,令人動容。

劉景觀看操演,神色平靜,他的眼光畢竟高出這個時代太多,就組織力而言,現代高中生經過一段時間集訓,便足以秒殺眼前之軍。當然,劉景不會用現代人的眼光要求古人,族兄劉修在練兵方面,的確有幾把刷子。

在軍營吃過早飯,劉景便準備離開。

同行的除了跟隨前來的劉亮、於徵、嚴肅三人外,又多了馬周率領的三十騎以及百名步卒。

爲了避免過於高調,從而引發外界、尤其是張羨的關注,劉景讓隨行士卒脫去兜鍪、絳衣,換上青巾、縕袍,收起矛戟,只配備刀楯。效果還不錯,至少行於道中不會引起人們過度關注。

船隊一夜平安無事,劉景返回艦上,命令船隊南下。

航行數日,船隊到達衡山一帶,衡山橫臥於湘水西岸,此水段蜿蜒曲折,九向九背,故而漁歌有云:“帆隨湘轉,望衡九面。”就是說不管船帆怎麼轉,船頭怎麼調,總是能看到西岸衡山之貌。

一轉一灣,一灣一灘,景色各異,可惜如今正值正月,正是萬物新生之時,風景難言美好。

來到衡山,劉景不免想起居住在衡山之中的單程,他雖是荊蠻,身上卻毫無野蠻之氣,比大部分漢人還要知禮。

自從劉景成爲主簿,離開市井,兩人見面的機會就變少了,去年爲了參加他的婚禮,單程在臨湘足足等了近一個月之久。

可惜婚禮當日賓客衆多,劉景忙得暈頭轉向,沒能好好招待他。

此去酃縣,兩人再相見就不知是何時了。

(本章完)

第83章 預言第508章 南昌第503章 餓虎第21章 未婚妻第362章 臨衝第326章 相遇第157章 仁和第169章 奔襲第288章 義士第289章 倒戈第511章 開戰第51章 區雄第164章 動手第385章 夷陵第426章 拔箭第19章 桓階第121章 王粲第242章 三爵第119章 內憂第413章 潘濬第392章 落幕第156章 邀請第310章 親近第455章 投降第249章 聞訊第399章 攻城(3)第280章 投靠第150章 開戰第268章 填塹第46章 馬周第415章 龐統第61章 鞭笞第489章 太史慈第360章 獻計第525章 劉曄第488章 柴桑第413章 潘濬第121章 王粲第126章 六禮第88章 臘月第62章 拔刃第90章 朝會第26章 市樓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240章 說和第279章 連雨第185章 許願第536章 邀請第538章 董和第191章 計議第211章 計劃第182章 慈幼第128章 甘寧第394章 夜襲第173章 南下第33章 示衆第431章 獻計第422章 出陣第406章 打擊第311章 吐血第64章 擒獲第217章 牀弩第191章 計議第171章 結束第309章 終抵第209章 攻城第346章 青綬第133章 鄧芝第109章 難題第5章 虎頭第350章 歸來第77章 赤驥第154章 縣舍第369章 出使第322章 馬鞍第35章 馬周第393章 破城第351章 班底第340章 部督第512章 伏兵第501章 彭虎第168章 募兵第434章 伏擊第326章 相遇第165章 猛將第115章 納彩第8章 腫足第5章 虎頭第440章 匕見第7章 劍術書法第168章 募兵第57章 示好第102章 劉修第441章 大罵第209章 攻城第210章第545章 對策第529章 詔書第44章 單程第537章 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