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八陣

第105章 八陣

午後,幹了一天重活,正在營舍帳中休息的士卒聽到急鼓聲,立刻條件反射般跳起來,快速整理一番衣巾,操起武器便向外跑去。

劉景跟隨劉修、蔡升、馬周站上土木搭建的臺上,望着士卒源源不斷匯聚而來,很快便組成齊整的方陣。

這個方陣是由九個百人小方陣組成,前軍分爲左、中、右三個方陣、中軍和後軍同樣是左、中、右三個方陣,這便是漢軍步兵最常列的“八陣”。

至於爲什麼九個方陣稱爲“八陣”,則是因爲中軍中間那個方陣,乃是主帥身居之地,不算在內,後世稱爲“九宮八卦陣”,可能更爲形象一些。

仔細看小方陣,可以看出五人爲伍,兩伍並立,即橫隊爲十人,縱深十排,合計百人。小方陣的前方,單獨站立兩人,一者手持小旗、一者手持鞀鼓。鞀鼓類似於撥浪鼓,用以整肅行伍。(百人)屯長、(五十人)隊長則位居方陣之後壓陣。

雖然僅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可從兄劉修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士卒練得“有模有樣”,已是頗爲不凡。

劉景心中對劉修唯有“佩服”二字,他穿越一年來,並不是只讀經書、史籍,孫、吳兵法他也沒少看,不僅看了,爲了加深理解,還曾親手書寫,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依然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比劉修差遠了。

想要擺脫“紙上談兵”,唯一的辦法就是深入軍伍,可惜他恰恰做不到這一點,甚至都無法常來這裡,免得引起張羨的猜忌與警惕。

不過有劉修、蔡升、馬週三人供他驅使,他足可放心。

觀完士卒列陳,時候已經不早,劉景準備離開,劉修、蔡升、馬週三人一路將他送至軍營門外。

臨別之前,劉景拉着蔡升的手,說道:“宏超,想必用不了多久,絳衣、行藤、鞋履等衣裝便會送來。”

“太好了!”蔡升聞言喜出望外,說道:“士卒衣色雜亂,如同烏合之衆一般,若是統一換裝絳衣,士氣必將大振。”

劉修不由一陣感慨,長沙諸兵,並非都有統一着裝,在這方面,劉景真是捨得下本錢。

他至今都想不明白,劉景爲什麼要花費重金養這麼一支營兵,這不是替長沙太守張羨養兵嗎?於他本人有何益?

不過劉景乃是非常之人,自己看不透他的打算也正常。

劉景笑道:“宏超還有沒有別的什麼要求?只管說來。”

蔡升和馬周相視一眼,二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蔡升道:“劉君,你就算不說,我也要提,軍中不可一日無酒啊。”

漢代軍中並不禁酒,但士卒全都是窮苦之人,想要喝上一頓酒也是極爲不易,一般多發生於勞軍犒賞之時。當然,將領不在此列。

劉景看看蔡升,又看看馬周,面色漸漸嚴肅,說道:“酒,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宏超、子謹,你們現在已是掌管數百千人的軍中將領,不比從前遊俠之時,飲酒須有節制,萬萬不能再貪杯。尤其是子謹,你平日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更需節制才行。”

馬周被劉景說得滿臉通紅,只見他拍着胸脯保證道:“劉君教訓的是,我亦知如今身上責任,日後必定少飲酒。”

劉景豈肯輕易相信馬周這個“酒鬼”做出的保證,扭頭對劉修道:“從兄,你要替我牢牢看緊他。”

劉修微笑稱好。

馬周頓時苦起臉,桀驁雜亂的眉毛擰成一團,引得幾人紛紛大笑。

最後,劉景重重拍了拍蔡升、馬周的肩膀,一時間千言萬語盡數化爲“努力”二字。

“必不負劉君之望。”蔡升、馬周齊齊抱拳道。

劉景點點頭,又和劉修道:“對於從兄,我非常放心,沒有什麼需要說的。”接着與三人道別,乘馬而去。劉亮騎上矮馬,緊隨其後。

劉景發現劉亮在馬上頻頻回頭,一副戀戀不捨的模樣,開口說道:“子明,你如今年紀還小,等過個幾年身體長大,我便讓你入軍中爲將。”

“還要等那麼久嗎?”劉亮面上不見一絲喜色,他今年才十五歲,要想完全長大成人,至少還需要三年時間。

劉景笑道:“幾年而已,你正好趁機多讀一些兵書。”

劉亮輕輕抿起嘴脣,如果說他以前還有些不愛讀書,那麼今日看見蔡升、馬周的窘迫,他心裡已經不再排斥讀書。當即鄭重其事道:“從兄,我以後一定用心讀書。”

劉景聞言一臉欣慰,看來今天沒白帶他來。

軍營這邊無需劉景操心,他的注意力自然轉到了劉祝、王彊這邊,而今兩人已經陸續接收了四艘大船,一艘十二丈,另外三艘則是六、七丈的舸船。

棹夫的招募也十分順利,這個年月,在水上討生活的人遠不如陸地,非但辛苦,錢賺得也不多,劉景給出的薪水要比其他人多出三成,相應的,要求也更高一些,僅“體格強壯”一項,就刷掉了將近一半的應募者,與其說是招募棹夫,不如說是招募棹卒,你見過誰會爲棹夫配備精良武器?

在古代,宗族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勢力了,劉景很容易就選出幾名族人,塞進船上,其中一個就是劉亮的父親,他雖然不像自己的兒子那樣身懷“特殊才能”,但他打了半輩子的魚,熟悉水上之事,性格也算穩重,充作劉景的“耳目”綽綽有餘。

時間悠悠,轉眼就到了六月,劉景在黃氏船場訂購的十五艘大船皆已接收,棹夫足足超過了四百,皆爲精壯之人。

養這麼多人,每日消耗以萬錢計,王彊不忍劉景“坐吃山空”,建議劉景儘快載貨下交州。劉景同意了他的建議,除了三艘“鬥艦”級大船,其他十二支舟船一分爲二,王彊、劉祝一人一半,一個南下交州,一個北上襄陽。

王彊被劉景驚得目瞪口呆,不提貨物,僅僅六艘大船,價值就數十萬錢,居然全都交給了他?

(本章完)

第252章 週歲第81章 必須死第382章 西進第473章 迴歸第152章 改名第319章 還禮第453章 攔路第470章 策論第376章 出征第528章 惡氣第141章 酃縣第46章 馬周第216章 取名第47章 衝突 (三千字)第89章 桃板第308章 遺願第272章 魏延第68章 俠客行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389章 戰死391.第391章 大敗第345章 騎兵第154章 縣舍第527章 有君第306章 遣使第309章 終抵第388章 突破第418章 預備第229章 鳴金第16章 決定第229章 鳴金第486章 主力第84章 魚梁洲第419章 猛將第145章 離開第242章 三爵第402章 噩夢第310章 親近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131章 嫁妝第161章 良法第10章 劉伯嗣第129章 雙戟第462章 郊迎第543章 刺孫第367章 跛馬第374章 圍攻第370章 同州第513章 斬當第431章 獻計第452章 自白第123章 赴宴第539章 所求第326章 相遇第191章 計議第375章 返回第123章 赴宴第455章 投降第452章 自白第463章 三郡第36章 劉瑍第278章 射中第505章 周鳳第524章 馬尾第187章 袍鎧第378章 策反第438章 勸降第303章 復仇第145章 離開第124章 宴會第140章 二年第383章 李嚴第458章 斬羽第37章 邀請第20章 南陽來客第33章 示衆第307章 談判第285章 敗逃第446章 入城第282章 建言第417章 柤中第221章 矢石第496章 鐵壁第120章 茂才第265章 再勝第401章 城塌第198章 招降第154章 縣舍第205章 失望第161章 良法第464章 上書第184章 七夕第337章 同符第232章 負傷第149章 要求第252章 週歲第500章 敗慈第248章 心絞第240章 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