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達爾朗戰略

後來秦川才知道瓦爾多所言不虛。

這其實跟德國也有關係……德國佔領了法國北部,只留下維希政府苟且偷安。

但達爾朗卻並不甘心繼續這樣,他知道法國如果要保全自己最終還得依靠自己的武裝力量……在德、英、美之間遊走只能延長法國的時間。

然而,停戰協定又限制法國軍隊不能超過十萬,而且這支軍隊在武器裝備方面還有諸多限制,再加上德軍對這支軍隊又盯得很緊,於是想依靠這支軍隊自保基本是不可能的。

於是,達爾朗就把目光投向了殖民地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至少有幾個優點:

首先,德國不重視殖民軍……這是德國人的血統和種族觀念造成的,他們認爲只有優秀的民族團結在一起才能爆發出更大的力量,劣等民族摻雜在其中就會起反作用。

因此德軍並沒有把佐阿夫兵團放在心裡,這使達爾朗有可乘之機。

其次,阿爾及利亞與法國本土隔着一條地中海,那時法國土倫艦隊還沒有被德軍繳獲。這地形對法國的防禦十分有利。

達爾朗的打算是,有一天當德國自北往南的發起進攻的時候,法軍當然是無力阻擋德軍鋼鐵洪流般的進攻的。

但是,如果能利用土倫艦隊將法國政府轉移至阿爾及利亞,再用土倫艦隊以阿爾及爾港爲基地進行海上防禦……就可以避免與德軍在陸地上的接觸,因爲衆所周知,德國海軍已經被英國封鎖在港口裡無法動彈。

就算德國借意大利海軍之力進攻阿爾及爾,法國海軍也有一戰之力。

於是,達爾朗就有意識的將重心轉移至阿爾及利亞。

最重要的,就是讓阿爾及利亞成爲一個自給自足的地區……簡單的說,就是既能生產必須的生活用品,又能生產武器裝備,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失去法國的情況下繼續與德國對抗。

生活用品的生產是擺在明處的,這也使阿爾及利亞有了一種變態的繁榮……法國投降之前阿爾及利亞其實是沒有這麼多工廠,同時工商業也沒有這麼發達。法國投降之後,由於達爾朗有意識的支持和轉移,才使位於阿爾及利亞的工廠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德國對此也沒有懷疑,他們以爲法國只是因爲稅收太重,需要更多的工廠剝削殖民地也就是阿爾及利亞人的勞動力,於是也就聽之任之。

生產武器裝備就是暗的……達爾朗將兵工廠的設備從法國運來出售給軍火商使他們有了生產能力,這其中甚至還帶來了許多科研人員。

這樣,表面上阿爾及利亞沒有生產裝備的能力,武器來自兩個途徑:一是從軍火商手裡購買,另一個則是從法國本土運輸。

但實際上,只要戰爭一開打,分散在軍火商手裡的設備及生產能力,分分鐘都會被政府收回。

應該說,達爾朗的這個戰略是十分正確,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德國從其盟友也就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利比亞登陸,然後從突尼斯入侵阿爾及利亞……於是達爾朗就在邊境構築了一條馬特雷防線。

達爾朗沒想到的是,他的苦心經營根本就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就十分完整的落入德軍之手,就像“馬奇諾防線”一樣。

“你們能生產什麼裝備?”秦川問。

“步槍、迫擊炮,榴彈炮!”瓦爾多說:“另外我們還能維修坦克,如果你們遲一點來的話,我們甚至還可能有生產坦克的能力!”

“這對我們並沒有多大用處!”秦川說:“步槍型號不一樣,生產的彈藥也不同。我們的坦克與你們的坦克也不同……”

“是的!”瓦爾多回答:“我當然知道這些,但你們繳獲了土倫艦隊,我們可以生產艦隊需要的彈藥。同時我們還可以爲你們提供部份零件,另外……我們還擁有科研人員,只要你們提供圖紙,我相信他們能生產出你們需要的步槍或者其它東西的!”

聞言秦川的眼睛不由亮了起來。

誠然,德國的確有一部份從德國運至克里特島,再從克里特島運到阿爾及利亞的兵工廠,但這些兵工廠畢竟規模小,更嚴重的問題是離開了克里特島就沒有足夠多熟練的工人……與希臘人相比,阿爾及利亞人許多都是文盲,想要教會他們成爲合格的工人十分困難,這使德軍的兵工廠的產量一直不多,甚至還一度因爲工人的疏忽醇成了幾次事故。

但是,現在瓦爾多手裡顯然有許多德軍需要的工人。

如果能把這些工廠合併在一起……尤其還有來自法國的科研人員,再有柏林方面的支持,那麼要生產足夠非洲軍團使用的裝備和彈藥或許就沒什麼問題了。

甚至,在建立起軍工體系的情況下,秦川再合理的引導或是點拔一下,就有可能生產出超出這時代的先進裝備。

“沒有問題!”想到這秦川就問道:“那麼瓦爾多先生,你的合作條件是……”

“分佈在北非的一共有七大軍火商!”瓦爾多說道:“在突尼斯有兩個,摩洛哥有兩個,阿爾及利亞有三個……我只是其中之一!”

這也是達爾朗的聰明之處,他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籠子裡,這樣就可以避免受某個軍火商的控制而坐地起價。

秦川點了點頭,說道:“你希望得到德軍的支持成爲他們的主導?”

“是的!”瓦爾多點了點頭。

“可以問個問題嗎,瓦爾多先生?”

“當然!”瓦爾多擡起了下巴。

“給我個理由!”秦川俯身向前,嚴肅的問:“我們爲什麼不能將你們全部逮捕,然後將所有設備收爲己有?”

“你們不會這麼做的!”瓦爾多回答:“因爲你們人力不足,因爲你們需要儘快的獲得足夠的補給,因爲你們在爭取當地人的支持,這其中也包括阿爾及爾政府甚至是法國!”

頓了下,瓦爾多又問了聲:“我說得對嗎,中尉先生?”

第二百章 坦克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潛艇第二百三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字軍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七百四十八章 基諾夫堡第七百七十八章 防線第二百零三章 軍事學校第三百三十章 加夫薩第一百零三章 慨率第四百七十八章第二百零七章 借鑑第六百五十章 國營農場第四百四十章 戰略第七百零一章 速度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爾塞尤第六百二十八章 直升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補給第八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四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靶機第二百零二章 蒙哥馬利第八百二十五章 定點清除(五更,預定明天月票!)第八百二十七章 分歧(月票,月票……月票)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庫第七百三十三章 “老鼠窩”第六百四十一章 欺騙第六百八十七章 多拉第一百四十六章 模型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爭規則第六百零九章 火戰壕第三百三十六章 隆美爾第二百三十六章 土豆第二百七十五章 談判第九十二章 衝鋒(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恐慌第四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九章 智慧第三百八十二章 分歧第九百三十六章 理由(月票月票月票……)第六百一十章 高加索第六百五十四章 進攻第五百五十七章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第六百三十七章 卡拉奇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虎第八百七十章 試探(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馬槍第七百五十章 維修部第八百六十二章 戰略欺騙第八百九十六章 電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部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機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刺殺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略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果(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九章 船第七百四十五章 收縮防線第五十六章 託布魯克第七百一十章 武裝泅渡第十章 休整第九百四十章 進攻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方剛毅計劃第八百八十四章 安託萬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高總司令第一百九十四章 看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水田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手貨第七百四十七章 殘破戰術第九百三十五章 法國團(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點鐘”高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空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馬奇諾防線第八百三十七章 村子第五百七十章 兩棲登陸船第八百六十五章 情報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略欺騙第一百五十章 包圍第七百一十七章 戰略第三百零一章 獨立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攻(2)第三百六十四章 油田第六百零八章 差距第六百四十七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一百五十章 包圍第二百八十三章 玩笑第八百六十二章 戰略欺騙第六百九十四章 失敗第八十一章 酸辣湯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棲坦克第六百六十三章 燃燒的工廠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第九百四十一章 指揮權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三十六章 進攻第四百六十八章 T34第七百二十章 防禦第三百六十八章 狩獵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