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於是英軍方面就從幾個方面同時着手。

一方面用潛艇偷偷的將裝備運送或是在夜裡冒險用運輸機空投裝備至克里特島上的民兵手裡,支持他們在島上與德軍開展游擊戰或是騷擾、破壞、爆破德軍的工廠建設。

這一點說實話的確讓德、意軍很頭疼,因爲克里特島大部份地區都是山地,只有南部美沙拉平原有幾十公里的平地,這樣的地形本身就很適合游擊隊作戰……民兵隨便往山裡一鑽就不見蹤影,德、意軍進山搜索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這不僅不會有什麼結果反而還會在不熟悉的山地中損兵折將。

另一方面,就是海、空軍瀕繁的調動迷惑德軍。

蒙哥馬利甚至在塞得港徵調了數百艘的漁船並展開登陸作戰訓練,同時還從本土調了一個傘兵師來積極展開空降訓練,擺出一副要奪回克里特島的架式。

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對美國方面要求的“謝爾曼”坦克。

當然,對於這件事蒙哥馬利是無能爲力只能交給丘吉爾去做了。 WWW ★ttκan ★c○

丘吉爾爲此親自飛到華盛頓與羅斯福會面。

“總統先生!”丘吉爾對羅斯福說:“北非的情況萬分緊急,我們沒有退路了,這樣下去我們就只有被德國人趕出埃及一個可能!”

羅斯福臉色並不好看,他對英國在北非的表現很失望,甚至可以說美式裝備的名聲都被英國人打壞了。

但羅斯福卻沒有其它選擇,做爲美國總統,他不能允許英國繼續這樣潰敗下去……

北非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一旦蘇伊士運河落到德國手裡,那麼整個地中海就成了德國人的內海了,地中海周圍的所有國家都將處在德、意軍的槍口下,同時英國與其殖民地還會被一分爲二。

另一方面,羅斯福又知道美國早晚也會被拖進這場戰爭……實際上此時的美國已經可以算是參戰了,爲中國、蘇聯、英國等提供裝備援助,同時又對日本停止石油、廢舊鋼鐵、橡膠等戰略物資的出口,凍結海外賬戶等。

(注:美國於1941年7月28日起對日本實施制裁,在此之前日本百分之八十的石油都來自美國)

這邊供給盟國,另一邊又制裁軸心國……所以美國其實已經不是中立的身份了,只不過軸心國暫時忌憚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沒有撕破臉罷了。

但最終,羅斯福相信美國無法躲過戰爭,就算百姓再怎麼不願意也是如此。

所以,現在幫英國其實也是在幫自己。

想到這裡,羅斯福就沉着臉問:“首相閣下,我還是那句話,我怎樣才能幫你!”

“新型坦克!”丘吉爾說:“我聽說你們正在裝備一種新型坦克……我們急需這批坦克在非洲發起反攻!”

“你說的是‘M4’中型坦克?”羅斯福問。

與之前的所有坦克一樣,美軍對坦克只有代號,“謝爾曼”這個名字其實是英國人取的。

“是的,總統先生!”丘吉爾回答:“我無意中知道它的性能數據,它簡直就是爲非洲戰場研發的,我相信我們可以用它把德國人打得屁流尿流!”

其實丘吉爾無意間說對了,“M4”中型坦克雖不算爲非洲戰場研發但也差不多了,它是美國在吸收之前幾款坦克各方面缺點之後緊急研發出來的一款坦克,而美式坦克的缺點大多都是在非洲戰場英國人手裡暴露出來的。

“可是我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裝備!”羅斯福有些猶豫,因爲美軍也要爲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所以也需要這款坦克訓練。

想了想,羅斯福又補充了一句:“而且‘M4’中型坦克也不在《租借法案》的範圍內!”

“可美國還沒參戰不是嗎?”丘吉爾說:“你們裝備了這款坦克也用不上,而我們卻急需用它來打敗德國人!至於《租借法案》……誰又在乎呢?美國都在用航母幫我們運送戰機了,還會在乎《租借法案》嗎?”

丘吉爾說的對。

如果從擔心捲入戰爭的角度來說,美國航母幫英國運送戰機可以說是種更嚴重的準戰爭甚至都可以說是戰爭行爲了,德國對於這一點都可以容忍,那麼對“M4”中型坦克當然還會選擇沉默。

羅斯福雖然知道戰爭無法避免,但他希望美國有更多的準備時間,所以在這方面還是有些謹慎。

想了想,羅斯福認爲激怒德國的可能性不大,或者說德國只能把這口氣嚥下去……此時的德國一面與蘇聯全面開戰,另一面又與英國打得不亦樂乎,怎麼可能招惹美國!

“好吧!”羅斯福仔細考慮一番覺得不會有什麼紕漏後,就點頭答應下來:“我們會盡快把新型坦克運送到你們手中的!”

“非常感謝,總統先生!”丘吉爾差點在心裡歡呼起來,他總算又看到一點勝利的曙光了。

羅斯福說做就做,馬上就將剛從生產線開下來的兩百多輛“M4”坦克運往北非,另外再開足馬力日夜不停的生產,爭取在丘吉爾所要求的半個月內將另兩百輛運到非洲。

蒙哥馬利一收到“M4”坦克後就對它進行初步的測試,測試結果讓蒙哥馬利大喜過望:

它在800米的距離上能擊穿50MM的裝甲,而德軍“三號”坦克的裝甲只有47MM。

同時“三號”坦克如果要擊穿“謝爾曼”坦克76MM的裝甲的話,至少得進入500米內。

(注:PAK38反坦克在500米的距離上穿深爲78MM,這雖然高於“謝爾曼”76MM裝甲,但傾斜裝甲的實際厚度使其更不容易被擊穿)。

這也就是說,“謝爾曼”對“三號”坦克有種“我能擊穿敵人而敵人卻無法擊穿我”的優勢,這一點在戰場上無疑是十分有用而且還能給坦克乘員一種心理上的莫大幫助。

當然,這就會反過來對敵人坦克乘員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

更重要的還是,“謝爾曼”坦克在機動性能上還與“三號”坦克相當……那麼,“三號”坦克似乎就只有被當作靶子的命運了。

第五百八十一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 空隙第四百八十六章 推廣第三百四十六章 坑道第四百九十九章 簽名第一百五十四章 陷阱第六百一十章 高加索第六十三章 巡邏第八十五章 哈爾法牙關第二百五十四章 彙報第六十七章 港口防禦第三百五十六章 習慣第一百七十九章 迪爾西茵第四百七十三章 霍爾姆第二百三十九章 鐵拳第四百五十七章 V1導彈第八百九十七章 錯誤第一百一十三章 報告第八百三十章 弱點(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藉口第九十七章 辦法第八百九十二章 岸防第五百七十三章 命令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機飛彈第三百五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九章 要求第九百二十九章 會議(求月票)第七百七十九章 火箭炮第四百六十二章 運輸機第一章 拖油瓶第五百八十四章 鋪路坦克第七百三十四章 手誤第七百零一章 速度第四百零八章 進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兩棲登陸船(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故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進攻(求月票)第一百七十六章 實驗第二百二十章 戰術第六百七十五章 貼身戰術第九十九章 築防第二百二十二章 送信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章 自由第六百八十九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四十八章 轟炸第八百六十九章 偵察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車站第八百九十八章 分化第四百八十章 大樓第六百九十二章 戰術轉變第四百六十三章 柏林第二百三十六章 土豆第八百九十五章 真相第三百四十一章 宣傳第八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三十八章 生與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誤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運輸機第六百一十二章 勃蘭登堡分隊第一百一十七章 機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威脅第五百一十五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七百九十七章 包圍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論第七百一十九章 休息第七百二十一章 陽光計劃第四百五十九章 慣性導航第九百一十章 血戰第九百三十一章 指揮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計劃第五百四十章 海德里希第九百二十一章 村莊第三百五十章 演戲第九百三十九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五十六章 習慣第一百五十章 包圍第二百七十一章 包圍第三百七十三章 保密第四百一十三章 反斜面第三十八章 生與死第四百九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七十章 格子戰術第四百三十四章 潛艇第五百三十三章 俘虜第五百零二章 突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掃雷坦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中間地帶第三百五十八章 坑道防禦(二)第一百六十章 鐵十字第三百五十八章 坑道防禦(二)第二百二十章 鐵拳第九百一十八章 裝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偷襲第五百二十四章 法蘭克福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散防禦第五百一十五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九章 士氣第七百七十八章 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