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失敗

英印軍在魯瓦伊薩特嶺的駐軍只有一個步兵營。

之所以只有一個步兵營,是因爲阿拉曼防線有55公里,而此時的英軍在兵力上略顯不足,尤其奧欽萊克將軍佈設的這條防線還是向山凹陷的……這使得實際防線要超過55公里於是兵力就更是相形見拙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防線上某些不重要的地區甚至都用在埃及組建的非洲軍代替。

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魯瓦伊薩特嶺是個山嶺,山嶺有居高臨下的好處,但同時也有山頂陣地面面積不大駐軍不能太多的缺點……駐守太多兵力會導致人員過於密集,遭敵人炮火覆蓋時很容易造成大量傷亡。

負責魯瓦伊薩特嶺防務的約翰少校是個參加過一戰的老兵。

旦凡參加過一戰的老兵都有個特點,他們有相當多的構築防禦工事的經驗……一戰打的就是塹壕戰,所以經歷過一戰的官兵不一定是名好戰士,但一定會是個土木工事的好手。

約翰少校也不例外,他把魯瓦伊薩特嶺的防禦布成三道。

這三道防線分別在山腳、山腰和山頂,兵力依次爲兩個排、一個連,兩個連。

這是一種很合理的佈置,它在給英印軍提供防禦縱深的同時還可以增強英印軍的火力……成梯次的三道防線因爲山嶺的高度差而形成天然的火力疊加,德軍對第一道防線進攻就會同時遭到來自英軍三道防線的火力打擊。

就像現在這樣,德軍雖然有坦克的支援和火力掩護,但英軍的機槍子彈卻居高臨下的從頭頂上傾瀉而來,除此之外還有迫擊炮炮彈,這使德軍發起幾次進攻都沒能成功突破防線,甚至還損失了三輛坦克。

客觀的說,印度第4步兵師的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並不是說印度兵服從命令或是不畏生死……雖然看起來似乎的確也如此,但性質卻不一樣。

說服從命令也沒錯,英軍軍官怎麼說印度兵就怎麼做。

但這卻不是真的服從命令。

表面上看起來的確是,往深層次的分析這卻是一種“奴性”……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本質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爲了更好的奴役印度百姓而創設的一個宗教,它把人劃分爲高種姓和低種姓,高種姓可以隨意對待低種姓……直到現代,印度還存在因爲低種姓賤民在菜地裡撿幾片菜葉就被砍斷手掌以示懲戒的事,更可怕的還是印度人都以爲這很正常。

另一方面,高種姓的又往往是白人,而英國人又是白人,同時英國人又武力強大殖民印度,這使印度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英國人當作高種姓對待,於是服從殖民者的奴役和控制那是沒有半點違合甚至還以他們的“忠誠”爲傲。

不畏生死也的確是,印度兵的抵抗就比英軍要頑強得多,甚至還有許多印度士兵抱着集束手榴彈乘黑靠近德軍坦克進行近距離爆破……這種作戰方式對於英軍來說是無法想像的。

但這真是英勇行爲?

印度教宣揚的是一種來世精神……也就是這輩子受苦下輩子就享福。

於是有許多印度兵在這種精神的影響下,抱着下輩子享福的想法抱着手榴彈衝向德軍的坦克。

所以這不是英勇,而是一種愚昧。

由此可知當年的雅利安人有多狡猾,他們建立起一整套的宗教體系套在印度人身上,不僅當代成功的奴役了印度人,還使這種制度世世代代延續直到現代,而且在可見的將來還會延續……

有句話十分適合印度人:要打破身體上的枷鎖很容易,但要打破精神上的枷鎖卻很困難。

終於,在八輛坦克同時衝上來時,秦川和德軍士兵們就用迫擊炮、手榴彈和刺刀攻下了第一道防線。

當德軍士兵在看到戰壕裡只有五十幾具印度士兵的屍體時就感到有些沮喪,因爲這個戰果與他們付出的代價和時間有些不成比例。

“繼續前進!”打紅了眼的巴澤爾大聲命令着,坦克稍一停歇就“隆隆”的帶領着戰士們朝英軍的第二道防線衝去。

天空中此起彼伏的到處都是發出耀眼光芒的照明彈,還有雙方你來我往的炮彈,子彈的火花在黑夜中閃個不停,就像是熒火蟲發出來的亮光,只不過隨着火花而來的就是一發髮帶着嘯聲和散發出熱汽的子彈,而且這些子彈還隨時會要了你的命。

“上尉!”這時一名通訊兵朝巴澤爾大喊:“上校命令我們撤退!”

“什麼?你說什麼?”巴澤爾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時正是一鼓作氣突破敵人防線的時候,怎麼會撤退?

“上校命令我們撤退!”通訊兵重複着這個命令。

德軍士兵包括秦川在內在聽到這個命令時都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們幾乎已經到了體能的極限了,雖然他們明知道現在撤退無異於前功盡棄,但誰還管得了那麼多!

“撤退!”巴澤爾有些氣急敗壞的下了命令。

士兵們跌跌撞撞的往回跑,秦川只感覺自己都像是根木頭一樣,即便是身後不斷的響着槍聲和炮聲,但他完全不知道躲避……他已經沒有一絲多餘的力氣做躲避動作了。

幸運的是英軍在夜色裡看不到目標,而且還有坦克跟在後頭擋子彈,所以秦川最終還是平安的回到了汽車的隱藏地。

在即將上車時他只感覺雙腳一軟就癱倒在地上,幾名士兵趕忙連推帶搡的將他弄上車,接着汽車“隆”的一聲就開動了。

那一刻,秦川突然發現他之前一直憎惡的汽車車廂是那麼的可愛,就像是一個溫暖而又安全的家。

“爲什麼撤退?”庫恩問着司機。

“我也不確定!”司機回答:“聽說是敵人一支裝甲部隊出現在我們的側翼!”

秦川腦海裡飛快的閃過“斯特萊特”坦克的影子。

奧欽萊克變聰明瞭,知道在這時候不能死守着防線而應該以攻代守。或者也可以說,奧欽萊克更擅長這種後勤補給不受威脅的防禦戰,所以他的表現與之前判若兩人。

現在……德軍該怎麼辦?

秦川望着遠處還在響着炮聲時不時升起幾顆照明彈的阿拉曼防線,再看看已經微明的天色……

這幾乎就是在告訴所有人,至少今晚想要突破這道防線是不可能的,隆美爾的計劃已經宣告失敗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命令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迪歐馬第八百一十九章 科沃平原第一百七十九章 迪爾西茵第二百四十四章 希臘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實驗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分歧(月票,月票……月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茶第一章 拖油瓶第六百九十二章 戰術轉變第九百零五章 殲滅第七百八十九章 戰鬥第九十二章 衝鋒(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性價比第八百八十一章 傘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證件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馬特魯第六百一十三章 勃蘭登堡分隊(二)第八百四十章 承認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行員第二百一十一章 嘗試(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果第三百二十九章 防禦戰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選擇第九十六章 和平主義者第六十九章 郵輪(二)第四十八章 圖格拉第六百零二章 新羅西斯克第一百九十三章 進攻第四百九十三章 滑翔機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西里島(五更奉上,求月票)第九百四十三章 強渡(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田鼠殺手第九百五十章 鬥智鬥勇第三百二十八章 坑道第一百六十章 鐵十字第四百七十四章 散沙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間第十四章 防線第七百四十七章 殘破戰術第三百八十章 鑽井第二百九十七章 雨季第九百五十五章 希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命運第四百三十一章 陷阱第八百六十七章 南方剛毅計劃第十章 休整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高總司令第二百一十九章 攻防第五百八十八章 出奇不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非1 師第八百五十一章 佈署(求月票)第二百二十章 鐵拳第三百一十四章 機羣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機飛彈第九百四十一章 指揮權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第五百二十二章 換防第七百二十章 防禦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井第四百四十九章 潛望鏡第四百九十九章 簽名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術第六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希臘營第八百七十二章 補救措施第四百一十一章 壓制第三百一十六章 戰果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高總司令第七百二十五章 黑色樂隊(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三章 火力口袋第五百九十七章 少校第四百零一章 問題第三百一十八章 佈局第七十五章 疑兵之計第二百七十三章 參戰第五百零八章 刺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防空炮第一百一十三章 報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混亂(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略重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坑道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略第七百二十七章 調動第四百零四章 巴頓的計劃第四百四十三章 靶機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退第五百九十章 第1山地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遇刺第六百四十三章 裝甲列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術(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掃雷坦克第一百一十七章 機會第七百二十七章 調動第十八章 維克斯重機槍第五百九十章 第1山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