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無心幻雲(一)

無心之境指的是沖虛自然之境。 也就是見聞錄中記載的,無見、無現。這是一個內外合一,物我無別的渾化境界。人達於此境,他的生命意義就發生了根本轉變,雖有限而具有無限的意義。他身處塵世中,卻無往而不順通。因此,無心之境所顯現的是一個完全自由自在的心靈。但這種自由自在不能理解爲外在的、肉體的,它無關乎現實,完全是心靈的自我體驗。

見聞錄中記載的一些象徵性的語言和寓言故事,皆在顯示這種自由自在的心靈。如說:";至人潛行不空,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華胥國之民";入水不溺,入火不熱";,";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牀";,等等。這種無往不適、無比自由的生活,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因此,它是落在心境上,是具有理想之境的人所特有的一種感受和體驗。

在鄭巫季咸故事中,地文、天壤、太沖莫眹實是對至境特點的集中概括。地文的特點是不震不止。此是指心境之,亦即無。主體超越種種是非之別,慾念不起,故此心境爲無。但此境之相只動不靜,實是有體無用,故無只是抽象之無。

天壤的特點是灰然有生,象徵心體之動,亦即有,此是心體之用。心靈動則必外現,有種種活動,所以用有生說之。但此境之相只動不靜,有用無體,因此,其有隻是一個抽象之有。

關於太沖莫眹,張湛引向秀注居太沖之極,浩然泊心,玄同萬方,莫見其跡。此指心境之靜。又說無心以隨變也。此指心境之動。至人之境,雖靜而動,雖動而靜,故動、靜皆爲具體之動靜。動靜相即,有無不離,此體用合一之境,是最高、最圓滿之境。

至人所呈現的三種境界之相,關涉到如何理解理想境界的問題。照上面所說,無不能遺有,有不能離無,這就意味着,真正的無心而必應世成務,就世成務而必體無。單應世成務而不能體無固是一偏,但孤懸一個無心而遺棄外物,這也是一偏。因爲,把無心孤懸,實際上是把有無對立起來;而一有對立,便不是無心,而是有心。因此,真正的理想境界必是雖有而無,雖無而有,是超越雙邊的有無統一。這一理想境界,通於老子所說的無爲而無不爲,說得通俗一點,不過是強調人們當不執無爲、順應自然之道生活而已。這是養生治身所當奉行的理想原則。

有些東西是我們用眼睛看不到的,如黑暗中的物體,我們卻可以憑藉手和身體去感知它們的存在;有些東西是我們無法用手和身體能夠觸摸到的,如遠處的物體或者是風景,我們卻可以用眼睛來感知它們的存在;有些東西我們無法用眼睛看到,也不能用手和身體去觸摸,如歌聲、音樂、話語等,我們卻可以用耳朵來感知它們的存在;還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的感官無法直接來感覺的!

物與環境的存在關係的表達是爲感。感是關係裡的主體存在。某一主體與環境的存在關係是爲感,存在即爲感。感是本身對環境存在的關係表達,物本身與環境之間達成了存在的關係時是感的表現,存在的環境對物本身的作用及物本身對環境的反應由感體現。

在本的物的感的關係定義裡,物本身是存在的主體,物所在的環境是客體,變化的客體影響着存在的主體,存在的主體能與客體達成存在的關係,就是說主體具備了接受客體存在的能力,這種接受客體存在能力的關係就是感,在生命力和物本能作用下物本身的存在與物所在的環境產生了不可隔離的交|合交系,相互獨立存在着又相互交|合模糊着的關係是感的關係,本能是物感的基礎,物本身的感由物對所在環境的自身存在來體現。

感是物的變化發生的條件,正是物具備了感的能力纔在變化的環境中存在着相互影響的關係。摺疊存在的對象關係是爲知。知是存在一對一的對象關係的表達。存在的一對一的對象關係,是說物在感的基礎上,能夠處於本位的能力對環境存在的具體條件的信息達成單一的對象,這種單一的關係就是對環境裡某一具體信息的存在,這種存在在主體位的對象達成就是知的狀態。

在知的狀態定義裡,條件的存在是環境裡集中的具體的各種信息,物本身對存在條件的反應是對集中和具體後的信息反應,在物感的基礎上,物對環境中具體存在的因素有一定的變化反應,物的這個反應是完全被動的,由存在條件決定,只是條件影響着物的變化,而物變化影響不了存在條件,沒有條件的具備就沒有物知的接受,生物在感的基礎上對存在條件相應的接受行爲就是生物知的形式。

知是物本身與具體條件呈現出的邏輯關係,知的關係達成物本身的變化有了一定的方向性。物的感是環境存在的形式模糊,物本身和所處環境只是處於存在的關係。知是條件具備的具體,是物對所處環境裡存在的具體條件因素的進一步關係達成的表現,感是存在的關係定義,知是條件的狀態表達。感關係的物不一定是有生命的物,處於知狀態的物得是有生命的物。

摺疊主體的關係表達是爲感知,感知是表現出的主客關係。生命的物與環境關係的達成是生命主體的感知。感知是以生命的物爲主體與存在的所有客體的關係表達。有了表達的感知,就有了生命的主體,生命的主體與客體的基本關係是感知的關係。

所有生命的物都具備感知的能力,都有感與知的關係,感和知是生命的物具備的基本本能,感知的能力在不同物種不同個體間各不相同,感和知都是在本能作用和存在環境裡自然形成的。感和知的能力存在是判斷生物存在狀態的標準,沒有了感的生物便沒有了生,沒有了知的生物便沒有了命,沒有了感知的生命的物就沒有了生命。

生物感知力的存在是生物本能反應的實現條件,生命存在是生物感知力的形式表達。自然環境存在着生命力,生物感知力是生物本身的具備。自然生命力在萬變的自然環境中產生,生物感知力在生物本能作用下生成。

有了感知的關係存在,就確定了主客體的形式達成,有了主客體的形式產生,就有了感知關係的達成。生命力和感知力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由自然環境和本身的先天條件因素決定,生命力由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感知力因物具備的質的不同而存在着差異。感知的能力是意識能力的基礎,意識的產生以感知爲條件。

感知的意義範圍很廣,主要意思是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而感知能力則是說通過感覺器官感覺某樣不可視或者肉眼無法直接觀察的物體,並能通過感覺描繪出其具體形狀或者運動狀態的一種超能力。這個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但是通過後天大量的艱苦練習以後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能力。比如可以感覺出背後某物體的形狀、顏色、運動狀態。其實質是物體向外輻射的紅外線被人體向外輻射的腦電波所擒獲,在腦部形成對該物體一定的判斷。

就是人大腦的感覺信息進行組織和闡釋的一組心理過程,通常就是指在大腦中進行的對感覺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闡釋的教程。知覺是在充分考慮了人們的期望、先前的經歷和文化的基礎上,對感覺信息進行綜合並賦予其意義。然而,感覺和知覺並不是涇渭分明的,因爲感覺有時也會受到先前經歷的影響。

縱觀世人第六感的爭論,無非是直覺、內感覺五臟六腑的痛感、飢餓感等、磁感覺、電流感覺、預感、心靈感應、信息素費洛蒙感覺等,前六個感覺目前都沒有具體的接受器感覺器官與之對應,只有列在最後一個感覺令人可信,人體信息素已被科學界確認無疑,接受人體信息素並把它帶着的訊號傳遞進人腦的器官——犁鼻器也已找到,人人都有。

因此,這個目前唯一被科學家確認的五大感覺之外的感覺被稱爲第六感覺是當之無愧的。只是現在還沒有給這個感覺命名,有人根據這個感覺的特徵提出是否可以把它叫做類嗅覺或者情覺——直接影響人們感情、情緒的感覺。

屠雲看着眼前的一切的一切都不明白爲什麼,只是他心中知道他必須有個信念,那就是成長的信念,那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信念,因爲這個信念可以帶着他一直走向他的目標,幻魂只是一個魂體,想讓一個魂體誠服,就必須自己先誠服自己,只有自己誠服自己了那麼幻魂纔有可能爲你所用,既然通天留下來這個劫難,那麼就一定有起意義,所以屠雲現在索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關鍵的問題。

第317章 赴約、異變、驚喜(二)第324章 重力空間(二)第329章 八門遁甲修煉之路漫漫(一)第698章 天域(三)第206章 解封之羽落之謎 四第271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一第604章 幻魔血脈(三)第643章 無心幻雲(四)第261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二第73章 分離迷魂陣第24章 血脈之力第588章 兄弟情(一)第43章 十二魔狼嗜神陣第168章 再回墨竹城 一第271章 血靈池之萬物輪迴 一第622章 魔靈封印(一)第228章 解封之永恆之塔 一第495章 虛無洞府(一)第243章 妖靈古界的秘密 二第292章 萬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三)第302章 九宮八卦陣之八門遁甲(一)第447章 幻靈之術(三)第542章 聖獸血脈(一)第465章 人生路之尋找(二)第599章 使命(二)第705章 十二獸人第9章 白虎密境第553章 古城之變(四)第344章 通天之門(三)第45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13章 五色靈光第333章 八門遁甲之輪迴(二)第612章 魂魔(三)第261章 陰陽之天地之門 二第13章 來戰吧!大塊頭 龍熊第6章 八年後第480章 命格(五)第371章 溟靈十二妖(二)第192章 解封 二第40章 計謀第374章 溟靈十二妖(五)第519章 幻境迷霧(一)第358章 妖界百族(四)第281章 陸童的羈絆(二)第374章 溟靈十二妖(五)第504章 心境之魂(三)第173章 十年後第50章 商談第59章 初露鋒芒第57章 聚靈陣第46章 人間煉獄第295章 死亡風暴第497章 密境資格(一)第632章 北冥之界(二)第567章 靈器之威(一)第133章 幻境——血魂殿第132章 秘術——血煞之淚第31章 雙管齊下第595章 雲之危(二)第289章 五彩神珠第90章 幻珠秘寶第300章 虛無火焰(一)第566章 冥界之血脈馭靈(二)第706章 十三聖殿第128章 巫族十二祖巫第2章 乾坤堂第448章 幻靈之術(四)第675章 五行魂脈(三)第383章 萬里困陣(二)第563章 幻術之威(一)第395章 章靈脈之爭(三)第11章 血妖瞳第113章 五色靈光第498章 秘境資格(二)第152章 九曜星辰陣 二第294章 年烏骨木之鄔骨族(五)第17章 迷蹤幻陣第13章 來戰吧!大塊頭 龍熊第63章 往事如煙第593章 血魄精魂(二)第124章 須彌空間之八卦萬法陣 二第384章 萬里困陣(三)第249章 心魔 一第631章 北冥之界(一)第130章 十二祖巫的來歷第380章 紫綾的謀略(二)第627章 幻心決(二)第11章 血妖瞳第118章 紫陌、紫馨第212章 解封之陰陽五行 五第692章 外域(三)第79章 請求第482章 萬物初生之境(二)第171章 玄靈洞府第321章 妖靈丹(二)第477章 命格(二)第652章 隱霧山(四)第152章 九曜星辰陣 二第187章 天翼界之謎 三第672章 萬靈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