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恩斷義絕

若邪閉起雙眼,淚水無聲的滑落臉頰。耳邊只聽“啪”的一聲,卻沒有感覺到任何疼痛。

若邪的耳邊傳來“吱呀”的聲響,睜眼看到旁邊的木桌緩緩裂開中縫,裂成兩半,豁然倒地。

項重華不再看她,衣袖一揮,茶舍的大門兩側洞開。他一面昂首闊步地向門外走去,一面高聲吩咐所有的兵卒道:

“讓這個女人走!”

若邪的眼淚洶涌襲來,她擡起頭,用手指頭捂住眼睛。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淚水。

項重華一眼也沒有看她,只是停下腳步,給她讓開一條道,然後冷冷道:“滾!”

若邪垂下手,面頰上已經沒有淚水,只是默然從他身邊走過。但她剛剛踏出房門,便聽見暗器的破空聲“嗖嗖”連響。

以若邪的身手,即使躲開比這快狠十倍的暗器也毫無問題。但她卻如同癡傻了一般,直到暗器快擊中自己的身體,也無動於衷。

項重華來不及多想,身形已經越過若邪,寬袖一捲,便把射向若邪的利箭抓在手裡。他把利箭往地上一擲,高聲怒吼道:“誰敢抗旨?給我滾出來!”

昏暗的夜色裡漸漸聚起許火光,秦非一身白衣排衆而出,手裡端着一架弩機,準頭直指若邪。身後滿身戎裝的禁衛打着火把排成三重人牆,第一行挺盾,第二行持弓搭載盾牌的交接處,第三排按劍待發。

項重華迎了上去。秦非左踏一步,他也向左,秦非右踏一步,他緊跟向右,將若邪護得滴水不漏。

秦非暴喝一聲,弩機緊緊抵住項重華的喉嚨,若非項重華用內力格擋,早已經被刺破脖頸。

秦非雙眼厲芒閃現,瞪向後面的若邪,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道:“誰敢攔我,我就殺誰。”

項重華也冷冷相視,半步不退,道:“我說過了讓她走。抗旨不尊,也是一死。”

秦非咆哮道:“項重華你有沒有良心!你難道忘了杜若怎樣救下我們,又是怎樣一路生死相隨,三番五次爲你出謀劃策的?”弩機微微向若邪站的方向一側,鋒利的箭頭在幾十把火把的照耀下閃着冰冷的光。

“而你,卻爲了那個蛇蠍女人對她不起!”

“還有秦柔。你有沒有忘記秦柔是怎樣獨自引開追兵,不惜身陷雪崩的?她現在生死未卜,也是拜這個毒婦所賜。你不殺這毒婦還待何時?”

項重華忽然後撤一步,身子一曲,竟然當衆跪在了秦非面前。

秦非一驚之下,弩箭脫手而出,掉落在地。

項重華向秦非重重叩了三個響頭,道:“我對不起阿若,對不起你,更對不起秦柔。但我也欠了若邪太多。求你放她這一次,就這一次。下一次,她若再被我們撞上。不用你說,我也定然會親自將她手刃。”

若邪望着項重華,心如刀絞。

秦非一咬牙,道:

“重華,你還當我是朋友就讓開。”

烏雲重重的壓滿天際,僅僅露出半輪明月,晚風來急,摧得濃雲往來,將剩下的月亮遮住,只留一線縫隙,透下幾縷月光。

項重華依舊不動,又向他不住叩首,斑斑的鮮血自他的額頭滲出,粘在了地上。

秦非仰天長嘯,大笑了幾聲,悽然離開。

項重華從地上爬起,隨手抹去額頭的血痕,轉向若邪,平靜地道:“你走吧。下一次見面時,你我就是敵人了。”

若邪神色一凜,看着項重華冷冷一笑,道:“敵人?”

她伸手將他送給她的珠釵玉環悉數摘下,擲在地上,用腳踩得粉碎,隨後縱身一躍,身子像鼓了風的輕衣一般飛向屋頂。

淒冷的聲音遠遠地自夜空中傳來,一字一字地敲打向項重華的耳膜,道:

“項重華,我們之間還沒有完。你欠我的,我總有一天一定會來親自索取。”

項重華望着若邪縹緲遠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陳雜,悵然若失。

流金溢彩,匯成一室堂皇。菱花鸞鏡,犄角四面窺伺。

坐榻建在小小的高階上,宛如微型的王座。一條織金的地毯宛如虹橋溝通天凡。兩排宮人在階下兩旁,垂首演奏着管絃琴瑟,用這靡靡之音,麻醉着自己,討好着別人。

息雅以手做枕,星眸半睜半閉,慵懶地臥在坐榻上。背後兩個身着錦緞,烏雲堆翠的宮人正拿着以孔雀尾毛織成的大羽扇一下一下,鄭重地爲她搖風,用力過了怕驚擾她,用力小了卻又怕熱着了她。而另一個身材嬌小玲瓏的俏婢則跪坐在她的身邊,捧着水晶打磨而成的碗,碗裡則是浸在冰水裡的果子。

解語領着侍從,將一個又一個扇着紅緞的大托盤放在高階下。紅緞揭開,皆是目迷五色的金玉羅綺。

知秋湊在她的耳畔,將送禮人的名褘悉數報上。息雅只是隨意地點點頭,偶爾才睜眼朝高階下的某個托盤望上一眼,但隨即又閉上雙目。每當這時,解語便會低頭記下呈上有幸得她一瞬側目的禮物的人的名字。有時是一個稚氣未脫,滿懷崇敬的新歡,有時則是一個芳華猶在,恩寵已逝,仍抱着一絲的幻想舊寵。也有時,則是或希冀得到寬恕、或企圖博得功名的朝臣。

所有人都深知她的魅力和威力。只要她開心,她可以將任何一個卑微的人擡上高臺,當然也可以輕易將之打回原型。她雖不是王后,卻是後宮的主。她雖未曾征服一城一池,卻征服了君王。

自然有人在背地裡小聲議論:“好一個禍水的妖姬,縱然是昔日的息麗華恐怕也及不上她半分。息麗華不過是霸佔了雍國的半壁江山,她卻傾倒了兩個國家,三代君王。”

但,誰又會看不起? Www ☢ttκΛ n ☢¢ ○

傾城傾國是女人的願望,紅顏禍水卻是女人的幻想。嘴上咒罵不住,心中卻只盼自己比妖姬還妖孽三分。歷史的洪流中,紅顏總是無力的,縱然做了烈女節婦,所得也不過是一句平淡的“溫淑恭婉”,再絕美的姿色,再自豪的才華,也只會被輕描淡寫成千篇一律的套語,怎勝禍國殃民,傾倒城池來得驚心動魄?

女人也渴求存在感。她們無法用耀眼的政績和功勳博得後世的主意,便寧願用災難令後世銘記自己。

痛苦永遠比快樂刻骨銘心。

最出名的男人永遠是明君良將。而最有名的女人,卻總是妖婦妓女。

息雅也知道那些的議論,更已經開始享受這充滿妒忌的非議。

解語和宮人將一件金絲玉縷衣平鋪在息雅面前,知秋看着名薄,愣了一下,隨即在息雅耳際低聲道:“這是曹姬送的。”

息雅的眼睛霍然睜圓,眼角暗飛,瞥向那珠光寶氣的衣裙。

解語沒有聽到知秋說了什麼,見息雅睜開了眼,便要尋那送禮的主人,記下名字。

息雅忙道:“先別記下,把東西拿過來。”

解語小心地將玉衣整好,讓兩個宮人高高捧起,一路舉到了她面前。

息雅向解語伸出一隻手,解語小心地握住她的手,將她扶起。而令一個婢女,已經將一雙柔軟的繡鞋套在她白玉般的秀足上。

息雅只望了望這巧奪天工的玉衣一眼,便看向瞭解語。解語已經永遠地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雖然依舊滿臉微笑,但她看得出那片笑容下隱藏的陰影。

這一切,都是拜那個女人所賜。

息雅將目光移回金縷玉絲衣,眼中閃過一瞬寒意。

解語以爲她不開心,咿啊咿啊地打着手勢勸慰她。

息雅心中更難受,臉上卻擺出了笑容,拉住她的手,道:“你忙了一下午了,可累嗎?”

解語傻呵呵地一笑,擺擺頭。

息雅從水晶碗裡揀了一顆果子,喂進解語的嘴裡,笑問道:“甜不甜?”

解語用力地點點頭。息雅又要喂她,解語卻搖搖頭,指指息雅高高隆起的肚子,又指指水果。

息雅摸着肚子,臉上滿是母性的柔情,道:“你放心,少不了他的。這個小傢伙能吃得很,我都擔心他吃得太胖。”

她拉過知秋,道:“你也休息休息吧。這些東西也不用再整了,一半入庫,一半讓大家分了。”

知秋道:“遵命。”

息雅道:“你先去挑出幾樣看得上眼的自己收起,別儘讓着那羣小丫頭。”

知秋笑道:“奴婢跟着您,不知得了多少價值連城的寶貝。又何必跟她們搶這些俗物?”

息雅搖頭道:“你啊,就是慣着她們。”

門官高聲報道:“大王駕到!”

息雅臉色一變,向知秋和解語使了一個眼色。兩人立即安排宮人將禮物拾掇下去。息雅換上醉人的笑容,一手支着腰,緩緩走下石階,準備向劉羲緯跪拜。

劉羲緯攔住她,嗔道:“不是叫你不用再行禮了嗎?傷了孩子怎麼辦?”

息雅嬌美地一笑,乖巧地道:“陛下是君,妾是臣,無論如何,君臣之禮都是不能廢的。否則傳出去,又該讓人家數落陛下嬌縱妾了。”

劉羲緯道:“你還在生袁柘的氣?”

第108章 震驚真相第11章 不速之客第60章 風華絕代第71章 情敵相見第17章 光影聖人第71章 情敵相見第83章 二次交戰第82章 雙霸相遇第12章 鐵骨錚錚第20章 開誠佈公第4章 巧舌如簧第26章 前往婺城第78章 恩怨兩清第20章 開誠佈公第10章 白虎秘門第61章 針鋒相對第24章 昔日舊情第7章 宴無好宴第53章 野蠻潑婦第21章 造化弄人第64章 神秘少年第80章 朝堂審判第25章 半路佳人第47章 精心安排第96章 莫以今時寵,忘卻舊時憐第10章 渾水摸魚第55章 九死一生第36章 過河拆橋第17章 光影聖人第98章 何以自處第60章 莊夢慈無第105章 今夕何夕,君已殊途第35章 宴無好宴第80章 意外救兵第54章 深不可測第66章 無能爲力第17章 風波再起第8章 故地重遊第48章 歇斯底里第20章 複雜人格第81章 燃眉之急第39章 希望曙光第33章 陷阱連連第42章 終成眷屬第31章 田獵大典第55章 梨花欲謝恐難禁第38章 入見祁王第55章 梨花欲謝恐難禁第56章 黃雀在後第53章 暫時平靜第9章 神秘禮物第13章 另有隱情第38章 多情無情第19章 桃林邂逅第13章 杜若獻計第11章 傷心之戰第69章 血濺壽宴第1章 無價之寶第59章 後官囚徒第3章 海外梅園第70章 失之交臂第21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第20章 開誠佈公第49章 不留遺憾第3章 將計就計第8章 李氏才俊第29章 防不勝防第16章 抵達翼國第72章 毓國細作第66章 恩斷義絕第18章 冤家路窄第19章 意外之變第50章 橫生枝節第24章 爲與不爲第76章 韓門驚變第55章 梨花欲謝恐難禁第11章 初踏征程第35章 宴無好宴第22章 秦非挨宰第54章 終成眷屬第15章 難言之情第80章 朝堂審判第54章 終成眷屬第21章 山中人兮芳杜若第101章 秦柔出馬第38章 多情無情第5章 又見秦柔第12章 經商之道第5章 手到擒來第68章 金縷玉衣第62章 秦柔遇險第41章 與虎謀皮第75章 山谷遇襲第84章 舊夢難拾第39章 不白之冤第22章 化險爲夷第92章 生死之交第81章 燃眉之急第82章 雙霸相遇第73章 逃離姜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