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

“路德維希,我們真的要向俄國人轉讓生產奔馳汽車和福克飛機的關鍵技術嗎?”

在莫斯科民族飯店裡面最好的套房裡面,小魯道夫已經睡着了,保盧斯則去了德國大使館——他會在那裡通過電報向柏林和里加報平安——現在只剩下赫斯曼和克洛伊一邊吃着味道很棒的俄國小點心,一邊討論着娜塔莉在汽車上提出的問題。

“這是必須的!”赫斯曼說,“我們如果不願意轉讓,再過幾年也會有別人轉讓的。”

那個別人就是美國,歷史上德國先向蘇聯轉讓了技術和設備,讓蘇聯入了門,而真正幫助蘇聯走上工業化快車道的則是美國人!

在熱n亞會議後,英法同蘇聯的關係比較冷淡,德國和蘇聯則開始了蜜月期,而美蘇關係則僅次於蘇德。雖然美蘇沒有外交關係,但是美國在西伯利亞干涉戰爭和後來的蘇俄*中,都給布爾什維克幫了大忙,因而美蘇“民間交往”在整個20年代都非常熱絡。在新經濟政策時期,美國在蘇聯投資也很多。

而到後來的大蕭條時期,美國更是敞開了大門向蘇聯提供成套技術和設備!包括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莫斯科汽車廠、雅羅斯拉爾夫汽車廠和莫斯科汽車裝配廠,不是整體採購自美國(買下美國的工廠拆了運回蘇聯),就是購買美國設備進行重新裝備——這些工廠就是二戰前蘇聯汽車工業的主力!

在二戰前蘇聯最重要的坦克生產基地,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是整套從美國引進。哈爾科夫拖拉機廠則採用了大量的美國設備(也有一部分是德國的),並且由美國人擔任建設總工程師——如果沒有美國的幫助,二戰期間蘇聯的坦克洪流恐怕要狠打一個折扣了。

另外,蘇聯的航空工業特別是航空發動機,也從美國人那裡獲得了大量技術轉讓和零部件供應。

而美國人唯一沒有讓蘇聯如願以償的,就是海軍造船技術的轉讓了。無論是技術轉讓、設備轉讓,還是購買成品,美國人都加以嚴格控制,不讓蘇聯獲得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

“我想還可以加上造船工業……”赫斯曼說,“我想蘇聯會需要我們幫助提升他們幾大造船廠的技術。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在1940年前後幫助蘇聯建成一支擁有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海軍艦隊。”

在赫斯曼的印象中,斯大林對大型水面艦艇挺着迷的,二戰前就開工了“蘇聯”號、“蘇維埃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蘇維埃俄羅斯”等四艘6萬噸級的超級戰列艦!

可惜因爲德國的入侵,這些戰列艦並沒有真正建成。不過赫斯曼倒是挺希望蘇聯人在1941年或1942年能裝備上這4艘超級戰列艦……

“路德維希,你難道想聯合蘇聯去攻打英倫三島?”克洛伊蹙了下秀眉,她可不敢想象紅旗插上白金漢宮的場面。

“或者是美國!”赫斯曼聳聳肩,“紅旗插上白宮!這樣的場面一定很震撼人心吧?也有可能是日本……如果蘇聯有了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最有可能部署在海參崴。”

“海什麼?”

“呃,是符拉迪沃斯託克。”赫斯曼撓了撓頭,歐洲這裡可沒有什麼人知道“海參崴”這個中文名字。

“他們的太平洋艦隊?”

“要不然放哪兒?波羅的海嗎?”赫斯曼呵呵笑道,“這會讓英國人跳腳的。”他擺擺手,“不過這不關我們的事兒,蘇聯要和我們打仗是用不着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

“但是用得着福克飛機和奔馳小汽車。”克洛伊用憂慮的語調說。“紅軍或許會坐着奔馳汽車打進柏林!”

“但我們還是得和他們合作,”赫斯曼嘆了口氣,“我們需要蘇聯的資源和黃金。這是《凱恩斯計劃》能夠實行下去的唯一路徑。”

根據《凱恩斯計劃》,德國從1926年開始,就要向協約國交付煤炭、汽車、飛機和船舶了。但這是白給,換不回英鎊和資源。

且不說德國政府怎麼向生產這些東西的廠家付款——似乎只能靠發債券——但是生產那些產品需要耗費的各種資源,就是個能逼死德國的大難題。

德國手中沒有多少外匯可以去進口,而且也很難向西方大量出口獲得順差。白送東西人家已經不大樂意了,再要傾銷工業品肯定會招致貿易戰爭。

“只有蘇聯!”赫斯曼說,“我們需要從蘇聯獲取石油、有色金屬礦和糧食,可能還需要從蘇聯獲得一些黃金去進口瑞典鐵礦石、美國棉花和澳大利亞羊毛。”

這是一個勉強能夠運行的經濟循環。德國先用從英國借來的英鎊進行投資提升產能——由德國政府借貸作爲發行馬克的保證,然後再轉手借馬克給德國國內的大公司進行投資。這就是德國失去貨幣主權的後果!這些英鎊進入德國後唯一的作用就是躺在帝國銀行的金庫裡面,作爲發行馬克的準備金。沒有它們,德國馬克就是廢紙,無法用於投資。

在德國用“英鎊資本”提升了自身的工業產能後,再將生產出來的產品交給協約國作爲賠償。同時德國政府會收回借給大公司的債務,用來支付購買“賠償產品”的貨款。

這樣協約國獲得了“賠償品”,德國工業獲得了發展所需的資金和市場,英國則通過發放貸款控制了德國,同時也鞏固了英鎊的地位,而德國政府則欠了一屁股怎麼也還不清的債……

這麼個循環要能夠維持下去,還需要有兩個前提:一是德國政府的財政一定要有盈餘可以慢慢償還欠債;二是德國的貿易項目不能出現大的赤字——也就是說,德國必須要通過蘇德合作獲得足夠多的資源去滿足國內正常需要和生產“賠償物品”的消耗,同時還要儘可能儲備一些物資以防萬一。

“我們現在能夠維持下去,一方面靠英鎊借款;另一方面靠蘇聯的資源。”赫斯曼沉默了一會兒,“從長遠來看,這個循環是無法維持的,但是短期內它必須要維持下去。”

歷史上德國是靠美元借款和蘇聯資源維持,現在美元換成了英鎊。不過《凱恩斯計劃》還是比《道威斯計劃》要好,它對德國工業的促進作用更大,同時理論上也能讓德國還清賠款。而且,德國的戰爭賠款是以英鎊計算,如果英鎊崩潰……

“從1926年開始,咱們就要支付賠償品了,先是1億英鎊(相當於20億出頭的馬克),然後逐年增加直到每年2億英鎊的貨品。”赫斯曼說,“如果我們不能從蘇聯獲得足夠多的資源品,我們的經濟就會因爲貿易逆差而崩潰!所以我現在擔心的不是蘇聯通過這樣的合作變得強大,而是擔心這樁生意被美國人搶了。那樣我們就完了……所以,我們必須給出美國給不了的條件!”

赫斯曼心想:等到大蕭條來臨的時候,英鎊借款和蘇聯資源這兩頭都會出問題,到時候就只能讓希特勒先生上臺來賴帳了。

就在這個時候,客房裡的電話突然叮鈴鈴響了起來,赫斯曼走過去拎起聽筒,格魯吉亞口音的俄語想了起來:“是路德維希嗎?我是斯大林啊!”

————

第1087章 蘇聯必須改革第31章 600噸黃金第1207章 美利堅存在艦隊第1126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五)第1188章 高奇堡計劃——關鍵就是加勒比海第1286章 放過美利堅第731章 先英國,後蘇聯第302章 正義(九)第794章 丘吉爾之死(一)第723章 大包圍-無畏第772章 運輸隊長羅斯福第372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二)第741章 珊瑚之海-大和號來了第828章 決戰巴拿馬——計劃是很好的第118章 魯爾蒙德軍備會議第948章 猶敗十六序章赫斯曼的奮鬥第25章 前夜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859章 大決戰—棄子,,第978章 阿根廷需要的是戰爭第666章 大雷雨(三十)第197章 各種不想打仗第1270章 特大喜訊第297章 正義(四)第112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七)第632章 華沙格勒第27章 今晚將失去自由第165章 日本的選擇第755章 德意志海軍的長矛第1006章 假的納粹第311章 風起大西洋(九)第824章 決戰巴拿馬——美國人很緊張第869章 大決戰—卡廷森林第37章 威廉二世第698章 天佑女皇第1142章 羅斯福之死(三)第459章 激怒它,打敗它第850章 女皇來了不納糧第819章 添油戰術第1285章 太平洋上的平衡第671章 大雷雨(三十五)第501章 皇家方舟第339章 帝國主義亡蘇之心不死第584章 日落(四)第134章 貨幣戰爭四第293章 反擊(十)第953章 猶敗完了第1149章 羅斯福之死(十)第810章 解散第三國際第1241章 陷入苦戰第358章 法蘭西不哭(十八)第884章 蠶食勝過鯨吞第135章 貨幣戰爭(五)第669章 大雷雨(三十三)第995章 好一場混戰第516章 太平洋上的變數第279章 奇襲(六)第419章 大海戰(二)第112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六)第329章 意呆利開始下面了第182章 希特勒新政(三)第53章 史塔西之母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二十七)第372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二)第878章 大決戰—千鈞一髮第494章 神風起源第510章 山本五十六第173章 是總理,不是元首第519章 來自德國的王牌第175章 排猶第641章 大雷雨(五)第1085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第1197章 高奇堡計劃——瑪格麗特嫁給誰?第734章 珊瑚之海-開始第1247章 原子彈(四)第649章 大雷雨(十三)第193章 姓資還是姓社第1192章 高奇堡計劃——先封鎖,再佔領?第361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一)第132章 貨幣戰爭(二)第1149章 羅斯福之死(十)第1100章 尼米茲的把握第456章 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絞索第361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一)第560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九)第203章 苦肉計第168章 蕭條來了第1115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四)第1032章 慈父,我們已經盡力(二)第1237章 強大的美軍第520章 再見,魯道夫第209章 未來的統帥(五)第719章 大包圍-坦克大戰第503章 丘吉爾的騙局第987章 致命的戰列艦第1284章 6千萬和6億第1101章 大陸上的島嶼第844章 羅斯福的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