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章 取而代之十

轟~轟轟轟……

十門耗費大量物力人力拖拽過來的75毫米野戰炮,以遠超過這個時代火炮的頻率,不斷將黃色炸藥裝填的先進榴彈射到北京城城牆上,掀起一片片碎石和慘屍!

好在北京城歷經數百年的加固和滿清帝國危機意識下的不斷投入修繕,牆體還是非常牢靠的,並且採用的是數層牆體並用結構,轟垮一層還有一層……

要不是一戰時期的75毫米野戰炮的威力實在是太大,北京城的城牆根本不用擔心被轟垮的問題!

在冷兵器時代中,滿清帝國的首都北京城的城防,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程度了,堅固程度要比白人吹噓的菱形堡壘防禦體系強得多!

可惜,自從火炮大量普及,威力巨大的榴霰彈、爆破彈等不斷升級後,哪怕是歐洲強國,也不得不放棄看似完善堅固的菱形堡壘體系,在與時俱進的火器時代,再堅固的城牆面對足夠大當量的火藥爆破,也顯得那麼的脆弱,這還只是黑火藥的時代,當黃色炸藥普及後,菱形堡壘體系剩餘的那點防護能力,也徹底消失!

城牆的作用逐漸演變成防禦裝備落後的暴民,鎮壓民亂,至於真正的倆國交戰,基本上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了……

在趙杜天前世的地球歷史上,到了拿破崙時代時期,菱形堡壘的防禦能力就被極大的削弱,在拿破崙的大軍面前,那些貴族堡壘變得不堪一擊,還不如運動戰消滅的法軍多……

也只有還停留在冷熱兵器交替時期的滿清帝國,對北京城保留着不少的期待……

漢國大軍比乾隆大帝想象中來的還要快,在王起明的命令下,以大漢御林軍爲主體的遠征軍日夜趕路,直抵京師城下,沿途的州縣清軍,猝不及防下,被漢軍一頓炮火全都收拾乾淨……

本來雙方戰鬥力就不在一個等級上,再加上漢軍的進發速度驚人,清軍連組織防禦的能力都損失殆盡!

當乾隆爺聽到北京城外隆隆的炮聲後,非常果斷且明智的做出了一個選擇,帶着一些重要的滿清權貴和禁衛軍,連夜悄然離開了北京城!

乾隆從漢軍兵臨城下的速度和戰報上,已經體會到了漢軍的強大,他很清楚,在數萬漢軍兵臨城下之際,北京城陷落只是漢軍死多少人,花費多長時間的問題!

滿清皇帝可沒有君主守江山死社稷的慷慨氣節,他們自己在心裡都認爲是竊取了漢人的江山,一直用封鎖的手段保留着東三省的黑土地,以防在未來坐不住竊取的江山後,好有一條退路!

當然,不光是東三省,蒙古這個不斷被滿清拉攏的小夥伴,也是滿清權貴逃亡的方向!

在不斷的聯姻和勢力滲透之下,滿清權貴實際上與蒙古王爺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可以說一榮俱榮個一損俱損!

在趙杜天前世裡的那個滿清朝代,蒙古騎兵可是沒少幫滿清帝國鎮壓太平天國,與外國侵略軍對抗!

連蒙古最能打仗的王爺僧格林泌都死在了鎮壓叛亂的戰鬥中!

蒙古騎兵更是在爲滿清帝國賣命的途中,死傷無數!

可以說,滿清能以少數人統治多數漢人,蒙古這個鐵桿小弟功不可沒!

正因如此,滿清權貴在看漢人時,是用看待奴隸的目光,但在看蒙古人時,是看待朋友的目光,這一點在滿清統治時期對蒙古人的各項優惠政策裡很容易能看出來,蒙古人可是有着很多自主權利呢!

然而,就因爲蒙古人和滿清權貴關係密切,咱滿清帝國被革命黨掀翻後,整個蒙古都對中原革命黨充滿了敵視情緒,最終在沙俄和蘇聯的幫助下,外蒙古徹底從中國版圖上獨立出去!

乾隆皇帝逃亡的方向就是內蒙古區域,漢軍既然能毫無壓力的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直抵京師,自然也可以從中國的任何沿海地區登陸,所以乾隆帝沒有選擇更加富饒的南方逃亡,而是選擇牢靠且有着大量蒙古騎兵的土地逃跑!

當然,乾隆皇帝不可能一口氣逃亡蒙古,他的第一個站點是山西,恩,用的巡狩的名義,乾隆皇帝將在山西首府組織對漢軍的抵抗,以及希望縹緲的和談……

至於首都丟掉對大清帝國造成的威望損失,乾隆皇帝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至少,丟掉首都總比皇帝死了這件事影響小得多……

只要皇帝不死,滿清帝國就從法理和忠於帝國的人心裡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抵抗和戰爭就能維持下去!

一旦皇帝死了,最高權力就會出現真空,會讓大量的下層人士失去奮鬥的方向,也會讓野心家看到混亂的徵兆,到了那時候,恐怕對滿清帝國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在明末年間,崇禎在北京城上吊自殺後,南明小朝廷之所以面對滿清鐵蹄抵抗程度弱的令人髮指,正是因爲正統皇帝一死,繼承權變得模糊,被扶植上去的年輕皇帝不足以服衆,導致南明朝廷心不齊,在外領兵的大將漸成軍閥之勢,中央朝廷的威望與日劇減!

甚至,在南明時期,還有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來的戰爭!

可想而知,這種狀態下的南明朝廷之所以存活那麼久,只是因爲入關的清軍幸福來得太快,吃的太撐,消化不良,用了大量時間理清內部罷了……

當北方的清軍理清了內部,鞏固了統治後,大軍南下,頃刻間,南明小朝廷徹底敗亡!

跟南宋時期面對蒙古鐵蹄,不死小強一樣的生命力,南明朝廷簡直就是個典型反例!

這就是失去正統皇帝的危害!

在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中,和平時期皇權更迭都要小心翼翼的進行,老皇帝都要事先一再給太子鋪路,爲太子培養心腹,並立下明確遺詔。

和平時期尚且如此,更何況戰亂時期的皇權更迭?

特別是在首都丟掉後,換皇帝真心是個要命的差事!

乾隆帝和滿清權貴很清楚這一點,才毫無心理壓力的放棄了北京城!

164章 翼騎兵成名之戰一(第三更求訂閱)107章 抽獎與常規模式245章 尋找拿破崙266章 吞併墨西哥三51章 戰後總結165章 翼騎兵成名之戰二(第四更求訂閱)194章 慘烈之戰五448章 全面進攻125章 坑爹的行軍146章 借題發揮441章 不講道理拉壯丁54章 錦衣衛84章 踏入世界舞臺三128章 爲了自由302章 擴編405章 風雲變幻的歐洲374章 歐陸重啓戰端433章 吊打棒子中201章 綠夾克414章 取而代之六347章 消滅武士中368章 和平的美洲下458章 蒙古平八旗逃399章 游擊隊的妥協322章 北美會戰八175章 落後不代表弱智294章 日本人的怒火284章 鯨吞九110章 鐵路計劃251章 跟趙杜天拼了200章 我必須忠誠54章 錦衣衛272章 海地起義上91章 踏入世界舞臺十331章 武士最後的榮耀下452章 認慫的猴子們177章 血腥殖民的開始277章 鯨吞二393章 共和國內戰下52章 露出獠牙(第三更)331章 武士最後的榮耀下140章 意外上260章 伊達爾哥的危機18章 新的軍隊347章 消滅武士中337章 有動力纔有戰鬥力163章 試探進攻322章 北美會戰八466章 我就是王法206章 虎狼陸戰隊394章 下層的迷惘209章 怒火上65章 榜樣155章 帝國法典302章 擴編252章 日本人靠不住!40章 崛起之始187章 勸阻394章 下層的迷惘460章 煙柳之地276章 鯨吞一149章 戰報140章 意外上448章 全面進攻305章 英國人的針對412章 取而代之四291章 實力分析41章 誠意301章 起義路線的錯誤484章 帝國入侵二415章 取而代之七253章 圖森告破10章 不對勁154章 波蘭翼騎兵218章 暗謀44章 背叛85章 踏入世界舞臺四253章 圖森告破79章 影響上259章 對黑人的區別對待233章 西南洗牌上387章 收復北美洲下454章 第一個僕從國425章 團練興起453章 泛黃漢主義318章 北美會戰四306章 攘外必先安內73章 層層設阻470章 御用打手乾隆老兒340章 白人內戰下(大賞加更)364章 不對稱海戰上82章 踏入世界舞臺一67章 發展285章 鯨吞十1章 艱難的開啓422章 勾結上295章 京都事變一332章 打不過咋辦416章 取而代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