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白雲廠的冒進風

柏毅的話音在偌大的繪圖室內迴響着,直聽得下面的一衆骨幹沉默不語,直將求救的目光投向最前排的陳耀陽。

在柏毅前往朝鮮的這段時間,白雲廠的技術帶頭人就是陳耀陽,因此相關的項目規劃也是由他親自確定的,是以當他聽到柏毅的話後,也不禁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待柏毅語氣稍一停頓便開口解釋道:“不可否認,一些研發計劃是操之過急了,但同志們急於實現國防現代化的精神還是值得肯定的。”

此話一出,在座的技術骨幹們紛紛點頭,陳耀陽說得沒錯,他們每個人的心裡都無比渴望實現軍工領域的現代化,特別是隨着一大批德國機械設備和專家的融入,白雲廠的技術水平有了本質的提高。

再加上朝鮮戰爭期間的幾次武器裝備改裝和仿製的經驗,讓整個白雲廠的技術隊自認爲自己已經都充足的能力去承接更爲複雜的武器裝備研發項目。

正因爲如此,就在柏毅奉命從朝鮮返回白雲廠之前的一個星期,白雲廠召開了一次臨時黨委擴大會議,將柏毅原先制定的以新式自動槍族和通用機槍爲重點的身管武器研發計劃,拓展爲涵蓋槍炮研發、裝甲車輛、航空製造、精密加工等四大門類,十二個分數子項目的龐大武器裝備研發計劃。

當柏毅看到這份龐大的研發計劃時,整個腦袋都是暈的,因爲裡面除了核武器以外,基本上海陸空天全都涵蓋了,這哪裡是什麼武器研發計劃,簡直就是白雲廠準備上天的吹牛書。

於是柏毅二話不說,在審議這項計劃的黨委會上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新任廠長兼黨高官宋繼學,在聽取柏毅的意見後,也覺得如今的白雲廠是有些過於盲目冒進,應該適當的調整一下。

有宋繼學這位黨政一把手定調子,其他黨委成員也就不好說什麼,於是在宋繼學的提議下,廠黨委責成柏毅,整頓一下廠裡的技術隊伍,好讓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再次深入人心。

於是便有了今天繪圖室裡柏毅恨鐵不成鋼的一幕。

然而柏毅在白雲廠技術隊伍裡的威望雖高,說出的話的也沒人能夠反對,但在座不少技術骨幹的心裡卻對柏毅的批評很不服氣。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白雲廠照比以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先不說四大生產車間的機械設備全部換成德系設備,但就技術隊伍而言,經過德國專家近半年的集中培訓和教導,其水平早已是一日千里。

很多解放前不敢想、不能做的工件、裝備,如今卻輕而易舉的就能實現,特別是防空列車、改進型T—34坦克、紅外夜視系統等一大批新式裝備的研發製造,更讓白雲廠的技術隊伍信心爆棚,甚至有些人認爲已經摸準了未來武器裝備發展的脈搏。

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麼?直接彎道超車就是了。

正因爲如此,當他們驟然遇到柏毅的冷水時,儘管將表面上的明火給澆滅了,但潛藏在心裡的底火卻始終在暗暗燃燒,否則他們也不可能在柏毅苦口婆心之下選擇沉默,更不會在陳耀陽明顯開脫的解釋面前各個眼底放光。

是的,他們真的十分迫切的要實現國防現代化,因爲那段戰火連綿的苦難日子他們這輩子都不想再次經歷。

柏毅又不是剛進廠裡的雛,技術隊伍的所思所想他那裡不知道,要說想實現國防現代化,他比在座的各位技術骨幹更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恨不得第二天就把99式主戰坦克,殲—10戰鬥機,052D驅逐艦給弄出來。

可問題是現實的狀況根本就沒辦法實現這些宏偉的目標,與其最後淪爲無用的幻想,還不如腳踏實地將基礎打好,如此才能平地起高樓。

正因爲如此,白雲廠這股盲目冒進的風必須要停住,不然的話,必然是眼看他樓塌了的結果。

於是在陳耀陽說完此話,在座各位技術骨幹低聲議論之際,柏毅並沒有直接出言反駁,而是點點頭:“我承認耀陽說得對,大家都是出於一片好心,出發點是好的。”

此話一出,場間衆人微微一怔,沒想到先前疾風驟雨的柏毅,竟然給了他們肯定,別說是他們,就連與柏毅最爲親近的陳耀陽也是愣了一下,要知道他已經做好了被柏毅批評的準備,卻不成想柏毅竟然給了他肯定的評價,這讓他驚訝之餘也有暗自鬆了口氣。

其實他並不是真想跟柏毅對着幹,可他很清楚柏毅的性格,平時的時候大大咧咧,平易近人,口口聲聲怕麻煩;可一旦認真起來絕對是眼裡容不得沙子,絕跡是主動找麻煩的人,因此很容易得罪人,而且不計後果。

所以陳耀陽很擔心這一次柏毅會不管不顧的給技術隊伍罵一個狗血淋頭,導致剛剛凝聚起來的向心力土崩瓦解,影響今後的技術工作,是以出言緩和一下,如今柏毅的語氣緩和下來,不管之後的話又怎樣的轉折,只要柏毅能火氣壓下來,陳耀陽也就可以放心了。

陳耀陽的心思,柏毅還是知道的,或許是在戰場上混跡久了,也養成了說一不二的臭脾氣,或許是見到一個又一個熟悉面孔走向戰場至此一去不復返,心中積鬱了太多傷感,柏毅的脾氣是比先前大了許多。

但脾氣大不等於智商就低,如果能罵一頓就解決問題,柏毅估計早就火山爆發了,之所以能忍到現在而不爆發,就是因爲他很清楚,這股冒進風根本不是一頓罵就能解決的。

於是柏毅深吸一口氣,那雙漆黑如墨的眼眸掃視了一下在場衆人,這才緩緩的繼續說道:“但出發點好,不等於結果就是好的,在這裡我想讓大家聽聽我在朝鮮戰場上統計的一組數據。”

說着,柏毅將手中的粉筆放進一旁的粉筆盒裡,拍了拍手上的粉筆灰接着說道:“就先說說咱們廠出產的50式自動步槍吧,咱們設計時的理論槍管壽命是一萬到一萬兩千發;槍機組件則是兩萬到三萬發左右。

然而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實戰當中50式的槍機組件的壽命不到一萬發,槍管更是連五千發的最低標準都達不到,我想問問在座的同志們,這是爲什麼?”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冷槍冷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國軍魂(下)第四百零九章 我們根本擋不住第四百四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不厭詐第二十章 柏毅的往事(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兩百六十八章 中國人必敗無疑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五百二十七章 獻青春的人(下)第十章 就這麼簡單(爲盟主天帝風暴大大加更1)第二十八章 軍管會的震動(求收藏和推薦)第四百一十五章 M26重型坦克VS改進型T—34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國人太可怕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八十二章 首長們的方略(一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九十四章 當局者迷(五更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三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軍備首長第五百三十章 良苦用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五百五十一章 白色死神第四百六十五章 沒良心炮第一百四十六章 刻不容緩的防空武器(下)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上)(4\5)第九十章 冷焊工藝(上)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九章 神一般的炮術第四百六十二章 鐵在燒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威:40mm單兵火箭筒(第三更)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兩百八十七章 關鍵的小裝置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35mm的M2重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坐地起價第四百零八章 中國的裝甲部隊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祖宗的失蠟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國士禮之,國士待之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四十九章 爲了朝鮮戰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七章 他是怎麼辦到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五十九章 哈軍工的名額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兩百零二章 令人驚歎的計算方法:有限元第四百七十四章 槍族(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形勢逆轉(上)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六章 要人(爲周打賞破一百加更二)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兩百章 “引進”德國專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換裝(2\5)第四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的美軍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達困局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斃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兩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下)第三十三章 鷸蚌相爭(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換裝德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誰斷糧(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美國人的拿來主義第兩百一十六章 烏拉草換喀秋莎(下)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標:通用機槍與輕型火炮第兩百六十六章 營救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下)第兩百七十二章 真是好東西(3\5)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三章扭轉戰局第五百一十三章 晶體管第一百八十一章 暴怒的子彈第一百零六章 槍管難題(2\5)第五百零三章 打不壞的槍管(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四百零一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下)第兩百七十四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下)(第五更)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軍第六十七章 奇快無比的單手上膛(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麼是好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