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噴氣式發動機的選擇:離心式與軸流式(下)

噴氣式發動機在二次大戰中分成兩個不同的分支,即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和軸流式噴氣發動機。

所謂的離心式,是利用專門的離心壓縮機,是利用專用的離心壓氣機,將進入發動機的氣流壓縮,並甩向分佈四周的燃燒室,通過點火加熱,形成高溫燃氣,從而形成做功的推動力。

軸流式噴氣發動機,則是氣流沿着固定的軸向自然流入發動機內,進而利用高速旋轉的壓氣機,對流入的空氣進行加壓,注入燃燒室點火加熱,最終形成高溫噴氣熱流,完成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如果用一種不太貼切的事物來形容兩種類型的噴氣式發動機的話,那麼離心式發動機就好像是鼓風機,提供氣流不說,還自行加壓;至於軸流式發動機則更像是排風扇,源源不斷的吸收氣流,並沿着固定通道加壓、加熱……

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噴氣式發動機,若是放在幾十年後估計連最起碼的爭議都不會有,因爲兩者的獨特結構就已經註定,軸流式較之離心式有着更大的應用潛力,是以各主要軍事大國所研製的新式大推重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無不是採用軸流式結構。

可問題是此時此刻卻是1951年初,一個噴氣式戰機剛剛起步,兩種發動機難分伯仲的年代,最典型的便是如今朝鮮戰場上,從配備離心式發動機的米格—15同安裝軸流式發動機的f—86之間的巔峰對決就能看得出,兩種不同樣式的噴氣式發動機,並沒有本質的差距。

正因爲如此,關於離心式與軸流式的爭論也從二戰時期,一直持續到了現在,只是主角從當面的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暗暗較勁,換成了現如今蘇聯與美國的彼此爭雄,就如同幾十年後戰機變後掠翼技術一般,是取是舍,很是經過一番曲折的道路。

阿爾喬姆·米高揚就正在這個道路上前行,從二戰時期屢屢碰壁,默默無聞;到如今聲名鵲起,成爲蘇聯戰鬥機研發領域的一哥,阿爾喬姆·米高揚除了有一個好哥哥幫襯之外,也是因爲他掌握了一個“快”字訣。

要不是當年他連夜趕工搶在拉沃契金設計局之前,率先試飛米格—9戰鬥機,便不會率先奪下蘇聯噴氣式戰鬥機的一血;之後再接再厲,用同樣的辦法,搶先完成米格—15的設計工作,致使性能相近的拉沃契金新式噴氣式戰鬥機再次敗下陣來。

至此,異軍突起的米格徹底將拉沃契金趕出了戰鬥機設計領域,成爲蘇聯戰鬥機研製方面新的霸主,只不過米格的霸主地位並不是很穩固,沒辦法,蘇聯航空人才實在太多,除了拉沃契金,還有雅克夫列夫,蘇霍伊,伊留辛,圖波列夫,米亞舍夫……

這還是數得上數的名家,至於那些默默無聞的天才更是多的看不過來,可以說整個蘇聯航空領域的競爭十分的激烈,稍又不慎便會如拉沃契金一樣,被徹底打落塵埃,基於此,阿爾喬姆·米高揚除了拉住自己的哥哥外,便是利用目前掌握的優勢,不斷推出新機型。

從起步的米格—9到鏖戰朝鮮的米格—15;從正在試飛的米格17,再到如今抓緊研製的i—360計劃,阿爾喬姆·米高揚和他的米格設計局只用了8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米格設計局每兩年便會推出一款最新的噴氣式戰鬥機。

這種推陳出新的速度,較之後世更新速度超快的手機產業也是不遑多讓,由此可見米格設計局將“快”字訣用到了何種程度。

當然,這其中固然有航空領域大發展,大更新的契機;也有同敵對的西方世界拼命較勁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阿爾喬姆·米高揚必然有着他獨特的法門,不然也不會從那麼多羣雄閃耀的功勳飛機師中脫引而出。

而這個獨特的法門不是旁的,正是採用大量的成熟技術,特別是在耗時最大的航空發動機方面,自始至終使用基於英國“尼恩”航空發動機改進的離心式噴氣發動機,之所以如此,無他,只因爲該類型發動機技術難度低,結構簡單易懂,生產製造方便快捷,整體性能堅固耐用,工作穩定性平穩高效,簡直就是爲快速生產量身定製的神機。

正因爲如此,當米格開始進行i—360計劃時,阿爾喬姆·米高揚想也不想便能夠快速生產的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定爲新式戰機的動力源,若是一臺推力不足,那就直接上兩臺,總而言之,務必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新式戰機任務完成。

結果他的要求發往一直受其提攜的克里莫夫設計局時,卻遭到航空發動機總設計師克里莫夫的反對,理由是經過他的測算,軸流式發動機將會比離心式發東西更適合未來的新式戰鬥機。

爲此,克里莫夫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將軸流式發動機的好處說的是天花亂墜,阿爾喬姆·米高揚心裡儘管不痛快,但因爲自己並不是航空發動機專家,是以也不再堅持,只是默認克里莫夫搞他的軸流式發動機。

直到今天受他哥哥之邀,加入新式技術評估專家組,看到了那兩張《噴氣式發動機簡論》的影印照片,阿爾喬姆·米高揚這才發現,自己竟然被克里莫夫給耍了,頓時便火冒三丈,直接扯過克里莫夫,讓他做出解釋。

克里莫夫哪裡會想到,一項堅持軸流式噴氣發動機的德國,臨了卻變了掛,轉而對離心式發動機情有獨鍾,特別是照片中的一句話,更是撓到了蘇聯大部分軍工專家和高層的癢處:

“離心式噴氣發動機因爲他的簡單,更適合大規模戰爭,如果德國能夠在1943年意識到這個思想,或許就不會把心思放在複雜無比的軸流式發動機上,戰爭也不會敗的這般慘烈……”

若是其他人說這句話也就罷了,問題是這本書的作者是阿爾弗雷德·盧克,二戰時期德國軍工生產的實際負責人,“末日計劃”的真實領導者,是以這句話的分量之重簡直難以形容,因爲它不單單是總結了德國戰敗的原因,更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蘇聯軍工發展思想的正確性。

克里莫夫很懷疑這本專著的真僞,可面對阿爾喬姆·米高揚咄咄逼人的眼神,他還是放棄了最起碼的良心,選擇了對強權的屈服,於是重重的點了點頭:“放心吧,我親愛的米高揚同志,等回去後我便調整設計局的工作,將離心式噴氣發動機的改進放到第一位!”

“恩,要快!”

阿爾喬姆·米高揚聞言這才默然的點點頭,旋即起身,不再理會一臉惆悵的克里莫夫,朝着他哥哥所在的位置快步走去……

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紅眼睛的蘇聯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反狙擊戰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明豔的14.5mm高射機槍(昨天補更2)第兩百六十九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上)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四百二十章 是坦克,也是戰神第五十九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鑄造車間的隱憂第一百零八章 槍管鍍鉻工藝(下)(4\5)第五百二十三章 張口一百萬第兩百五十六章 被擺了一道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四百二十章 是坦克,也是戰神第三百九十三章 覆滅:全殲英國皇家坦克營第五十四章 捲土重來王天成(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九十八章 迫擊炮與無坐力火炮第三百二十四章 靜電近炸引信第二十六章 焊接與脹接(求收藏和推薦票)第三百零三章 令人震驚的條件第八十六章 挑戰(第五更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五章 蘇聯天才的判斷第兩百二十六章 第三帝國的化工專家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八十七章 變廢爲寶(第六更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火貿易(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上)(4\5)第四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狠傢伙第三百五十四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VS美軍航空攻擊羣(上)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兩百六十九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上)第兩百零五章 無與倫比的輕質材料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底氣的英聯邦第六營(第三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合成化:重火力連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零八章 核心技術(上)第四百二十章 是坦克,也是戰神第兩百一十九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志願軍瘋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驚豔三槍第五百四十五章 零號首長的態度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獻青春的人(下)第四十五章 簡單的切口防跳第一百一十六章 增強步兵火力(上)(2\5)第七十四章 拼接的舊槍(求收藏和推薦)第五百一十章 軍備首長燃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實戰爲準繩(下)第兩百零八章 環氧樹脂玻璃鋼(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國軍魂(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來自蘇聯首席專家的“忠告”第兩百四十八章 我們還缺什麼?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願奉獻的一代(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米格—15維修站(上)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三百一十章 中蘇新技術補充協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九十八章 與總後首長之間的默契(第四更求訂閱)第兩百六十一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迫擊炮與無坐力火炮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老葛的遺願第四百四十七章 謎一樣的中國炮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鍺單晶第兩百五十七章 斯圖騰貝格的懊悔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撞(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這仗沒法打:中國士兵人手一具“手炮”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來對了(求收藏和推薦)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 家裡蹲也有高材生(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兩百三十六章 做個大文章第四百一十八章 愈戰愈強第四百九十二章 我就是要造槍造炮第三百六十九章 用一仗打出數十年的和平(第五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無效果的攻擊第五十八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戰壓縮乾糧(一萬字大章)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你還沒資格教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修壞了我負責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降神火第四百六十章 遮風擋雨軍備首長第十二章 一紙任命(求收藏和推薦票)第六十四章 驚變第四百八十三章 形勢逆轉(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地雷:蝴蝶狀!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三百八十七章 這纔是英軍的戰鬥力第四百九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七十九章 破甲如熱刀切奶酪般容易(昨天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七章 中國炮兵的新力量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