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千呼萬喚纔出山

“哎喲喂攝政王,此一時彼一時也,咱們也不必計較這些,只要能保住大清江山,什麼皇室顏面,都可以暫不考慮,古人云,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奕劻安慰道。

“那好吧王叔,我聽您老人家的,明日讓徐世昌即刻起程,

前往洹上村洽談,讓袁宮保出山吧。”載灃羞愧難當,低着頭說道。

“遵命。”奕劻拱手領命,快速退出殿堂,前去安排事宜。

雖說奕劻平時較爲貪財,斂財無數,但在大清江山搖搖

欲墜之時,作爲愛新覺羅家族一員,他拖着病體,還是竭盡全力地在支撐。

……

“卜五兄,別來無恙啊!”袁宮保聽說徐世昌到來,他非常高興,安排長子袁克定到袁家車站,代表他隆重迎接,自己則破天荒步行至村口,也就是大宅院大門口相迎。

“哎呀,我的中堂大人,您腿腳不方便,竟還親臨村口,卜五實不敢當啊!”徐世昌連忙上前施禮,有點受寵若驚之感。

徐世昌跟袁宮保同爲河南老鄉,他早年中舉人,後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這在外人看來,那可謂是仕途一片光明啊!

可他是個很有才華,卻又書生氣十足的文人雅士,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頗有造詣,在京城做官,他又不善於變通,被人嫉妒而遭受排擠。

袁宮保仕途曲折,連續二次考舉人未中,後面被迫從軍,卻能出人頭地,在天津小站練兵,徐世昌被派往那裡當差,從大魚池裡甩到小溪溝,卻被袁看中並深得器重,出任陸軍營務處總辦,逐漸成爲袁的盟友,互爲同道。

後袁繼承李鴻章的一切職務,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將徐世昌推薦進軍機處當行走,五年之後曾任軍機大臣,巡警部尚書。

宣統元年進入內閣,成爲內閣協理大臣,相當於副總理,幫着慶親王奕劻處理朝政。

“那能啊,卜五兄從京城遠道而來,袁某豈有不迎之禮啊,哈哈…請請…”袁宮保顯得特別興奮,他知道是朝廷派徐世昌來當說客,正中他的下懷。

倆人攜手走進洹上村養壽園,在東書院賓主落座。

“中堂大人,這次徐某奉了朝廷的上諭,讓大人出任欽差大臣,接替鐵良之職,督師湖北,剿滅亂軍。”說着,徐世昌起立,從懷裡掏出詔書。

袁宮保愣了一愣,還是雙膝下跪、雙手接過金爛爛的詔書,“臣接旨謝恩!”

這個儀式完畢,徐世昌屏退左右,隨袁宮保進入書院內廷,倆人喝着茶聊些貼己的話題。

從去年底至今,外人一直看不懂這一齣戲,那就是袁宮保被載灃一道諭旨開缺回家,從此做了釣魚翁,滿清皇族的少壯派成了廟堂的主宰,而袁的北洋系被不斷清洗,但偏偏北洋系元老徐世昌,卻進入內閣,不降反升,成爲內閣協理大臣,朝政之重臣。

從此,朝堂之上的一切動向,袁宮保足不出戶,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因爲明面上有徐世昌在,袁通過電報,在暗中操縱着北洋系的一切。

這表面是載灃的失策,沒有斬草除根,實際是慶親王奕劻的竭力阻止,因爲他相中的是徐世昌的智慧和能力,他內閣大臣中能人不多,全是八旗子弟,漢臣中只有徐一人,總得要保住體面吧,否則,太傷那些君主立憲派的心了呀。

武漢起事之後,載灃開出的價碼是讓袁宮保做湖廣總督,可詔書未到,徐的電報先到了,這明顯不是北洋系所期望的。

這次,徐世昌親自來了,倆人品着茶共同商議袁出山的條件,而核心要素只有一個,那就是怎樣使袁宮保出山,能使北洋系利益最大化。

“中堂大人,這可是最佳時期,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咱們必須好好把握呀!”徐世昌說道。

他一直沿用以前的尊稱,因爲在他的心目中,袁宮保是當代唯一能力挽狂瀾的總理人選。

“卜五兄說得是,袁某沒想到奕劻會讓你來洹上村當說客。”袁宮保撫着八字鬍笑言道。

“他也是被逼無奈,內閣現在是內外交困,外面是東西方列強們的咄咄逼人,日俄以武漢叛亂爲藉口,想乘機武裝入侵,英美法德則是希望有能人上臺,力挽狂瀾,奕劻年事已高,這種爛攤子他無力也無心收拾,他是巴不得讓出位子,由你來接任。”徐世昌說道。

“這麼說來,慶親王倒還是有自知之明吶!”袁宮保笑言道。

“那是當然,慶親王這些年該撈的都撈足了,國庫窮得叮噹響,他這個內閣大臣,說白了對他而言,就是個苦差,他退讓了,親慶王爺還是他,何苦來哉!現在英美德法四國政府,都希望您來組成責任內閣,以我看,這是個你出山的條件之一。”

“那好,今日咱哥倆就把這條件談妥囉。”袁宮保點了點頭說到。

就這樣,袁宮保與徐世昌在書院內廷擬定了出山的條件:即成立國會,由袁組織責任內閣,統轄全國陸海軍,補足軍餉,寬恕革命黨人,解散臭名昭著的軍諮司等六大條。

徐世昌懷揣這由袁宮保親筆簽名的六點要求,馬不停蹄返回京城,跟奕劻親自面呈載灃。

載灃臉色十分難看,可他也沒轍呀,丟權總比亡國強吧,只能全盤接受。

就這樣,袁宮保端起架子,走馬上任來到信陽,以欽差大臣身份,換掉徒勞無功的鐵良,統領北洋軍以及湖北、河南、湖南的清軍巡防營和綠營,全盤掌控兵權。

鐵良呢,被貶爲江蘇提督,自上諭公佈之日起,起程赴任。

明眼人都瞧得明白,江南現在處在革命浪潮中,清王朝在那裡的統治是風雪交加,鐵良赴任那是往火坑裡跳,凶多吉少。

袁宮保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整編大清陸軍。

任命馮國璋爲武漢平叛前線總指揮,兼第一軍總統官,全權指揮原北洋第一軍序列,和張彪等其餘一萬五千多清兵部隊,合計四萬餘清兵撲向漢口。

任命段祺瑞爲第二軍總統官,率北洋第二軍序列,以及從東北、山東調來的巡防營二萬餘人,共近五萬清兵作爲第二梯隊,及時奔赴湖北,作爲增援。

第084章 關人,扣押船隻第872章 面對面硬拚第700章 密談第536章 營救徐家人第265章 碼頭上仗義救人第934章 無意中出賣了將軍第568章 看誰的命硬第398章 心裡只想復仇第641章 準備夜探史宅第967章 飛鴿顯露功夫第961章 東北之局第055章 做點善事不易第591章 來者不善第214章 長興縣新學堂第067章 敢在賭坊借銀洋第176章 冒出來了東洋人第085章 巧遇李淑貞第124章 官衙來了第479章 營盤山戰鬥第784章 死命追蹤第403章 善後處置第102章 爭股份,脣槍舌戰第385章 跳蛙式進攻第047章 弄巧成拙第420章 總督辦府邸第578章 謀事在人第150章 岳父大人撐腰第676章 夫妻密談第226章 勢如破竹的戰鬥第040章 陳天華的怨恨第839章 江寧戰役之序第488章 老師,請指點迷津第939章 兄弟相勸,仁至義盡第771章 端午之夜第085章 巧遇李淑貞第213章 運籌帷幄第059章 芝麻糯米糰第443章 遇刺第422章 敵人在悄然佈局第250章 共進午餐第491章 更加陰險的國策第139章 女子出國成時尚第871章 總攻開始第379章 菊刀特戰隊第702章 考察水師基地第444章 善後與追查第009章 母親的小腳第612章 搜尋幫主陸文虎第941章 青狼的金蟬脫殼第626章 上海灘的新寵兒第950章 談判,不如說是宣判第932章 司令官身先士卒第141章 鶴卿先生的新居第757章 開啓崇明新篇章第656章 他精神崩潰了第863章 鏖戰第193章 返回杭州第880章 軍調司的困惑第810章 李府的反響第720章 談判,繼續妥協第561章 緊急動員第341章 鎮壓惡霸地痞第616章 三路抄底第875章 太湖幫全軍覆滅第772章 歌舞賽的背後第652章 漢口樂善堂第567章 秋風掃落葉第104章 青樓女子當場董第146章 相約紹興陳宅第593章 排兵佈陣第013章 惹母親生氣了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134章 求見將軍不易第390章 艱難的叢林搜救第109章 倉促的訂婚宴第311章 鷹嘴山營寨第936章 李興鴻的抱負第691章 兵臨名仕館第759章 紅袖添香花似容第302章 夜審古阿三第037章 成了生意還認親第690章 興師問罪第273章 小年算是有救啦第549章 強化護航力量第516章 旗營大校場第795章 臨死前的一擊第702章 考察水師基地第044章 到範府去還債第175章 小娘們的脾性第716章 洪半天來了第033章 拜面之前第487章 東洋人大潰敗第343章 發展實體經濟第690章 興師問罪第747章 風雲突變第637章 交底交心第692章 點到爲止第687章 郊外遇刺第811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433章 明試文采暗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