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敢枉議國政

日方數百萬兩白銀打了水漂不說,還丟臉丟到全世界,海牙國際法庭上去了。

從來以算計別人爲榮的東洋人,這次啞巴虧吃大了去啦,以致於震驚了首相。

對於整件事情,日方,以及張之洞和他的幕僚們,他們都懷疑陳天華背後,一定有高人在指點。

起初是懷疑盛宣懷,李經方等人。

但後來仔細一想,不應該是這二個人。

因爲盛宜懷和李經方都是官商,而官商往往只會扯虎皮搞陽謀,真要讓他們使詐術,玩點陰謀詭計,這二人還真是不行。

既然不是盛宜懷和李經方他們,那肯定另有其人。

會是誰呢?

他們都很期待,所以出些高深莫測的話題來進行試探。

陳天華被逼無奈,只得說真話,他心裡在快速打着腹稿。

只見他擡手慢慢喝上口酒,吞嚥了下口水,微微讓自己平靜之後,把自己思緒調整合適,才沉聲道:

“草民認爲,大清國這些年搞洋務運動那是必須的,具有積極意義。因爲國外洋人的科技發展,早就趕超我們好幾十年,而我國一直在閉關鎖國,甚至於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其結果,就是愚昧無知與落後,衆所周知,落後就要被捱打。”

“落後捱打的窘境,必想總督大人和諸位前輩,比晚年更有體會。咱不說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北京城,就瞧瞧我們全國各地的洋租界,以及停靠在黃埔江口,旅順口的外國軍艦,就知道什麼叫喪權辱國,這是有骨氣的華夏兒女所不能容忍的。”

“洋務運動和實體經濟,都是強國富民的一種手段,但不是救國之根本。這只是經濟基礎,這好比咱建房屋的地基,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但要完整地修建成一棟房屋,尤其是建多層建築,光有基礎不行,還得依靠建築結構,好比房樑,而草民所講的這個建築結構,就是國體,一個落後、陳舊不堪、甚至於腐朽的房樑,是承建不了房屋,最好的基礎都是白廢。”

“至於西學還是東學,草民認爲西洋和東洋都有他們自身強大的優勢與理由,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因地制宜,活學活用,就像總督大人提倡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方針。”

“所謂因此制宜,活學活用,就是依據本國國情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學習東、西洋文化與技術,據我所知,日本國在明治維新之後,努力學習西洋文化、制度與科學技術,從最早的模仿,後來改良,最終消化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東西,短短几十年就此崛起,全國超越了大清國。”

陳天華心平氣和地大概陳述了自己觀點。

這些觀點大都是後世里科普性知識,許多書本上早就講得很爛很熟,這些都是被歷史證明,成了結論性的東西,毋庸置疑。

但對於百餘年前的清末,陳天華的這些觀點,包括許多新名詞,什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等,那絕對是新穎,聞所未聞的東西。

這裡的六君子可不是普通人,不說官銜,就學問而言,恐怕代表着大清國的最高水準,這裡都是學霸。

就說張之洞,他是前朝科舉的殿試探花,翰林院學士,其他人都是進士出身。

光是辜鴻銘一人,他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外東方儒學的第一人。

他的文學、歷史、神學等博士學位,是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取的,而自然科學,理學,哲學等博士學位,是在德國萊比錫大學獲得,絕對不是什麼野雞大學。

他的一些著作,後來成爲了德國萊比錫大學指定的必讀書籍。

但就是這等超級學霸,聽得陳天華了了幾百字的論述,卻把張香帥的巨大命題都回答完畢,而且很精闢。

這六位學霸級人物還知道,具體的東西對方還是有所保留,因爲不能露得太多,墨水倒完了也就不值錢。

但擁有這等高學問的人,竟然只有二十一歲,而且是個從未留過洋的鄉下青年。

如真是這樣,那他就是大清國百年難遇的天才,天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的膽氣確實過人。”張之洞先開口評價。

他沒有對陳天華這些結論性內容進行評論,只指對國體的大膽比喻。

……一個落後、陳舊不堪、甚至於腐朽的房樑……

陳天華這番對於上層建築的描述,要是傳到京師紫金城裡老佛爺的耳朵裡,恐怕是彌天大罪。

張之洞因而蹙眉哼上一句。

“草民只是一個比喻,用語不是很恰當,請總督大人勿以追究。”陳天華聽了也是大吃一驚,忙起身檢討,但他沒有因此而驚慌失措。

“無妨,這裡咱們是議政論經,我都說了,無論你說了什麼,本督決不降罪於你。”張之洞擺了擺手,實際他也是在暗中試探這位大少爺的膽識。

“多謝大人寬容。”陳天華表示謝意。

看着一臉鎮定的陳天華,專業搞情報刺探的趙鳳昌,忽然想到最近探得光緒帝想搞君主立憲制,據說慈禧也默認的消息。

究竟是真搞還是流於形式,趙鳳昌跟張之洞稟報時二人都琢磨不透。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真搞還是流於形式,朝廷終究會下旨請百官們討論,其中就是套用或者是仿照某個國家君主立憲制?

趙鳳昌是個立憲派代表人物,而且他很推崇日本的立憲制度。

“大少爺,本職有一事詢問,你說說看,倘若大清國也搞君主立憲制,你說是西洋人那套好呢還是東洋人的?”

此話一出,不光是陳天華大驚失色,就連旁邊的幾位幕僚們都怔愣呆了。

誰都知道此話的含義,這是國家機密,在此說就算得上是枉議國政,傳到紫金城同樣是彌天大罪。

張之洞卻坦然自若,他心裡有數,在這座無名山上所講的任何話,都不會傳出去。

因爲這裡的五大幕僚就不用說了,貼身保鏢和丫鬟可都是親信心腹的子女或族人,敢背叛他,那就意味着將連累家人親人們一大片。

就算傳到了慈禧耳朵裡,她又能怎麼樣?

第760章 巡察大冶鐵山第262章 東洋人在搗鬼第936章 李興鴻的抱負第455章 初戰告捷第357章 擬定計劃,興修水利第429章 單刀赴會第525章 贛南剿匪第034章 陰差陽錯第167章 男訪事死了第046章 戲弄第178章 再次出手營救第860章 城下遭遇戰第857章 捲土重來的太湖幫第011章 初試見成效第029章 認成了兄弟姐妹第092章 準備去當毛腳女婿第768章 上小紅樓的第一位男人第653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356章 大人的平衡術第702章 考察水師基地第440章 鎢金之爭第917章 組建工作隊下鄉第451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479章 營盤山戰鬥第365章 夢迴淮北第835章 冬至夜第719章 爭論與妥協第861章 相互試探第496章 高處不勝寒第816章 要塞外圍之戰第786章 面對面第194章 宏偉藍圖第543章 滅了禿鷹幫第232章 黑虎掏心第463章 飛撲水源地第544章 名聲不夠響亮第666章 攤牌第623章 駐滬新軍統帶第034章 陰差陽錯第942章 商丘城池前沿第707章 煤廣新城第018章 神鬼助力顯身手第271章 仗義疏財的義兄第185章 越來越接近真相第580章 兵臨島前,世態炎涼第410章 痛快,要求戰爭賠償第457章 多頭並進第669章 終於降了第457章 多頭並進第631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920章 炸燬電報局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330章 煤-長段鐵路通車了第387章 陰差陽錯你誤判第412章 漢陽鐵廠的往事第316章 峽道上自相殘殺第060章 人面情面場面第239章 張香帥邀請之謎第656章 他精神崩潰了第028章 鏡明學堂第843章 最後之戰第511章 首腦們忙中議政第533章 官場凜然第339章 探望妻兒第531章 上京城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第172章 設伏,甩開追兵第124章 官衙來了第240章 一段鮮爲人知的事第820章 袁宮保的牌局第092章 準備去當毛腳女婿第413章 木已成舟第479章 營盤山戰鬥第072章 這局,要加點彩頭第653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119章 雞窩裡站着鳳凰第881章 袁方求見許掌門第910章 海洲前線第252章 首席幕僚第805章 武英殿議事第890章 元帥夫人突訪新城第780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44章 全面禁大煙第821章 千呼萬喚纔出山第186章 層層剝蠶繭第972章 險象環生第485章 生死關頭第102章 爭股份,脣槍舌戰第277章 擬建鐵路專用線第628章 趙鳳昌夜探楊府第888 年關防範第258章 發行債券計劃第633章 享受第494章 機構改革第910章 海洲前線第604章 逼迫雲澤幫服軟第492章 東洋人求和來了第389章 兵發閻王坡第467章 圍攻龍王廟第178章 再次出手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