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有丟兒緊張

因爲劉坤一去年剛去死,而張之洞以前做過三年的兩江總督,對這塊屬地很熟,許多官吏還是他手上提拔起來的。

朝廷一時半會派不出合適人選,只好讓他代管,可一旦尋到合適人選,他就得退回湖廣去。

所以,張之洞在江寧府這半個月裡,時間很緊湊,每天小堂會不斷,首尾二次大堂會。

堂會,這是地方行政主官處理日常政務的主要手段,這跟京師裡的皇帝開朝會,性質是一模一樣,只是形象略有不同。

封疆大吏,本身就是土皇帝,上馬管軍,下馬治民,財經稅收,教育民生等包羅萬象都得管。

算是陳天華運氣好,今天是張之洞待在江寧府的最後一天,明天的早堂會是跟大夥官員們告別,早餐之後他就乘坐從日本訂購的豪華江輪,回武漢去了。

所以,今日之堂會是大堂會,規定在江寧府以及周邊縣府,凡七品以上官員,都得參加大堂會,當衆稟奏或接受質訓。

但凡大堂會,在江寧府城內的官員,文官坐轎子,或乘官輦過來,武官不準坐轎,但可以乘坐馬車。

而真正騎馬過來的,在那些偏遠郊縣的七品芝麻官,只能騎馬奔跑,否則時間上來不及。

穿着長袍朝服,戴着朝冠,騎馬的確不太方便,到了轅門外,早就是衣冠不整的顯得十分狠狽。

這不是自己給自個找茬嗎?

據說張之洞張大帥,十分注重下屬官員的儀容儀表,這是他治下的形象威儀。

後來,這些路途遙遠的七品官吏學乖了,他們提前一天在江寧府城裡住下,提前僱好馬車,第二天早上就從容多了,不至於再被張之洞訓斥。

陳天華還以爲自己來的早了呢,那曉得,他剛穿過轅門牌匾,遠遠看到不少官吏,已經候在廣場上了。

很快,人是越聚越多。

大堂會,兩江三省七品以上文武官員,均有資格入堂,拜見總督大人,上堂稟奏或遞上請示奏本。

這是一種難得機會。

據說,許多外地官員,不遠上千裡趕來,他們往往會提前趕到江寧府住下來,然後去參加大堂會。

期望把數年積在手上的疑難雜症,讓總督大人當面有個明確回覆。

至少可以把奏本遞上去,尤其是寃假錯案,或被上官彈壓的下級官吏,這次能當面申訴。

瞧瞧,這廣場上集中的人羣,加起來足足有二百人之衆。

他們穿着各種顏色的朝服,有深藍色、也有石青色;頂戴藍翎,有不少花翎,甚至於少量的雙眼花翎。

這代表着各自的品級和地位。

這裡面只有陳天華一人,不是身穿朝服上堂,顯得非常的另類,混雜在一起,還是一道很亮麗的風景線。

衆多目光齊刷刷看向他,不時地評頭論足,都在議論這是何方神聖,怎麼會這樣參加總督的大堂會?

他憑什麼進去,說不定會被衙役或侍衛棍棒打出,更甚於下獄殺頭。

陳天華心裡很坦然,懷揣着一塊金字令牌,這是昨晚章於孝交給他的。

這塊金字令牌是兩江總督署,乃至整個兩江地區的特別通行證,持金字令牌都就如若總督本人,所有關卡門衛不得阻擋。

據說這種金字令牌在兩江總督府裡總共爲六塊,一半在禮房手上,另三塊在總督本人或幕僚長手上。

兩江總督署裡的大小朝會,都在衙署大堂裡舉行。

衙署大堂是總督衙門裡最重要的辦公重地,這裡是總督授傳聖旨,升堂與下屬官員們商討軍政大事的地方。

也是拜祀之日舉行禮儀活動的場所。

一縷晨曦落下,照耀在神州大地上時,整個青磚灰瓦的巨大建築羣,瞬間閃爍着光芒,像是行走在夜幕中找到了歸宿。

“咚咚咚…”

正陽門城樓上的鐘鼓敲響。

這時,轅門緩緩開啓,入堂的時辰到了。

此時,所有入城的官員們,像後世小學生們一樣,都自覺整齊地排好隊。

品階高的,那自然在先,而七品芝麻官,很自覺地縮在後面。

大臣們從轅門魚貫而入,沿中軸線繼續向前走。

這個宏偉的巨大建築羣,據說還是曾國藩第三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出任兩江總督時修繕的,包括東、西花園,後花園等等,正陽門城樓也是重新加固過的。

沿中軸線兩邊,都是兩江總督署的屬衙,各個司,房,室等。

雖然民國時期建的總統府,是在兩江總督府的基礎上建起來的,但已面目全非。

今生第一次進入真實的清末兩江總督府署,有點誠惶誠恐感覺。

雖然後世去過若干次總統府,但那都是沒有生命的建築物,心境完全不一樣。

沒任何壓力的隨性觀賞,琢磨,與懷着忐忑不安之心情,能一樣嗎?

這裡都是邁着很輕很輕的步伐,就連咳嗽都不允許,否則,都要被邊上的侍衛,幕僚們記錄在案。

徐徐走到正陽門,這裡要驗證每個人的身份,陳天華亮出了金字招牌。

嚇得那個警衛張大了嘴,就連腰牌也不驗了,揮手讓陳天華趕緊進去。

進入正陽門再往裡走,纔是真正的總督府。

這纔是總督大人日常辦公和居住的地方。

由此可見,一名普通人,想要混入總督府,不知要經過多少道關卡,多少雙眼睛掃視,這比登天都難,除非能飛檐走壁。

在漢王府基礎上翻修擴建的總督府,中途經過天王府的改建,後又經歷曾國藩的幾次修膳,歷時幾十年精心打造,它富麗堂皇,磅礴大氣,威風八面。

所有的殿閣以宏大、雄偉爲主,飛鳥走獸。

不少石柱都有飛鳥走獸,代表着高貴與權力。

府內是防守嚴密,腰掛雁翎腰刀的侍衛站立整齊,還有穿着黃綠色軍服,大檐帽,荷槍實彈的南洋自強軍,一片肅穆氣氛。

如果執勤的警衛,發現有哪位官員神色慌張,就會上前將其拎出來盤問,驗牌,弄得不好還要搜身。

倘若這倒黴蛋過不了這關審覈,等待他的將會是:就地收押送刑房。

大堂會的正殿,設在衙署大堂,這裡殿堂寬敞、約有二千餘平,足夠大部分官員入堂聽訓。

第711章 官逼民反第460章 搶奪關寨第777章 鉛華落盡人照舊第731章 劫富濟貧的義軍第576章 鄱陽湖,白氏三兄弟第576章 鄱陽湖,白氏三兄弟第069章 少當家的到了第808章 武漢三鎮首義第466章 攻打西軍營第594章 公雞嶺第444章 善後與追查第857章 捲土重來的太湖幫第777章 鉛華落盡人照舊第471章 剿匪土改進行時第175章 小娘們的脾性第728章 東海艦隊藍圖第109章 倉促的訂婚宴第635章 這個女婿太可怕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203章 許雲媛的煩惱第884章 海軍出訪葫蘆島第32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94章 萬般皆是命第212章 天賜良機,一鍋端第659章 督府掠影第532章 面見軍機大臣第812章 掃墓,大戰前的放鬆第837章 智擒長江艦隊第083章 跟兵痞發生了衝突第769章 漸入佳境第401章 報仇血恥第863章 鏖戰第458章 攻打主峰第076章 語重心長第973章 險中取勝第729章 驚天陰謀第623章 駐滬新軍統帶第449章 衙門督察小組第296章 鷹嘴山遭遇強敵第121章 生意好了也愁第32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31章 瑪的,老子當會強盜第919章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第115章 亡命天涯第118章 大力開發產品第818章 重挫大清艦隊第784章 死命追蹤第606章 轉投東洋金主第598章 一羣豬隊友第567章 秋風掃落葉第606章 轉投東洋金主第460章 搶奪關寨第904章 做人留一線第771章 端午之夜第314章 穆鬍子命喪山丘第674章 乾脆,將許雲媛娶進門第886章 鎮海號巡洋艦留下第743章 重要人物登艦第385章 跳蛙式進攻第087章 李府三小姐第963章 與日諜秘密會唔第656章 他精神崩潰了第227章 拱宸橋日租界第402章 終於醒過來了第564章 琢磨如何復仇第009章 母親的小腳第513章 迷惑人心的權利第150章 岳父大人撐腰第819章 各方勢力搏弈第079章 保長大人突訪第126章 新任省按擦使第510章 施政演講第246章 趕上了大堂會第739章 攀龍附鳳第684章 準備拜會許氏家長第487章 東洋人大潰敗第768章 上小紅樓的第一位男人第454章 圍剿老樹山第142章 麻將桌如戰場第835章 冬至夜第014章 完了,腿抽筋啦第106章 康樂球第143章 各奔前程,珍惜第515章 做個男人不容易第597章 火力偵察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舊第657章 深夜,求見上將軍第962章 兄弟間攤牌了第699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第142章 麻將桌如戰場第234章 大姐亭娟第672章 羽毛豐滿的三姑爺第623章 駐滬新軍統帶第229章 吳興北郊莊園第849章 算計第712章 鹽丁起事第456章 目的不同,目標一致第045章 冒牌陳大少第109章 倉促的訂婚宴第314章 穆鬍子命喪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