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東苑書房密談

陳天華是第一次到東苑書房去拜見李存智。

在運司河南岸的李府,李存智書房就在主樓二層,跟白素靈主臥挨在一起。

穿過長長的廊亭,水波盪漾的荷花池,花園式草坪,遠遠的就見到東苑了。

這裡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柳陰四合,富麗天然。

外面衛兵林立。

東苑書房實際還有會客洽談室,休息間,衛生間,茶亭等配套設置。

而主建築的書房,卻很少有人得以進入。

它古樸典雅,沒有過多的奢侈裝飾。

雪白的四周牆壁掛着筆墨恣肆的寫意山水、書法字幅和山河圖。

兩側書架放着一些古玩器具,還有一些史典籍。

房間主位置處,一張曲足卷耳的長方形檀香木案桌,面上擺放着一些密奏和書信。

案桌後面是張檀香木的高靠背太師椅。

在官邸書房,不是在按擦使衙門,李存智自然是脫去了將軍服,換成家裡便服,正襟危坐在一張太師椅上。

他決定就在這裡約見陳天華。

在檀香木案桌前,早有衛士放置一把紅木八仙椅在那,供陳天華坐着彙報談事。

今晚,他身穿玄黑色錦緞長袍,沒有佩戴任何玉器玉帶。

暗而沉的衣料顏色和樸素的妝飾,卻透着一種肅穆與莊重。

大方得體,心如潭水,古井不波。

李存智現年五十四歲,精力旺盛,軍權在握,是目前李氏家族中,少有的目前還帶兵,在將軍級別以上的嫡親。

他十五歲的時候就從老家出來在淮軍,從小兵做起,勤學苦練,加之家族緣故,一起在穩步提升。

前二年,他在鎮壓義和團運動,能力突出,成效顯著,拋出整天吃喝玩樂的李氏宗親們十幾條街。

所以,聲望和地位的不斷高漲,野心纔會不斷膨脹,這個慾望和土壤環境是相互相成的。

“小婿華之,拜見岳父大人。”陳天華一跨入書房玄黑大門,連忙跪在地毯上,叩頭拜見。

先前在餐廳那裡非正式場合相見,禮數從簡,而東苑就有所不同,場合正規。

況且,他是懷揣着使命來的,禮數要更加莊重些,博得主人好感。

“賢婿快快請起,上前就坐。”李存智也沒想到陳天華一進門就行大禮,他起身不便,忙虛擡右手,朗聲道。

“謝岳父大人。”

禮畢之後,陳天華上前幾步,坐在那把八仙椅上,挺直腰身,雙目平視。

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李存智身後牆壁上,那扇巨大的字屏。

上面是龍飛鳳舞,書寫着一行行墨跡淋漓的大字: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這是漢末三國時期,一代梟雄曹操所作的一首《短歌行》。

陳天華認得,這絕不是岳丈的墨寶,因爲李存智行武起家,武學尚可,文才還不到能裝裱上牆的火候。

應該是由哪位名家摘抄書寫,然後贈與他的。

歷史上的曹操,他文武全才,不論其治國、統軍或作詩方面,都有大建樹。

除了這件墨寶,書房裡還有這位歷史人物的不少東西。

足見這書房主人李存智,他非常推崇曹操,尤其欣賞其腹黑,謀略手段。

曹操有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

這也成了他的座右銘。

“華之啊,這次出門是否遇上了鬧心的事,需要岳父爲你出個氣,爭回顏面?”

他們翁婿之間就用不着開場白,他直接了當說了,像是安慰又是庇護之意。

今下午,他巡視幾個兵營回來,在回官邸之前先到的按擦使衙門。

在那裡,左剛進來拜見,才知他們回來了。

左剛自然是把一路上的經歷大概告訴了李存智。

李存智同樣驚愕於陳天華的騎射水平與軍事素養,想不出他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

沒有這樣的經歷與厲練時機啊。

這真是個神奇之事,神奇之人。

不過,這些神奇是在自己愛婿身上出現,不是其他人,李存智倒也並不太在意,問了下感嘆幾句就不去多想了。

反正,對他李家而言,這畢竟不是什麼壞事,應該算是好事、幸事。

只是李存智的心目中,更加的對這位小婿是刮目相看,沉甸甸的。

“稟岳父,出門途中受到點委屈,這等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豈敢驚擾岳丈您呢,而小婿今晚拜見您,實乃有重要事宜稟報,許多事務還需岳丈您的大力支持。”

陳天華哄了哄手說道。

“嗯,有度量。”李存智用手摸着下巴上的鬍鬚,點頭讚歎道:“你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是,岳父大人。”

見李存智已允許他講述,他清了清嗓子,把這次長興之行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他的想法,以及上午跟陳宗玉在辦公室交流的意見,一股腦兒拋了出來。

不過,他描述的內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語言精選,條例清晰,理由充分,完全從豐衆銀行和家族自我發展的角度出發。

在這大半個鐘頭的描述中,李存智聚精會神在聽,中途除了問幾點聽不清楚的之外,他沒有打斷陳天華敘說,唯恐亂了他的思維,就連茶都沒喝敢一口。

這種認真態度,是他這一生中少有的,就是聆聽軍情彙報,他也沒有這樣的嚴肅。

站在書房門外的侍衛長丁九也覺得奇怪,但凡這時候,將軍一般都會吆喝,讓他們進去送茶水。

可今晚,裡面靜悄悄的,門外聽不到任何動靜和說話聲。

當然,這書房的隔音是經過特殊處置的。

李存智聽得非常仔細,認真,不錯過每個細節,邊聽他還邊思考。

自從支持陳天華創立豐衆銀行以來,他就認定,面前的這個愛婿,跟他今後的仕途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他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又逢當家人李中堂逝世,他明白,今後的路完全得依仗自己了。

袁世凱這次能提攜他,那完全是出於對李中堂多年恩情的回報。

不過,袁世凱這招棋下得很奇怪,把李存智孤零零放在浙江,有敷衍搪塞之嫌。

而以李存智事後慢慢琢磨,猜測袁的用意,估計不外乎有二個。

第723章 汲取歷史教訓第348章 激戰司令部大院第543章 滅了禿鷹幫第152章 一個銅板開戶第531章 上京城第179章 滅了這些倭寇第935章 逃兵逃成了丐幫第284章 亂世浮屠的畫面第129章 江湖英雄帖第876章 煤廣新城臘八節第061章 雙棲私塾學堂第002章 靈堂第908章 戰略防禦到進攻的轉換第832章 蕪湖港第037章 成了生意還認親第564章 琢磨如何復仇第828章 政治主張第927章 又是鎩羽而歸第289章 復活的金天龍第657章 深夜,求見上將軍第179章 滅了這些倭寇第665章 武術世家第377章 來路不明的馬隊第426章 又撿個燙手山芋第971章 刺殺行動開始第316章 峽道上自相殘殺第382章 孤軍奮戰的左剛第526章 巡撫大人在咆哮第914章 追擊殘敵第741章 演一齣戲-招安第111章 陳天華負傷住院第654章 地下審訊室第246章 趕上了大堂會第294章 亂世擴軍計劃第713章 固守待援第887章 總是有新問題第233章 攜媳婦回鄉下過年第077章 再遇迅哥兒第633章 享受第694章 萬般皆是命第723章 汲取歷史教訓第255章 敢枉議國政第756章 李府驚恐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舊第623章 駐滬新軍統帶第174章 受傷害的麗人第419章 深入基層視察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964章 暗殺計劃第723章 汲取歷史教訓第547章 穿山虎無奈求助第721章 漢陽兵工廠第271章 仗義疏財的義兄第626章 上海灘的新寵兒第162章 淮北老鄉第087章 李府三小姐第095章 赴李府面試第937章 李品璋的不世野心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909章 徐州戰役之序幕第814章 出師不利第781章 突訪紅磡公館第406章 當場羞辱東洋人第305章 未雨綢繆第039章 大伯陳法安第770章 端午,東湖磨山第079章 保長大人突訪第960章 袁公特使第017章 瓜子湖畔遇地痞第009章 母親的小腳第826章 漢陽蔡甸之戰第933章 都想上戰場立功第708章 重出江湖第422章 敵人在悄然佈局第866章 軍人的榮譽第799章 紅袖被查封,鸞蓉漏網第469章 金庫裡的誘惑第779章 冤家齊聚漢陽第682章 兄弟之間起漣漪第296章 鷹嘴山遭遇強敵第510章 施政演講第304章 號稱虎師第303章 對峙第699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第800章 武昌城東碼頭第816章 要塞外圍之戰第045章 冒牌陳大少第417章 突發奇想第297章 運動戰術第458章 攻打主峰第207章 找上門去第602章 失敗,還是失敗第407章 密謀第283章 僱兇殺父第833章 軍諮司袁方第601章 虎跳崖第951章 不戰而屈人之城第635章 這個女婿太可怕第842章 後湖暗影第376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