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戰爭前夕

?林大鑫通過現代時空的資料瞭解到,現在從日本的明治天皇到下面的普通日本士兵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和大清國開戰。

而此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作爲大清朝實際的掌權者慈禧太后,正忙着辦六十大壽修頤和園。大清朝普通百姓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清朝國庫的銀子首要用途就是爲慈禧準備的萬壽慶典修建頤和園,號稱擁兵百萬的大清朝,其實大部分軍隊外強中乾,紀律鬆弛,戰鬥力弱的可憐!

在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宣稱“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

而在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是日本作爲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非常尖銳,因此以天皇爲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

最後日本把目標就瞄向了自己的鄰居大清朝。

在歷史上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還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

美國希望日本成爲其侵略中國和朝鮮的助手。

英國企圖利用日本牽制俄國在遠東的勢力,給了日本幾千萬的英鎊貸款。

德國和法國爲了趁日本侵華之機奪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國。

俄國雖然對中國東北和朝鮮懷有極大的野心,但尚未準備就緒,因此對日本採取不干涉政策。

列強們或是默許或是縱容的態度,成爲日本實施侵略計劃的有利條件。

林大鑫現在明知道中日戰爭會從朝鮮爆發,但是威海衛離着朝鮮好幾千裡,他對於朝鮮鞭長莫及,只能通過丁汝昌提醒北洋上面的大佬們,要小心日本在朝鮮搞出什麼事端,從而引起中日的戰爭。

並且林大鑫的提醒也不是沒有根據,日本對朝鮮的野心,早在多年前就暴露了!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爲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佔朝鮮的野心。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

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這次政變。

但日本人還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朝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須互相通知。

“濟物浦條約”使日本取得了以保護公使館爲由出兵朝鮮的權利,“天津會議專條”則使日本取得了與中國在朝鮮共同行動的權利,這兩個條約就爲即將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

這麼多的事實表明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可惜林大鑫發現他的提醒好像沒有什麼效果。丁汝昌倒是把林大鑫的話,傳給了李鴻章,但是李鴻章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林大鑫也只好悶頭努力練兵,同時不時的關注朝鮮的情況。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碾壓了清朝權貴們自以爲的太平盛世,戰爭的導火索終於來了。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政府乞援。而日本認爲發動戰爭的時機已至,向清廷表示“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我政府必無他意”,意思是告訴清政府,讓清政府來平息東學黨起義,日本不會插手,誘使清政府出兵朝鮮。

清政府沒有識破這是日本的陰謀,於是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於6月6日左右在朝鮮牙山登陸,在此安營紮寨,準備鎮壓起義,同時根據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我們大清派兵了!

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鮮的清軍總數達到近2500人。這些士兵都是淮軍精銳,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面對朝鮮戰鬥力很弱的起義軍,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總兵聶士成卻十分有把握戰而勝之。

但是沒有想到還沒有等到淮軍精銳部隊在朝鮮發威,朝鮮政府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雙方講和了!清朝的淮軍精銳部隊未經戰鬥,朝鮮起義就平息下去了。

在朝鮮向清朝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其駐朝鮮的公使館,探知清廷將要出兵朝鮮的消息後,這個日本高層欣喜若狂。此刻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得到此消息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戰爭。

伊藤博文面見日本明治天皇說道:“天皇,現在朝鮮向清朝求援,清朝出兵朝鮮正是我們大日本的機會!我們已經爲和清朝的戰爭準備了這麼久,這次清朝出兵日本,我們正好可以找藉口與大清開戰!”

明治天皇考慮一下說道:“朕在繼位之處就與百官諸侯相誓,意欲繼承列祖偉業!不問一身艱難,親營四方,安撫汝等億兆,開拓萬里海疆,布國威於四方!伊藤君,現在是時候了!”

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

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本營”,作爲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

6月9日,日本派先遣隊400多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率領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爲藉口進入朝鮮首都漢城,同時又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就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藉口發動和清朝的戰爭。

全州和議達成以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撤兵,於是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大鳥雖然口頭上答應袁世凱撤兵,甚至就要達成書面協議,但是日本發動戰爭的決心已定,不可能同意撤兵。

日本開始不斷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到6月28日混成旅團第二批部隊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起駐朝清軍已佔絕對優勢。

得知日本在繼續向朝鮮增兵,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就向李鴻章建議迅速撤兵,這樣便使日本在朝軍隊陷於孤立,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也會自動撤軍。

但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一直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沒有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一味寄希望於美、英、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和大清同時撤兵。清朝和日本就在列強的調停下,開始了撤兵的談判。

到了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而歐美列強明顯偏向日本,宣佈調停失敗,這樣日本就放開了手腳,戰爭進入了倒計時。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

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爲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釁。

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其“廢華約、逐華兵”,要求48小時內答覆,朝鮮繼續敷衍日本,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制朝鮮政府,以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託”!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殺害實際掌權者閔妃,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臺攝政。

一直想振興大清朝的光緒得知日本在大清屬國朝鮮發動了政變,要求李鴻章發兵朝鮮,狠狠的教訓小小的日本國。

本來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爲戰爭干擾,但是小小的日本國實在做的有些過分,竟然在大清的屬國朝鮮發動政變,這不是給慈禧太后的大壽添堵嗎!所以慈禧也傳話給李鴻章,懲罰一下膽大妄爲的日本國。

這時候,李鴻章才放棄了保存淮軍這些嫡系軍隊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以及企圖和解的想法,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纔開始準備派兵增援朝鮮。

北洋水師接到了李鴻章的命令,讓北洋水師派軍艦護送陸軍,從海路增兵朝鮮牙山。

北洋水師接到李鴻章的命令後,林大鑫知道戰爭即將爆發了,於是林大鑫派出了水師學堂第一艦隊航速可以達到22.5節的旗艦裝甲巡洋艦興海號,和同樣高航速的裝甲巡洋艦安海號,到黃海北部的豐島海域遊弋。

林大鑫告訴第一艦隊的指揮官孫喜濤和旗艦興海號的艦長蔣晨,在豐島海域要把電臺一直開着,隨時接受電報,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的第一次碰撞,可能就在豐島海域。

第481章 毫不辦法的防守第433章 咬嘴的城市開戰啦第392章 協約國和同盟國第272章 北洋要出兵第771章 要弄點兒武器裝備了第114章 肆虐東京灣第448章 追擊進行時第150章 準備大閱兵(上)第703章 成績斐然的第一波空襲第724章 不甘心的國家第833章 海空大戰開始嘍第308章 鋪滿屍體的山體工事羣第186章 預謀兵變第583章 輕鬆擊潰第831章 第二次瘋狂之旅結束了第887章 美國人的態度第381章 定北軍再整編第900章 又有要湊熱鬧的國家了第138章 意大利海軍的擴編計劃第522章 鏖戰九州島第22章 父親回來了第751章 不認輸的俄國沙皇第389章 又弄了5艘第646章 新的聯軍總指揮官第459章 給香港的最後通牒第709章 雙方的戰術第253章 堵截第680章 又要擴軍了第575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第470章 被綁架的重要人物第443章 要跑路的意日奧第475章 準備給日本以牙還牙第34章 不一樣的豐島海戰(上)第839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667章 決定反擊第754章 還是服軟了的俄國沙皇第5章 成立公司第127章 鴨綠江省和劊子手授首第71章 美貌惹的禍第25章 德國鐵甲艦到了第650章 單方面的攻守同盟第194章 艦隊配置的合理化第785章 美國增兵啦第461章 電波會議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災難日第306章 半劈山體工事羣第791章 第三飛機聯隊的悲歌第782章 輕取雲和縣的縣城第627章 轟炸機又來了第179章 退入駐地和土着暴行第216章 攻佔斯沃博德內城第916章 中東戰火第770章 生化人的初戰第631章 海面下的交手開始了第103章 準備進攻金州城第935章 第三次瘋狂之旅第810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579章 攻克鄂木斯克城第812章 美國的大動作第106章 日軍佔領山海關第835章 又有新的航母編隊出現了第435章 天氣又不好了第820章 鐵柵欄的缺口第427章 聯合遠征艦隊的戰術第38章 學堂軍備戰第329章 登陸遠東第559章 瘋狂擴軍的日本第171章 連續升起白旗的美意軍艦第56章 日本增兵第874章 土崩瓦解的叛軍第556章 糾結的英法第228章 去香港見賣家第879章 一場足球比賽引起的動盪第784章 膨脹起來的警備部隊第917章 海上突圍失敗第761章 令人恐怖的強大海軍第442章 糾結的俄國海軍指揮官第353章 南非的戰報第725章 不準備按常理出牌的日本第216章 攻佔斯沃博德內城第318章 準備給英國人添堵第455章 負隅頑抗的日本陸軍第694章 日本婦女能頂半邊天第89章 血戰稻甘嶺高地第381章 定北軍再整編第832章 先發制人的空襲第251章 要逃跑的法俄聯合艦隊第230章 咋多了一個美女第142章 滿清新軍第261章 開向越南的第五艦隊第828章 美國飛機墳場第786章 摩拳擦掌的菲律賓政府第716章 暴怒的總指揮官第436章 史無前例的大海戰要開始嘍第750章 泄氣的德國皇帝第471章 日本特務又搗亂了第374章 攻佔琉球羣島第826章 大空戰的序幕拉開第200章 東寧城外的炮火第267章 以攻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