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第609章 疑似故人來

海棠得了這位梅娘子的消息,便開始向祖母馬氏打聽她的情報。

三十多年前的舊事了,梅娘子又仙逝多年,馬氏對她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不清。若不是海棠提起,她有好多事都忘了呢。

而在這回憶的過程中,海棠有意添加私貨,以言語誤導祖母,馬氏的記憶不知不覺的就受到了影響。她以爲自己是回憶起了過去的真實經歷,卻不知道其中有些細節已經被扭曲了。

海棠還順着“梅娘子有可能在京城大戶人家裡做過事”這條線索,進一步引導着馬氏聯想到唐家曾經請到家裡來教導小姐們的兩位宮廷嬤嬤,從而對梅娘子的身份產生懷疑。

她那身儀態、氣度,哪裡象是在大戶人家裡做下人的?若不是下人,而是正經請來教導女孩兒的老師,那怎麼也要有點出身吧?不可能是小門小戶小有名氣的繡娘。真正顯貴的官宦人家,誰會隨便請個繡娘來教導女兒?不是有名氣的刺繡大家,便是宮裡出來的老宮人。京城官宦人家,請宮中退役女官來充當女兒的教養嬤嬤,原也是尋常事。

可梅娘子死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年紀還輕,不可能是宮裡退役的老嬤嬤,那又會是什麼來歷呢?

海棠拿着這個話題,纏着祖母馬氏聊了幾天,連崔嬸、馬嬸與二嬸胡氏都拉來一塊兒聊了,給馬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滿腦子都是舊時梅娘子的音容笑貌,好奇心更是大增。只可惜梅娘子早逝,她又離開直隸三十多年了,與從前的親友都斷了聯繫,否則定要寫信去打聽打聽的。

在這個過程中,海棠也加快手腳,迅速做好了麻尚儀那件比甲的一半,只差絮棉花和鑲毛皮裡子而已,就連裝飾部分的繡花,也提前描好了花樣。

馬氏便將還未完工的比甲拿包袱一裹,連着花樣帶去金家給麻尚儀看了:“老姐姐瞧瞧,這個顏色、花樣,你可喜歡?若是不喜歡,如今再改也來得及。”

麻尚儀仔細查看了一遍,誇道:“做得真好!難爲你孫女小小年紀,縫的針腳便這樣細密。我看宮裡針線房的人,也不過如此了。”

馬氏聽得高興,但嘴上還是要謙虛幾分:“這話就太過譽了。額們家棠棠雖然有點天賦,但還不敢跟宮裡的高手比。她纔多大的年紀?學針線也就幾年,遠遠比不上那些有幾十年經驗的老手嫺熟。額知道老姐姐是給額面子,纔會這般誇她。”

麻尚儀笑笑,仔細盯了比甲上的一處針腳:“我可沒說瞎話。我在宮裡早就見慣針線房的人做的活計,有些年輕的小姑娘,還不如你家姐兒做的細緻呢。”

“那不能夠吧?”馬氏哪裡敢信,“皇宮裡專門做針線的人,肯定都是好手,怎會比不上一個小姑娘?老姐姐,你別以爲額是邊城回來的鄉下人,就沒見過世面。額也認得京裡來的針線娘子,說是高門大戶出來的,說不定也在宮裡待過。她做的針線就比額們家棠棠做的精細。額雖說偏心孩子,可也沒到睜眼說瞎話的地步。”

麻尚儀頓了頓,挑起一邊眉毛:“哦?馬家妹子,你原來認得其他宮裡出來的人?是哪一位?”馬氏道:“是額未嫁時,先父請來教導額女紅的一位梅娘子。別人都說她是京裡貴人家中教小姐們針線的,不小心得罪了人,纔會流落到山海關。但額瞧她說話行事,都不是一般針線娘子能比的,更象是宮裡出來的人咧!”

麻尚儀稍稍坐直了些:“你說你的針線也是宮裡人教導的?這位梅娘子……多大年紀?長什麼模樣?眼下在何處?”

馬氏這幾天都被孫女纏着打聽梅娘子的事,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再熟悉不過了,張口就能回答。

梅娘子教導她的時候,看着也就是三十歲上下的年紀,生得清秀嫺雅,說話溫柔,舉止端莊。馬氏回憶起當初,只覺得梅娘子比另一位教導她詩書禮儀的女先生,談吐禮儀都更優雅幾分,可惜身份上差了些。

馬氏身爲文職武官之女,父親官位又不算高,每隔三天去一次女先生家中求學,其實並不受重視,學得也一般。反倒是上門負責教導她女紅的梅娘子,對她言傳身教,讓她學到更多。她一度受其影響,長成個溫柔嫺雅的大家閨秀。若不是婚後回到長安,又前往邊城吃了十幾年的風沙,她如今還是那個溫柔端莊的官家娘子呢。

馬氏爲梅娘子的優秀與早逝而感嘆不已,一旁的麻尚儀也心潮澎湃,無法平靜。

這梅娘子聽起來怎麼那麼熟悉?有兩次應對的禮儀都象是受過宮中規矩薰陶的模樣。而且這長相、這談吐、還有這手宮中獨有的針線手法,怎麼都不象是民間尋常的針線娘子。若說她是曾經在大戶人家執教——京城大戶人家只會請宮裡出來的嬤嬤教養自家女兒,絕不會鄭重聘請市井間的繡娘。而會邀請繡娘來教導女兒針線的人,官職也高不到哪裡去,更不會拿繡娘當女兒的正經先生看待。

雖說年紀有些對不上,但興許是因爲她受過傷、生過病,生活動盪不安,吃了許多苦頭,才顯得比實際年紀衰老。正因爲她吃過苦,身體弱,纔會輕易一病不起啊!

這梅娘子會是誰呢?

是梅香?玉玫?她倆都是從長安跟着太后娘娘一路進宮,卻被後宮爭鬥牽連,爲保護娘娘而被驅逐出宮的,出宮前一個病得很重,一個捱了板子,也不知能否活命。可惜當時娘娘自顧不暇,等到能騰出手來尋找她們時,她們已經不知去向了。後來四老爺進京做了承恩侯,娘娘在京城有了可照應的人手,她們這些陪嫁的侍女再被陷害出宮,纔有了可靠的去處。

也有可能是素雲。她不是從長安陪嫁進宮的,是本來就在坤寧宮當差的宮人,只因跟梅葉最要好,眼睜睜看着梅葉慘死的時候,哭得格外傷心。她後來也被攆出宮了,出宮前曾說,梅葉是替她頂了罪才死的。她家裡已經沒有了親人,出宮後就會去找梅葉的親人,要代替梅葉照顧她的父母。梅葉就是直隸人士,興許素雲是跟着梅葉姓梅了呢?

還有可能是別人。當年坤寧宮的大宮女都是有數的,被害出宮的時候,人盡皆知。若是有人僥倖逃得一條性命,改名換姓離京謀生,纔是保命之法,也省得常貴妃的孃家人趕盡殺絕了。

不管是哪一個,這位梅娘子怎麼看都象是麻尚儀當年下落不明的老姐妹。她多年來一直深恨這些姐妹們出宮後就沒了消息,不知生死,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線索,怎能放過?!

491.第491章 優柔寡斷234.第234章 人心險惡第20章 感激與展望(已修)266.第266章 厚顏無恥154.第154章 屠家與杜家155.第155章 上輩子的八卦第47章 打壓125.第125章 不能坐視152.第152章 少年269.第269章 誰的鍋?525.第525章 禮物138.第138章 育珍170.第170章 應邀536.第536章 壽宴上89.第89章 劉恪仁的訴求416.第416章 引導175.第175章 天真559.第559章 思考375.第375章 分析598.第598章 海礁的計劃485.第485章 好心人607.第607章 應對之策473.第473章 聽審291.第291章 傳聞298.第298章 走出西北134.第134章 怒其不爭504.第504章 各有心思226.第226章 封院第51章 木工技能176.第176章 合作無間228.第228章 金錠的來歷82.第82章 驚喜的結果569.第569章 安排540.第540章 忠良義勇450.第450章 準備遷居314.第314章 糾纏209.第209章 怒火中燒474.第474章 承認第29章 關於立功554.第554章 用意58.第58章 勤奮苦練的海礁501.第501章 憂愁80.第80章 硬骨頭不必急着啃554.第554章 用意84.第84章 故友重逢141.第141章 到家544.第544章 質問80.第80章 硬骨頭不必急着啃284.第284章 透露211.第211章 議論432.第432章 王夫人經歷了什麼?第40章 顧將軍的邀請409.第409章 四百章零八 衝突554.第554章 用意第51章 木工技能86.第86章 清晨356.第356章 路人321.第321章 原委311.第311章 修羅場第24章 爺爺的本事(已修)343.第343章 分析467.第467章 京城來客448.第448章 擇僕454.第454章 相見難213.第213章 往事506.第506章 晚歸128.第128章 金錠第52章 小校場174.第174章 好心人海礁363.第363章 第一場春雨105.第105章 艱難的旅程284.第284章 透露217.第217章 哥哥的承諾369.第369章 不速之客503.第503章 多心134.第134章 怒其不爭267.第267章 許氏之“死”281.第281章 杜祺的京城歷險記56.第56章 忙碌249.第249章 撞破579.第579章 念頭161.第161章 另闢蹊徑329.第329章 兩條線索569.第569章 安排499.第499章 新軍師447.第447章 黃知府不高興311.第311章 修羅場119.第119章 袍子的秘密213.第213章 往事390.第390章 猜想251.第251章 認錯305.第305章 交換情報411.第411章 真假?483.第483章 吐血135.第135章 內情243.第243章 齊心協力239.第239章 表少爺555.第555章 小聚62.第62章 葡萄新釀61.第61章 “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