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第471章 改主意的皇帝

鎮國公的表情有些複雜。

他原本確實對許賢妃是已婚婦人二嫁之事感到不滿,不理解太后爲何會允許這樣的婦人成爲皇帝的嬪妃,但聽完老宮人素芳的敘述後,已經完全能明白,有些事是沒辦法選擇的。許賢妃再不好,也是太后與七皇子信任的自己人,總比不知底細的外人強些。況且聖意如此,太后與許賢妃也沒法拒絕。

許賢妃是已婚婦人進宮,確實很可惜,但她在封妃之前,已經與前夫和離,而且前夫更是早就停妻再娶了,不存在什麼君奪臣妻的醜聞,那似乎也沒那麼難以接受。鎮國公認爲自己身爲臣下,沒什麼指責君王的理由,頂多只是覺得,八皇子的生母有這個不足之處,恐怕會被朝臣挑剔,被孫家攻擊。八皇子立儲之事,也會更不順利。因此,皇帝還是儘量別讓人知道許賢妃身世的好。

鎮國公認爲皇帝爲皇嗣挑選這樣一位生母,固然有他的考量,但也過於任性了。可許賢妃由皇子乳母一躍成爲宮妃,甚至很有可能成爲新君之母,一國太后,簡直就是上輩子燒了高香,幸運至極。素芳竟然認爲許賢妃受了大委屈?這個說法也未免太誇張了吧?!

老宮人素芳認爲自己一點兒都沒誇張:“許娘娘在宮中多年來一直盼着出宮與丈夫兒子團聚。她原不知道前夫另娶之事,還以爲夫家頂多只是爲金舉人納妾而已。太后娘娘本來許諾,等七殿下平安出宮,到了承恩侯府,有人照料了,便放許娘娘回家鄉去。萬萬沒想到,七殿下未能出宮,而皇上卻又在這時候病倒,太后必須要將七殿下之事告知皇上。

“許娘娘精心侍疾,盼着皇上痊癒後能讓七殿下回歸本來身份,冊立爲儲君,誰知卻因此被皇上看中,要她做妃子。許娘娘本來不肯,可皇上卻派人找到了金舉人,打聽得金舉人另娶,以及後妻苛待原配所出長子等消息,還讓金舉人寫了和離書。許娘娘心痛不已,卻又擔心皇上會對她長子不利,更捨不得七殿下受苦,只能應太后與皇上所請,成爲皇上的嬪妃……”

等到八皇子出世,許賢妃就更是徹底沒有了與長子團圓的可能。皇帝答應會關照她的兒子,但不許她暴露自己二婚的身份,還要虛構出她是金舉人原配之妹的假象,要求她與親生兒子以姨甥相稱,終身不得相認……

老宮人告訴鎮國公夫婦:“國公爺往京中送密信之前,皇上就已經派人前往許娘娘的家鄉遵化州,趁着知州更迭之機,改了百姓戶籍文書的記載,給許家添了一個女兒,又記載此女幼時走失。若非許娘娘堅持,只怕皇上會直接給她換一個出身,叫她連父母祖宗都換了。饒是如此,她與親子也終生無法相認。將來金嘉樹若科舉有成,進京趕考,母子或許有相見之日,但也只能當作尋常親戚相處了。”

皇帝一向是很小心眼的。

鎮國公忍不住再次皺起了眉頭:“可七殿下不是自幼體弱麼?他就算成爲了儲君,又能撐幾年呢?”

老宮人點頭:“這是皇上的密旨。許娘娘曾經求過皇上開恩,但皇上不許。八殿下遲遲未能立儲,皇上心焦不已。若是再叫人知道許娘娘出身,只怕朝臣更要挑剔了。在這個節骨眼上,皇上絕不容許有任何差遲。太后娘娘勸許娘娘想開些,許娘娘也只能受了這些委屈。”

鎮國公只覺得有無數的話想吐槽,但話到嘴邊,還是嚥了下去。罷了,他雖然看不慣,但也沒必要當着宮中來人的面說皇帝的不是。雖然素芳是鎮國公府的家生子,可也畢竟入宮多年,不再是周家侍婢。他何必說些令人不安的話,叫三姐周太后知道了,也跟着操心呢?

他只是問素芳:“皇上與太后一直瞞着我這些事,其實不說也不打緊。我既然決定了要支持八殿下,那無論八殿下的生母是何身份,我都不會改變主意。況且金家小哥從未透露過這些內情——興許他本人也不知道內情,平日與我們相處時,不曾露過半點口風。太后又何必派你來傳話,讓我們夫妻知道這一切呢?叫皇上知道了,只怕又要多心。”

老宮人嘆了口氣。

若許賢妃本身並不想做宮妃,那她一路走來,還真是無妄之災。先是被夫家長輩與丈夫逼迫,丟下襁褓中的兒子入宮做乳母,忽遭宮變,只能抱着剛出生的七皇子逃入慈寧宮。她隱姓埋名做了宮人,與丈夫兒子分離,幾年後好不容易有機會出宮了,又被皇帝看中。她不肯做妃子,皇帝就派人去找了她前夫要和離書,賞下的黃金多少有些買人的意思了,她兒子更是有可能成爲皇帝掌控中的人質。她無奈之下,答應了成爲宮妃,結果生下八皇子後,皇帝連她的出身都要僞造一番,禁止她與親生兒子相認……

鎮國公聽得直皺眉頭:“這是皇上的意思?”

鎮國公忍不住連連搖頭。若這都是皇帝一意孤行,那確實有些過分了。他自己挑中了許賢妃這個有夫之婦,硬逼着人家給自己做妃子,如今卻又嫌棄她是二嫁,怕外臣知道了會影響八皇子立儲,那當初又何必逼人家點頭呢?

老宮人低下頭去:“皇上今春又病了一回……孫閣老又在朝上提起儲位空懸,求皇上下令紀王世子還宗了。八殿下年紀尚幼,朝臣們擔心幼主臨朝,易生變故,也都贊同孫閣老的提議。皇上不想答應,便打算將七殿下推出來,堵一堵內閣的嘴。七殿下是中宮嫡出,將滿十四歲了,人也聰慧,有他在,何需召回出繼的皇子,令皇上失信於宗室?”

皇帝對七皇子這個嫡出的兒子十分苛刻不慈,對於八皇子的生母許賢妃,又何嘗不是強取豪奪,非仁君所爲?!

鎮國公剛剛長嘆了一聲,便又坐直了身體:“什麼意思?不是說皇上不打算讓世人知曉七殿下的存在麼?怎的如今又改了主意?!”

素芳恭敬低頭道:“太后早就想將內情告知國公爺了,只是京城與長安相隔兩千多裡,無論是寫信還是派人傳話,都有走漏消息的風險。就連承恩侯府,也只有寥寥數人知道七殿下的存在,以及許娘娘的身世。大多數人都以爲許娘娘是在六殿下出事前不久,才由承恩侯夫人送入宮中的。太后如此小心,若不能確保信使可信,又怎敢輕舉妄動呢?

“而當日太后送來親筆書信,託國公爺照應金家人時,曾經隱瞞了金舉人與許娘娘過往的婚姻,心中甚感不安。眼下皇上已決定要向朝臣公開七殿下的身份。太后娘娘說,與其讓國公爺從旁人處聽說消息,知道她騙了親兄弟,留下心結,還不如派了可信的心腹到長安來,當面將事情原委解釋給國公爺聽。”

七皇子能撐幾年都行,只要能給八皇子多一點成長的時間,能攔住紀王世子還宗之路即可。至於他是否會死在儲位上,並不重要。

皇帝對於嫡子,從來都是這麼狠心。

570.第570章 條件324.第324章 計劃347.第347章 慶幸323.第323章 唐夫人的秘密212.第212章 傳說的秘藥526.第526章 親切地笑着說狠話543.第543章 兄妹議事第45章 老汗王的傳奇一生259.第259章 渾水381.第381章 第一步455.第455章 上門138.第138章 育珍247.第247章 金嘉樹的糾結406.第406章 四百章零五 認命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104.第104章 撒歡466.第466章 夏日炎炎446.第446章 打算303.第303章 爭議435.第435章 孫家的影子239.第239章 表少爺506.第506章 晚歸461.第461章 期盼252.第252章 陰差陽錯595.第595章 未來的安排第9章 記憶中的家(已修)250.第250章 震驚的二叔212.第212章 傳說的秘藥616.第616章 不妙的預感162.第162章 短兵相接118.第118章 受傷的少年第8章 進城遇仇人(已修)505.第505章 委屈355.第355章 佈局312.第312章 平息538.第538章 壽禮280.第280章 歸人577.第577章 敲打第6章 可疑之處(已修)223.第223章 做客335.第335章 餞行酒387.第387章 童年的回憶304.第304章 波瀾187.第187章 意外的線索228.第228章 金錠的來歷536.第536章 壽宴上358.第358章 私心569.第569章 安排第10章 爺爺的新差使(已修)292.第292章 口角312.第312章 平息429.第429章 往事477.第477章 逐漸顯露591.第591章 報恩的方式129.第129章 交換情報85.第85章 小小抱怨338.第338章 路遇499.第499章 新軍師363.第363章 第一場春雨584.第584章 求助80.第80章 硬骨頭不必急着啃368.第368章 赴宴556.第556章 早知道76.第76章 一些前世舊瓜(一)439.第439章 收穫191.第191章 一女兩嫁?495.第495章 出事263.第263章 給老朋友寫封信309.第309章 別院第22章 少年,來制定一個計劃吧(已修)493.第493章 同住386.第386章 疑惑184.第184章 拆臺214.第214章 提線木偶第37章 家門口的巷子486.第486章 終局191.第191章 一女兩嫁?457.第457章 把柄154.第154章 屠家與杜家577.第577章 敲打100.第100章 告別335.第335章 餞行酒336.第336章 自薦第8章 進城遇仇人(已修)144.第144章 疑團574.第574章 胡家兄妹282.第282章 奇怪的馬車368.第368章 赴宴331.第331章 會寫詩的武將444.第444章 馬家的新聞608.第608章 梅娘子414.第414章 順藤摸瓜352.第352章 塗榮其人373.第373章 平息280.第280章 歸人371.第371章 出賣334.第334章 邀約529.第529章 無奈第25章 鍛鍊計劃(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