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第467章 京城來客

鎮國公與夫人看着面前大禮下拜的故人,連忙起身將她扶了起來:“都是自家人,何必多禮?”

穿着寶藍色女官服飾的老宮人站直了身體,微微一笑,低下頭道:“禮不可廢。若是太后娘娘知道老奴在國公與國公夫人面前失禮,一定會責罰老奴的。”

鎮國公夫人嘆息着拉着她的手,一同在圓桌旁坐下:“想當年你還年輕的時候,性子最是活潑,對這些規矩禮數總是記不牢,府裡的媽媽們每天都忍不住要打罵訓斥。這才過了幾十年?你如今已是一絲規矩都不會錯的老嬤嬤了,反倒成了教導別人的那一個。真真是歲月如梭。我都差點兒認不出你來了。”

老宮人微笑着:“老奴隨太后娘娘進宮幾十年,哪兒還能象小時候那般淘氣?若是不能牢記宮規,謹言慎行,又怎能安然活到今日?”

鎮國公夫人嘆道:“說得也是。我雖很少進京,也知道宮裡的日子沒那麼容易過。你們當年隨太后進宮的八個侍女,在先帝年間就折了一半。我在家聽說了消息,都忍不住難受,也不知道太后娘娘與你們是怎麼熬過來的。好不容易等到今上登基了,太后娘娘可以享清福,卻又發生了那麼多的變故……”

“好了,都是過去的事了,好端端地又提這些做什麼?”鎮國公打斷了妻子的話,“太后娘娘一向都是託四弟捎信來家,怎會忽然間派了素芳回來?定是有重要的消息要告訴家裡吧?”

他擡頭看向老宮人:“素芳,你出宮前,三姐都吩咐了些什麼?可有親筆書信?隨你一同回來的又是什麼人?我看領頭的那人怪面生的,不是咱們家的兒郎吧?”

被喚作“素芳”的老宮人平靜地道:“老奴是奉了太后娘娘之命,回長安辦事的。同行的是皇上派來的人,爲首的林三刀,原是御前侍衛,武舉探花出身,因冒犯了孫閣老被革職。皇上派他帶人護送老奴回長安來,另有吩咐。老奴進城後,先回國公府拜見國公爺與夫人,將太后娘娘的口信當面告知,過後還要去辦皇上與許賢妃許娘娘交代的事。林三刀會與老奴同去。至於他帶來的人,還要請國公爺幫忙安置。他們不會干涉西北軍務,只是有時會充當護衛或信使。皇上囑咐了,不必驚動太多人,以免走漏消息,叫不相干的人知道了,怕會囉嗦呢。”

鎮國公夫婦都聽出了她話中隱含的深意。鎮國公試探地問:“這位林侍衛如今是什麼官職?我該如何安置他纔好呢?”

老宮人仍舊微笑着:“您看着辦就是了。只要別耽擱皇上交代他們去辦的差使,您就算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兵使喚也成。”

鎮國公夫人忙問:“皇上交代他們辦什麼事?”

“皇上交代他們來長安城,保護一個名叫金嘉樹的少年,兼任他與宮中的信使。”老宮人看向鎮國公,“國公爺應該對這名少年不陌生纔是。”

鎮國公確實對金嘉樹並不陌生,可他有些不明白,若太后派人來照看金嘉樹,是因爲與許賢妃多年的主僕情誼,以及促成周家支持八皇子繼位,再謀一次從龍之功的打算,那皇帝又爲何特地派御前侍衛來保護金嘉樹呢?許賢妃這麼受寵愛麼?連她的孃家外甥,也能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

鎮國公從前就覺得皇帝對孫貴妃的寵愛太過了,如今看到皇帝對新寵的孃家晚輩都如此關照,心裡不免生出幾分不自在來。大楚因爲孫貴妃與孫家,已經被折騰了幾十年,可再也經不起第二個孫貴妃了!

老宮人看出來了,她重新低下頭去:“還請國公爺與夫人摒退左右。太后娘娘有吩咐,有些話,老奴只能當面告知二位,不能有旁人在場。”

鎮國公夫婦齊齊一怔,看向站在邊上的心腹丫頭婆子,還有坐在下首的六兒子六媳婦。在場的都是自家人,不是親骨肉,便是絕對可信任的心腹。結果老宮人還要求其他人都離開,只有他夫婦二人可以留下?到底是什麼事這般機密,連他們的嫡親兒子都不能聽了?鎮國公夫人有些不高興,但想到素芳本就是太后娘娘的陪嫁侍女,是他們,周家的家生子,不是外人。她能開這個口,自然是因爲太后有話在先。而太后會有這樣的吩咐,必定是事關重大的關係。

於是她還是衝着兒子媳婦以及一干心腹使了眼色。衆人齊齊退下,屋裡只剩下鎮國公夫婦與老宮人三人。門外是週六將軍夫婦親自守着門,以免有旁人偷聽了去。

老宮人這纔開了口:“皇上特地派人來保護金嘉樹,是因爲他與許賢妃許娘娘關係不一般。許娘娘進宮前,原是遵化州金森金舉人的妻子,生下長子金嘉樹後,由吳文安公夫人舉薦入宮,做了未出生的七殿下的乳母。不曾想坤寧宮大火,皇后娘娘、三殿下與吳文安公合家遇難。皇后娘娘臨危前生下了七殿下,由身邊的宮人榴花與乳母許娘娘合力,送至慈寧宮,求得太后娘娘庇護。這些年,七殿下一直生活在慈寧宮中,由太后娘娘與許娘娘合力養育,如今已將滿十四歲了。”

鎮國公與鎮國公夫人聽得目瞪口呆。

許賢妃與金嘉樹居然是母子關係。吳皇后竟然還留下了一個七皇子。無論是哪一個消息,都大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他們怎能不吃驚?!

鎮國公首先反應過來:“這些事……爲何三姐從未提起?!年前四弟的兒媳與孫兒孫女回長安省親,他們也從未說過呀?!”

老宮人嘆道:“太后娘娘並不是沒有想過要跟孃家親人求助,只是……那些年,宮中風聲鶴唳,孫貴妃一家獨大,太后娘娘擔心消息走漏,七殿下會遭人毒手,因此不敢告訴任何人。就連承恩侯與承恩侯夫人,也是在慈寧宮封宮多年重開之後,才知道了這個消息。”

鎮國公夫人馬上想到:“太后娘娘特地接了歸氏母女與珂哥兒進宮,是……爲了掩護七殿下麼?否則別的事都可遮掩,嬰啼在深宮之中卻是最不可能瞞住人的!”

老宮人低下頭去:“太后娘娘也是有心庇護吳家遺孤。當時歸家已投靠了孫家,雖然有心保住女兒,卻已有了捨棄外孫女的打算,更遑論是毫無血脈關係的吳珂小公子呢?將他們接進慈寧宮,既是爲了保他們的命,也是要讓吳瓊小姐給七殿下做個擋箭牌。太后娘娘將德太妃等人遷往壽康宮,只留下不會多事的幾位太妃、太嬪們,再封閉慈寧宮,拒見任何宗室與外命婦,也不許任何閒雜人等入內。因此宮中一直不知道七殿下的存在,這才讓七殿下平安存活至今。”

七皇子雖然差不多是足月生產,但出生前母親受了大驚嚇,在絕望中匆忙生下了他。他剛出生就要經歷逃亡躲藏,到了慈寧宮後,爲了隱藏身份也得不到周全的照顧,因此從小體弱多病,不知幾時就會夭折。

太后封鎖消息,也是在擔心這一點。

510.第510章 驚懼179.第179章 心不在焉的午餐422.第422章 疑點153.第153章 追蹤448.第448章 擇僕373.第373章 平息316.第316章 教養嬤嬤604.第604章 安撫570.第570章 條件319.第319章 探病的請求458.第458章 秘密560.第560章 人生大事428.第428章 用意227.第227章 謊言與真相287.第287章 初七276.第276章 新任務88.第88章 嘴硬246.第246章 新生活557.第557章 心聲607.第607章 應對之策286.第286章 同伴545.第545章 告密者331.第331章 會寫詩的武將562.第562章 團圓561.第561章 變化528.第528章 懵了606.第606章 心驚108.第108章 胸懷大志273.第273章 新年534.第534章 煥然一新330.第330章 唐蒙的信任492.第492章 凜然第44章 一片苦心439.第439章 收穫266.第266章 厚顏無恥476.第476章 質疑438.第438章 新僕舊僕491.第491章 優柔寡斷260.第260章 金家二房的消息190.第190章 新瓜413.第413章 梳子的秘密136.第136章 新僕574.第574章 胡家兄妹342.第342章 西北邊軍的內患606.第606章 心驚第12章 動搖(已修)169.第169章 口信556.第556章 早知道308.第308章 謝文載的報復250.第250章 震驚的二叔375.第375章 分析372.第372章 制敵416.第416章 引導212.第212章 傳說的秘藥408.第408章 四百章零七 振作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139.第139章 潁川侯府的曾經84.第84章 故友重逢65.第65章 牛刀小試343.第343章 分析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432.第432章 王夫人經歷了什麼?293.第293章 唐家的野望277.第277章 求助471.第471章 改主意的皇帝209.第209章 怒火中燒382.第382章 上任398.第398章 教訓518.第518章 餿主意610.第610章 艱辛歲月188.第188章 傳聞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595.第595章 未來的安排355.第355章 佈局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526.第526章 親切地笑着說狠話260.第260章 金家二房的消息527.第527章 自家人433.第433章 選擇526.第526章 親切地笑着說狠話第3章 夫妻之間的矛盾(已修)417.第417章 暗示469.第469章 禍根226.第226章 封院559.第559章 思考第19章 戰後(已修)第16章 關於活捉三皇子的可行性(已修)第42章 事成554.第554章 用意82.第82章 驚喜的結果175.第175章 天真377.第377章 我們不一樣257.第257章 內鬼370.第370章 周旋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90.第90章 吾日三省155.第155章 上輩子的八卦195.第195章 衝突112.第112章 路遇574.第574章 胡家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