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兵臨城下

正午和煦的陽光灑在贛州城頭,帶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暖意。

城北八鏡臺,龐嶽正和一衆部下在向遠處眺望,得到建奴出現的消息之後,他便立即趕了過來。八鏡臺位於贛州城正北,章江和貢水分別自西、東而來,在此附近交匯成贛江,向北流去。

此刻,站在城頭擡眼望去,只見原本平靜祥和的贛江東岸已是人影攢動,旌旗蔽空,一支浩浩蕩蕩、不見其尾的軍隊正朝着贛州而來。豎立在最前方的赫然是一連片黃色和藍色鑲紅邊旗號,旗下的大軍則步騎交加、軍容嚴整,千軍萬馬一齊前行的隆隆步聲穿過江面、一直傳到城頭,於無形中給人一種壓力。其後則是一大片綠色旗幟,雖然在嚴整程度上略有不足,卻也顯得氣勢洶洶。

“果然是建奴!”手持單筒望遠鏡的龐嶽一邊觀察一邊自言自語道。這單筒望遠鏡是去年年底卡洛斯等人帶到贛州的,只有幾隻而已。當時,看到卡洛斯無意間拿出這種東西,龐嶽頓時深深懊悔自己沒有訂購,無奈之下只好暫時把卡洛斯準備留着自己用的幾隻望遠鏡拿了過來,等以後有機會再大量購買。

“沒錯,是建奴正黃旗和鑲藍,”旁邊的張雲禮放下望遠鏡說,“人數大概有近萬之衆,後面還有萬餘綠營,看來先前的情報沒錯!”

“此次清虜勢大啊!”田世尊看着江對岸黑壓壓的一片清軍,捋須感嘆道。

的確,近萬八旗兵加萬餘綠營,這可謂是贛州鎮成軍以來所面臨的最難對付的一支敵軍。經過吉安之戰,又派出部分人手前去護送隆武帝之後,贛州鎮原有的四營兵力已經不足萬人,雖然加上兩千新招募的新兵之後能勉強補齊建制人數,但要防守偌大一個吉安城,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龐總兵!”這時,另一個聲音傳了過來。

龐嶽回頭一看,原來是大學士何吾騶和司禮監秉筆太監馬文乾。這一次,他們二人受隆武帝的指派,負責在後護送藩王和大臣們的家眷,昨晚剛剛抵達贛州。

“哦,原來是何閣老,馬公公!”龐嶽做了個揖,其身後衆人也都行禮。

шωш● тт kǎn● ¢ Ο

“各位不必多禮!聽說清虜已至,老夫特來看看。”何吾騶臉色緊張地眯着眼看了看江對岸,發出了一聲嘆息,“唉,此次清虜果然來勢洶洶啊!贛州局勢實在不容樂觀!”

馬文乾臉上也有些驚魂不定:“幸虧咱家與何閣老在昨晚便進了城,要不然可就大事不好了!可這清虜的聲勢看上去頗爲浩大,龐總兵,你可有禦敵之策?”

龐嶽微笑道:“馬公公不必擔心,清虜雖然囂張,但贛州畢竟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又有我贛州鎮萬餘精兵駐守,豈能那麼容易便被攻破?”

“更何況,”見馬文乾似乎還有些不大放心,龐嶽繼續道:“湖廣等地的援軍也在源源不斷趕來,定能保贛州無虞!馬公公就放心了!”

雖然龐嶽對援軍沒寄多大希望,但用來穩定一下人心也未嘗不可。

“那就好!”聽到龐嶽這麼一說,馬文乾才稍微鬆了口氣,拱了拱手,“那此次就多仰仗龐總兵了!只要清虜退去,咱家自會在陛下面前稟明龐總兵的功績!”

“嗯,龐總兵,此次贛州城百姓的安危,以及諸位藩王和大臣家眷的安危便全靠你了!”何吾騶一臉的鄭重,“正如剛纔馬公公所說那般,只要龐總兵能保得贛州無虞,定會是大功一件!老夫也將在聖上面前如實稟告。”

“何閣老、馬公公言重了,末將身爲贛州總兵,肩負守土之責,定會盡心盡責,不敢有絲毫懈怠!”龐嶽說道,“眼下清虜已至,城頭上不甚安全,二位還是去城中暫避吧!有什麼情況末將自會派人前去稟告二位。”

“如此也好,老夫在此也幫不上什麼忙,就不打擾龐總兵和各位將軍了。”何吾騶點點頭說道。作爲一名文官,他走上城頭可不是前來禦敵或是看風景的,主要還是想打探一下龐嶽的決心,如今已經得到了肯定的答覆,自然也就沒必要再身處險地。

“那咱家就與何閣老在城中靜候龐總兵與衆位將士的好消息!”馬文乾也拱了拱手,準備離去。

“何閣老、馬公公走好!”送走了何吾騶和馬文乾之後,龐嶽繼續觀察起前方的情況。

遠處,清軍仍在浩浩蕩蕩沿着贛江兩岸向南進發,一條條大船也由縴夫拉着向南而來。城中,贛州鎮的將士們也在緊急調動,紛紛登上城頭、準備禦敵。

隨着時間的推移,東岸清軍的旗號在龐嶽等人的望遠鏡中變得越來越清晰。

“建奴正黃旗有有四個甲喇,其中有一個甲喇是漢軍旗,鑲藍旗有兩個甲喇,滿洲建奴和漢軍旗各佔一個,”張雲禮舉着望遠鏡觀察着東岸的旗號,嘴裡同時說道,“還有一杆正黃旗固山額真大纛,看來領軍的是奴將圖賴無疑!”

“綠營似乎是由一員姓李的將官統領,呵呵,柯永盛那廝居然也在!”盧啓武觀察了一下後面的綠營旗號,語氣中滿是輕蔑,“這廝上次在我軍面前被打得丟盔棄甲,竟還是如此不長記性!想再來送死嗎?”

龐嶽只是默默地看着遠方,沒有說話。

“大人!”衛遠跑了過來,“鎮南門守軍來報,一支三千餘人的軍隊抵達城下,自稱是自雲南前來支援贛南的滇營。”

來的真夠湊巧的!龐嶽暗自思忖道,又問衛遠:“何人領軍?”

“總兵胡一清,副將趙印選。”

胡一清,趙印選?龐嶽在前世讀相關史料的時候讀到過這二人,知道他們在原來的歷史上受御史陳藎的招募、率軍自雲南出發參與贛州保衛戰,失敗之後又在湖廣、兩廣等地堅持抗清,後來分別被永曆朝廷封爲衛國公和開國公。雖然沒有取得什麼顯赫的戰績,但總歸是爲抗清出過一些力的。如今,他們又如同原來歷史上那樣來到了贛州,只是在這個時空,由於有了穿越者龐嶽的到來,贛州保衛戰必將大不一樣。

“亮功,你在此好生戒備着。”龐嶽又看了一眼對岸的清軍,對盧啓武吩咐道:“我先去鎮南門看看!”

“遵命!”

與張雲禮、田世尊一起來到鎮南門城頭之後,龐嶽便發現城下停着大約三四千軍隊,從火紅色軍旗和士卒身上的鴛鴦戰襖來看,是明軍無疑。居中的兩杆大旗上分別寫着“胡”字和“趙”字,旗下兩員身着鐵甲的將領騎在馬上被一衆親兵護衛着,想必那便是胡一清和趙印選了。

建奴大兵壓境,能有援軍來到贛州當然是好事,雖然人數少了點、戰鬥力也未知,但好在聊勝於無。龐嶽在心中發出了一連串感慨,但考慮到如今清軍已經抵達了江對岸、情況緊急,他也就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派了人出去效驗印信、辨明真僞。

很快,城下的這支軍隊便通過了檢驗,的確是前來支援贛南的滇營無疑。見此情形,龐嶽便讓人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了城。

“龐總兵!”進城之後,胡一清和趙印選立馬來到龐嶽面前作揖道。

“二位將軍客氣!能有滇營的將士助陣,贛州又多了幾分保障啊!”龐嶽也隨之還禮、說着客套話。這時,他纔看清了胡一清和趙印選的面目,只見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兩位都是中等身材、皮膚黝黑,面目也平平無常,屬於一丟到人堆裡就找不着的那種。

“不敢當!”胡一清忙道,“數月前我等受朝廷的徵召自雲南出發前來支援贛南,但因路途遙遠、山水相隔,以致於今日纔到。本來是要前去支援吉安的,卻得知建奴已經抵達了贛州,便決定進城來與龐總兵一同防守。”

“真是懸啊!要是再晚半天,我等恐怕就要與建奴面對面碰上了,幸虧……”趙印選的語氣中滿是慶幸,不料說到半途便被胡一清用眼神制止,連忙轉移話題:“龐總兵,建奴爲何如此已經抵達了贛州城外,可是吉安已經失守?”

對趙印選無意間的真情流露,龐嶽倒是毫不在意,答道:“吉安城的情況我尚且不知,不過,據前幾日傳回的情報,奴將圖賴在留下金聲恆部攻打吉安之後,便親自率滿洲建奴主力與柯永盛、李應宗二部直奔贛州而來。”

聽到龐嶽的話,胡一清、趙印選對視了一眼,臉上盡是緊張之色。

“二位將軍遠道而來,先率軍前往城中休整吧。”本來就沒指望胡、趙二人多少的龐嶽微笑道,“軍情緊急,龐某還得上城去查看一番,恕不奉陪了!”

這話倒讓胡一清感到有些汗顏,連忙說:“龐總兵客氣,我等既然前來支援贛州,自然也肩負着守城之責,又豈能隨意逃避?我等還是隨龐總兵一同前往查看敵情吧,以便在禦敵之策上做到心中有數。”

“如此也好!”龐嶽笑了笑,“那二位將軍便隨我來吧。”

再次登上城頭之後,龐嶽得到消息:清軍已經在涌金門對岸停了下來,開始安營紮寨。

於是,龐嶽又來到了東面的涌金門城頭,舉起望遠鏡看去,只見江對岸的清軍果然已經開始在忙着構築營壘。人頭攢動,各色旗幟正迎風招展,其中的一杆固山額真大纛如同鶴立雞羣一般格外顯眼。

此時,江對岸的大纛下,圖賴也與手下衆將在靜靜地觀察着贛州城。

“想不到江南文弱之地也有如此雄城!”圖賴眯着眼睛看了看贛州城的輪廓,感嘆道。

“管他什麼雄城弱城,只要我大清王師一至,任何肝膽試圖頑抗的僞明餘孽都將化作齏粉。”李應宗全然不顧都爾德等滿洲將領的鄙夷之色,一臉諂媚道。

“李總兵真會說話!”圖賴臉上的的笑容一閃而過,之後又有些懊惱地說,“只可惜,還是讓那僞明皇帝朱聿鍵跑掉了!”

“圖賴大人不必擔心,”李應宗臉上諂媚依舊,“僞明皇帝雖然跑了,可城中卻還有僞明諸位藩王和大臣的眷屬,只要抓住他們,再斬下那龐嶽的首級,依然是大功一件。”

圖賴不置可否地用鼻子輕哼了一下,繼續觀察起對岸來,倒讓李應宗討了個沒趣。

看着模模糊糊的贛州城輪廓,圖賴的神色很是凝重,但眼神裡也透着一絲渴望。在多年的戎馬生涯中,他一直渴望着與那些強悍的對手對陣。因爲對他來說,勝利固然重要,但與強敵廝殺之後獲得的那種勝利更能令他陶醉。不過,不論是入關前多次深入大明劫掠,還是後來跟隨多爾袞入關逐鹿中原,他所見到的強敵都實在是太少了。當年的滿桂算一個,黃得功也算一個,只不過這些人都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然而,現在這贛州城裡似乎又有了一個值得他重視的對手:不到一年便能練出上萬精兵,以少擊多,將金聲恆、柯永盛部打得落花流水。

哼!龐嶽!我今日倒要看看,你究竟與其他僞明將官有何不同!陰測測地看了看贛州城一陣之後,圖賴沉聲朝身邊衆將吩咐道:“你們都去準備一下!等全軍用過午飯、略作歇息之後,便開始攻城!”

“嗻!”

(臨近考試的一週,複習時間緊迫,確實做不到每日更新,還請各位諒解。等下週考試完之後就好了!對不住各位了!

第33章 武昌第54章 龐嶽的決心第140章 紛亂第74章 南去第4章 安慶第49章 短兵相接(一)第40章 襄陽援兵終至,荊州兩軍相持第103章 京師第5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140章 紛亂第3章 出征第5章 昆明(上)第14章 功名非吾願第16章 暗流涌動第21章 血雨飛來溼戰袍第122章 戰機第47章 炮擊第54章 緣私利文武不合,臨危難洪公受命第55章 建奴入贛第56章 失意的泰山營第33章 小勝,賜字第35章 戰雲密佈第81章 退敵第142章 直白第47章 炮擊第68章 排隊槍斃第48章 龐慕遠一厥名王,隆武帝喜聞捷訊第5章 昆明(上)第37章 中計第83章 奴帥折箭第71章 總督的惱怒第143章 隱憂第25章 荊州第18章 結束?開始?第32章 前哨戰(三)第47章 憶昔鷹揚能百勝,每思方略冠三軍第27章 堡壘第2章 今夕何年第105章 青史第115章 開戰第104章 大勢第78章 博弈第11章 希望第102章 緊鑼密鼓第23章 突圍第85章 破城(三)第10章 投奔第71章 黑雲壓城第120章 癥結第114章 謀議第43章 我軍必勝!第118章 廣州(四)第5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10章 殺奴!第72章 城頭血戰(一)第18章 鷹犬第84章 建奴離去第31章 得遇人才第6章 訓練計劃第2章 豈因禍福避趨之第62章 南海旌旗熱血紅第8章 打造兵器第9章 光復第32章 前哨戰(三)第45章 儘管放馬過來!第85章 天子被困第120章 癥結第39章 首戰第37章 湖北戰雲正濃,何督意欲北上第2章 豈因禍福避趨之第68章 圖賴的反應第135章 舉措第60章 華夏之土,大明之城第39章 首戰第92章 征程第44章 遭變故湖廣鎮一觸即潰,獲良機尚可喜志在必得第68章 備戰第120章 方陣第47章 憶昔鷹揚能百勝,每思方略冠三軍第59章 決定第69章 震撼第99章 衡州府城第1章 十年第8章 雷霆手段第115章 開戰第47章 勝利第77章 士氣第67章 城下再戰第105章 青史第125章 入城第46章 初次交鋒第10章 新的編制第107章 突如其來第77章 士氣第125章 挺進第16章 嶽州(三)第73章 兵臨(二)第115章 開戰第7章 舊都第43章 沈公獻計探虛實,尚王決意破龐嶽